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物种故事|红玉石斛:集美貌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兰科植物

 zzm1008图书馆 2023-03-12 发布于上海

海报绘制:李斌

红玉石斛原产于马来半岛、马鲁古群岛、新几内亚岛等,生长在海拔1100米以下林中树干上或石上。它的种名(purpureum)原意为紫色的、紫红色的。由于它的整个花序如红玉般圆润、晶莹剔透,人们因此称它为红玉石斛。

红玉石斛花序如红玉般圆润。

红玉石斛圆柱形的茎常常簇生,或直立,或弯曲,或下垂,表面被银色的鞘包裹着,随着生长,表面逐渐长有槽,颜色由黄绿色变成紫色;茎顶端长有数枚暗绿色、披针形的叶片,冬季落叶。春季花序从老茎的节上长出,簇生许多小花,小花直径约2厘米,花被片大部分呈紫红色且尖端呈绿色,有光泽,晶莹剔透。

红玉石斛花盛情绽放。

花被片大部分呈紫红色且尖端呈绿色,有光泽,晶莹剔透。

红玉石斛不仅观赏价值高,还具有药用价值。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州,当地居民常将红玉石斛的整株植物捣烂碾碎,用作膏药来治疗疥疮。

红玉石斛具有药用价值。

红玉石斛最适宜的栽植方式是将其种植在树桩上,以适应其下垂的生长习性。在夏季,红玉石斛需要保持湿润,在冬季休眠期,需要减少水分和肥料。

(图片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