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兰为什么被古代诗人忽略?

 jxyslza 2023-03-12 发布于江西



据百度介绍,玉兰自唐宋以来久经栽培。在古典园林建筑中,玉兰常植于厅前院后或楼台周围,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古人把它与海棠、牡丹、桂花并列,美称为“玉堂富贵”,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为证。但是“玉兰”这一名称在古诗词中出现的次数远不如以上提到的其它花卉品种。我统计了一下,在《全唐诗》“玉兰”零出现;在《全宋诗》中“玉兰”出现12次,其中仅有5次出现在题干中;在《全宋词》中出现了3次;在《清诗汇》中出现了8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古代诗人对玉兰不屑一顾吗?当然不是。只因为古人——特别是古诗人有仿古的习惯,既然屈原的楚辞用的是“木兰”,后来的人便奉为圭臬,写玉兰的时候,多用“木兰”代替。就如屈原在《九歌》中写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就是树叶。后来的诗人因此就不再称“落叶”,而称“落木”。我小时候读杜甫的《登高》,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我理解为被砍伐的树木编成木排顺长江放流。我那时候的“形象思维”来自小时候我家乡信江每年汛期的木排和竹排。为了验证古诗人称玉兰为木兰,我在《全唐诗》中查询,共有100首诗提到“木兰”,在近5万首诗中,只有区区百首,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



为了查清楚上述原因,我终于通过网络,查到明朝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说部》在介绍动植物知识的时候,有一段介绍了有关玉兰(木兰)的文字(本人句读):
古有木兰,而无玉兰;今则有玉兰,而无木兰。吾呉中木兰堂,其花树最雄。陆龟蒙诗所谓“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逺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者是也。其树至宋末始萎。杨备诗则云:“木兰枝宻树仍髙,堂下花光照节旄,列鼎重茵歌舞地,金章同色使君袍。”则其花又似惨紫,非纯白者。今玉兰在呉中多以辛夷接,辛夷紫而玉兰白,其在南中遍山谷皆满,又皆原本,而唐宋人诗絶不及之,不得比于薝卜(梵语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也有人说是栀子花)素馨(花名,花小而香,产于云南、四川、西藏)之末。何也?岂木兰、玉兰本一物,昔紫而今白耶?物气变移或有然者,姑志以备考。



王世贞是明朝人,这段话至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明朝的时候,如今我们熟悉的玉兰并不多,明朝时期的玉兰,都是通过辛夷嫁接的。辛夷与木兰是同属的植物,都是木兰科木兰属。辛夷花是紫色的,我前几期介绍的二乔玉兰,就是辛夷和白玉兰嫁接的新品种。百度上也说:玉兰一般采用嫁接繁殖、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等方式进行繁殖。玉兰在古代并不如草本花卉牡丹、芍药、那么普遍,也不如木本植物梅、桃、杏、栀子、丁香、海棠那么四海普及,所以,古代诗人以玉兰为题作诗就非常少了。



清乾隆皇帝对玉兰情有独钟,在《御制诗集》中留下了十几首以玉兰为题干的诗,在其中一首还写了一段《按》(本人句读):
玉兰取辛夷木本接植之,即成花。师皆云:玉兰虽有白花而小,且丛条不成树;欲花朶大而成树,必须取辛夷接植。而辛夷不以玉兰接之,则仍紫花。是辛夷、玉兰本相近然。《羣芳谱》及诗人率别辛夷、玉兰若泾渭,而以“木笔”属之辛夷(本人注:因辛夷的花苞如同毛笔的笔锋,所以诗人以“木笔”代称辛夷花)。今观二花尖锐形态毕同,独紫白异色耳。若以拟笔不与白,而与紫,吾以为不然。


乾隆的意思是,辛夷和玉兰花含苞未放的时候,形态相似,独称辛夷“木笔”,而不称玉兰“木笔”,他认为不妥。这段话似乎说明,古人对辛夷和玉兰花有厚此薄彼的意思,而乾隆有对玉兰偏爱,故为玉兰鸣不平。乾隆的不满意也间接说明了玉兰和辛夷通过嫁接,两个品种取长补短,形成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玉兰。这种园艺技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古代的玉兰原种如果按乾隆所说,是灌木而不能成大树,花朵又小,这确实不具备观赏优势。这也是古代玉兰被古代诗人疏忽的原因之一。



【近期同类文章回顾链接】
通俗的李白,含蓄的折柳
杏花的文化
夕阳与诗味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从“二乔玉兰”说开去



第112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