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你认识谁?

 广州玉 2023-03-12 发布于广东

引言

古代的帝王们,在刚上任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在位时,国家能够开疆扩土,国富民强。

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自然是需要扶持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来帮助自己,俗话说:“文臣治国安邦,武将开疆扩土。”

历史上很多名臣武将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他们跟随君王、出生入死、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后人所敬仰。

但同时这些下属身居要职,光芒太过耀眼,君王们又何尝不担心他们功高震主呢?

古时有句话:“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话虽这么说,但也有例外,终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个人的智慧决定了最终结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位功高震主的大将。

一、战神—白起

白起,原名叫公孙起,出生于郿县,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常兴镇。

文章图片1

(白起画像)

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国力日渐强大,秦昭王开始展开大统一的战略。当时秦国并没有多少能征善战的将领,皇帝决定从平民百姓中选拔一些有能力的人,白起脱颖而出进入了军营。

白起到军营后,很快就展示出了军事才能。不到两年,经丞相魏冉推荐就担任主将,跟韩魏两国对战。

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展示出了他超强的战略才能。他先是采用避重就轻,先弱后强的战术,将魏国和韩国的二十四万大军,困在伊阙之中,轻而易举就将魏国军队打败了。

这次战争中,白起俘获了魏国大将公孙喜,也凭借这一战而一举成名。

往后的八年里,白起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当时秦国的主要精力也都用在了开疆扩土上,对于善于打仗的白起来说,也是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白起也是不负众望,先后攻下了六十多座池,杀敌更是数不胜数,极大程度地扩大了秦国的领土。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白起人生中最荣耀的时件,但恰恰也是他一生中最被人诟病的地方

文章图片2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白起打算一举攻灭赵国,不料却被皇帝召回。

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于是就贿赂了秦国丞相范雎。

范雎收了好处,就对秦王说,官兵们都累了需要休整。秦王想了想就也对,接受了赵国的求和。

白起知道此事后,便对范雎怀恨在心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王又准备攻打赵国,那时白起生病在家休养,秦王就派王凌去了,没想到王凌战败。

秦王接到消息后又赶紧增兵两万给王凌,结果还是打输了。

秦王让白起去,白起说:“现在还不是打赵国的时机?”

于是秦王又改派王龁去,结果还是久攻不下,秦军损失惨重。

白起听到后不仅不着急,反而高傲地说:“秦王不听我,这结果我早就猜到了。”

秦昭襄王听后大怒,立即传圣旨让白起领命出发,不然军法论处。

白起无奈只好起程,当白起到达杜邮时,圣旨到,秦王以白起迟迟不肯攻赵为由,命白起自刎

文章图片3

(白起接旨自刎)

白起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戎马一生的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的刀下。

二、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富平县。少年时期的王翦就很有事,跟随在秦王赢政的身边。

文章图片4

(王翦在军营)

秦王亲政后,秦国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从伐赵开始,前后接续了十五年。

秦始皇十一年时,王翦到军中赴任,在营中呆了十八天,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员,先是让军中吃闲饭的校尉回了家,接着又进行比武选拔,择优选用,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

王翦果然会用人,率领这支精挑细选的精锐军队,一举攻取了赵国的九座城池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领命准备攻灭赵国。结果遇到了对手,赵国的名将李牧,两人旗鼓相当,这仗打得是相当辛苦,相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后还是王翦使用了反间计,利用赵国丞相除掉了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已无劲敌,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攻下了赵国首都邯郸,并俘虏了赵王迁

文章图片5

(赵王投降)

秦始皇二十一年,秦王政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灭楚大计。

秦王政问王翦:“将军,如果让你攻打楚国,需要多少兵马?”

王翦答到:“大王,楚国这些年国富力强,是支颈敌,没有六十万大军攻不下来呀。”

文章图片6

(王翦在朝堂)

秦王政听后面露难色,要知道当时的秦国也不到百万大军,这六十万可是相当于秦国三分之二的兵力了。

秦王转身问李信,李信说“二十万大军就足够了”。秦王很是高兴,偏认为是王翦果真是老了,胆子越来越小了。就派了李信和蒙恬南下伐楚去了。

此时的王翦深知大王的脾气,趁机称自己年老体弱,请辞回家了

不久后,楚军故意示弱,李信毕竟年轻,兵不厌诈落入楚军圈套,秦军损失惨重。

秦王收到消息后焦急万分,他放下皇帝的身段,亲自上门向王翦道歉。给他六十万兵马攻楚,这时经过这场败仗之后,六十万兵力已是秦国的举国之力了。

文章图片7

(王翦领命)

王翦深知秦王是信任他的,可是手握前所未有的兵权,他的心里也是战战兢兢,出征前请一再请求秦王赏赐宫女、田地和宅院,留给他的家人。

行军的路上,还没出关王翦已经五次上书,向秦王索要赏赐,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就连他身边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王翦这才说出了自已的用意,他跟随秦王多年,知道秦王政生性多疑。

如今秦国的兵力都在自己手上,他唯有用这种方式自污,才可以向秦王表明他贪婪的是钱财,而非政权,借此消除秦王的疑虑。

王翦为秦王灭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韩国,其它五国都是被王翦、王贲父子所灭。

可以说王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在功成名就后,王翦深知功高盖主,他选择了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完美地全身而退。

三、唐朝元老——郭子仪

郭子仪,出自官宦之家,武则天时期实行武举考试,郭子仪是以武状元的身份进入军营的。

文章图片8

(郭子仪画像)

在唐朝中期,唐玄宗也是任人唯贤,唐朝也是国泰民安,武将们也很清闲。

但老年的唐玄宗贪图享乐,又任用了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导致国力衰败,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时的郭子仪正在老家给母亲守孝,接到圣旨被封为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讨伐安䘵山。

文章图片9

(郭子仪在战场)

安史之乱前后历经了八年的时间,才被平息,但是唐朝潘王割剧的现象并没有消除,时不时的还会造反。

郭子仪就像大唐的消防大队长,哪里造反就派他到哪里。郭子仪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郭子仪没有因为自己深居要职而侍才傲物,他深知官场之道。每次打仗回来,都会主动上交军权,从不贪恋权势。

文章图片10

(郭子仪行军路上)

郭子仪为人也很低调,从不与权贵过多接触,也不与人结怨,平时也是门户大开,为的是让皇帝放心。

郭子仪身居高位,难免会遭人嫉妒。在郭子仪攻打吐蕃时,鱼朝恩就曾指使人挖了他父亲的坟墓。

大臣们知道后都很担心,这鱼朝恩可是代宗身边的红人。俗话说这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郭子仪回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了他。郭子仪悲痛地说道:“陛下,都是我做的不好,让您担心了。我带兵时,不能禁止士兵损坏老百姓的坟墓,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老天爷在惩罚我呀。”

郭子仪用他的智慧和大度,成功地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堪称是名将的典范。

四、功高盖主,结局不同

《论语 泰伯》中有一段话“子日,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么美的才华,假使他恃才傲物,又固执已见,那么其它方面就不值得看了

名将不得善终,往住就死在这个问题上,白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白起本来能力就强,功高盖主了,还不懂得收敛,连国君都敢取笑。白起的死跟自己的行为有脱不了的关系。

在这点上,王翦不仅有本事,情商也高。在秦始皇请他出山时,不记前嫌,欣然接受任务,还以自污的方式消除君王的疑心。

王翦凯旋后更是懂得激流勇退,最后得以解甲归田,安度晚年

郭子仪可以说是三位中的佼佼者,活到了八十五岁高龄,朝迁还追封他为太师,陪葬在了建陵,可以说是功成身退,得以善终

所以说即便是在古代,才能虽是主要的,但智商和情商一样都不能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