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质研究的基本问题

 星晨炼 2023-03-13 发布于浙江


|
尽管特质理论开创了【人格量化研究】的先河。
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近【人格研究的目标】,
描述、了解和预测一个人。

但是【特质研究】中
仍然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

例如,
到底有多少种特质?
这些特质是如何组织的?
如何准确测量这些特质?
了解特质真的能预测行为吗?

如果一种社会的语言文字中没有某些特质词,
那么该社会的成员是否就【没有相应的人格特质】。

在这些问题中,
有三个基本问题指导着特质领域的研究。

第一个问题,如何将特质概念化?
第二个问题,在众多个体差异中如何识别最重要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如何建构一个全面的特质分类系统?
|
第一个问题,如何将特质概念化?
每一个研究领域都需要【清楚界定它的关键术语】,
【人格特质】领域也一样。

例如,
生物学中的【物种】是个关键术语,
因此,【物种】的概念界定相当明确,

能够相互间生殖繁衍的一组有机体。

物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如【质量】【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等,
也都经过了明确界定。

而【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因此也应该被精确表达,
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准确测定它。
|
第二个问题,在众多个体差异中【如何识别最重要的特质】?
个体差异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
既反映了个人特性,又表现出稳定性。

有些人【极端外向】喜欢喧嚣热闹的派对;
另一些人则情愿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

一些人高谈阔论,希望成为社交场合中的焦点;
另一些人更愿意保持沉默,让其他人发表意见。

人格心理学的一个目标
是识别出最重要的个体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特质论者】尝试了【词汇学】和【统计学】的方法。
|
第三个问题,如何建构一个全面的特质分类系统?
一旦确定了重要的特质,
接下来就是建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即 分类系统,将单个特质集合在一起。

例如,
如果没有内在的组织架构,
而仅仅罗列数万种现存的物种,
生物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因此,
【每个物种】都被组织到【类别】之中,
通过简单的【谱系树】
就可以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系统地联系起来。

同样的,
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
提出可以包容所有重要特质的分类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