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刘 春:回家过年(五)

 新用户15636050 2023-03-13 发布于宁夏

图片

回家过年(五)

图片

阅读链接:

散文||刘 春:回家过年(四)

图片

正月初三,大拜年拉开序幕了。

我们这拜年是有讲究的,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初四开始七大姑八大姨相互拜年,说实话,我还是喜欢我们家住在农村的时候,那种看似简单实则浓厚的拜年方式。

每年初三,爹爹起个大早,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暖壶里的水灌得满满的;每间屋子里的炕烧得热热的。蒸肉早早放在蒸锅里加热,整个院子都飘着香味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约十点多,亲戚就一波一波地过来了,都是父母的至亲。农村的房子宽敞,院子大、屋子多。许久不见的老姊妹,都坐在热炕上聊天,小姊妹们三三两两聊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也是出来进去的跑着玩,邻居说我们家过个年,就像家里要办喜事一样热闹。可不是,年前家里就在院里架着大锅,开始炖肉、煎炸、烹炒。

以前条件都不好的时候,人们就盼着过年能吃一顿好的,现在的人最怕的就是吃饭,但是爹爹不那样想。过年的时候,只要来家里拜年的亲戚,必须留下吃饭,我们家还有自己的菜系,有一款特色菜——条子肉。这道菜大家倒是来者不拒,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父母的付出换来了满满的回报,只要家里有事,那是一呼百应,对我父母都是尊重有加,口碑那是杠杠的。

爹爹常说:皇帝都有草鞋亲。所以过年的时候,家里一定要敞开大门。虽说我们不是高门大户,但是基本的礼节必须做到。时光催人老,爹爹的老姊妹一个个离世,留下的至亲没有几个了,只有爹爹还在坚强地活着。

后来,父母也搬到城里生活了,经常说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没有人气。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环境,爹爹的一些老同事、老亲戚都没法联系了,总是念叨住在老房子里出门就看到天、踩着地,睁开眼就能和老邻居聊天的踏实的日子。我们做子女的,都希望苦尽甜来的父母在余生过得快乐,能理解父母内心的孤独,又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心愿。有时候给父母开心说: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带你们回农村生活,父母说: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其实我们都明白,不但父母没有机会回农村生活,我们都没有机会回去了。

今年是爹爹离开后的第一个春节,虽然心里难以割舍,但是也很庆幸爹爹躲过了新冠肺炎的折磨,是爹爹居善地、心善缘修来的福分,让体弱多病的妈妈也安全度过。

我们还没有出门,舅舅带着他的家人过来给妈妈拜年了。妈妈家姊妹三个,妈妈是老大,舅舅即是妈妈的至亲,也是我们一大家子的恩人。小时候家里只有爹爹一个人上班,在多劳多得的年代,我们家学生多,就妈妈一个劳动力,是舅舅一家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舅舅很聪明,做任何事都是无师自通。在舅舅五十多岁的时候,突发脑梗,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右半边瘫痪,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恢复了走路、左手吃饭、左手骑电动车,生活完全自理。如今三个孩子都很出息。很重感情的舅舅在舅妈走了以后,封存了他和舅妈一起出门活动用的代步车。听妹妹说:每次过来看妈妈,俩人就坐着哭一场。

这次看到舅舅的时候,状态好多了。爹爹走的时候,刚送走舅妈三天,舅舅每天拖着残疾的右腿,强忍着失去舅妈的悲痛,给我们撑了九天。舅舅就是我们的主心骨,这是天大的恩情啊!

今天还是哥哥做饭。哥哥的厨艺很棒,一会的工夫,荤素搭配的一桌菜就上来了,吃完饭,依旧是小酒开喝。我们家过年,最不缺的就是喝酒的人,兄弟们难得聚到一起,我也蹭到酒桌上,听大家八卦。

年前的疫情,舅舅和表兄所居住的地方,就是疫情的传播区和高危区。听他们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村子接着一个村子的人被拉走,家家的大门都被贴了封条,封了大路封小路,巡视人员白天黑夜地蹲守。晚上除了路灯亮着,到处漆黑一片,有时候实在憋得难受,就站到梯子上张望,没多久,就被巡视人员发现,吼给一嗓子,赶快下来了。农村是最难把控的,总有人在漆黑黑的夜翻墙出去,导致疫情不断地蔓延。好的一点是农村自产自足,吃喝没有问题,要不是最后政策放开,他们不知道熬到啥时候。
图片

上班的人也吐槽着疫情期间的见闻,说有一位政府员工,因为回去拿资料,一个人被困在偌大的办公楼里一个星期,啥都干不了。每天就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空荡荡的马路,还特别容易饿,每天唯一做的事就是盼着有人给他送饭,等着做核酸。有时候大家忘记给他送饭,饿得他头昏眼花。最难熬的是晚上,总感觉空旷的大楼里有回声,和他一起下去蹲点的是两个女的,在第四天的时候哭着给他打电话,说熬不住了,让他无论如何想办法出去,结果好不容易在放出来的第三天阳了,又被拉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隔离七天,差点要崩溃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无论哪方面都在向好发展。虽然疫情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也让大家明白了不少,人生输赢不是目的,开心最重要。

忙碌的一天又要过去了,妈妈也见到了自己的亲人。虽然妈妈家每天都有小酒桌,其实每天的酒桌就是个幌子,给家人八卦、唠家常创造了一个敞开心扉的氛围罢了。因为疫情,我都四个月没有回来了,我的家人都挺了过来,这是最开心、最幸运的事,感恩一切!

春节七天假,也就眨眨眼,每天在吃喝忙碌、陪伴亲人聊天中度过。初四弟弟一家回了青海,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初五“填穷坑”的饺子也吃了,转眼就到了初七吃拉魂面了。

小时候妈妈就说过:过年七天,只有初七是人过年,所以初七也叫“人七”。其他都是神仙过年,初七的拉魂面一定要吃,要把年三十放出去的人的魂魄带回家的,说的和真的一样,这些话无从考证,那时候大人说啥我都相信,也很虔诚。

白天吃了长面,最盼望的就是等到天黑了。看着爹爹按照我们家的人数点上一束香,再按照年龄大小一根根插到香炉里,我就盯着香炉看。因为妈妈说过:谁的香最早燃尽,谁就第一个回家,要是香燃到中间灭了,魂魄要在外面游荡一年。我希望所有家人的魂魄都回来。

一根香燃尽了,妈妈就说:呦,谁谁第一个回来了;一会又燃尽一根,妈妈就和老师点名一样。一炷香的时间好难熬,终于所有的香都燃尽了,我也长舒一口气。这时候爹爹就把每间屋子香炉里面的土都归到一个盆里,在初八早上,要把年三十请来的土神早早送到自家地头埋起来,七天大年就过完了。

后来我结婚有了孩子,初七在妈妈家吃长面,爹爹就在香炉里把我、老公和孩子的香都点上,为此老公和孩子还笑话过我。

其实这种做法看似迷信实则是表达对家人的一种爱,可惜永远不会再有了,一切都变成了回忆和怀念。

春节七天假,每天绕着灶台转,从一碗面开始,又从一碗面结束。

人的一辈子就是这样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就如妈妈擀的蒿子长面一样,虽然有韧性,但是也很脆弱,一个不留神就断了,无法接通。活着就是一直在不停地断离舍,不知不觉一辈子就晃过半生。现在看到朋友圈都在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到底啥样的生活才算是仪式感?我觉得小时候的生活最有仪式感,从年头到年尾,在我的记忆里,逢节必过,穷也乐着,真的印证了妈妈经常说的那句话:穷讲究。那时候日子过得清汤寡水,吃得简单,但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现在每天吃的、住的,所有的一切,就是以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都没有享受过的,反而过得不踏实,心里空落落的,显而易见还是古人明智,孟子老早就说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其实真正的仪式感,不是到节日的时候随意晒个照片、炒几个菜那样简单,是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还有对每件事的态度及每一餐的用心程度。

今年过年我是用了心的,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快乐。每天用心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承诺:今年开始,逢节必过,我要把家的味道传承下来,将来也给我的孩子留下点值得回忆和想念的味道。我也很庆幸,这么多年,爷爷奶奶的味道已经烙在了孩子心里,我之所以记下了每天,也是对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日子的一个怀念和补偿吧。

感恩父母,感恩家人,给我一个这样欢欢乐乐的大家庭,永远爱你们!

2023年1月28日

图片
插图/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