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之大兴土木

 迷人的三道茶 2023-03-12 发布于云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 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他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还善于大兴土木,是土木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

秦始皇一生中共主持建造了六个世界级建筑,气势磅礴,宏伟无比,现存的四个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郑国渠

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现已废弃,不能再为现代人所使用。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刚即位,水工郑国奉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桓惠王之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即设计修建郑国渠灌溉工程,约十年后完工。由于该工程由郑国人修建,所以叫做“郑国渠”。

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图片

图片

二、阿房宫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准备新修建一座宫殿,即阿房宫。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位于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直道、秦始皇陵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其中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面积约54.4万平方米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据传,项羽、刘邦灭掉秦帝国之后,项羽十分非常痛恨秦国,便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其中包括阿房宫在内的秦国宫殿。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开始挖掘阿房宫遗址,得出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的结论。2006年,考古人员根据现场勘察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并不是阿房宫。

图片
图片

阿房宫复原图

大家耳熟能详的《阿房宫赋》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之手,对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进行了生动地描写,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并且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信号,表现出杜牧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图片


三、万里长城
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工事,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修筑长城的第一个高潮期,但修筑的长度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经过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修筑,总长度达到了21196.18千米。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定要去八达岭长城打卡春日长城,漫山遍野的山花争奇斗艳,与雄浑古朴的长城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图片

春日长城

四、秦直道
秦直道最早的记载源于《史记》,在《史记·卷006·秦始皇本纪》中载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为了防止匈奴的再度进犯,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的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现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36公里的军事通道——秦直道。秦直道横穿14县,大体呈南北向,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的最近道路,所以称为“直道”。
秦直道建成后,提高了秦军的行动能力,对于巩固北部边防特别是九原郡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直到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这条道路仍在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秦直道有一部分修筑在山岭上,有一部分修筑在平原上,采用黄土夯实技术,做到了寸草不生,路面最宽处约为60米,普遍宽度也有20米。
秦直道使用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清朝年间才逐渐荒废,失去了其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堪称古代中国最硬核的黑科技。秦直道的修建也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欲强国,先治路。

图片

五、灵渠

灵渠位于桂林市北部的兴安县境内,古称秦凿渠、兴安运河,是与都江堰齐名的秦代水利工程,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秦始皇称帝之后,准备征服岭南地区,但岭南地区路途遥远不畅,运输粮草受阻。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海洋河)与漓江(大溶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灵渠,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扩大了我国版图。

灵渠主要河道由南渠和北渠构成。南渠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由海洋河向西北流入始安水,长约4.1公里,宽度约7~14米,几乎全部由人工凿岩成渠,砌石为堤,工程十分艰巨。下段在拓宽始安水、零水的天然河道基础上修建而成,在榕江镇附近流入漓江,长约29.05公里。

北渠自分水工程向北接入湘江,地势坡度偏大,水流湍急,通航条件不佳。为减缓航道落差,古代工匠们在开凿该河段时让渠道曲折迂回,原本直线距离约2.3公里的河道被延长到3.5公里,减小了水面坡度,船能够更轻松地爬坡进入地势较高的海洋河上游。

2018年8月13日,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时至今日,灵渠虽然不能用作航道,但它在灌溉农田、城市供水中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六、秦始皇陵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历时39年,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竣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分为陵园区和葬区,其中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千米,墓区占地120750平方米。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万平方米。

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秦始皇陵于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受到我国现阶段保护技术水平的限制,秦始皇陵尚未挖掘。

非常奇特的是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