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是这些事情

 西厢有情 2023-03-13 发布于四川

时光不长,愿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见不晚!

人类是彻彻底底的群居动物,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地独自生存下去,人群构成了整个社会体系,而社会又给了每个人以最基本的保障。

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若要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得好,必然要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法则与人情世故。

其实,人人都能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今的社会已经饿不死人,要养活自己并非难事。

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让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目标,舆论之下是对人更高更远的要求,赚钱容易,赚幸福难。

而如何打好人际关系,已然成了踏入社会的必修课,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人脉,如何与人交友、发展关系也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实际上,社交的根基仍然是归于人纯粹的感情,感情的建立才是社交的基础。

在恋爱关系中,两个人若想更快地磨合,必然要基于三观的大致相同,友情中亦是如此。

三观决定着人与人的感情深度,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还有这些事情。

勾心斗角,行奸使诈

坦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从单纯的感情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朋友坦诚。

可现实中并非如此,不少人都习惯了对身边的朋友撒谎,有的是为了避免尴尬,有的是为了维护关系、方便自己。

然而,有的人却天生对身边的人有一种防备心理,会习惯于勾心斗角、行奸使诈。

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自我保护意识是好的,可一些人交友的同时也会陷入自我猜测。

会觉得身边的人,不是在背着自己干坏事就是想要害自己,一有异常就胡思乱想,以至于妄自忖度、疑神疑鬼。

胡乱猜忌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友情,若被朋友发现这种心理,双方难免不欢而散。

即便其掩饰得很好,对于朋友行奸使诈,也就意味着这个人没有把朋友放在心上,只不过将其当做了获利的工具、攀爬的梯子。

这样的朋友关系是可怕的,迟早都会生出矛盾,与这样的人交友也有害无利。

有借无还,两相尴尬

朋友之间应当不计较得失,基于友情去付出,也基于双方的感情而得到。

从个人发展上来说,朋友就是一种可以合理利用的资源,朋友越多你的机会也就越多。

比如经济上窘迫可以相互帮助,又比如朋友有件好东西可以借过来体验等等,这些都是基于感情上的合理要求。

当双方的感情到位,是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利益侵犯的,然而一旦利益侵犯过于严重或是时间过长,难免会损害感情。

比如一些人有着“只进不出”的惯性思维,借钱有借难还,借物更是一拖再拖。

作为出借人,对方若是开口讨要,难免显得不够大方而看重利益,若不来索要又会损害自身利益。

在这种尴尬的场面下,很多人都会采取“暗示”的方式,既掩饰尴尬又达到目的。

可这种暗示对于铁了心只进不出的人,以及情商过低的人收效甚微,朋友之间关于利益这层,一定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利益至上,不重感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可以说是生存之本,没有基础的物质保障人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自然就不会在意感情。

当年希特勒大获支持的原因在于,当年的德国人民已经被犹太人压榨得食不果腹。

当大米卖到两百万一斤,相信你也会举起屠刀,人可以追求利益,但却不能以利益至上。

在国泰民安的今天,人们应当将感情摆在第一位,情感的满足已经成了获得幸福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该把利益摆在第一位,重感情方能使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很多人没有铁关系,其实就是不重感情。

追求利益是人的本能,可在感情面前利益也要先放一放,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利益去换取感情,这是获取别人信任和认可的关键所在。

若你在一段关系中过分重视自己的得失,带来的只有别人同样的对待,这样的关系只是以利益在维系,一旦利益关系不再,双方的关系也将就此终止。

结束语: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个良好的人脉,能跟周围的朋友都相处甚欢。毕竟,人的发展确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个人的人脉。

进入社会说白了就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一个成熟老练、深谙人情世故的人必然能混得不错。

社交是基础,也是我们追求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交友其实很容易,只是很多人已经变得愈发地“社恐”,不再主动与人交流。

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一头雾水,因而社交也已经成了人人都需要学习的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