分享

玉是中华文化的物质根基

 yesleng 2023-03-12 发布于山东

      在古代中国,玉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与自然交互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玉材的特殊自然属性,寄托和展现人类思想意识、社会伦理和价值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

      玉器的某些功能,如作为装饰品、作为神灵表象、作为阶级标志、作为财富象征和作为赏玩弄玉的现象,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定的表现,但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却 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此构成了玉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物质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见证。

      玉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这个筛选过程极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 

       自古以来的玉崇拜和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的绚丽纹样中,流动着华夏先民们的复杂心理和追求艺术的足迹。无论是源于护符的玉佩饰、源于用具的玉礼器,还是源于原始宗教的玉祭器,都从不同层面积淀着传统文化的

神秘性和象征性艺术之本。

     玉以人为本,集自然、神秘感于一体,开启了古代艺术的创新灵感。我国玉器制作历史悠久,尊崇时间之长久,昂贵价值之持续,文化内涵之丰富,亦可谓举世罕有匹配。 

      正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玉崇拜远非一般的灵物崇拜,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哲学、美学、神学和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综合体现,涉及社会不同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影响、作用及其流行时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礼制和儒家思想的最高表现形式。

       玉出现的时间远早于文字,考古资料显示 ,在距今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它们整齐规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被学者认为是汉字的早期萌芽。但是汉子体系的形成大约在夏初,至迟在夏代中期,距今只有约有四千年历史。玉作为一种人类远古文明的物质存在,它自然也承载着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

      ↑甲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