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3-03-13 发布于贵州

3.1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贵州山地和丘陵面积占该省总面积的92.5%,峰林、峡谷、天坑、石林、溶洞遍布,全年有300多天可进行户外体育休闲运动,适宜发展登山、龙舟、探洞和山地自行车等休闲型、体验性户外体育运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贵州不仅是山地户外运动的天堂,也是体育旅游的圣地。

3.1.1贵州体育旅游发展条件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境内陆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良好条件。

1) 四山八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格局条件

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是世界两大喀斯特区域之一, 平均海拔1100米,全年气温适宜、夏季舒适凉爽。山形地貌丰富多样,拥有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适宜全年龄人群参与体育旅游。神奇秀美的山水自然资源,是贵州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优势,四山八水的独特格局,构建出贵州体育旅游布局的核心骨架。

四大山脉是山地户外运动的重要依托。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等山脉,山高谷深,险峰、峡谷、天坑、峰林遍布,众多险峻的世界级峡谷高桥及顶级喀斯特溶洞资源,使贵州拥有“桥梁博物馆”、“洞府迷宫王国”之美誉,具备开展山地体育旅游的绝佳条件。

八大水系是水上户外运动的重要纽带。贵州主要有八大水系,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等,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流域,河流、湖泊、飞瀑、温泉等资源丰富,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地下暗河四通八达,有“显山不露水”之特点,且温泉矿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开展多种类别的水上运动及康体养生运动。

2)文化千岛、百节之乡的人文资源条件

贵州以多元一体、民族荟萃为主要文化特征,是全国文化最多样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活态保留地。以山水、红色、民族为代表的贵州特色文化,以遗址、佛教、酒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三线、科技、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共筑全域文化版图,提升体育旅游文化深度。

贵州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如苗族的赛龙舟、布依族的丢花包、侗族的抢花炮、彝族的摔跤、水族的赛马、瑶族的打陀螺、土家族的坚旗、仡佬族的打秋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竞技性,还展现出独特民族风情,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贵州体育旅游体验的重要一环。

3) 后发赶超、特色突显的产业发展条件

贵州地处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基点,同时携手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为推动产业繁荣,全面提高开放带动能力,贵州省面向世界打开多极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全省通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经济,已形成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业发展稳中趋快,新兴产业拉动作用增强,成为未来重要经济增长极,也是未来体育产业战略性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4)面向世界、联动全国的立体交通条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连接华南、华中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与集散地。依托现有“一枢十六支”机场布局与“一环七射”的综合运输通道,全省已形成面向全球,便捷连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株潭、北部湾、滇中等核心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省域内部通过“三横六纵五连”陆路通道网络的建设,形成网格化互联互通,多方向、多通路的对外连通格局,与全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相适应,覆盖全省所有市(州)首府和县城。交通瓶颈的突破使贵州全面释放活力,有力支撑全域体育旅游发展,具备打造世界目的地的交通条件。

3.1.2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历程

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从战略上把贵州定位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2年以来,贵州围绕“体旅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中国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大省专项建设规划》、《贵州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政策,成立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体育旅游经济发展中心、体育旅游研究院等机构2015年推动实施3个100工程和万里绿色健身步道工程,陆续建成生态体育公园78个,汽车露营基地25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80条,健身步道、骑行道、登山道近70公里,体育休闲运动基地500余个。并通过引入经济性、观赏性、群众性体育项目,丰富运动业态,重点打造了景区景点的体育旅游综合体,先后有60家景区引入体育赛事资源。赛事活动助推方面,从城市到农村,从水上到空中,从春季到冬季,实现了全地域、全季节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在拓展国际视野上,大力开展国际体育赛事,不断提升贵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永久落户贵州。2017年,贵州发起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这一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正式揭牌。成功举办了贵阳国际马拉松、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环雷公山超百公里跑、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挑战赛等大量的山地主题体育赛事,为贵州发展山地旅游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天堂”的名片越擦越亮,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复,支持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为贵州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机制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贵州实施了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创建工作,2020年6月,贵州省出台了《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行动方案》,将发展以民俗民间体育、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汽车露营、漂流溯溪等项目为重点的运动项目集群,强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在顶层设计方面,贵州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印发了《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和贵州体育旅游研究院,探索建立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指标体系,推动有关标准建设。全省各市(州)和体育旅游基础较好的县(区)也相应地编制完成了本级体育旅游规划,出台了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至2021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成了一批生态体育公园、汽车露营基地,创建了一批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体育特色小镇;打造了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了“多彩贵州”“奔跑贵州”“全景贵州”“翱翔贵州”等自主IP赛事。并在新一轮创建工作,增加了红色体育旅游示范点、乡村体育旅游示范点、林下体育旅游示范点。

3.1.3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理念是以体育旅游为核心,以旅游业为主体,融合休闲、健康、文化等元素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其重要的发展理念是绿色发展,也就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强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提高生态文明程度。这种绿色发展的要求与国际社会对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素有公园省之美誉。基于贵州富集的山地旅游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户外运动基础,国家体育总局在2017年9月批复支持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为全国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国家体育总局从3个方面支持贵州建体育旅游示范区。

(1)支持贵州示范新业态,依托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山地越野、露营、航空、骑行、攀岩等形式各异的体育旅游活动,拓展体育旅游发展空间;

(2)支持贵州示范体育旅游新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体育旅游发展,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3)支持贵州示范体育旅游新体制机制,从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先行先试的新体制机制。

2019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作为推动示范区创建的顶层设计之一,这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政府层面制定出台的专门针对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到2022年,按照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各项要求,建成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强省,重点建设30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特色小镇;重点推出10条特色体育旅游黄金线路;重点打造10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品牌赛事;培育10家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全省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县,体育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消费规模显著扩大。

贵州省于2017年底启动《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通过国家级评审。《总体规划》文本共分总则、背景、总体要求、空间结构、产品体系、多产业融合体系、配套保障体系、营销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等10章,共44条。《总体规划》从贵州省实际出发,注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提出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在阶段划分上,将2022年之前作为近期阶段目标,到2035年为中远期目标阶段。

在总体空间结构方面,提出“一核、六带、多点”的总体空间构架。省会贵阳作为体育旅游综合服务核,“六带”是指武陵康养体育旅游带、亚高原避暑冰雪体育旅游带、红色拓展体育旅游带、喀斯特极限体育旅游带、乌江水上体育旅游带、民族体育旅游带,“多点”是指根据各地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培育多个以县为单位的体育旅游特色区,形成多点支撑。

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由“十大聚集区、30+N体育旅游重点项目、25+100项体育旅游赛事组成。

十大聚集区十大聚集区:以“三大引领”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七大特色”区域,打造具有“世界级品牌影响力”的山地体育旅游聚集区。三大引领核心区包括“万峰林山地户外极限探险体育旅游区、赤水河谷户外体育旅游区、环雷公山民族体育旅游区”。七大特色区域包括“大黄果树极限探险体育旅游区、贵阳—贵安城市体育旅游区、海龙屯军体户外体育旅游区、凉都避暑—冰雪体育旅游区、环梵净山户外康体体育旅游区、百里杜鹃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区、天坑山地户外极限体育旅游区”,三大引领、七大特色整体形成覆盖全省的山地体育旅游聚集区,提升贵州“山地旅游胜地、户外运动天堂”知名度、美誉度。

“30+N”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包括争创30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及 N 个省级重点示范项目。

“25+100”体育旅游赛事体系:“多彩贵州”赛事品牌(翱翔贵州国际高桥跳伞系列赛、探秘贵州国际洞穴探险大赛、全景贵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 奔跑贵州山地越野赛、舟行水上运动系列赛、悦动贵州大众文体活动)为引擎,九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建设若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城市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集聚区,构建25项品牌赛事,100项特色赛事。按照贵州省政府《意见》的要求,将在“25+100”赛事体系中遴选出10项具有资源独特性和比较优势的赛事活动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号召力的自主IP赛事。

载止于2022年6月,贵州全省已经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完成9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个景区体育旅示范基地、4个体育特色小镇、3条体育旅游黄金线路的创建并授牌,授予了12个县(市、区)体育旅游示范县、15个体育旅游示范点,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95项(次)。

3.1.5贵州体育旅游线路、项目及示范

1)国家体育文化体育旅游项目——贵州项目

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和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是“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挖掘和整理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民俗民间项目、民族项目,更好地推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推广和创新发展,通过打造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赛事、目的地,促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扩大体育和旅游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体育和旅游需求,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贵州省体育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体旅示范区,充分发挥山地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广泛组织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持续打造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积极推进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贵州共获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6项、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05项次(十佳项目20项次)。

贵州省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6个)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2021年中华体育文化

优秀节庆项目:

贵州铜仁松桃县寨英滚龙

2022中华体育文化

优秀节庆项目:

黔东南施秉端午龙舟系列活动、黔南平塘布依族水龙节

2022年中华体育文化

优秀民俗民间项目:

黔西南晴隆传统民间舞蹈阿妹戚托

2022年中华体育文化

优秀民族项目:

铜仁松桃苗族花鼓、六盘水盘州彝族大秋千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贵州精品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2019年

1、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贵阳开阳猴耳天坑极限酷玩公园、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六盘水盘州市乌蒙镇

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毕节百里杜鹃自行车和休闲徒步精品线路、

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十佳项目)、铜仁中华传统龙舟大赛、安顺镇宁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

2020年

1、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开阳猴耳天坑极限酷玩公园(十佳项目)

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赤水河谷体育旅游骑行线路

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安龙县全国攀岩锦标赛

2021年

1、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六盘水梅花山景区;施秉县杉木河景区

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长顺县体育旅游线路(十佳项目)、黎平·百里侗寨精品体育旅游线路(黎平-肇兴段)、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贵阳马拉松赛、“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赛龙舟文化节、“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福泉站)暨福泉国际自行车节

2022年

1、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榕江七十二寨民族体育斗牛小镇(十佳项目)、拓路士绳攀基地

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环雷公山体育旅游线路、六盘水月照攀岩小镇体育旅游线路

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激情贵州”系列赛(十佳项目)、“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暨福泉国际自行车节、七十二寨斗牛文化节、百里杜鹃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赛龙舟文化节

2)贵州体育旅游示范点

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点名单

时间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2021

红色文化

体育旅游示范点

1、清镇市麦格乡索桥红军渡

2、修文县六屯镇红色户外研学基地

3、金沙县后山镇红色体育旅游示范点

4、瓮安县猴场镇古邑景区

2021

乡村振兴

体育旅游示范点

1、湄潭县翠芽27度景区

2、道真县隆兴镇四季花园景区

3、习水县飞鱼谷水上运动中心

4、纳雍县茗山茶业体育旅游示范点

5、碧江区杉木坡体育旅游示范点

6、印江县云上营体育旅游实践基地

7、丹寨县展良村体育旅游示范点

8、黎平县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9、平塘县天垌洞、爽酷户外营地

2021

林下经济

体育旅游示范点

1、龙里县龙里水乡飞跃丛林极限乐园

2、长顺县中华银杏王林下体育旅游示范点

2022

红色文化

体育旅游示范点

1、息烽县猫洞红色文化体育旅游示范点

2、播州区苟坝红色文化体育旅游示范点

3、印江县木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4、石阡县困牛山红色文化体育旅游示范点;

5、望谟县贵柠康养红色文化体育旅游示范点。

2022

乡村振兴

体育旅游示范点

1、清镇市三合村马蜂窝羽曳露营、贵阳EASY航空运动基地;

2、花溪区栗木国际山地越野公园;

3、开阳县云山茶海;

4、盘州市岩博酒业基地旅游景区;

5、平坝区大屯村;

6、威宁县新发乡阿嘎村;

7、七星关区响水乡青山村;

8、石阡县佛顶山森林户外运动基地;

9、松桃县大坪研学体旅拓展基地;

10、安龙县梨树村;

11、兴义市打柴山村;

12、天柱县甘溪功夫研学基地;

13、麻江县蓝梦谷;

14、三都县咕噜景区;

15、惠水县穴居部落。

2022

林下经济

体育旅游示范点

1、赤水市天岛湖

2、七星关区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

3、锦屏县龙池多彩田园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4、从江县上皮林村万亩山地产业园;

5、惠水县北纬25度露营基地。

3)贵州体育特色小镇建设

贵州体育特色小镇是指在贵州省建设的以体育为主题、以旅游为手段的特色小镇,旨在推动贵州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为广大游客提供体育休闲度假的场所。这些特色小镇通常会拥有完善的运动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如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健身中心、马术俱乐部等,也会在小镇建设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历史等元素,提供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

1、六枝特区牂牁江飞行体育特色小镇

2、黄平县旧州低空飞行康养体育特色小镇

3、花溪区天河潭康养体育特色小镇

4、都匀经济开发区国际足球小镇

5、钟山区月照攀岩小镇

6、关岭县冰雪小镇

7、万山区朱砂古镇

8、安龙县户外运动小镇

9、榕江县七十二寨斗牛小镇

4)贵州省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地区

线路名称

线路内容

线路介绍

备注

六盘水市

六盘水冰雪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乌蒙滑雪场→玉舍雪山滑雪场→北盘江特大桥

该线路以六盘水三个高海拔、低纬度的高山滑雪场为主体,串联其他旅游资源,提高线路可玩性,实现深度参与体验。

该线路在2020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线路”。

黔东南

黔东南环雷公山徒步自驾体育旅游金线路

(一)自驾线路
1. 凯里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雷公山格头苗寨陡寨村
2. 凯里郎德苗寨雷山县城白岩苗寨乌东苗寨雷公山毛坪苗寨榕江县

线路介绍:该线路总长135.5千米,主要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坪等核心区域,开展登山、徒步、露营、攀岩、山地自行车、马拉松、越野等山地运动,串联起各个民俗村,形成雷公山多彩山地运动环,打造集山地体育、民族运动、户外休闲、度假养生、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体旅特色走廊。这里每年都举办环雷公山超百公里国际马拉松赛、雷公山之巅·巴拉河之夏自行车赛、雷公山徒步大会、苗岭斗牛赛等丰富的赛事活动。


(二)骑行线路

1. 雷山县城黄里坳乌东苗寨雷公山顶白岩苗寨雷山县城(全长约40公里)
2. 雷山县城固鲁苗塞郎德上寨报德苗寨杨柳苗寨南猛苗寨老猫苗寨脚猛苗寨雷山县城(全长约36公里)

(三)穿越雷公坪徒步线路
1. 黄里苗寨→乌冬苗寨→雷公山→莲花坪

2. 莲花坪格头坳猴子岩毛坪姊妹岩四道瀑
3. 四道瀑双溪口新寨小丹江昂英

遵义市

遵义赤水河谷自行车骑行体育旅游

黄金线路

线路:茅台古镇→三渡(茅台)渡口→美酒河摩崖石刻→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丹霞旅游区→赤水竹海景区→丙安古镇→张家湾汽车露营地→大同古镇→赤水市区

线路介绍:该线路是一条以赤水河为轴线,南起世界民族品牌茅台酒的起源地仁怀市茅台镇,北至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所在地赤水市,中间串联了中国红色文化精神圣地、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目的地、中国山水康养旅游胜地、中国国酒文化旅游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区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形成集峡谷观光、滨河骑行、美酒养生、峡谷运动、红色体验、古镇游憩、生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长廊。

这是全国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包含160公里红色山地自行车道和154公里黑色汽车道,全线共设12个驿站、26个露营地、23个观景台和休点。

黔南州

黔南洞穴探秘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荔波石磊古寨(大小七孔景区、荔波古镇)→独山情阳洞天(拉然康养小镇)→惠水穴居部落洞穴(好花红乡村旅游区、燕子洞)→平塘天坑群(天文小镇、天眼景区)

线路介绍:该线路跨越荔波、独山、惠水、平塘四县,串联了荔波石磊古寨、独山情阳洞天、惠水穴居部落洞穴、平塘天坑群等洞穴体育旅游资源。


黔西南州

黔西南垂钓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1:兴义万峰湖垂钓乐园→安龙县万峰湖野钓基地→贞丰董菁湖垂钓乐园;

线路2:兴义万峰湖垂钓乐园→安龙县万峰湖野钓基地→册亨岩架垂钓乐园→望谟蔗香垂钓乐园→罗甸红水河垂钓基地

该线路分布于黔西南州南北盘江流域及黔南州红水河流域,全长400公里。该垂钓线路以野钓为主,南盘江流域主要垂钓区域在兴义市万峰湖,北盘江流域主要垂钓区域在贞丰县董箐湖,红水河主要垂钓区域在望谟县蔗香港、罗甸县红水河镇。

该线路2021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铜仁市

铜仁梵净山最美智慧马拉松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八官溪村→宋家坝村→木弄村→坝黄镇→大坪芒村→坝盘镇→雷家坪村→坪后村→徐家坡村→两河口村

该线路以铜仁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为载体,线路全长43.742公里,起于碧江区八官溪河岸,止于江口县两河口河岸,沿线经过39座桥梁、24个自然村寨,起终点海拔落差200余米。

该赛道是我国首条具备承办中国田径协会A2类马拉松赛事的全封闭式赛道,满足无接触、非聚集、全天候、自助式、智能化大众休闲健身赛事及文旅活动需求,配置了陪跑灯带、智慧AED救助站、智能心率柱等智慧设施。

兴义市、盘州市、开阳县、龙里县、黄平县

贵州航空运动滑翔伞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兴义龙荫山滑翔伞飞行基地→盘州乌蒙大草原→开阳十里画廊→龙里油画大草原→黄平旧州古镇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高山、天坑、峡谷等丰富的高落差开阔空间腹地,加之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为发展滑翔伞运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贵州的滑翔伞可飞场地已有百余个,贵州航空运动滑翔伞体育旅游黄金线路主要由兴义市、盘州市、开阳县、龙里县、黄平县等县具有代表性的飞行基地串联而成。


贵阳市

爽爽贵阳“六爽”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花溪区山乐鸣体育主题挑战公园→南明区黑蚊青云市集店→云岩区集野城市营地→修文县桃源河景区→开阳县云中君滑翔伞基地

线路介绍:线路串联贵阳市花溪区、南明区、云岩区、修文县、开阳县5个区(县),总长121千米,在体育旅游资源之外,充分结合城市夜间经济,体现“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大主题。线路走向整体呈“S”型,契合“爽”字,不断丰富“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内涵。


毕节市

“磅礴乌蒙花海毕节”山地康养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九洞天风景名胜区→奢香古镇→慕俄格古城→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大关丘林红军健身步道→中果河大话西游主题漂流景区→安底桂花温泉景区→大田乡十里杜鹃景区→油杉河景区→崔苏坝国际露营基地→百里杜鹃风景区→彝山花谷景区

该线路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规划,突出休闲康养、科普研学、红色旅游、体育竞技主题,线路总长600余公里。


安顺市

安顺“攀跳骑弈”户外运动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格凸河户外休闲旅游区(攀岩、露营、蜘蛛人表演)→西秀区(百灵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骑行去明朝”主题赛事活动)→黔山秀水旅游景区(漂流、赛马、卡丁车、垂钓)→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赛)→坝陵河极限运动休闲度假区(高空蹦极、高空网红秋千、低空跳伞、高桥观光、网红民宿)→关岭冰雪小镇(滑雪、马术、汽车越野)

线路涉及安顺市5个区(县)多个节点,围绕“攀、跳、骑、弈”四大主题整合相关体育旅游资源,全长274公里。

截至目前,该线路上已举办了三届格凸河中国攀岩联赛、六届坝陵河低空跳伞邀请赛,十六届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二十届百灵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遵义市、赤水市

赤水河·乌蒙山体育旅游黄金线路

线路:赤水市(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元厚红军渡口)→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女红军纪念馆)→习酒镇(二郎滩渡口遗址)→仁怀市茅台镇(三渡渡口、红军桥)→播州区(苟坝会议陈列馆、花茂村)→遵义会议会址旅游区(遵义会议纪念馆、1935文化街区、红军烈士陵园)→金沙县(菜籽坳红军战斗遗址、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钱壮飞烈士陵园、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梯子岩、大塘、江口渡口遗址)→百里杜鹃管理区(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及红军长征步道体验)→黔西市(黔西英雄桥战斗遗址、鸭池河渡口、大关盐口旧址)→大方县(将军山战斗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七星关区(鸡鸣三省革命遗址)

该线路跨越遵义和毕节两市多个县(区),串联了“四渡赤水”“苟坝会议”“遵义会议”“黔西英雄桥战斗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鸡鸣三省革命遗址”等具有厚重影响力的革命历史文物文化印迹,使游客能通过体育旅游的方式实地体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光辉历程。

该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发布的2022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5)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

2021年12月,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黔府办发〔2019〕23号)、《省体育局关于开展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县的通知》要求,根据《贵州省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县工作导则(试行)》相关标准,省体育局开展了体育旅游示范县评选工作,通过各地申报、市(州)推荐、综合评定,决定授予开阳县等12个县(市、区)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称号。

地区

示范县

简介

贵阳市

开阳县

开阳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南江大峡谷景区,自然水域激情漂流、攀岩、徒步穿越峡谷、CS野战体验、汽车露营基地等项目让游客应接不暇;猴耳极限酷玩公园的徒步穿越悬崖栈道、汽车露营基地、速降、超级大秋千、丛林穿越等绳索运动项目建设,丰富了山地户外运动体验产业;从南江大峡谷至禾丰王车村27公里的“十里画廊”滨水绿道,山地骑行、画廊滑翔、峡谷漂流、铁道攀岩、天坑酷玩、滨水徒步、农耕体验、农业观光以及尝农家美食、品富硒绿茶、住农家客栈等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已然融为一体。


清镇市

清镇市发挥国家亚高原水上体育训练基地和清镇体育训练基地优势和知名度,联动“两个基地”,采取预约制将部分区域面向公众开放,以运动为核心,综合打造集专业体育训练、健身休闲等于一体的体旅休闲基地;持续举办“贵州亚高原越野挑战赛”“环红枫湖自行车赛”,力争将“贵阳·清镇半程马拉松”打造为A类金牌赛事;推动打造“贵州省武林精英赛”为3000至5000人规模的武术IP赛事,力争升级打造“全国武林精英赛”;加大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专业运作各类节会和赛事活动,积极推出系列中高端“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积极拓展清镇市文体旅市场,以赛事促进文旅消费。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围绕“旅游+”“体育+”发展目标,积极打造牂牁江区域山地旅游升级版,体育产业融合助推旅游发展,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农家乐经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当地千百余户百姓增收。

遵义市

赤水市

赤水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以遵义赤水河谷红色旅游骑行线路为例。该线路位于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内有一条长达160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公路串联仁怀、习水、赤水三县市,展示了中国酒都、千年古镇、红军四渡赤水、丹霞地貌等自然、人文风光,通过四渡赤水这一历史传奇将红色文化、自然风光与骑行运动串联成一条特殊的体育旅游线路。线路沿途设置12个驿站、2个房车露营地和23个观景平台休憩点。


绥阳县

绥阳,被文人墨客誉为“诗歌与山水跳舞的地方”。“洞、林、山、水、泉、园”齐备。回眸近五年,绥阳县以建成全域旅游城市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抢抓机遇、提质增效,旅游产业持续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旅游总接待5042.58万人次、总收入397.5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0.12%、101.99%。

安顺市

黄果树旅游区

黄果树旅游区以坝陵河大桥极限运动基地为例。大桥建成时是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以“旅游观光黄果树,极限运动坝陵河”的定位,重点打造的高桥观光、极限运动、研学旅行、峡谷民宿等,是交体旅融合的新亮点。开设有370米蹦极、空中秋千、降落伞、滑翔伞、空中漫步等极限项目。

毕节市

百里杜鹃管理区

按照“旅游统揽、全域打造、全时延伸、实干升级”的发展理念。百里杜鹃管理区在打造景区景点过程中,全面融入体育元素,整合资源同步建设体育设施。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申办国际性、区域性重大赛事,全力打造区域赛事品牌。目前,已成功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杜鹃花杯”围棋邀请赛、国际露营音乐节,特别的是安纳西国际越野跑,将百里杜鹃赛道作为永久赛道,挂牌为训练基地。

铜仁市

石阡县

石阡县历史悠久,近年来着力打造以休闲温泉度假、水上娱乐、健康养生、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新模式。山地秋千、滑索、自行车、露营、游泳、徒步、水上游乐园运动等体旅项目无不挑战你的胆量与眼界。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县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有二十四道拐、光照湖、天然草原三望坪等景点,还有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充分展示了晴隆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晴隆县承办了中国汽车拉力赛、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彝族火把节、二十四道拐学术研讨会等会议、赛事和活动。邀请了部分领导和一些专家学者参与共谋晴隆山地旅游发展,吸引了众多汽车、滑翔、徒步等体育运动爱好者广泛参与体验旅游,增强旅游的可参与性和消费性。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黄平县创新发展思路,将旅游产业发展融入县城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旅游供给,在黄平县内形成了多个热门景点: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旧州古城旅游景区、航空飞行小镇、飞云崖古建筑群等。航空飞行小镇为例。目前,航空飞行小镇已入驻两家运营公司,累计拥有飞行器18架,飞行员11名,滑翔飞行员5名,地勤人员18人。初步融合了旅游、教育、体育、研学等产业,已拥有航空观赏基地、航空飞行培训基地、航空体育活动基地、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地滑翔伞基地等特色业态。

黔南州

龙里县

贵州旅游凭着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主打观光型和康养度假型旅游。龙里县在发展传统旅游的同时,尝试向分时度假型、候鸟型、体验互动型转变。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新增了飞拉达高空铁索攀登项目,节假日期间开设峡谷小火车、消防车特色餐厅、水上单车等体验项目;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龙里通过“旅游+”模式,开设有骑马、斗牛、滑翔、滑索、攀岩、自行车、越野车、拉力赛、山地速降等体育项目,走特色时尚综合发展路线。


长顺县

长顺县以创建“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基地”为目标,重点打造“一山”(白云山)、“一湖”(杜鹃湖)、“一树”(中华银杏王)、“一井”(潮井)、“一府”(广顺州署)等旅游项目,不断建设完善体旅融合项目和基础设施,先后承办了“金鸡送吉祥·一鸣天下顺”山地自行车比赛,中国·长顺国际山地自行车大赛,黔南州第三届山地户外运动会等,不断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3.1.4体育旅游标准化建设

体育旅游在全国尚属新概念,贵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无经验模式参照,无标准体系借鉴。因此,探索体育旅游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设体系,树立贵州样板,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20221月,由贵州省体育局组织编制的贵州省地方标准《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规范》(DB52T 1639-2021)、《体育特色小镇评定规范》(DB52T 1640-2021)经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该两项标准是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进程中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方面的首批省级地方标准,对促进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规范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分别规定了贵州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特色小镇的评定细则,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其中,《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规范》划分了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制定了4个基础指标、5个示范指标和5个加分指标,共涉及34项指标考核;《体育特色小镇评定规范》明确了基础指标、特色指标和加分指标等3个一级类别,涵盖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体育场所、经营管理等10项二级指标和37项三级指标。

http://dbba./)或“贵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http://db52.amr./)查询、下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