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晶时代”小聚 禺草号汉阳

 派拉汉 2023-03-12 发布于湖北

(一)

惊蛰小聚荔晶房,静寞三载柳条香。

半世漂泊友为伴,热肠终古自芬芳。

(二)

同窗聚会感慨多,生老病死岁蹉跎。

今生不管隔代事,活着看戏才快活!

惊蛰这天,老班长的一个电话,将大伙再次邀到一起,通过彼此交流能:培育不惧怕病毒的勇气,战胜自我,学会,进一步科学理智地防范、适应新冠妖魔下共存的生活,不至于太禁锢自己。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好日子,将大家喊出来见见面,一来,庆贺大家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一波又一波冲击下顺顺当当地活下来了。要知道,“躺平放开”时的那一波,是感染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在多点,还同时爆发,几乎一夜间荡平神州大地。多数人阳了不说,身边离去老者数量更是让人惊悚。最可怕的是,看起来身体蛮硬朗的街坊邻居,头一天前还在一起说过话(65岁),突然因白肺离去(三年前的症状)。另一位咳嗽憋气,送进了金银潭医院,只因家属一句“没钱”,而没法治疗,送回家第二天就死了。

四年来,我们这群年逾古稀的老伙伴,能顺当躲过这一劫,理所当然值得庆贺。看到大家笑容可掬的样子,身板矍铄不减当年(有一年许没见了),印证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老话。人逢喜事精神爽,不错的心情反映家庭儿女孝顺,幸福。让大家惊喜的是,丹参通过原单位“襄樊机务段(客运段)”找到五十多年未曾见面的钟绍华。自从他下放插队,招工进客运段,成天东南西北难得与同学联系,退休后又忙于儿孙,这不,现儿孙自立了,也该次归队了。老同学见面,喜悦情景不言而喻,此乃“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到冯崇银、樊运林和魏识明已离我们而去,悲哉、痛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豁达善解人意的书记,喜欢娱乐跳舞的杨子,瘦小精怪的烟鬼,好端端的几个人,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呢?一年前在此处相聚时的杨子和书记,音容相貌历历在目。记得那年我回成都,刚好乘坐烟鬼跑的那趟列车,每到用餐时分,他不是用送餐车送来饭菜,就是邀我们上餐车去吃,短短一天多的相聚,至今记忆犹新,没想到现已成古。

人那太脆弱了,怎么就经不起岁月的洗礼?熬过寒冬之人,才知道春天的魅力,蓝天白云烟霞的美丽......举首戴目,希望明天会更好。有人说:“希望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期待是一种境界,如同“蓑笠翁”,一杆、一舟、独立寒江的心境。期盼如热恋中人,或冥冥中相爱的人,除一见钟情外,还会相濡以沫……”

二则,蛰居家中太久,缺乏社会交流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这样对身体极其不利。出门走走活动活动,舒展精骨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出门方知“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美好的大千世界;呼吸新鲜的空气,锻炼肺体,沐浴温暖阳光吸收营养,享受大自然无尽的魅力。看来,老友见面除了畅谈友情外,心情舒畅促使霍尔蒙增加,还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人这一生,会遇上各种各样人或朋友,这些人曾让你喜悦和安慰,也会让你生气、烦恼、甚至痛苦;会因时、因事离你远去。甚至因事还会反目为仇。要知,他们也有着自我,也会感孤独,同样有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追求缠绕着。离开你,如同你离开他们一样。世间万物都可能不定,只有永恒的上帝在那里,在那不远之处,在你回眸能看到的地方。初三(四)班的老伙计们,是彼此心中的慰藉、带来愉悦的那个上帝。

孔子在《论语》开篇,第一句中有感激发:“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就是这个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即:贤者之间的友谊,平淡如水,不投富贵,不尚虚华,互相帮忖,携手共进。我们这帮年逾古稀同窗好友,仿效君子那种携手共进的品质。半个多世纪以来相互帮衬走动,共同探讨人生。因兴趣爱好相同,而交往频繁,还聚会不断。组织者始终是老班长汉根兄,他常把兄弟们召集到一块,说说见闻,回顾往事畅谈友谊,推杯换盏间道出充满情趣的话题。说的最多的还是往日时光,同窗时的学习,插队时的鲁莽和艰辛,工作中历练,成家后的温馨,这一切,好似串连起来的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回味不尽.....

位于三阳路的“荔晶时代”是大伙常聚集之地。这次重新装修之后,给人新颖,整洁、端庄和大气,感觉不错,就差心旷神怡这一步了。闹中取静的“荔晶时代”,其包房间的隔音条件都很好,互不干扰的安静环境,非常适合同学朋友聚会,特别适合耳朵有点背的老同志。服务态度不错,具宾至如归之感,便吸引顾客回头再来。

有人说:“同窗是种缘份,知遇的良师益友,是一生一世的情缘,是友谊情感的纽带,是回味不尽的山泉。俗话说:朋友越老越好,最好老到叽叽嘎嘎直掉渣;还有人说,同学是路途中的伴侣、仕途事业上的帮忖和阶梯......我赞成前一种说法,老同学就是叽叽嘎嘎掉渣的关系,要数老关系,哪个有我们在座的关系深,儿时的同学,下乡插队的农友、一块进厂(做工)同事,到老退休后,还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外出游玩已成烟霞痼疾的玩伴。知根知底的同学、朋友、玩伴更是难得。迈入古稀之年的老哥们,除了身体、亲情、友情属于自己外,其它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已渐行渐远离我们而去。

玉米选择“惊蛰”这天,除了它是新年第三个节气外,还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日子。出来谈谈转转,顺便算作春游或踏青。古时称“惊蛰”,为“启蛰”,因汉景帝姓刘名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惊”字,名“惊蛰”。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可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习惯的原因,“大衍历”①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之名。“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系立春后因雷声打醒冬眠而蛰居昆虫或动物;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较忙的季节。

被疫情折腾近四年的三镇,春节一过,几乎在一夜间恢复以往的人气。如学者杨正宁说述:“病毒真玄妙,说来就来,新年一过,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真的是太玄妙了......”当下科技、网络,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世界地球村是人类共同通的家园,它变得是越来越小。对世界医学界的论断,及各国的防疫措施,逐步从网络、媒体间透露实情,民众认清病毒的狰狞面目,摆脱四年来内心对它的恐惧,理性战胜了现实,使那些所谓专家的歪理邪说、鹦鹉学舌论调,再也不可左右;这里要说,是民众是战胜了自己,战胜盲从,勇敢站出来,为生存,与大白进行面对面的抗争。特别是过年以后,疫情大幅度好转,外出旅游、聚会进餐、逛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回顾这七十余年来的磕碰与坎坷,风雨沟壑,总的来讲彼此生活还算顺当,虽然,现实生活很沉重,学堂上书本里的那点知识,不容我们去大彻大悟。几十年来,现实生活教育启发我们,已知:五十知天命、六十顺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等词语。我们这群已过顺耳的年龄,结识、细品、慢慢懂得:“庐山风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难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风雨浙江潮。”诗的寓意。逐步了解“命由心造,福自我求。”的真谛,保持一颗向上崇善的心,有了好的心态,身体不会不好,不信,你试试!

注:
1.大衍历又称“开元大衍历”,是唐朝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所施行二十九年的一种历法。此历法参考《九执历》而撰。 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