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294》越南战争(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03-13 发布于上海

越南战争(上)

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国被迫从印度支那撤军,承认越南独立;在北纬17度线附近设立临时军事分界线,将越南划分为南北两个"集结地区";确定19567月举行国际监督下的全国普选,建立统一的政权。在北方,19459月就已成立越南劳动党(当时称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任主席。1954年劳动党中央决定,按照日内瓦协议停止在南方的军事活动,将军队撤回北方,在南方仅开展和平的政治斗争。在南方,美国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在政治上取代了法国的影响。1956年美国支持南方的吴庭艳阻挠全国普选,在南方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

吴庭艳在南方实行半家族的独裁统治,50年代中后期开展"除共运动",残酷镇压反对势力,使数十万人遭迫害。南方原有的游击反抗活动一度沉寂。美国通过提供军事援助、帮助训练军队、派遣军事顾问等方式支持南越政权。

50年代末,南方出现小规模的自发武装反抗,在某些地区发展为游击战。由于南方局势的变化,劳动党中央在50年代末逐渐改变对武装斗争的态度。

19609月,劳动党确定南方革命的目标是推翻美国支持的吴庭艳政权。年底,劳动党中央恢复在南方的分支机构南方局;南方各界代表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提出推翻美吴统治,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等目标。1961年初,劳动党中央决定武装斗争应达到与政治斗争同样的水平,确定在丛林和山区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平原地区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并重,在城市以政治斗争为主的方针。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随即建立解放武装力量,南方的武装斗争迅速发展。南越政权则拒绝进行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建议的社会政治改良,处境日益困难。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放弃社会政治改良的要求,于196111月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越南的国内冲突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

1.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96111月到19647月。

美国将这一阶段的作战努力称为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专门用于对付游击战的。它要求使用除美国战斗部队以外的一切军事手段,包括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少量支援部队等,帮助有关国家军队作战。简单地说,就是美国出钱、出枪,其他国家出人。肯尼迪政府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规战争""次有限战争",是全面战争和有限战争以外的第三种战争形式。

美国还认为,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得到北方的支持,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有适合游击战的自然条件。所以,美国制定的特种战争计划要求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阻断北方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胡志明小道"(2)铲除在中部高原、西贡周围和越柬边境地区的解放武装力量主要根据地;(3)摧毁其他地区的解放武装力量;(4)通过军事与民政措施确保已平定地区的持久安全。为此,美国于19622月设立准战区总部驻越军援司令部,统一负责制订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指挥;提供大量武器装备,支持南越政权扩充军队;大量增派军事顾问,到1962年底增至1万多人,顾问深入到南越军队营、连级作战单位;派遣少量空军部队、武装直升机部队和特种部队,直接协助南越军队作战。

在美国的策划、指挥和参与下,南越军队在特种战争阶段主要采取扫荡、清剿、封锁等作战行动。扫荡几乎在越南南方全境进行,目的是消灭解放武装力量的部队和机关;规模从师级到连、排级不等,数量多达每年上千次,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在山区多实行分进合击,包括使用直升机快速开进;在平原多首先用直升机和装甲车迫使解放武装力量进入预定的"歼灭区",然后实行联合围歼。清剿通常是扫荡的延续,目的是进一步肃清分散活动的解放武装力量,通常由正规部队与地方保安部队、民卫队配合进行,并辅之以治安和民政措施,持续时间较长。封锁主要针对边境地区和主要根据地,目的是阻止北方向南方和根据地向其他地区的"渗透",主要措施包括广泛建立据点、进行地面和空中巡逻、严密控制交通线等。为严密封锁丛林地区,美国从1962年起大量使用落叶剂等化学武器,企图消灭解放武装力量借以隐蔽和发动伏击的植被,并使解放武装力量失去粮食来源。对主要根据地,除进行封锁和扫荡外,还进行密集的"闭锁轰炸",在轰炸中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这种轰炸往往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对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美国则直接进行空中轰炸。美国还支持老挝右翼势力控制政权。

1961年,英国著名反游击战专家汤普逊应美国要求前往越南南方考察后提出分批建立"战略村"的计划,即以自然村为单位严密设防,称为战略村,将农民集中于其中;再把相邻的战略村联成一片,外设封锁地带;目的是把农民同解放武装力量隔绝开,使后者得不到食物和兵员供给,并丧失战斗主动权。这项计划得到肯尼迪和吴庭艳的赞赏。从1962年初起,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南越政权先后建立了8000多个战略村,将全部农村人口的23以上集中到战略村内。在战略村的基础上,设立基层行政机构,建立民卫队等组织,实行"联保制",整肃村内支持或同情民族解放阵线的人。建立战略村是特种战争中的主要治安和民政措施。美国和南越政权希望以此确保对扫荡和清剿以后的所谓平定地区的控制。

特种战争开始后,南越政权军队一度在各地掌握了主动权,解放武装力量一度处于困难境地。在新的形势下,解放武装力量以人民战争对抗特种战争,积极发展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和民兵自卫队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广泛开展持久的全民游击战争,紧密地把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迅速转变了战场的形势。

在反扫荡斗争中,解放武装力量从1962年起广泛建立"战斗村",即把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村庄建成战斗堡垒。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依托战斗村反击扫荡,通常是抓住有利战机消灭小股敌军,逐步积小胜为大胜。主力部队则适时跳出合击圈,在敌侧后相机打击敌军,或诱敌到预定区域予以打击。直升机机动性强、对地攻击火力猛,曾给解放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为对付直升机群,解放武装力量逐渐形成了有效的"一慢四快"战术,即为避免与直升机对抗,部队经缓慢而细致的准备后,快速发起进攻,快速粉碎敌军抵抗,快速打扫战场,在直升机到来前快速转移。解放武装力量还逐步加强了对空火力。

在反封锁斗争中,解放武装力量力求不使南越政权划清其统治区域与根据地的界限,避免两个区域的对立。为此,在某些民族解放阵线的力量占优势的农村,只建立农民自管的基层政权,在表面上仍承认南越政权的管辖;在一些农村甚至保留可以控制的南越政权基层组织。这些措施有利于用合法手段打破封锁,并保持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

战略村曾给解放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但是,战略村限制了农民的行动自由,加重了农民的劳役负担,迫使一些农民离开家园,加速建立战略村加剧了广大农民对南越政权的厌恶。解放武装力量积极配合村内农民逐个捣毁战略村。每捣毁一个战略村,都立即摧毁与其相联系的基层政权和组织,破坏其防护设施,使其难以恢复。此外,解放武装力量还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展瓦解南越政权军队的工作。

1963年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变化。解放武装力量捣毁大批战略村,消灭或瓦解大批南越政权军队,已能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数百名敌军和击落数架直升机,控制了越南南方一半以上的农村,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到1963年底,美国和南越政权的特种战争基本上失败。112日,南越政权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吴庭艳,不久后建立了军政权。20天后,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不久后美国开始筹划扩大对越南的军事干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