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将于今日发射:发射成本极低 仅1200万美元 日前,日本H3火箭发射后出现问题,二级火箭无法点火,最终以空中自毁宣告失败。 据悉,日本H3火箭主打的就是发射成本低廉,以此来吸引客户,这次失败之后日本航天局表示,未来该火箭的发射成本将会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还有一枚主打低价的火箭发射,而且是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枚3D打印火箭高33.5米,据称是目前世界上尝试轨道飞行的最大3D打印物体。 火箭的发动机也由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这次任务主要测试该公司独有的3D打印技术。 利用这项技术,该公司可以在60天内用原材料制造火箭,同时3D打印需要的零件也更少。 该公司表示,目前火箭85%的部分由3d打印而成,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5%。 根据“相对论”公司2020年发布的消息,该火箭每次发射任务将花费1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300多万元。 对于商业火箭来说,成本几乎决定了成败。3D打印火箭技术的可行性如果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验证,无疑将对商业火箭的玩家们产生不亚于猎鹰火箭的冲击,再一次改变游戏规则和市场格局。 新闻链接: https://www./index.php?c=show&id=679 俄罗斯宇航员再次搭乘龙飞船,后续还有两人,俄美为何还在合作? 3月2日成功发射的“奋进”号龙飞船,除了将阿联酋宇航员苏丹·尼亚迪送到国际空间站之外,还搭载了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安德里·费迪亚耶夫,这是继该国唯一女宇航员安娜·基金娜之后,第二名搭乘SpaceX龙飞船的太空人了。 左一是俄罗斯宇航员,右一是阿联酋宇航员 不仅如此,3月2日当天,俄罗斯还公布了下后续2名乘坐SpaceX龙飞船的人选:康斯坦丁·鲍里索夫和亚历山大·格列比翁金,他俩将分别搭乘今年9月的载人7号和明年3月的载人8号飞往国际空间站。 每艘去国际空间站的龙飞船都搭俄罗斯宇航员吗?可以看到,即便美俄在乌克兰打得死去活来,几乎都要直接动手了,但是在航天领域,却依然保持着合作。 已经撕破脸了,还能在一起合作,必然有其不可割舍的重大利益。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都不可能轻易的放弃国际空间站,地上打得再厉害,依然可以在太空中握手言欢,其背后,是对旧有太空力量格局的执念和不舍。没有人愿意主动走下牌桌,在这方面,美俄是一致的。 新闻链接: https://c.m.163.com/news/a/HV3213820535013N.html?from=wap_redirect&spss=adap_pc&referFrom=&spssid=8b468670386f7c5e34fce475ed6852eb&spsw=2&isFromH5Share=article 关键机遇期!布局地月空间,是时候了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地月空间已成为人类活动空间的新疆域和新的空间制高点。地月空间蕴含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等资源,其开发利用将极大促进国计民生,未来可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同时,地月空间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牵引和催生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引擎。 如今,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面向地月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纷纷制定了发展规划战略,将地月空间视为战略发展新高地,开始布局抢占频率、轨位、区域等地月空间核心战略资源。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今年就加快我国地月空间发展提出提案。 杨孟飞认为,地月空间开发利用已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太空服务等地月空间产业正在萌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将构建地月空间基础设施。 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争斗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地月空间将必然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未来,谁在地月空间的角逐中先人一步,谁就将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或许,如同大航海时代的新大陆,地月空间就是开启大航天时代的人类的第二个新大陆。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gMBykD131Su5Njd2n0DPg 中国探月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近日,中国探月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后续,中国探月将全面体验并接入文心一言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