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曹世明||山火后的新绿(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3-03-13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山火后的新绿
文/曹世明(重庆)


2023年的3月9日,在北碚区缙云山防火主隔离带旁,一批曾参加北碚缙云山灭火抢险的志愿者和市民代表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沿着山脊线种下一株株新绿。
缙云山防火主隔离带是去年山火期间开挖的最后一道隔离带。彼时,来自云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消防部队集结于此,与志愿者、附近居民齐心协力,奋战通宵,终于遏制住山火的蔓延。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防火主隔离带旁,山林已渐渐萌芽,尽显勃勃生机。“为山林亲手种棵树,这才是春天该有的仪式感。”迎着初春的暖风,北碚(人防)山城雪豹应急救援队队员王莹,正和队员相互配合,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接连种下了三棵木荷幼苗。
去年山火期间,王莹和30余名突击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力疏通上山的生命通道,保障后续物资和灭火专业人员能够顺利赶赴前线。这天,王莹和队友们特意穿上了去年救火时的防护救援服前来植树,让靓丽的“雪豹红”再现缙云山。


              (一)


去年八月,初秋的重庆,疫情,高温,山火,成为那个初秋的主题。
虎年八月,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持续的极端高温、点多面广的山火、让电于民的限电、形势严峻的旱情、复杂多变的疫情,集中挑战着这座城市。
那是一个热得没有蚊子的八月,那是一个风都烫脸的八月,那是一个沉闷难耐的八月,更是令人难忘的八月。
重庆,这座饱受磨难而又不屈不挠的英雄城市,从不在困难面前退缩!
在这极端天气与山火频发的八月面前,英雄的重庆人不惧艰险,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畏精神,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
对于疫情出现的种种情况,坚强的重庆人已经坦然面对;对于高温,善良的重庆人得到各地的鼎力相助,输电输水,防暑降温,才有了26度的清凉睡眠;面对熊熊燃烧的山林火灾,英雄的重庆人,积极组织力量投入灭火战斗,短短几天时间,全市所有区县分别颁布了《封山令》。
在那个不平凡的八月里,重庆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尽管已经立秋,但风是烫脸的,空气是沉闷的,让人难受,大地被阳光烤得发烫,部分溪河干涸,树木、庄稼被晒得奄奄一息,原本苍翠的树叶发黄掉落了,葱郁的野草也枯萎了……
在那个火热的八月里,太多震撼的画面,在不停地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南川、北碚、涪陵、江津、大足、铜梁、巴南……森林火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况,万分紧急!
大风卷起火舌,瞬间吞噬大片森林;呛人的烟味弥漫在城市的夜空,许多人整夜无眠。
8月18日,重庆的涪陵、江津发生森林火灾。山火蔓延,火势凶猛,映红了半边天。大风卷起火舌,狰狞地吞噬着大片森林,满眼浓烟蔽日。面对凶猛的山火,灭火大军瞬间动员起来!
8月21日夜,北碚歇马,突发山火。得知政府在组织灭火中,紧急招募摩托车志愿者的消息。瞬间,北碚的摩托大军,源源不断地涌进歇马火灾现场,几百个人几百辆车。只见摩托大军风驰电掣地驮着各种救援物资,冲到歇马政府广场待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序上山。摩托车骑手,骑在摩托车上,背上一个特大背包,拉开,地上的志愿者们,各自往背包里装东西:盒饭、瓶装水、防暑药水、手套、囗罩、灭火器、砍刀、油剧、柴油、袜子、草帽……男女志愿者,皆是青年,动作之快,汗流如注。一个个都在喊着:“快点装、快点装!”摩托车手不说话,听背包的拉丝一拉完,说一句:“我走了!”突突突,往山上冲去。那阵仗,俨然是在上战场,去和敌人拼杀!消防战士在火灾现场扑火,志愿者、当地居民、临近几个街道的居民,都自发地组织起救援队。开车到就近的市场,采购救援物资,一车车送往接收站。卖货的听说是救灾,优惠价格,免费送达……区府广场和歇马政府广场,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很想去现场帮忙,但扑火很专业,怕去了反而添乱。”42岁的快递员潘贵友一整晚都为火情揪着心。22日一早,他得到消息,由于山上挖了防火隔离带,一般车辆通行不便,只能通过摩托车运送物资上山,需要大量摩托车骑手前往支援。他赶紧向公司请假,并邀约了10名快递小哥一同赶往现场,将矿泉水、解暑药品、手套、胶鞋、油锯等物资装车,一轰油门上山去……
骑手们的工作是把水、食品、消防用品等物资送到指定地点。有穿着制服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有当地村民,其中还有不少女性驾驶员。山路弯多路陡,灰尘又大,大家迎面路过时都互相点点头,喊声“兄弟,注意安全!”
超过40℃的高温,载着沉重的物资,骑手们的汗水夹杂着灰尘一起流下来,身上的外套很快变成了灰色。有骑手半路摔倒,路过的骑手帮忙扶起,将物资重新搬上车,大家一起接着干。现场随时都能看到几百辆摩托车在装载物资,奔赴一线。
在北碚山火救援现场,还有骑手们自发组织的越野摩托车队协助灭火救援工作,承担最后几公里最艰难的运输。他们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衣裤被汗水浸湿,累了,中途就在摩托车扶手上歇一会;摔倒了,众人扶起来又继续前行。小伙子们每一趟上山都要背上近五十斤的物资,往返飞奔在50多度的陡峭山路上,只为与山火赛跑。
同样是8月21日晚,重庆市巴南区界石发生山火,重庆市蓝天救援队派出6个支队176人紧急驰援。
蓝天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从山脚到山顶建立一条宽60米的林区隔离带,防止火势继续蔓延。作为队伍中的油锯手,姚裕担任着此次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
锯树、挖沟,锯树、挖沟……一整晚,姚裕基本没怎么休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以及高温天气,姚裕在任务即将完成前,体力透支晕倒了。见状,队友们赶紧用扇子扇风给他降温解暑。醒来后的姚裕,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能坚持”。
最终,在176名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林区隔离带于22日午间成功开辟。
刚刚结束了巴南的任务,23日下午,这支救援队又马不停蹄赶往北碚区歇马镇救援。
8月22日凌晨三点半,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杨家沟,最初聚集了数百名救援人员,后来指挥部调整了灭火方案,救援人员转移阵地,急需将几百件水、面包、葡萄糖等救灾物资送到另一个集结点:南天门。
近百名自愿赶来的摩托车骑手,承担起此项转运任务。骑手易源云、郭人铭是朋友,相约一起从李家沱赶来帮忙,在村道上摩托车通过能力更强。来回几趟,口干舌燥,一口气一瓶水,每人连喝两瓶,稍作休息就继续搬运。  
8月22日,国家减灾委对我市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响应,城口、渝北等10个区县启动四级救灾响应,秀山、彭水等7个区县启动Ⅲ级救灾响应,巫山启动一级救灾响应。
8月23日13时,重庆陆军部队、巫山救援队、甘南救援队,带着先进的灭火器材,到达歇马,替换下所有的消防战士和志愿者。鏖战了近两天的壮士们,才得以休息。
截至8月23日,市应急管理局调度协调市区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和民兵共计1.5万余人,共出动8架直升机采取空地结合方式扑救山火。
重庆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支持。国家应急管理部先后从周边地区调派528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其中四川228人云南300人,4架直升机(四川2架、广西、湖北各1架)驰援我市,并紧急调拨了8马力水泵20台、灭火剂8吨、防护套装200套、防护服630套等一批森林防灭火物资。(摘自于《重庆日报》)
8月24日凌晨4时30分,云南省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55台车辆、304名指战员携带各类灭火装备1800余件套,采取摩托化开进方式向重庆北碚火场进发,并在25日抵达火场后立刻全部投入灭火作战斗。
25日晚,他们趁夜间温度较低,和重庆当地的灭火力量用“以火攻火”的战术合力对该火场发动“总攻”,最终顺利实现对火场的合围。
“以火灭火”又称“火攻法”,对于身经百战的云南省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队员而言,这种灭火方法此前曾多次应用于“山林灭火战”中,其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火线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缺氧失去燃烧条件,此法在北碚山火的扑灭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灭火效率较高,不需要特殊装备,是控制大面积、高能量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但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组织,因为盲目火攻容易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员伤亡。”
下午5点48分,装有灭火药剂的喷雾、灭火器、头灯等物品纷纷被摩托骑手运到隔离带附近。志愿者们通过接力的方式,把这些物品运送到更高处,为最后的决战做着准备。
“武警来了!”下午6点,当来自云南、甘肃、四川等地的消防指战员、武警官兵达到四号隔离带,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官兵们从志愿者手中领过手套、头灯等物资,与志愿者们共同构成了一条长长的人链,准备对山火发起总攻。
山火势猛,速度就是力量,效率就是担当。市领导、区领导来了!他们赶赴现场靠前指挥。市应急局、市林业局、市武警总队、市消防总队120多名救援队员来了!
消防、武警、预备役、志愿者、企业家等综合救援力量,带着专业设备奋战在火灾现场。
几千名公安民警、党员团员、企业职工、自愿者紧跟着投入到灭火战斗中。


              (二)


重庆人挺住,雄起!
重庆人,不怕艰险!
山火肆虐,刻不容缓! 
面对持续连晴高温,旱情、灾情、疫情叠加的复杂形势,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会、视频调度会,研究部署防疫防旱防火工作。8月21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胡衡华在调度部署森林防火灭火工作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火灭火工作。
8月23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指出:近段时间以来,我市持续连晴高温,旱情、灾情、疫情叠加,形势严峻复杂。 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扎实有效抓好疫情防控、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要全力防火情,科学有效做好火情救援处置工作,尽快扑灭明火、防止死灰复燃,确保人员安全、救援安全,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设施、重点人群,严格落实封山措施,抓细抓实巡逻巡查、火源管控、隐患整治等各项工作,防患于未“燃”,确保“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坐镇调度指挥防疫抗旱防灭火工作,市区两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坚守一线,与人民心在一起、干在一起、累在一起。对一座城市的爱,有时就深藏在我们的心底,在关键的节点,又总能被点燃。面对山火,8月21日,重庆市发布总林长紧急令,全面动员部署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市区两级应急局专业救援队、森林消防、武警部队、消防救援及当地干部群众全力投入灭火。
火灾现场,山高坡陡,道路不通,给灭火救援带来了极大难度。此时,风助火势,火光冲天,情况危急。消防队员使用便携式森林灭火水泵,引水上山与火魔正面较量。高温,烈火,风声、竹子树木“噼噼啪啪”的燃爆声,让人恐惧得头皮发麻。与此同时,干部战士拼尽全力在一人高的茅草丛中劈出一条通路,民兵成三人一小组,肩抗水带沿陡坡铺设输水管道。
峭壁悬崖间,参战官兵、民兵、企业职工冒险一边攀行一边灭火,终于成功将火势扼制在山脊上……扑火极度耗费体力,消防官兵采用轮流作业的方式,一批人上去,换一批下来作短暂休整。那些换下来的队员,周身被熏得黑乎乎,一倒在地上就沉入了梦乡,全然不顾大地还那么滚烫……
山火凶猛,重庆小伙连续两天两夜,运送物资支援灭火,困了就浇水让自己保持清醒。他说:“这是我的家,我必须守住。”
抢修电力,巴南界石山火导致重庆电网两条大动脉突发故障,电力抢修人员冒着43℃高温及山火带来的刺鼻浓烟,连续苦战24个小时恢复输电。
一个个摩托车骑手背着背篓,轰足油门冲上陡坡,一趟又一趟给救火人员送去柴油、灭火器等物资,“突然之间,仿佛城里的摩托车都集中到了火灾现场”。
市民们感叹:“这样的重庆崽儿,好帅!这样的骑手,好酷!速度与激情,平凡与大爱!这山间小路热浪奔涌,看不清你的脸,却看清一颗勇敢的心。”
那些干枯的河段,枯萎的庄稼,限电的地铁,勇敢的骑士,“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呼喊……无数感人的场景、声音和形象汇成滚滚洪流,传遍了互联网。每一项挑战,每一次出击,都是一首英勇的重庆战歌!
艰苦与悲壮,激情与勇气,在重庆的天空回荡!
“重庆挺住”“重庆雄起”“我是重庆人”是山城人民的坚定信念!
甘肃森林消防陇南支队队员来了!天光未曦,勇士们已经直扑熊熊燃烧的支坪镇火场……
为防止火势蔓延,必须开挖隔离带。
志愿者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的单位也五花八门:有事业单位,有学校,有工厂……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在8月的山火救援行动中,彰显出重庆人民的仗义和热情,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地企业不仅自发捐助救援物资,还会筹钱租雇挖掘机、推土机这样的工程设备开进山挖隔离带,而一些做小生意的民众也会将自家小商店中的饮料、矿泉水和面包捐献出来。
重庆市民众还自发组织越野摩托车队,专门往一线运送食物和水,许多老乡甚至以肩挑背扛的方式把一箱箱矿泉水往山上送,他们沿途只要看到身着迷彩服以及橙色衣服的人就会把水分发给大家。正是有大量重庆民众自发前来帮忙转运救援人员和后勤物资,极大地节省了救援人员的体力,从而确保一线灭火队员能全力投入到灭火战斗中。
志愿者分头赶到集合地,他们穿着长衣长裤胶鞋,戴着表明志愿者身份的帽子袖套,手握铁扫帚、洋铲、砍刀,带上矿泉水,很快到达指定位置,按照指令开始开辟隔离带、扑打余火、巡山防守。
前方的挥汗开工,党员、志愿者、村民们则一趟又一趟穿行在山中,为一线做好后勤保障:运矿泉水、食品、药品、灭火器材……
重庆地形独特,到处都是坡坡坎坎,骑着摩托、带上背篓,就是当地人最方便、最熟悉的上山方式。在八月的各场山火救援中,就有这样一群地道“重庆崽儿”装扮的志愿者。他们中,大部分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组成了摩托车队,载消防员上火场;他们背着最大的背篓,送救援物资上山,与消防战士一起昼夜奋战。


               (三)


随着夜幕的降临,他们头上的头灯组成一道璀璨的银河,与不远处的山火交相辉映,让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此时,有人对着人链大声喊道:“拿出重庆人的气势,拿出重庆人的血性,好不好?”
“好!”大家齐声回应。
“咚咚咚咚,重庆雄起!”
“咚咚咚咚,重庆雄起!”
坚定的口号声响彻缙云山上空。
“点火!”25日晚上8点37分,伴随着指挥部的一声令下,来自云南的森林消防人员在半山腰点燃了一片枯枝,决战开始。
同时,重庆气象部门则兵分四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和空中进行人工降雨,帮助控制火势。
“怎么火越烧越大了?”
“这是我们专门采用的灭火方式,即以火灭火,又被称为反烧法,其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火线)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失去燃烧条件。”消防队员解释道,大家放心,我们是从山下往山上烧,因为是上山火,就显得很大。沿线我们都有人看着,绝对不会跑火的。
“火攻”实施,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根据气象专家的预判,当天缙云山的风向非常适合以火攻火;救援力量与志愿者也建好了狭长的隔离带,能阻挡山火蔓延;现场所有人万众一心,各司其职,让扑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正是在多方权衡之下,指挥部最终决定:通过反向点火的方式扩大隔离带,并辅以人工降雨的形式,与山火展开最终决战。
事实证明了专家的正确判断。晚上9点左右,在半山腰的地方,火情控制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看到半山腰的山火逐渐熄灭,人群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但晚上9点40分左右,救火现场的风向突变,隔离带附近的山顶上火又突然燃大,现场人员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此时,森林消防员沉着应对,继续采用反烧法与飞机灭火相结合的方式,与山火展开对决。
所有的苦与难,也都被一个个这样的凡人之躯,挡在了身后。
他们并不权衡“得失”,他们的心里,满满装着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邻里、同事、朋友、家人。
他们并不计较“利害”,他们的眼中,只看得见眼前的城市、远处的山火和脚下的土地。
23时许,山火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这场与山火的决战我们终于取得完全的主动权。经多次确认后,现场指挥人员通过扩音器宣布:全部撤离,感谢大家!随后,山上山下的救援人员开始分批进行换防。
下山途中,每位救援人员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不断地欢呼: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那些勇敢的身影,那些坚毅的面庞,那些流下的汗水,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倾诉——
把这个夏天的故事,说给你听。
这个八月,烈日炙烤,重庆未曾落下一滴雨。但,重庆人的汗水,早已浸润这片大地。
2022年的那个八月,防疫情、战高温、抗干旱、灭山火,千难万险,重庆未曾有过一次“认怂”,因为,重庆儿女始终热血奋战,挺直脊梁。
“我来,我是党员!”“我当过兵”“我08年救过灾”“我是老师……”志愿者中很多90后、00后,他们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了路,在没有灯的地方点亮头灯,累了就往头上浇点水让自己清醒,脚踝被碎石擦伤就包扎一下又急忙赶回来……对此,他们只有“家乡有困难,理所应当挺身而出”“我只是在保卫自己的家,爱护自己的家”这些最纯朴最实在的解释。
救火和支援的志愿者,有中学老师,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重庆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也有外国人……骑术一般的,负责最初的平坦路段,把物资运到半山腰;技术好的,负责最后一段距离火源更近、更危险的路。就像一场陌生人之间的接力,却饱含了亲人间的温暖与信任。
重庆山火中,参战群众从四面八方奔来,不能上前线的,就在后方做好热粥、肉菜、饺子,一分钱不收地送给山上最需要的人……每个人都义无反顾,众志成城,汇聚起感动整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刺眼,43度的高温烤得人难受。可志愿者们用力挥动砍刀,劈开树木、竹子、灌木,用洋铲铲除山坡上的杂草落叶。天气极端炎热,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身体严重脱水,渴得一口能吞下一两瓶矿泉水;满山荆棘丛生,所有人的脸和手被划得伤痕累累。
志愿者们奋力清除输电线路上的树木,锯树、砍树、拖走树木。高山上道路险峻,他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靠柴刀劈出来的。志愿者们深有感触地感叹道:“身在其中才体会到啥叫'寸步难行’,啥叫'上山腿发软,下山打闪闪’的含义。”
西斜的夕阳染红了天边,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山火往山后蔓延,挨山急需支援!天黑了,夜晚的火光看上去比白天更亮更红更吓人。大家踩着被烧焦的山路行走,一脚下去,厚厚的灰烬飞溅起来,呛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接替上一批人员开展防守、巡查任务。他们带上电筒、顶灯、铁扫帚、洋铲、砍刀和瓶装水,按5人一组,每间隔2小时就从山脚往山顶逆行巡查。
天黑了,繁星点点,天气闷热,风渣渣都没有一点,汗流不止。不远处的火光“噼噼啪啪”炸响,令人心惊。
特别是在重庆缙云山的山火爆发后,凸显出平时松散、懂享受、懂生活的重庆男儿妹儿们巴山渝水养育的情怀——在大灾大难面前,谁都是主角;在保山护城面前,从心底里吼出一个字——上!关键时刻一群平凡普通的人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勇往直前……
火灾的事情,天天都有及时的火灾现场图片,天天都有人讲述自己知晓的救火英雄。看着图片上连接天空的火焰,仿佛看到了被惹怒的火龙张开血盆大口;看到了图片上在大火前面穿着长衣长裤戴着帽子的消防员;看到了图片上骑着摩托车的志愿者,顶着四五十度烈日络绎不绝奔赴火灾现场;也看到了机关单位工矿企业拉着大横幅,拖着各种物资在高温中赶往火灾现场的图片。
这些不畏高温团结一致共赴火灾现场的场景让我们热血沸腾,心中久违的爱国爱家情绪仿佛决堤的江水倾斜而下,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传承,这就是中国人骨髓里舍身为国的精神。
为避免山火复燃,志愿者继续上山巡防。
这次火灾求援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自愿者们,他(她)们自掏腰包不说,还要在四五十度的高温下奔波,或者做各种体力活,或者在山上跑上跑下的忙活,或者在灭火后的山上满山遍野的收集垃圾。坐在空调屋的我们看着火灾现场的图片,我们就觉得大汗淋漓,皮肤发焦,对这些火灾一线的志愿者心生敬意心生暖意。


               (四)


从8月18日至26日,重庆高温持续,山火频发,令人揪心。但重庆男儿,从不认输,从不气馁,从不退缩。烈日之下,山火面前,那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身影,那些马不停蹄、奋战一线的背影,通过新闻报道和现场视频等,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北碚虎头山救援”“摩托车拉物资群”“摩托车界石支援群”……这些自发组建的志愿小组,每天不停交流着“我们为救援能做点什么”。
这些勇敢的人,此前互不相识,但看到山火的那一瞬,到达现场那一刻,有了共同的称呼——“兄弟伙”。
乡亲有难,即刻来援!这是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勇敢和血性。
这种勇敢和血性,来自于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
他们并不权衡“得失”,他们的心里,满满装载着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们。
他们并不计较“利害”,他们的眼中,只看得见因山火受苦的父老乡亲和脚下的土地。
他们并不是莽撞,而是拥有一种朴素的情感,那就是,市井烟火,人间冷暖,团结互助,这就是重庆!
重庆,这座城市,以挺拔的姿态、不屈的意志,行走于岁月之中。无论经历战火还是遭遇逆境,都能迎难而上,演绎出生命的韧性。(摘自于《重庆日报》)
“以往来重庆觉得弯比较多,这次来感觉很直!重庆人民非常耿直!非常钦佩!”参与重庆森林火灾救援的四川森林消防员李江的这番话,引发很多市民的共鸣,大家纷纷留言:“致敬英雄”,“请收我下最耿直的赞!”
“重庆赢了!回家睡觉!”那个用水浇头的22岁重庆小伙在胜利后说的话,依然是耿直得可爱。市井烟火中有人间温暖,全民救援中有侠肝义胆。山火面前,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城市英雄,请收下我们“最耿直的赞”!
“开春一起去种树吧!”大火扑灭后,志愿者们继续上山清理垃圾,为来年春季植树做准备。青山重现,指日可待。
不寻常的8有26日,在缙云山上战斗了一夜的武警消防官兵和志愿者欣赏到了绝美的日出朝霞。
我们不仅见证着历史,更为山城人民的责任担当而深受感动。天灾无情,人间有情!有全国人民对我们重庆的支持,任何困难险阻,永远都压不垮英勇的重庆人民。
重庆雄起!重庆人民雄起!
大道同行,何惧逆境。英雄之城,当之无愧!
重庆男儿,火爆的脾气中蕴藏着“坚定”,耿直的性情中蕴藏着“无畏”。
防疫情、战高温、抗干旱、灭山火,从来没有“吊儿郎当”的重庆人,只有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山城儿女。
亲历灭火现场的周光友在日记中写到:上山不易,下山更难。泥灰裹着汗水,滑倒,爬起来,再滑倒,再爬起来。就这样跌跌撞撞互相掺扶,下到山脚已精疲力尽。
我们的青山碧水,勇敢的逆行者将继续守护你!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人民。(摘自于《重庆日报》)
这一场高温,让人们知道了重庆人为什么如此勇毅坚强,负重前行;
这几场山火,让人们知道了重庆人为什么如此耿直豪爽,大义为先;
这一波灾情,让人们知道了重庆人为什么如此团结协作,守望相助。
致敬我们英雄的城市!
致敬我们伟大的人民!
我们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这座英雄的城市,始终不屈地站立。
2022年重庆的初秋,在重庆人的记忆中是最难熬的;2022年重庆的初秋,已成为人永恒的记忆。
阳春三月,和风拂面,新绿初绽。参加植树的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以及林业专家们两两分组,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一棵棵新栽种的苗木迎风挺立,生机盎然。植树结束后,他们还自发地将周边的落叶、残枝清理干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为缙云山的生态保护出一分力,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空间。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曹世明,男,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重庆市渝北区人,出生于1955年10月。当过兵,当过记者,用过放映机,玩过照相机,扛过摄像机,管理过文化市场;退休后,从零开始,学写诗歌,学写散文,学写小说,以此打磨时光,充实生活。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