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的由来

 昵称Djt1BC6Z 2023-03-12 发布于贵州

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民间流传最多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直至某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大都匆忙逃命,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但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半夜时分,“年”兽果然闯进村。发现一户人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便向屋内杀去,快靠近门口时,突然传来啪啪的爆炸声,“年”闻声,浑身战栗,不敢向前。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和炸响。这时,大门突然打开,只见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村民见村里安然无恙便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便走亲访友、道喜问好,随着不断流传,便成了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名称的变革

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引进了公历,农历则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