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认为你已经学会了,人们从来没有真正学会什么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23-03-12 发布于湖北

读者:老师:我能理解要平等地对待宇宙间的一切特性,对所有的正反特性都平等对待。那是不是有些特性属于例外的?为什么修行人必须积善行德呢?积累功德是在做什么?

我:积善行德,一方面是真善美的自然体现,一个人如果是真善美的,他自然会表现出真善美,在别人看来他是在积善行德,在他自己来说,就是率性而为,就是在做真实的自己。另外一方面,积善行德,就是在积累福报。它跟人们追求成功是一样的。积善行德,也是一种修行,虽然不是根本的修行,但是也会为自己带来好的体验,它是在修命。

读者:我的小我人格,就是对真善美有着强烈的偏执,对福报和成功也有着执着的追求。我说偏执,是因为,已经不自然了,在别人的眼里已经虚伪和做作了,但小我还是会紧紧抓住不放。我的小我,就是被称为给予型,助人型。这几年觉察小我模式落下了后遗症,就是有关给予、付出、奉献、助人、真实、善良、美好、成功……这些被我觉察过的模式化行为,都会让我有种不会做了的感觉。一做就容易落入小我模式,不做还不行,因为要积善行德,要积累福报。就觉得很不自然。

我:不会做了的感觉,恰好是对的。人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做什么,都只能做一点点很浅的。因此,继续保持不会做的感觉,继续去尝试。同时保持察觉。没有所谓的自然,我们所谓的自然,都是习惯,习惯成自然。感觉不自然,然后同时保持自然,就是在修。如果都自然了,要么是修成了,要么是麻木了。

上面是咨询记录。人们真的学会了什么吗?什么都没有学会。你学会走路了吗,你学会呼吸了吗,你学会做人了吗,你学会生活了吗,你学会睡觉了吗,你学会吃饭了吗,你学会工作了吗,你学会与人相处了吗,你学会放松了吗,你学会快乐了吗?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学会了,但是在我看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学会。

如果生活是一场学习与考试,你给目前的自己打多少分?如果学会了是100分,你认为自己有多少分?我在《只有三分之一的病能治好?因为真正的康复,一定是完整的》一文里提到,病理科的教授纪小龙,说自己作为医生只能得20分。一个医学的专业工作者,只能得20分,我们作为一个专业的生活者,生活了这么多年,可以给自己打多少分?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学习。地球生活的一切,如果你真的学会了,到了临终的毕业考试之时,到了考终命的时候,你才能顺利毕业,进入更高级别的学校。修行者出体神游,也不过是进入更高级的学校而已。如果学不会,可能就是继续复读,甚至是降级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止的学习,是唯一的进化提升之路。

学习一切,不是学习一切知识。知识,只是人造的东西,它在地球上、在宇宙中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小到如同微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学习一切,是向一切生命学习,向整个地球和全宇宙学习,向一切有形的、无形的存在学习,去学习遍及一切处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学习一切。

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学习具体的方法,不是学习什么技能,不是学习什么本领,而是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让自己保有一颗学习之心,有一颗随时保持接收和学习的虚心。你保持着虚心和空心,不学也是在学,学习会自然发生。这是真正的学习,是完整的学习,只有这种学习状态,才可能学习一切。你不是虚心的状态,就算主动去学,也学不到很多。永远不要认为你已经学会了,那不是事实。本文由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同名!


不论你做什么,永远都是第一次做,是进步最快的心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