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5硕士夫妻“抽中”中重度星娃,干预一年半,语言、情绪、认知全部提升——

 北医脑健康 2023-03-13 发布于北京

史铁生曾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关于这点,特殊儿童父母感同深受。

儿子被怀疑是自闭症之后,@闪闪的星星 每天都活在迷茫焦虑当中:

迷茫的是,当下要怎么帮助孩子;焦虑的是,孩子未来能不能独立生活?

焦虑迷茫之余,他很快便开始行动:“我们夫妻都是985硕士,测试智商95%人群之上。不幸抽到了这个艰难的签,只能接受现实,转变心态了。”

作者/闪闪的星星
编辑/大北医狮


No.1

跑了6次医院,问了5个医生

宝宝出生时评分满分,很少生病,就是比较难带:喜欢大人抱着走,不爱坐推车,每次都抱着哄睡,哭声特别大,甚至连续大哭1个小时。

一岁时发育比较正常,喜欢用手指指认日常用品,表情很多,但脾气很大,一不如意就倒地大哭。

一岁时11个月,公婆将宝宝带回老家9个月,回家前他会说自己小名,喜欢看书、洗澡、画画,会叠高高、玩电子琴、骑扭扭车。

问题是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叫他名字时大多时候都不应,脾气很大,偶尔会打自己的头。

两岁8个月回来后,宝宝各方便出现倒退——感觉像个“呆子”。

语言上,不会主动表达,偶尔会蹦一些词,大概20个的词语、短句,呼名大多不应;

社交上,还是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胆子变得特别小,听到狗叫吓得发抖,听到机器声害怕不敢走近,害怕点读笔声音,害怕洗澡,害怕过栏杆……

技能上,不会画画、跳舞,不会自主吃饭和喝水,不会说小便大便,不会玩玩具,也教不会叠高高了,巧虎跟不上20月龄后的内容

我非常担心,预约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儿保科。

做了一连串检查,包括血、串联质谱、脑电图、核磁共振、基因位点、自闭症心理测试。

脑电图显示没问题,但自闭症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手指精细动作、智力、大运动、语言等能力全部不合格,其中几项只有15个月水平。

医生判定是中重度自闭症。

全家都崩溃了,焦虑不安,无心工作。

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先后跑了6次医院,看了5个医生,复旦儿科饶了一圈。

最终确定不存在明显的基因问题,但具体结果专家也只会给出个模糊的答案,不能排除自闭症,后续要观察。

我决定不再继续问诊了,既然宝宝肯定有问题,那纠结也没有用,因为发育迟缓和自闭症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大力认真干预。

No.2

高密集机构一对一+深度家庭陪伴

我翻看了大量公众号和相关文章,走访了上海几家自闭症机构,最后决定高密集机构一对一干预,结合深度家庭陪伴干预。

机构干预:周一到周五每天3小时,一对一和集体感统课交替进行。

家庭干预:每天户外逛跑2-3小时,荡秋千20-30分钟,绘本阅读30分钟,用感统梳子全身按摩60分钟。

干预的结果是,宝宝的语言进步很快,但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个月后,宝宝已经会说250个左右单词,开始说动词和短句子,还能唱几首歌了。

两个月后,宝宝会仿说,而且说得很标准,有的时候不用大人教也可以自己说出一些句子,比如“妈妈盖被子,宝宝也盖被子”。

听指令也在变好,叫他名字,基本会看过来。

但表达需求不够顺畅,不被满足会大哭大闹;社交方面进步不大,不会跟小朋友一起玩,最令人担忧的是,宝宝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

打头和撞头变得非常频繁,有时候还拿小拳头打家人。

机构上课时候情绪还算稳定,但在家里一点就燃,稍不满足就倒地大哭10-20分钟。

无奈的是,机构老师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No.3

探索更多家庭干预方法

有网友说,我家宝宝属于不能被逼迫的孩子,不适合一对一高强度练习,如果家长可以做到高质量陪伴,情绪问题会缓解很多。

于是我开始了更多尝试。

① 居家带养

上海疫情严重的那几个月,幼儿园停课,全家老小天天在家带娃。

宝宝非常喜欢家长都陪着他,不用早起,每天睡足11个小时,再下楼跑三个小时。

② 一对一网课

老师连线指导家长来教育孩子,家长能学到非常多干预方法,也最清楚孩子学习进度,真正把家庭教育和专业指导结合。

每天50分钟,本来以为时间短,实际上这个强度已经很高,再上下去家长都累了,别说孩子。

③ 游乐场大法

周末我们都带宝宝去游乐场,已经去过上海10多个游乐场。

宝宝的运动能力进步很大,从看到滑梯要绕道走到自己坐十几米的大滑梯,自己主动过独木桥,自己在网格里爬上爬下,第一次自己套着游泳圈游泳……




一年过去了,现在宝宝很喜欢说话,身边日常事物都能说出来,可惜大多是自言自语,重复性单词多,互动交流少。

认知能力也在提高,认识生活中所有常见物品、数字从1数到100多、所有形状、唱歌十几首、对着绘本讲些简单的场景和故事。

他也能够主动表达需求,喜欢仿说仿做,指令执行、呼名回应很好,很远叫他都会回头看。

情绪问题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大哭大闹从每天一两次减少为一周偶尔一二次,打鼻子打头行为基本不再出现。

社交能力还是不行,和家里大人一直很亲,但出去不和小朋友玩。

No.4

影子老师陪读+专业机构干预+户外运动

上海疫情缓和后,宝宝回到了幼儿园。

‍‍‍‍‍‍‍‍‍‍‍‍‍‍‍‍‍‍‍‍‍‍‍‍‍‍‍‍‍‍但老师反映他的表现很差,上课跑来跑去、听不懂指令,老师叫“起立",所有孩子都能执行到位,只有他在座位上不知所云。

情绪能力差是最可怕的,疫情在家半年情绪平稳很多,基本没有了自残行为,但上幼儿园以来,每天都得大哭一场,打滚大嚷大叫。

自理能力差,午饭一口都不吃,只吃零食,不睡午觉,走来走去,也不主动小便。

我问过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去幼儿园的很多,但他们对陌生环境和变化异常恐惧,如果能力不够,又没有影子老师支持,基本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理想状态就是上午影子老师陪读幼儿园,下午机构个别干预。

在征得园长同意后,下学期影子老师进幼儿园陪读,宝宝进步非常大!

他能安静坐在小板凳上,不乱走不乱叫,丝毫不影响班级秩序,已经熟悉晨检、小便、洗手、吃东西、上课坐好等规则,学习能力很好,几乎没有情绪。

这样的自然环境干预,比任何机构干预都强,机会实在是珍贵——影子老师每小时200元,半天600-800元。

三月份天气变好,我们又适当减少了机构课程,增加了家人陪伴的户外运动。

如今宝宝四岁半了,距离去复旦儿科确诊已经一年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进步。

① 情绪稳定了,哭闹少了很多。

同样的情形下,四个月前会大哭大闹四十分钟,现在会揉眼睛做不高兴脸,但不会爆发出来,半小时内自然而然就好了。

② 克服了某些影响生活的刻板行为。

一是敢进卫生间小便了,并且能站着在小便池小便。

以前在家还可以勉强拉他进卫生间,但在外面的幼儿园、商场卫生间,他一律不进,宁愿拉裤子上也不进。

二是接受新东西了。

以前换新鞋子就是灾难,只穿习惯的球鞋,同款式的鞋子都买好几双换着穿。前几天买了运动课的新鞋子,他居然一下子就穿上了,不排斥。

最近还买了新的餐椅,他也是一下子坐上去,立马就习惯了。

以前不肯穿脱衣服,脱了就穿不上,情绪特别大,现在可以接受自由穿脱了。

③ 会简单对话交流了。

半年前我在特教讲座上问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训练了半年,还不会回答“你要苹果还是香蕉”这类简单的问题。

老师回答,因为孩子的心智和能力不到,他没法理解。

结果最近,宝宝突然就会回答很多日常问题了,而且是按自己意愿回答,比如“你要坐公交车还是小汽车回家”,他回答自己要的答案。


虽然回答都以单词为主,但相比之前“哑巴”的状态,他进步太多了。


养育一个特殊儿童,家长就像陪伴一只蜗牛长大,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好在家人足够给力,两个长辈全职带娃,我下班早带娃,家里有丰富的教育系统资源,不缺人、不缺钱,已经算是自闭症孩子的高配置。

我家的干预之路还在继续,我对他的期望不高,未来可能上不了普校,就业更会艰难,可能在小区找个保安的工作,但我始终心怀美好,希望这个春天看到他有更大的进步!

▼关注公众号,与上万家庭一起关注特殊儿童教育

填问卷 领现金

亲爱的家长们

“北京市孤独症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

作为协会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让我们共同倾听和关注【孤独症儿童的照顾者】

关于孤独症的病因及诊断孤独症儿童康复社会学校融合与就业

您对哪些话题感兴趣

参与调研,即可抽取活动奖励

①不定额现金红包

②抽取孤独症日线下主题活动现场观众票1张

现在扫码,或者点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