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用的常见避税手段
企业最常见的避税手段就是做高费用,最常见方法:虚列名目,增加费用,降低收入额度。
01
费用入账需要凭证,故企业会买发票
如果需要少缴增值税,就要做低销项税,做高进项税,这个和做低收入以及做高费用道理相同。
做高进项税,就是设法增加进项税抵扣,需要增值税发票,出差报销,公司通常规定开具专票,部分企业有专门渠道买增值税专票,如部分缺少进项发票的企业;
如物流公司,物流业务由个人司机承接运输,但付给个人的酬劳拿不到进项税发票,个人司机可以向税务机构代开发票给物流公司,但个人代开发票,也只能按小规模纳税人的3%的额度开具,且疫情期间减按到1%,且司机通常不愿意承担税点,不愿意麻烦的去开发票,故物流公司几乎无法抵扣进项,针对运输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高达9%,销项进项严重不匹配,故物流公司无法证明这部分成本,会找票贩买票,要给票贩上5%-6%的税点,而此类卖票平台,被税务机构查处很多;
有些公司要求上家把低税率票开成高税率,做高进项,技术服务税率6%,但开成修理修配劳务有13%的税率,服务总价不变,则抵扣的销项税就多了。这是违法的。
02
虚列人工成本 运输费用 广告费用
企业为了提升费用的,要求上家把低税率票开成高税率,做高进项,技术服务税率6%,但开成修理修配劳务有13%的税率,服务总价不变,则抵扣的销项税就多了;或者是找人配合完成交假的业务交易,虚开一些人工 运输和服务的成本票。这都是违法的。
03
重灾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为了鼓励创新,国家对研发费用扣除有所得税优惠,制造企业搞研发100万,虽然暂时没成果,但是计算所得税时可以额外再扣同样100万费用收入额,此处收入的纳税基础少了100万;
一般企业加计扣除75%,制造业加计扣除100%;所以企业会想办法将各类名目往研发内套。这也是违法的。
二、合理的节税方法
最合理的税务筹划是业务发生前,提前结合公司业务规划才能更好的合理节税。
如果企业合法经营,业务也真实,但是所得税较高,一般可以提前规划在一些有税收扶持的地区成立个独或者个体,将一部分业务分到这个个体个独,然后通过当地的核定征收政策来缴税,这样税率更低,低至0.5%-1%。
如果是增值税较高,那么更适合提前在园区注册有限公司,将主体公司业务分一部分到园区公司,业务真实 合法经营(不需要实体入驻) 按时缴税,次月开始折算为享受增值税50%-80%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