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复《春雨》:知否?知否?

 墙头草说 2023-03-12 发布于山东
正所谓“沉沉春昼斜飞雨,寂寂闲门乱点苔”,春雨润物无声,但也会给人增添难以言说的惆怅。唐代诗人刘复在《春雨》一诗中,就抒发了这种朦胧的愁绪,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朦胧春雨笼罩着幽深的闺阁;莺鸟也因惆怅而懒得啼鸣。一场春雨不期而至,整个世界如梦一般迷离,身居在深闺中的女子,痴痴地望着窗外,只觉孤寂冷清,不知人生的春天到底在哪里。这时,哪怕是一两声莺鸟的啼鸣也能给她带来安慰,可是,整个世界却寂寂无声,大概鸟儿们在这种天气里也觉得惆怅黯淡吧。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细雨如烟使天地间更显迷蒙;春雨如露沾湿了世间万物。细雨迷蒙,如烟似雾,模糊了窗外的风景,甚至天地之间,也似一幅淡淡水墨,细细看去,竟觉莫名伤感。雨丝终究会落到大地之上,丝丝细雨,汇聚成点点水珠,凝结在嫩叶上,花瓣间,只消望一眼,便觉清冷,像极了此时的心境。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草色即将消失在暮色之中;沾湿的花枝在傍晚时更加低垂。在春雨飘洒的天气里,暮色似乎比平时来得更早一些,天光渐暗,暮色四合,就连窗外的春草,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失在了暮色中。在天光收起的那一瞬间,她望见被雨打湿的花枝低垂着,像极了自己即将逝去的青春年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清晨听到报晓的钟鼓声;希望能早点送来用锦缎制成的障泥。于是,她伴雨而眠,却因心有牵挂而辗转反侧。在牵挂中,她等来了报晓的钟鼓声。这钟鼓声还未停歇,她却已迫不及待了,希望有人能早点送来障泥,以便骑马出行。因为,她牵挂着春天,担心在春雨过后,春色会减去三分。这种心理,足见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对青春逝去的淡淡感伤。诗人在这首《春雨》中以独处深闺的女子在蒙蒙春雨中的见闻,表达了青春逝去的伤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