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赛道“异常拥挤”,联想也入局了

 原野燃榴火 2023-03-13 发布于天津

2023.3.13

热门的光伏赛道再迎新军。

联想旗下控股企业正奇控股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公司共计20GW高效N型电池片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会议中心举行。此举被舆论认为联想系正式跨界入局光伏制造业。

图片

联想旗下光伏项目分三期建设

正奇控股光伏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能5GW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计划今年内建成投产,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二期将新增年产能5GW高效光伏电池片及2GW新型高效光伏组件,二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合计年销售收入140亿元,年税收贡献2.8亿元。

三期将根据市场情况,新建10GW高效新型光伏电池片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正奇控股是一家专注于科创企业的创新型投资控股集团,成立于2012年10月。其由联想在安徽省合肥市设立,现由联想控股,注册资本33.23亿元。在光伏产业链上,正奇控股此前已投资了天合光能、祥邦科技等相关企业,也服务过润阳股份、东方日升等多家光伏产业链客户。

据介绍,该公司通过“金融+投资+产业”的业务模式,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深耕产业,从为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到通过投资切入产业,最终进入实体产业。截至目前,正奇控股累计服务产业客户6000多家,股权投资企业68家,其中13家投资企业IPO上市。

此前,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上已投资天合光能、祥邦科技等相关企业,多年来也服务了润阳股份、东方日升等多家光伏产业链客户,为深度参与光伏产业奠定了基础。

正奇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李德和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战略布局新能源,培育业务新动能,是正奇控股紧抓技术迭代的行业机遇,从产业投资迈向产业控股的关键一步,也是打造正奇第二增长曲线,践行绿色投资社会责任的重大战略举措。

图片

跨界最后成功企业只会是少数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在联想此番大举入局光伏产业前,已有至少数十家大企业跨界光伏产业。其中不乏车企、乳企、环保企业甚至兽药公司……跨界名单还在持续更新中。

在跨界群体中,家电巨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海尔、格力、TCL、创维等公司已相继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深入布局。

其中,格力电器是国内较早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企业。2013年,格力电器自主研发出光伏直驱离心机系统。2018年,格力电器“空调光储直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一步将电储能系统引入光伏空调系统。

2021年,经过多年的光伏、储能与三元换流等技术的研究,“零碳源”空调技术问世。去年12月,格力电器与华发集团在珠海金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珠海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和“光伏之都”。

根据协议,格力电器与华发集团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光伏+空调”等创新应用,大力探索推广“光储空”系统,打造“光储空一体化”示范项目等。

创维集团作为老牌家电企业,近年来布局户用光伏业务,且获得高速增长,成为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的行业龙头之一。

TCL科技则通过收购硅片龙头中环股份,切入光伏材料领域,并获得不俗回报。2022年前三季度,TCL中环实现营收498.4亿元,同比增长71.35%,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80.68%。

今年2月,明牌珠宝宣布准备投入100亿元进军光伏,引来了业界热议。

不久前,游戏行业上市公司三五互联发布公告称,同意其控股子公司在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上追加投资约15亿元。至此,该项目的建设产能达8GW,投资额总计4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热门的光伏赛道“异常拥挤”,高景气度吸引了各类上市公司跨界追逐;这些“追光”者,大致可分为几类,有跨界企业借机炒作股价,这类企业往往无技术、无背景、甚至于无资金,相关投资计划最后并未落地或进展缓慢;同时也有企业通过做减法,剥离主营或非主营资产,转型光伏产业;还有企业寻求做加法,在原有主营业务之上,开辟光伏新业务,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不论企业是做加法还是减法,跨界最后成功的企业最终只会是少数,自身具备何种优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础。

链接:

2022年,约7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

“双碳”背景下,炙手可热的光伏赛道近两年显得尤为“拥挤”,高景气度吸引了几乎来自全行业的上百家上市公司跨界“追光”。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就有约7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其中既有中国燃气、海尔集团、中国信达、美的集团等耳熟能详的全国500强企业,也包含乳企皇氏集团、玩具商沐邦高科、环保企业仕净科技、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出险地产商蓝光发展等各个不同领域上市企业。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跨界潮的发生是因为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地产、快消、金融等行业急速下行,众多主业不振的企业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清洁能源产业的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股价飙升,吸引力大增。

2023年,跨界“追光大军”依旧来势汹汹,且行业跨度还在加大。

2月21日,从事无缝服装生产和代工的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采购了价值9.12亿元的高效光伏电池片相关生产设备,全部用于扬州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

其在此前发布中表示,公司将借助战略股东在光伏产业的丰富经验,把握光伏产业增长市场机遇,计划投资26亿元布局光伏,形成“无缝服装+光伏” 的双主业业务格局,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独有偶,2月3日,大型珠宝商之一的明牌珠宝也宣告称,拟投资建设“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主要建设TOPCon与HJT(异质结)电池产能,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

消息发布后,明牌珠宝的股价同样大幅上扬,迎来近四年来高位,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2月6日,深交所发来关注函,要求明牌珠宝说明是否具备可行的资金来源以及投资将对公司资产负债率产生的影响。

要知道,即便股价因光伏热度一路看涨,但其市值仍未满40亿元,百亿投资建厂确实引人怀疑。

涉嫌“炒作”的远不止明牌珠宝一家,其中甚至不乏地方国资企业。

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麦迪科技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炘皓新能源拟与安州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62亿元,在绵阳市安州区建设集研发、生产、办公为一体的超级工厂。

据了解,麦迪科技所处细分行业为医疗信息化行业,主要客户为医疗机构,为其提供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等,距离光伏产业相去甚远。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仅有2.33亿元,总资产为12.86亿元。

而本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就高达18.62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对此,麦迪科技也坦言,后续公司将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其他方式补足,如未来融资事项不及预期,可能对项目投资实施的进度产生影响,存在一定资金风险。

也正因此,投资者对于麦迪科技跨界光伏并不看好,其股价在公告前后也未起波澜。有网友调侃其为“无钱、无技术、无人员、无经验”的“四无”企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