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沟沟崖玉虚观,北京早期的道教胜地

 都护在燕然 2023-03-13 发布于北京
 

20152月独自重访沟崖,北京古迹群里的天翔128和大槐树的博客详细地介绍了昌平沟崖,老北京人习惯称之为“沟崖”,而文保的全名是“沟沟崖寺庙遗址”,大致包括瑞峰庵(俗称下庙)、岫峰庵(盘道庵)、东峰庵(又名斗姥宫)、西峰庵、中峰庵(玉虚观,也称上庙)。在70-80年代人们并不认为这里是寺庙遗址,而是一处北京近郊登山旅游的风景区。记得刚参加工作,单位组织郊游的地点就是沟崖,那是几百人一起出游很有纪念的回忆,6-7辆大车浩浩荡荡,可是那时候留下的黑白照片都是脸和人像,几乎看不到任何风景,印象中只有石头和泉水,没有什么寺庙遗址,直到喜欢古迹之后才懂得对沟崖的重新认识这里是早期北京传统道教之地,与民国时期兴盛的本土教五顶娘娘庙信仰略有不同,其最高建筑玉虚观就是很好的见证

沟崖已经封闭很多年了,门口告示是2008年关闭,景区门口的小路一侧堆满了建筑垃圾,G7G110两条高架公路从景区大门上空跨过,好似两条封条一样,把这个有一定历史的沟崖景区封存了,禁止参观但是景区里面有办公区,成了管理者的私家公园,好在对于附近翻山越岭而来的登山者并不拒绝,总算留点口德。

从景区大门到山顶的玉虚观要走15里,进门的山路两边是齐刷刷的悬崖,中间是个小水库,这就是沟崖景区的两个地质特点,一个是地势的特点,山的一面多是陡壁,这就是为什么不叫“沟沟坡”,因为这里的山没有坡,都是悬崖,所以叫“沟沟崖”,原来想从景区大门两边的山上绕进景区,看来是徒劳的。玉虚观背后的几座山峰也是书上说如莲花顶一样,四周围都是崖,无法攀登,我看更像是竹笋,几个竹笋分别耸立朝天,犹如天界。鉴于道观是为昌平服务的,这里也算是昌平有特色的山水。

沟崖另一个是水特点,就是有山泉水,水库的水已经结冰,拦水坝的渗漏结成小冰瀑,在景区内也有冰河,甚至听到泉水的流淌声,在冬季峡谷中,万籁俱寂,只有你一个人,突然听到这个声音,循声而去,看见冰柱流淌的泉水,你会以为这是神仙的眼泪,北京成千上万的山谷中,有泉水的越来越少,泉水有流量的几乎见不到,沟崖拥有这稀缺的泉水资源,这也造就了玉虚观的那条主山沟的植被比其他山沟要霸气,说古树参天也不为过,碗口粗的树遍地都是,盆口粗的树也常见,奇的是长在岩石中,再粗点,水缸口粗的树也有,树中的神灵,一旦泉水断绝了,参天古银杏树歇了,沟崖也就成了普通山沟。

冬季封山,我原来想试着爬到山顶看风景,然后就回家,可是沟崖的山,爬上容易,下不来,我只能沿着穿越者的路标走,从山上下到景区的公路,沿着公路来到了瑞峰庵,现在这里是景区建筑队的生活区,六畜兴旺,其中有两条大狗默默地向我靠近,一个大金毛从后面扒住我的背包,一个大黑狗拨愣我的脚跟,好在是大型宠物狗,要是狼青或藏獒就惨了,我只能安慰自己说穿的很厚,咬不透,两只狗只是玩耍,看我呆呆不好玩,大金毛从前面扑了几次,知趣的走了,留下黑狗一直跟着我,我就叫它“小黑”,可以说是它带着我爬山,我累了它就在前面等着,从瑞峰庵把我带到斗姥宫遗址,7里的路一直鼓励我向上爬,在古银杏树下给它照了像,可惜我只有面包,它不吃,后来不知看见了什么,突然一个加速跑,就没影了,整个寺庙遗址山谷就剩我自己一个人。

关于寺庙遗址的描述,古迹群大老们的博客描述很细,我只是对照着再看看实物,斗姥宫外那座小庙,是小黑带我来的,一个那么小的宫外小庙,屋顶确有一个精致的鸱吻,小庙木质建筑全榻了,可鸱吻在山墙的支撑下,傲视蓝天,我不明白小黑为什么先来这里,也许它也忌讳去主殿玉虚观。

玉虚观的位置很险,但在照片中很难把握在岩石上耸立的效果,只好回家用拼图试试,坐在玉虚观的最高处,拜拜玉虚观的主人,把背包里的东西吃掉,这里的主人极目远望是十三陵水库,那里的莽山天池显得很矮小嘛,建庙的时候没有水库,只有附近的皇家陵墓,庙也是因为皇家陵墓而建造,明朝修好了德胜门到十三陵的道路,这里才有了人气,才有了建庙的动力,玉虚观主人保佑的是山下自家的皇陵。

在玉虚观西侧,有一处寺庙遗址,山崖上有石刻“圣泉”,不知是现代的还是老的,有个新修的水泥池子,也破裂了,在山壁下有一方池满着水,上面漂着脏污,是泉水无疑,查网上游记,有记载“从中峰下,有西王母祠。祠后石壁高三十仭石理觕恶,壁右有方池流入,岩下为瀑。自中峰缘崖而西,为西峰庵。庵右有泉,僧引之入香积。泉右有方亭,敞洁可坐”。是否说的是这里呢,天色见晚,乌鸦群开始在头顶盘旋,我只想快点回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