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荣臻去敌后:115师战将全被林彪带走,聂一声不吭,苦干八年

 雨夜听荷yu 2023-03-12 发布于四川

1937年9月25日,山西省白崖台乡,林彪与聂荣臻共同指挥领导115师对战有“钢军”之称的板垣征四郎领导的第5师团,这场殊死搏斗打出了八路军抗日的第一场胜仗,史称平型关大捷。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而言意义重大,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这次胜利给了所有中国人击败日本的信心。

但此战之后,两位功勋卓著的师长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根据中央指示,林彪带领115师主力从五台山南下,副师长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建立根据地。

图片

这时的聂荣臻手下大概只剩下三千人,而五台山周边日军活动频繁。

聂荣臻却丝毫没有抱怨和胆怯,最终竟然克服重重阻碍,建立起了名声远扬,有“新中国雏形”之称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务之急,扩大军队

聂荣臻,一位战功显赫,经验丰富的将军,二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取得平型关大捷时他才三十八岁。

这个不算年轻的指挥者,早在平型关大捷之前还经历过土地革命、万里长征、国民党多次围剿行动。可谓是翻山越岭,饱经风霜。

但这次中央下达给他的任务却异常艰难,进退无路,已经戒烟了的他却把自己关在屋内,抽了一晚上烟。

图片

眼下因为国民党战败,导致太原失守,为了保护我军的现有实力,115师要兵分两路,一万两千多人将要跟随林彪南下了。

而聂帅要面临的是,如何在一个被日军包围的山区,仅借助一个独立团加各种营级部队的防御力量,去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敌后抗战根据地呢?

首先挑选晋察冀作为根据地建设的据点,在于其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虽然敌我悬殊,周边地区日寇众多,但若是守住了晋察冀根据地,日军想要继续北进和南下侵略将会阻碍重重。

对于聂帅而言,这个任务既是要独当一面的挑战,也是一次重挫日军、扬眉吐气的机会,辗转反思后他以一句“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来表达自己创建晋察冀根据地的决心。

图片

但第一个难题就是人员极度短缺,115师仅留下了三千人左右,且无大将可用。

这个决定自然是中央仔细思考过的,林彪南下敌军众多,大将和干部应该留在115师跟随作战。

但若是一个不留,聂帅此行就是送死,罗荣桓思前想后,还是给聂帅留下了“三个半”干部,分别是周建屏、杨成武、陈正湘、黄小哥。

聂帅擅长指挥打仗,如何去建立根据地对他而言是个难题,但兵家有兵家之智,他仔细思考后判断出根据地要壮大和打仗一样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多力量大。

被林彪带走大部队和得力战将后,这留下的三千人是一个稳定数字,只有在周边地区吸引拉拢更多人加入根据地建设,才能够将稳定转为快速增长,聂帅将这个办法称之为“滚雪球”。

图片

五台山庙宇广布,僧侣众多,各民族僧侣共计1700人,这是聂帅最初想要拉拢的势力。

为了吸引僧人加入,他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激发了僧侣的爱国情,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深化僧侣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

另外聂帅的部队和寺庙众僧和睦相处,他们十分尊重宗教文化,保护寺庙古迹,赢得了僧人们的好感。

士兵们的付出感人肺腑,为报党恩和保卫国家,在大法师的号召下,五台山的年轻僧人纷纷加入了根据地建设和敌后抗日。

聂帅将他们组成一支连队,命名为“和尚连”,对于歼灭日军,这些“革命和尚”做出了不小贡献。

图片

而这些宣传不仅在寺庙中,聂帅知道唯有深入群众才能继续扩大根据地建设。因此必须要鼓励当地群众参军入党,为这场持久战贡献力量,而这一点也被聂帅做到了。

每每发生战争时,士兵们在聂帅的带领下积极抗日,奋勇杀敌,保护村民们的安危,让民众都颇为动容。

等到不打仗时,士兵与村民亲密无间,互相帮扶,这让民众们把将士们都当做了自己的家人和兄弟。

很快当地就掀起了“参军潮”,传统的“好男不当兵”思想在人民心中不断消减。

男人们激情澎湃,参军热情高涨,甚至家人还会支持和鼓励家属参军,根据地周边形成了“参军为荣”的风尚。

图片

很快部队里多了许多以地名命名的连队,“平山团”、“阜平营”、“曲阳营”见证了当地群众参军的热情。

不过无论是僧侣还是群众,尽管增强了军队人力,但毕竟不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士兵,这要怎么办呢?

一支部队的到来改变了这个现状,那就是吕正操率领的东北军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

这支队伍途径晋察冀地区,遇到了聂帅的部队,顺利被“策反”。东北军原本就是张学良领导的一支精锐之师,但却深陷与国民党的战争泥潭之中。

国家有大难,同为中国人,共产党在积极抗日奋勇杀敌,而国民党和东北军却在内斗,分散势力。

图片

这让吕正操深感不安,他带领的东北军人也都有着极强的仇日情绪。毕竟日本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让他们的家乡东北三省被日本侵占,唯有歼灭日军才能一雪前耻。

于是,最终他们决定加入聂帅的抗日队伍,放弃与国民党的纠缠,成为了冀中根据地建设的中坚力量。

东北军与共产党毕竟有别,在战斗策略和相处方式上仍不适应,吕正操和聂帅共同整顿,在平汉路西这支人民自卫军终于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共产党式军队。

不论是僧侣、平民还是东北军,聂帅尽力吸收了一切有利于我党壮大的力量,晋察冀的强大离不开聂帅的“滚雪球”战略和多年的埋头苦干。

图片

如果换一个人面对当初的情况,不说抱怨撂挑子,恐怕也难干出成绩。不得不说,聂帅的这份魄力和能力实在是万里挑一,

成绩斐然,经验丰富

虽然军队日益兵多将广,但敌人依旧虎视眈眈,晋察冀根据地的形式不容乐观。由于晋东势力尤为强盛,1938年8月,日军开始对该地发动围剿。

这个过程中自然有败仗也有胜利,晋察冀根据地为配合敌后抗日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军区士兵依据群众力量,以进行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有力的分散了敌人的力量。

在敌人的穷追猛打之下,根据地的大部分土地仍然在我党的管控下,也从侧面印证聂帅对根据地的指挥和建设确实卓有成效。

图片

在军事战争方面,晋察冀根据地是华北抗日队伍的中坚力量,自建立后的八年内,共歼灭日伪军35万余人。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发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和战役:“白求恩带救伤员”、“狼牙山五壮士”、“相持期间的百团大战”“反攻日本作战”。

除了军事意义之外,晋察冀能被毛主席亲笔授予“抗日模范根据地”还在于它的政治建立和沿革。

作为中国华北的第一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为其他根据地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经验。

聂帅除了履行作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职责扩大军队外,作为政治委员,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也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图片

为了稳固我党在根据地的政权,1938年1月10日在冀西的阜平县成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大量军民进入根据地,为了方便管理和巩固政权,由晋察冀地区军政民联合选举出了委员会的领导人员。

这样一个稳固的政府机构,不仅助推后期经济、文化建设有序展开,还激发了群众抗日的积极性,加强了根据地的团结,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除此之外,聂帅为了辅助军事战斗,还努力加强着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晋察冀地主横行霸道,农民苦不堪言,当地生产力十分落后,1938年2月,聂帅首先通过减租减息来改善民生。

图片

根据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的减租减息条例,地主收租将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25%,农民财政负担大大降低。

这个做法证明了农民的权益深受中国共产党重视,根据地的粮食生产也获得了保障,有了丰厚的粮食储备,抗日的后顾之忧也得到了缓解。

而为了解决原先国民党留下的经济秩序混乱问题,晋察冀还创建了边区银行,并发行了十五种面额的新纸币,边区经济得到了复兴。

这些边区银行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夯实了革命的经济基础,作为华北银行的前身,它还延续到解放战争为其提供资金,并对新中国的货币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片

聂帅虽为武将,但对文化培养也很重视,要发展文化就一定要有学习的场所,边区政府在指导下,在边区实现了教育阶段的全覆盖。

通过重修学校旧址和建立新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仅用一年时间,千所学校落地。

边区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八年以来这里培养了几十万的学生,至今当地的大部分学校还是以晋察冀红色学校为前身。

虽然晋察冀根据地周边日军众多,危险重重,但是只要在根据地以内,所有的中国人还是紧密团结,自力更生。

图片

英勇抗日,战绩辉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晋察冀根据地的强大到抗日相持阶段的后半段日渐显现。1940年8月,全民参与、全军出击的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打响了。

这场战争历经157天,虽然我军损失严重,但日本却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中国军人歼灭了日伪军五万余人!

这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点燃了所有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这场扭转局势的战争让中国共产党享誉国际,倍受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从敌后游击转为正面对抗。

聂帅八年以来对根据地建设的无言付出和呕心沥血,在1945年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各个根据地开始奋起反攻。

图片

聂帅领导的晋察冀根据地在反攻战中立下了卓越功绩。多年来日军肆虐华北,这场反击战几乎是全民参与,没有哪一个爱国爱家的华北人民不想报仇雪恨。

日军过境之处,几乎都有中国人的奋勇反击。向来猖狂自傲的日军,也因为无处不在的攻击而惴惴不安。

历经三个月,华北地区的日军势力已无立足之地,战败和灭亡的钟声已经在日本军队中响起。

晋察冀根据地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离不开聂帅对根据地建设付出的劳苦用心。

八年前他只有三千士兵陪他留守五台山,八年后晋察冀已经集合了1600万人,其中300多万人参与到各种群众团体中,士兵数量则是八年前的三十倍。

图片

聂帅对于根据地的建设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文化,都在他的指挥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聂帅带领共产党建立晋察冀根据地,与华北人民一拍即合。既有恪尽职守的领导者,有英勇顽强的抗日军队,还有齐心协力的华北人民,晋察冀根据地的建设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结语

聂帅能够成功化解最初面临的危局,创造出这样的功绩,再次告诉我们,个人的英明指挥和人民的齐头并进是分不开的,众志成城正是中国人民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华北人民的浴血奋战是中国抗日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晋察冀根据地旧址也是我们学习红色文化,缅怀抗日英烈,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地点。

图片

聂帅的八年坚持和华北人民的十年仇恨,到1945年终于迎来了终结。

日本的战败再次验证了邪不胜正的真理,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