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聊'贝'部字。 先说贝,'贝'本是象形字,甲骨文就极像水生软体动物的外形,甲骨文强化了贝壳上的横纹金文突出了活体贝类动物的触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楷书依据草书字形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保存的贝壳上的两道纹路。简体'贝'即采用了楷书字形。 ![]()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曰:'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 ![]() 《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根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其中共记录了57个'贝'部字,主要集中在财货名物、交换流通和礼品地位三类。 ![]() 贝部字所表示的意义源于'贝'本身的贵重价值。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自然物货币之一。 第一类是关于财货名称的字,主要有:财、贿、货、资、贲(bì)、賏(yīng)等 《说文》:'财,人所宝也。 从贝才声。'本义指物资和货币的总称。《广雅· 释诂四》:'财,货也。'《周礼· 天官· 大宰》: '以九赋敛财贿。' 《说文》:'贿,财也。从贝有声。'引《周礼》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诗经· 卫风· 氓》中男女定情约定:'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其中的'贿'就是指女方嫁妆等,后引申为财物的迁移流通行为,与'货、资、 贩'等字意思相近。 贲,《说文》:'饰也,从贝,卉声。'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而《序卦》中说:'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事物不可以勉强相合就算了,还须加以文饰。《杂卦》中对贲的解释是:'贲,无色也。'由此可知,所谓的文饰,并非加上颜色,而是以'无色'来装饰其原有的面貌。注曰:'饰贵合众,无定色也。' 贲本指贝壳上的光泽,引申为饰。事物加一些必要的文饰,可以亨通,更显其美。 《易·贲卦》又有:'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意为山下有火,一片艳红,花木相映,锦绣如文。 《彖传》:'贲,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喻指文明的制度,和礼仪的约束,是人类集体生活必需的装饰。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指装饰好的白马出现。 ![]() 賏,《说文》:'颈饰也,从二贝。'段注:'骈贝为饰也。'王筠《释例》:'賏为颈饰,盖其二贝并垂,故其字并而不叠。'从字形上讲,两个贝字之所以并立而会意,也是由象其饰之形而来的。 虽然后来贝不再是珍贵的货币,也不被人们佩戴在身上且以之为美,但在海滨地区、蛮荒地带仍因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将贝穿起作'缨络'。 ![]() 而中原以金银珠玉等穿起作为脖子上的装饰,另作词'璎珞'。 ![]() 在《汉书·食货志》上曾详细记载了贝币的五种品级和它所等同的纹银价值: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直钱二百一十文,二贝为朋;牡贝三寸六分以上,直钱五十文,二贝为朋;幺贝二寸四分以上,直钱三十文,二贝为朋;小贝一寸二分以上,直钱十文,二贝为朋;不成贝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文是也。' ![]() 第二类是交换流通类。这些字多是生命力较强的字,小编简单地介绍四个常见的字—— 贸,《说文》:'贸迁有无,各得其所'。一买一卖之间,使财物粮食是人生存必需品,粮价过高则百姓承受不起,过低又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买卖之间并非简单的财物搬运,其中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买(買),《说文》:'市也,从网贝。'段注:'市者,买物之所,因之买物而言市。'买从字形上即可见撒网以捞取贝的形象,意思是将别人的物品、利益纳为己有。《孟子·公孙丑下》的一段描写'登垄断而网市利。'则更为具体。 ![]() 卖(賣),《说文》:'出货物也,从出从买。'段注:'出而与人买之也。'与买入相反,卖者出也,即将自己的财物、利益出让给他人。 '货精故出则买之也。'有人'登垄断'而待,自有人'囤居奇'欲出。不过若出让的利益并非一己所有而属国家利益,就恐怕会担当骂名,如《史记·苏秦传》中有'左右卖国反覆之臣也,将作乱。' 费(費),《说文》:'散财用也,从贝弗声。'或曰:'财散出如汤沸然。'则'费'多是作为用财过多,浪费讲。《论语》中有'君子惠而不费'为为政五美之一,何晏注曰:'无费于财,利民在政。'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仅有利于个人存储,也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 直到今日,贸、买、卖、费等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 在第三类中,表示礼品地位的一些字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也有很多义项沿用至今。 赞( 贊),《说文》:'见也,从贝,从兟(shēn)。'赞,本义进见,从兟,兟即为进见之义,而'赞'还从贝会意。徐锴在《系传》中说'从贝,以贝为礼也。'徐铉也说:'执贽而进,有司(有关的官员)赞相(佐助)之。'就是说进见之时要携带礼物奉上,才能得到有关官员的帮助。 赞既而引申出辅佐、帮助之意。 赞者多靠称颂来达到推介助成的目的,赞就又有了称赞、夸奖之意。 古时就有一种文体称'小赞',即用来称颂人物,多用韵文写成,如柳宗元《梁丘据赞》。《汉书》、《后汉书》、《晋书》等纪、传的结尾也都有赞,略等于总评。 宾(賓),《说文》:'所敬也,从贝,丏声。'宾是指所敬重的宾客。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贝者,宾礼必有贽。'近代,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写道:'古者宾客至必有物以赠之,......故其字从贝。'从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重礼而好客,有贵客到来,不仅要招待周到,还要以贵重的礼物相赠。 春秋、战国时用'宾'称他国使者。 宾是指贵客,与其意义相近的'客'则可指门客、食客等。 现代宾的含义只保存了古义的一个:即客人。 除了小编介绍的这些,《说文解字》中的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贝'部字,当你了解到一个字有着你从不知道的含义又或者许多你原本以为没有道理的却渊源很深,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