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岛湖是一首绮丽而壮阔的诗!

 黄亚洲工作室 2023-03-12 发布于浙江

答《今日千岛湖》记者问

2022年1月6日

黄亚洲

问:黄亚洲老师最初来淳安是何时?对我们淳安有何印象?

没来淳安之前,早就听闻淳安。淳安的传说几乎像神话一样。你想,为了建造新安乡水库,淳安和遂安这两座千年古城,带着一千三百多个村庄,一齐沉到水下,与鱼虾为伴。我小时候就为这个传说吃惊,后来才知道这不是传说,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宏大事实。

那个事实包含着对家乡的泣别、对土地的辞离、整体的搬迁、壮阔的牺牲,是千年淳安史书上整整一个章节。

我后来从不同的版本上都读过这个故事,其中包括淳安籍作家童禅福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他当时来省作家协会谈这个创作选题的时候。他的激动就深深影响了我,我当时主持省作协工作,便非常支持老童的这个写作计划,后来还将之列入浙江省重点文学创作项目给以创作扶持。因为在我见到老童之前,其实,我已经走过千岛湖,我亲眼看见美丽的新安江水库成了一个更美丽的游览湖。那一年,大约是新旧世纪之交,新安江大移民的沧桑已经落定三十多个春秋,水面上已不见一丝沉重的痕迹,只有白帆点点。我手中游览图中标注着猴岛、蛇岛这些令人神往的词汇。我还登上了其中最大的岛屿姥山岛,那里曾有浙江直属第十三团的垦荒痕迹。十三团是整个浙江兵团唯一由驻浙海军负责筹建的。在这个团诞生的1970年,我恰是浙江第三师第九团的兵团战士,我们九团驻于浙北山区,是整个浙江兵团唯一由驻浙空军负责筹建的。所以我那时候就知道,新安江水库里有我们的一个兄弟团,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千岛湖”这个美丽的名称,只有风浪、船橹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刀光剑影。

所以,淳安之于我,不光是美丽的湖光山色,更多的是历史记忆。

后来,我又来千岛湖几次,都是那种美丽勾连了我。这里所说的美丽,也有历史的成分。历史很苍茫,苍茫也是一种美丽。

问:您为千岛湖写诗,已发表在近期的《今日千岛湖》上,受到了读者的喜欢。您为何想要给千岛湖写诗呢?

千岛湖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绮丽而壮阔的诗,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如何把千岛湖的清风、波澜、明月,以及一整湖星罗棋布的珍珠,以及她丰厚的历史蕴含,呈现于也如同珍珠般闪烁的文字,则就是每一个喜欢千岛湖的诗人的任务了。

我为千岛湖写过散文,也写过诗,但数量不多。以后多跑几趟千岛湖,可能会写得更多一些。

你说有读者喜欢我的诗,这对我是一种鼓舞,但愿你说的不是客气话。

问:您写作的诗歌内容有:千岛湖森林氧吧、环湖骑行、鱼味馆、水下狮城、芹川古村、鸠坑中国茶树王、中国阿郎自然农耕总部、千岛湖“放养的森林”公益项目等,这些是您印象最深刻的吗?这其中,能否对一两个创作题材详细谈谈?

我不同时期来千岛湖,每次都会写一些行吟作品。你上述讲的诗作,就是我不同时期来千岛湖所走的不同的地方。

譬如写鸠坑的“中国茶树王”,对我就是一种震撼。面对这一株位于鸠坑乡翠峰村千年古茶树,我当时就十分惊喜。我看到了茶从野生到栽培的一种伟大的过渡陆羽的《茶经》与后来的毛文锡的《茶谱》,两部茶经都提到过鸠坑茶,这茶在唐之后都是供奉朝廷的“贡茶”,类似“睦州鸠坑,茶之极品”的赞誉各朝各代不绝于耳。鸠坑乡的领导当时跟我说,名闻天下的龙井茶的最早品种是“群体种”,而群体种里最早的就是“鸠坑种”,所以,显然,鸠坑种是“龙井之祖”,鸠坑乡是“龙井祖庭”。我想,我经常喝龙井,西湖龙井与湘湖龙井,但没想到,能在淳安的鸠坑乡相逢龙井的祖先。所以我在写诗的过程中,必须融入这棵千年茶树王的历史。写鸠坑茶不仅要注重淳厚的口感,更要注重淳厚的历史。

至于说到写“中国阿郎自然农耕总部”,也是我最近一趟来千岛湖的时候,参观了这家推崇自然农耕的总部。起先我不太明白“阿郎自然农耕”的概念,由于我的一个学生杨缕近期在这里热气腾腾地工作,于是就与一批对自然食品感兴趣的朋友,走访了这个总部,听了农艺专家阿郎深入浅出的介绍,才明白“阿郎自然农耕”的要义是还原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不人工干预作物生长,讲究顺应,讲究对土地的尊重与爱心。用当代抒情诗的形式,表达现实经济发展的某些具体故事,自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同一首作品中抒情与叙事的因素如何搭配、如何融合,皆难以把握。这里要动些脑筋。如果这样的诗作也能引起读者共鸣,那我自然是开心的。

问:早在在2014年,您就在《今日千岛湖》上发表了一篇《在千岛湖经历“穿越”》,可谓和千岛湖早已结下深厚缘分,未来还会为千岛湖创作吗?哪方面内容和题材?

这个不好预测。

我前面说过,千岛湖就是一首诗。作为一名诗人,在诗行之间穿行永远是很开心的事情,我估计以后还会常来,在湖水的涟漪中加入些许自己的图案。

问:我看之前的报道,说您经常坐车写诗、开会写诗,您对诗歌的热爱来自哪里?

是啊,诗情来了以后,诗人那不管在哪里都会提笔就行,管它在车里还是在会议厅里。我想,所有的诗人都会是这样,无非有的人一下子把整首诗都写成了,有的人完成了一段,有的完成了几句,有的人记下了一个强烈的意念。至于我,我这是属于最前面那一类。所以写成的初稿尽管粗糙,但是我总是把掠过脑子的闪电给完整地记了下来,有人说我写诗倚马可待,确有这个情况,但也不都是这样。好诗还是要靠打磨的。

至于说到对诗歌的热爱,那可能是出自从小对文字的某种敏感。诗歌是文字高度浓缩的艺术,对文字的琢磨容易造就诗行。

再说,毕竟,我的年龄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我想,只要老年痴呆症的初期不来找我,我总还要坚持。

问:除了诗人的称号,您还是一位编剧,写剧本和诗歌有什么本质不同呢?您有《开天辟地》《R4之谜》《邓小平1928》等15部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其中电影《落河镇的兄弟》还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美国芝加哥、埃及开罗等国际电影节上四次获奖。您写的电视剧有《中流击水》《上海沧桑》《张治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等,这些作品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部?为什么?

你这里问的其实是两个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说起来,可谓洋洋大观,所以我不在这里展开了,再说我也不是文艺理论的行家。我只从创作实践中说点体会。简言之,影视艺术是集体艺术,编剧只是作品中的一环,尽管有“一剧之本”的重要。甚至,在相当主要的方面,始终有“导演中心论”一说。另外,编剧是从画面说故事,受众的感受是由外而内。至于诗歌,在文学上有纯粹的个人性,可以天上地下无死角地把控一切,抒发的情感是由内而外。这两种文学体裁,一般看起来有较大的差异性,当然,从内在的文学功能来看,两者其实也是一致的,都是取典型化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对第二个问题,观众的发言权远远超过编剧的发言权,但就编剧个人而言,我觉得在我写作的电视剧中,应该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所引起的反响最为不俗。这部电视剧不是我主创的,是我参与创作班子共同写作的。历时四五年,写得不容易,拍得不容易,播得也不容易。但是这部剧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观众同呼吸,所以至今哪个电视台重播了,仍旧有大批观众追剧,沉浸于并不遥远的历史风云中,且常是热泪盈眶,尽管他们已经看了三四遍了。

多年前,您写了一50万字的长篇小说《雷锋》,还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您曾经感言说,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业精神、敬业精神,构成了雷锋精神的四个主要方面,这些精神特质是穿越时空的。这本书已出版多年,您当年写作的动机是什么?结合当下,您觉得“雷锋精神”还在吗?

这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出版后一直受到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可谓“长销书”。

至于写作原因,以及现在还应不应该坚持雷锋精神,我曾经对北京的一家报纸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这里,我就把上次的回答抄录一下,也算是今天的作答:

记者问,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创作的题材非常宽泛,为什么你要以雷锋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呢?对这样一位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人,又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条件下,要以其为原型创作长篇小说,难度很大。但是,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你呢?黄亚洲答,在汶川大地震救援的第9天,我随同中国作协组织的抗震救灾采访团赶往灾区现场。在四川十天,几乎每晚都是十点钟吃晚饭,凌晨以后睡觉,并且无可避免地写了大量的诗歌、随笔,因为我眼前的景象太感人,出现了很多雷锋。我曾经在彭州灾区碰到一个大学生,半身都湿了,问他哪来的?为什么身上都是水?大学生说头一天帐篷搭得地势太低了,没想到半夜下雨,雨水渗进来,醒来,半边就湿了。问他来了几天了?他说三天,已经三天没洗脸、三天没洗脚,三天只吃方便面。问他们来了几个人?他说来了10多个人。他是上海体育学院的,他带来了上海交大的,带来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带了14个同学,自己买了飞机票,他说他们现在每个人已经都花了一万多元了。他们自己扛着帐篷,带着方便面,他们还说这里不算重灾区,他们还要想办法再到更里面的重灾区去。因为当时救援有纪律,武警和军队拦了好几道线,所以他们进不去。那些大学生告诉我,他们跟里面的朋友通了电话,朋友准备接应他们,让他们悄悄进去。这些大学生,是不是雷锋?我说你们要小心啊,差不多就应该回去了吧,因为那个时候军队都已经进去救援了。他们还说,不行啊,我们还得爬进去,到里面去,到震中去,到北川去,到汶川去。就是这么个心态,叫人感动啊!还有好多人,都是雷锋啊!记者问,是这些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吗?黄亚洲答,很深的触动我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浙江杭州萧山的孙国根总经理无私援助都江堰的一家幼儿园的事,也特别让我感动。我到灾区的第一天,写了这样一则博文: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悲戚之余,我想呼吁,哪一位能给都江堰爱心亲子园的孩子们献一座抗震的战地活动棚?因为我觉得这个幼儿园的园长相当伟大,她手下的20多位幼儿园老师也相当伟大。土地咆哮窜起的那一刻,她和她的老师们没有一个临阵退缩,拼死救助孩子,全园787个孩子她们抢救出784个,仅遇难三个。施园长是个急性子,她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战地幼儿园’办起来,我需要一座大一点的战地活动棚,帐篷不行,帐篷闷人,孩子会受不了的。有谁能来为我落实啊!”当天,博文一出,杭州的报纸就有转载,孙国根总经理知道这个事,当即就出手。他马上派出技术员去都江堰实地测量,自己也到现场考察。他一出手就是价值两百万元的活动板房,有的还是二层楼,非常漂亮。后来,他又追加了一百万元,他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汶川大地震不满百天,绿墙红瓦的漂亮幼儿园就诞生了,我与孙国根总经理被共同邀请去参加开园典礼,我在那一天才当面见到了很低调的孙总,他还说这是我最应该做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当代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真正的社会责任啊。在灾区,天天都是感动,所以,从四川灾区采访回来以后,我就跟大家讲:写《雷锋》,我写定了。记者问,当下如何理解雷锋精神呢?黄亚洲答,我要回答的是,雷锋确有其人,而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特别真实特别阳光的人,而他的精神成长、“雷锋”精神标杆的形成,是极为客观的,有迹可循的。一个贫病交加的孤儿怎样活下去?是翻天覆地的时代解救这位“小乞丐“。他紧跟着解放军担任了儿童团团长,接着又由乡政府负担全部的学费念完了高小,为乡村组织扫盲班。在他以后的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阶段,他的脑海中始终烙印着这样一个爱的情结,他要为这个解救了自己的社会倾注自己全部的爱。正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雷正兴说:在新社会我看到谁都是我的亲人,老师像我的妈妈,同学们都是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老年人都是我的爷爷奶奶!大家待我这么好,我每天都想着怎么样帮助大家。我认为这种语言应该是他发自肺腑的,是一种心灵的真实呈现雷锋精神源于一种对新时代的发自内心的真诚之爱,我用一个通俗的词汇来说就是“感恩”,感恩给了他生命的人,感恩让他走上幸福人生的人

谢谢你我说了这么多。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想问问您,对于我们淳安的作家、文联目前发展,您有了解吗?有什么建议分享给我们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