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旧唐书《李晟传》对照与百世家谱传承

 elabman 2023-03-13 发布于广东

——《荆门西平堂愬裔李氏家谱》文史研探实录



陇西房西平堂李氏开山始祖晟公像


【千古圣贤开基业 百代忠义展宏图】


【一】旧唐书《李晟传》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 )

  ○含李晟 子愿 愬 听 宪 凭 恕 附王佖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晟生数岁而孤,事母孝谨,性雄烈,有才,善骑射。年十八从军,身长六尺,勇敢绝伦。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击吐蕃,有骁将乘城拒斗,颇伤士卒,忠嗣募军中能射者射之。晟引弓一发而毙,三军皆大呼,忠嗣厚赏之,因抚其背曰:“此万人敌也。”凤翔节度使高升雅闻其名,召补列将。尝击叠州叛羌于高当川,又击宕州连狂羌于罕山,皆破之,累迁左羽林大将军同正。广德初,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署晟总游兵,击破党项羌高玉等,以功授特进、试光禄卿,转试太常卿。大历初,李抱玉镇凤翔,署晟为右军都将。四年,吐蕃围灵州,抱玉遣晟将兵五千以击吐蕃,晟辞曰:“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太多。”乃请将兵千人疾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钟而还,吐蕃因解灵州之围而去。拜开府仪同三司。无几,兼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并总游兵。无何,节度使马璘与吐蕃战于盐仓,兵败,晟率所部横击之,拔璘出乱兵之中,以功封合川郡王。璘忌晟威名,又遇之不以礼,令朝京师,代宗留居宿卫,为右神策都将。德宗即位,吐蕃寇剑南,时节度使崔宁朝京师,三川震恐,乃诏晟将神策兵救之,授太子宾客。晟乃逾漏天,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首虏千余级,虏乃引退,因留成都数月而还。

  建中二年,魏博田悦反,将兵围临洺、邢州,诏以晟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合兵救临洺。寻加兼御史中丞。河东、昭义军攻杨朝光于临洺南,晟与河东骑将李自良、李奉国击悦于双冈,悦兵却,遂斩朝光。战于临洺,诸军皆却。晟引兵渡洺水,乘冰而济,横击悦军,王师复振,击悦,大破之。三年正月,复以诸道军击败悦军于洹水,遂进攻魏州,以功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实封百户。无几,兼魏府左司马。时硃滔、王武俊联兵在深、赵,怒朝廷赏功薄,田悦知其可间,遣使求援,滔与武俊应之,遂以兵围康日知于赵州。李抱真分兵二千人守邢州,马燧大怒,欲班师。晟谓燧曰:“初奉诏进讨,三帅齐进。李尚书以邢州与赵州接圵,分兵守之,诚未为害,其精卒锐将皆在于此,令公遽自引去,奈王事何?”燧释然谢晟,燧乃自造抱真垒,与之交欢如初。

  王武俊攻赵州,晟乃献状请解赵州之围,欲引兵赴定州与张孝忠合势,欲图范阳,德宗壮之,加晟御史大夫,俾禁军将军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泚皆隶焉。晟自魏州引军而北,径趋赵州,武俊闻之,解围而去。晟留赵州三日,与孝忠兵合,北略恆州,围硃滔将郑景济于清苑,决水以灌之。田悦、王武俊皆遣兵来救,战于白楼。贼犯义武军,稍却,晟引步骑击破之,晟所乘马连中流矢。逾月,城中益急,滔、武俊大惧,乃悉收魏博之众而来,复围晟军。晟内围景济,外与滔等拒战,日数合,自正月至于五月。会晟病甚,不知人者数焉。军吏合谋,乃以马舆还定州,贼不敢逼。晟疾间,复将进师,会京城变起,德宗在奉天,诏晟赴难。晟承诏泣下,即日欲赴关辅。义武军间于硃滔、王武俊,倚晟为轻重,不欲晟去,数谋沮止晟军。晟谓将吏曰:“天子播越于外,人臣当百舍一息,死而后已。张义武欲沮吾行,吾当以爱子为质,选良马以啖其意。”乃留子凭以为婚。义武军有大将为孝忠委信者谒晟,晟乃解玉带以遗之,因曰:“吾欲西行,愿以为别。”陈赴难之意,受带者果德晟,乃谏孝忠勿止晟。晟得引军逾飞狐,师次代州,诏加晟检校工部尚书、神策行营节度使,实封二百户。晟军令严肃,所过樵采无犯。自河中由蒲津而军渭北,壁东渭桥以逼泚。时刘德信将子弟军救襄城,败于扈涧,闻难,率余军先次渭南,与晟合军。军无统一,晟不能制,因德信入晟军,乃数其罪斩之。晟以数骑驰入德信军,抚劳其众,无敢动者。既亻并德信军,军益振。

  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亦自河北赴难,军于咸阳,不欲晟独当一面以分己功,乃奏请与晟兵合,乃诏晟移军合怀光军。晟奉诏引军至陈涛斜,军垒未成,贼兵遽至,晟乃出阵,且言于怀光曰:“贼坚保宫苑,攻之未必克;今离其窟穴,敢出索战,此殆天以贼赐明公也!”怀光恐晟立功,乃曰:“召军适至,马未秣,士未饭,讵可战耶?不如蓄锐养威,俟时而举。”晟知其意,遂收军入垒,时兴元元年正月也。每将合战,必自异,衣锦裘、绣帽前行,亲自指导。怀光望见恶之,乃谓晟曰:“将帅当持重,岂宜自表饰以啖贼也!”晟曰:“晟久在泾原,军士颇相畏服,故欲令其先识以夺其心耳。”怀光益不悦,阴有异志,迁延不进。晟因人说怀光曰:“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公宜观兵速进,晟愿以所部得奉严令,为公前驱,虽死不悔。”怀光益拒之。晟兵军于朔方军北,每晟与怀光同至城下,怀光军辄虏驱牛马,吾姓苦之;晟军无所犯。怀光军恶其独善,乃分所获与之,晟军不敢受。

  久之,怀光将谋沮晟军,计未有所出。时神策军以旧例给赐厚于诸军,怀光奏曰:“贼寇未平,军中给赐,咸宜均一。今神策独厚,诸军皆以为言,臣无以止之,惟陛下裁处。”怀光计欲因是令晟自署侵削己军,以挠破之。德宗忧之,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乃遣翰林学士陆贽往怀光军宣谕,仍令怀光与晟参议所宜以闻。贽、晟俱会于怀光军,怀光言曰:“军士禀赐不均,何以令战?”贽未有言,数顾晟。晟曰:“公为元帅,弛张号令,皆得专之。晟当将一军,唯公所指,以效死命。至于增损衣食,公当裁之。”怀光默然,无以难晟,又不欲侵刻神策军发于自己,乃止。

  怀光屯咸阳,坚壁八十余日,不肯出军,德宗忧之,屡降中使,促以收复之期。怀光托以卒疲,更请休息,以伺其便,然阴与硃泚交通,其迹渐露。晟惧为所亻并,乃密疏请移军东渭桥,以分贼势。上初未之许。晟以怀光反状已明,缓急宜有所备。蜀、汉之路,不可壅也,请以裨将赵光铣为洋州刺史,唐良臣为利州刺史,晟子婿张彧为剑州刺史,各将兵五百以防未然。上初纳之,未果行。无何,吐蕃请以兵佐诛泚,上欲亲总六师,移幸咸阳,以促诸军进讨。怀光闻之大骇,疑上夺其军,谋乱益急。时鄜坊节度李建徽、神策将杨惠元及晟,并与怀光联营,晟以事迫,会有中使过晟军,晟乃宣令云:“奉诏徙屯渭桥。”乃结阵而行,至渭桥。不数日,怀光果劫建徽、惠元而亻并其兵,建徽遁免,惠元为怀光所害。是日,车驾幸梁州。时变生仓卒,百官扈从者十二三,骆谷道路险阻,储供无素,从官乏食,上叹曰:“早从李晟之言,三蜀可坐致也。”晟大将张少弘自行在传口诏授晟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安众心。晟拜哭受命,且曰:“长安宗庙所在,为天下本,若皆执羁靮,谁复京师?”乃浚城隍,缮兵甲,以图收复。晟以孤军独当强寇,恐为二贼之所亻并,乃卑词厚币,伪致诚于怀光,外示推崇,内为之备。时刍粟未集,乃令检校户部郎中张彧假京兆少尹,择官吏以赋渭北畿县。不旬日,刍粮皆足,晟乃大陈三军,令之曰:“国家多难,乱逆继兴,属车驾西幸,关中无主。予代受国恩,见危死节,臣子之分,况当此时,不能诛灭凶渠,以取富贵,非人豪也。渭桥横跨大川,断贼首尾,吾与公等戮力勤王,择利而进,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能从我乎?”三军无不泣下,曰:“唯公所使。”晟亦歔欷流涕。

  是时,硃泚盗据京城,怀光图为反噬,河朔僭伪者三,李纳虎视于河南,希烈鸱张于汴、郑。晟内无货财,外无转输,以孤军而抗剧贼,而锐气不衰,徒以忠义感于人心,故英豪归向。戴休颜率奉天之众,韩游瑰治邠宁之师,骆元光以华州之兵守潼关,尚可孤以神策之旅屯七盘,皆禀晟节度,晟军大振。怀光以休颜、游瑰从晟,益惧。晟又致书于怀光,谕以祸福,令破贼迎銮,以掩前过。怀光卒不悟,军众渐多离散,糗粮且竭,虏剽无所得,惧为晟所袭。三月,怀光自三原、富平东抵奉天,所至焚掠,乃自冯翊入据河中。怀光将孟涉、段威勇者,本神策将,恶怀光之不臣,既至富平,结阵于军中,外向大呼而去,怀光不能制。涉、威勇以数千人归晟,乃陈兵受涉等降卒,乃奏授涉检校工部尚书,威勇兼御史大夫。

  德宗之幸山南,既入骆谷,谓浑瑊曰:“渭桥在贼腹内,兵势悬隔,李晟可办事乎?”瑊对曰:“李晟秉义执志,临事不可夺,以臣计之,破贼必矣。”帝意始安。是月,浑瑊步将上官望自间道怀诏书加晟检校右仆射,兼河中尹、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益实封三百户,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晟承诏流涕。时帝欲移幸西川,晟上表:“请驻跸梁汉,系亿兆之心,图翦灭之势。若规小舍大,作都岷峨,即人心失望,武士谋臣无所施矣。”四月,有诏加晟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时京兆府司录李敬仲自京城来,谏议大夫郑云逵自奉天至,晟以京兆少尹张彧为副使,郑云逵为行军司马,李敬仲为节度判官,俾同主军画。又请以怀光旧将唐良臣保潼关,以河中节度授之;戴休颜守奉天,请以鄜坊节度授之;上皆从之。渭桥旧有粟十余万斛,度支先馈怀光军欲尽,晟又奏曰:“近畿虽乘兵乱,犹可赋敛,傥寇贼未灭,宿兵旷时,人废耕桑,又无储蓄,非防微制胜之术也。”上纳之。晟乃于畿甸率聚征赋,吏民乐输,守御益固,由是军不乏食。

  神策军家族多陷于泚,晟家亦百口在贼中,左右或有言及家者,晟因泣下曰:“乘舆何在,而敢恤家乎!”泚又使晟小吏王无忌之婿诣晟军,且曰:“公家无恙,城中有书闻。”晟曰:“尔敢与贼为间!”遽命斩之。时转输不至,盛夏军士或衣裘褐,晟亦同劳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卒无离叛者。会将吏数辈自贼中逃来,言泚众携离可灭之状,士心益奋。先是,贼将姚令言及伪中丞崔宣咸使谍觇我军,为逻骑所得,拘送于晟,晟解缚,食而遣之,诫之曰:“尔报崔宣,善为贼守,诸人勉力自固,勿不忠于贼也!”

  五月三日,晟引军抵通化门,耀武而还,贼不敢出。晨集将佐,图兵所向,诸将曰:“先拔外城,既有市里,然后北清宫阙。”晟曰:“若先收坊市,巷陌隘狭,间以居人,若贼设伏格斗,百姓嚣溃,非计也。且贼重兵坚甲,皆在苑中,若自苑击其心腹,彼将图走不暇,如此则宫阙保安,市不易肆,计之上也。”诸将曰:“善”。乃移书瑊、骆元光、尚可孤,克期进军于城下。

  其月二十五日夜,晟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米仓村,以薄京城。晟临高指麾,令设壕栅以候贼军。俄而贼众大至,贼骁将张庭芝、李希倩逼栅求战,晟谓诸将曰:“吾恐贼不出,今冒死而来,天赞我也!”勒吴诜、康英俊、史万顷、孟涉等纵兵击之。时华州营在北,兵少,贼亻并力攻之,晟遣李演、孟华以精卒救之。中军鼓噪,演力战,大破之,乘胜入光泰门;再战,又败之,僵尸蔽地,余众走入白华,夜闻恸哭之声。

  翌日,将复出师,诸将请待西军至,则左右夹攻。晟曰:“贼既伤败,须乘胜扑灭,若俟其有备,岂王师之利耶!如待西军,恐失机便。”二十八日,晟大集诸将骆元光、尚可孤,兵马使吴诜、王佖,都虞候邢君牙、李演、史万顷,神策将孟涉、康英俊,华州将郭审金、权文成,商州将彭元俊等,号令誓师毕,陈兵于光泰门外。乃使王佖、李演率骑军,史万顷领步卒,直抵苑墙神麚村。晟先是夜使人开苑墙二百余步,至是贼已树木栅之,贼倚栅拒战。晟叱军士曰:“安得纵贼如此,当先斩公等!”万顷惧,先登,拔栅而入,王佖骑军继进,贼即奔溃,获贼将段诚谏,大军分道并入,鼓噪雷动。姚令言、张庭芝、李希倩犹力捍官军,晟令决胜军使唐良臣、兵马使赵光铣、杨万荣、孟日华等步骑齐进,贼军阵成而屡北。战十余合,乘胜驱蹙,至于白华。忽有贼骑千余出于官军之背,晟以麾下百余骑驰之,左右呼曰:“相公来!”贼闻之惊溃,官军追斩,不可胜计。硃泚、姚令言、张庭芝尚有众万人,相率遁走,晟遣田子奇追之,其余凶党相率来降。是日,晟军入京城,勒兵屯于含元殿前,晟舍于右金吾仗,仍号令诸军曰“晟实不武,上凭睿算,下赖士心,幸得歼厥凶渠,肃清宫禁,皆三军之力也。长安士庶,久陷贼庭,若小有震惊,则非伐罪吊人之义也。晟与公等各有家室,离别数年,今已成功,相见非晚,五日内不得辄通家信,违命者斩。”乃遣京兆尹李齐运、摄长安令陈元众、摄万年令韦上亻及告喻百姓,居人安堵,秋毫无所犯。尚可孤军人有擅取贼马者,晟大将高明曜虏贼女妓一人,司马伷取贼马二匹,晟皆立斩之,莫敢忤视。士庶无不感悦,咸歔欷流涕,远坊居人,亦有经宿方知者。二十九日,令孟涉屯于白华,尚可孤屯望仙门,骆元光屯章敬寺,晟自屯于安国寺。是日,斩贼将李希倩等八人,徇于市。

愬有筹略,善骑射。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抗表自陈,愿于军前自效。宰相李逢吉亦以愬才可用,遂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随、唐、邓节度使。兵士摧败之余,气势伤沮,愬揣知其情,乃不肃军阵,不齐部伍。或以不肃为言,愬曰:“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乃绐告三军曰;“天子知愬柔而忍耻,故令抚养尔辈。战者,非吾事也。”军众信而乐之。愬又散其优乐,未尝宴乐,士卒伤痍者,亲自抚之。贼以尝败高、袁二帅,又以愬名位非所畏惮者,不甚增其备。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势,出贼不意。居半岁,知人可用,乃谋袭蔡,表请济师。诏河中、鄜坊骑兵二千人益之,由是完缉器械,阴计戎事。尝获贼将丁士良,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置为捉生将。士良感之,乃曰:“贼将吴秀琳总众数千,不可遽破者,用陈光洽之谋也。士良能擒光洽以降秀琳。”愬从之,果擒光洽。十二月,吴秀琳以文成栅兵三千降。醖乃径徙之新兴栅,遂以秀琳之众攻吴房县,收其外城。初,将攻吴房,军吏曰:“往亡日,请避之。”愬曰:“贼以往亡谓吾不来,正可击也。”及战,胜捷而归。贼以骁骑五百追愬,愬下马据胡床,令众悉力赴战,射杀贼将孙忠宪,乃退。或劝愬遂拔吴房,愬曰:“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如留之以分其力。”

  初,吴秀琳之降,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亲释其缚,署为衙将。秀琳感恩,期于效报,谓愬曰:“若欲破贼,须得李祐,某无能为也。”祐者,贼之骑将,有胆略,守兴桥栅,常侮易官军,去来不可备。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今祐以众获麦于张柴,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又使摇旆于前,示将焚麦者。祐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尔以轻骑搏之,必获祐。”用诚等如其料,果擒祐而还。官军常苦祐,皆请杀之,愬不听,解缚而客礼之。愬乘间常召祐及李忠义,屏人而语,或至夜分。忠义,亦降将也,本名宪,愬致之。军中多谏愬,愬益宠祐。始募敢死者三千人以为突将,醖自教习之。愬将袭元济,会雨水,自五月至七月不止,沟塍溃溢,不可出师。军吏咸以不杀祐为言,简翰日至,且言得贼谍者具言其事。愬无以止之,乃持祐泣曰:“岂天意不欲平此贼,何尔一身见夺于众口!”愬又虑诸军先以谤闻,则不能全祐,乃械送京师,先表请释,且言:“必杀祐,则无以成功者。”比祐至京,诏释以还愬,乃署为散兵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略无猜闲。又改为六院兵马使。旧军令,有舍贼谍者屠其家,愬除其令,因使厚之,谍反以情告愬,愬益知贼中虚实。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十月,将袭蔡州。其月七日,使判官郑澥告师期于裴度。十日夜,以李佑率突将三千为先锋,李忠义副之,愬自帅中军三千,田进诚以后军三千殿而行。初出文成栅,众请所向,愬曰:“东六十里止。”至贼境,曰张柴砦,尽杀其戍卒,令军士少息,缮羁靮甲胄,发刃彀弓,复建旆而出。是日,阴晦雨雪,大风裂旗旆,马栗而不能跃,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其川泽梁迳险夷,张柴已东,师人未尝蹈其境,皆谓投身不测。初至张柴,诸将请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也。”诸将失色。监军使哭而言曰:“果落李佑计中!”愬不听,促令进军,皆谓必不生还,然已从愬之令,无敢为身计者。酝道分五百人断洄曲路桥,其夜冻死者十二三。又分五百人断朗山路。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之,以杂其声。贼恃吴房、朗山之固,晏然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登其门,留击柝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济外宅。蔡吏告元济曰:“城已陷矣。”元济曰:“是洄曲子弟归求寒衣耳。”俄闻愬军号令将士云:“常侍传语。”乃曰:“何常侍得至于此?”遂驱率左右乘子城拒捍。田进诚以兵环而攻之。愬计元济犹望董重质来救,乃令访重质家安恤之,使其家人持书召重质。重质单骑而归愬,白衣泥首,愬以客礼待之。田进诚焚子城南门,元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乃槛送京师。其申、光二州及诸镇兵尚二万余人,相次来降。

  自元济就擒,愬不戮一人,其为元济执事帐下厨厩之间者,皆复其职,使之不疑。乃屯兵鞠场以待裴度。翌日,度至,愬具櫜鞬候度马首。度将避之,愬曰:“此方不识上下等威之分久矣,请公因以示之。”度以宰相礼受愬迎谒,众皆耸观。明日,愬军还于文成栅。十一月,诏以愬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上柱国,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一子五品正员。

  宪宗有意复陇右故地,元和十三年五月,授愬凤翔陇右节度使,仍诏路由阙下。愬未发,属李师道再叛,诏田弘正、义成、宣武等军讨之,乃移愬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代其兄愿。兄弟交换岐、徐二镇,旬日间再践父兄之任。愬至徐方,理兵有方略。时蔡将董重质贬春州司户,愬上表请恕重质赐之,堪于军前驱使,即诏征还送武宁军,愬乃署为牙将。愬破贼金乡,凡十一战,擒贼将五十,俘斩万计。淄青平,将有事燕、赵。元和十五年九月,以愬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仍赐兴宁里第。十月,王承宗卒,魏博田弘正移任镇州。愬至潞州,四月,迁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使。长庆元年,幽、镇复乱,愬闻之,素服以令三军曰:“魏人所以富庶而能通知圣化者,由田公故也。天子以其仁而爱人,使理镇、冀。且田公出于魏,抚师七年,一旦镇人不道,敢兹残害,以魏为无人也。若父兄子弟食田公恩者,其何以报?”众皆恸哭。又以玉带、宝剑与牛元翼,遣使谓之曰:“吾先人常以此剑立大勋,吾又以此剑平蔡寇,今镇人叛逆,公以此翦之。”元翼承命感激,乃以剑及带令于军中,报之曰:“愿以众从,竭其死力”。方有制置,会疾作,不能治军,人违纪律,功遂无成。朝廷以田布代之,除太子少保,归东都。是年十月,卒于洛阳,时年四十九。穆宗闻之震悼,赗赙加等,赠太尉。

  始,晟克复京城,市不改肆;及愬平淮蔡,复踵其美。父子仍建大勋,虽昆仲皆领兵符,而功业不侔于愬,近代无以比伦。加以行己有常,俭不违礼,弟兄席父勋宠,率以仆马第宅相矜,唯愬六迁大镇,所处先人旧宅一院而已。晚岁忽于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

  听七岁以廕授太常寺协律郎,常入公署,吏胥小之,不为致敬,听令鞭之见血,父晟奇之。后随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时昭义卢从史持两端,无心讨贼,承璀用听计,擒从史以献。转左骁卫将军、兼御史中丞。出为安州刺史,随鄂岳观察使柳公绰讨吴元济,军中动静,悉用听谋,军声遂振。元和中,讨李师道,听为楚州刺史,统淮南之师。郓人素易淮军,听潜训练,出其不意,趋海州,据险要,破沐阳兵,降朐山戍,怀仁、东海两城望风乞降,山东平。元和十四年五月,以功授检校左散骑常侍、夏州刺史、夏绥银宥节度使。十五年六月,改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灵盐节度使。境内有光禄渠,废塞岁久,欲起屯田以代转输,听复开决旧渠,溉田千余顷,至今赖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

  初,听为羽林将军,有名马,穆宗在东宫,令近侍讽听献之,听以职总亲军,不敢从。及即位之始,幽、冀不廷,太原与二镇接境,方议易帅,宰臣进拟,上皆不允,谓宰臣曰:“李听为羽林将军,不与朕马,是必可任。”长庆二年二月,授检校兵部尚书、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代裴度。四年七月,转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大和二年,讨李同捷。时魏博行营将丌志沼潜结沧、镇,擅回戈攻其帅史宪诚。诏听帅师援之,大破其叛卒,志沼奔镇州,为王庭凑所杀,听遂凯旋,以功封凉国公,授一子五品官。王庭凑再违朝旨,诏听以全师屯贝州。路由魏州,史宪诚惧听见袭,衷甲郊迎,候吏密白呼,乃令兵士匣刃櫜弓,休于野外,魏人遂安。后宪诚欲入觐,竭其府库,魏人怨之,杀宪诚,衙军立其大将何进滔。诏听兼领魏博节度使,将兵北渡,魏人不纳听,乘城拒守,乃屯兵馆陶。魏兵遽袭,听不为备,其军大败,无复部伍,昼夜奔走,仅而获免,丧师过半,辎车兵仗并皆委弃。御史中丞温造、殿中侍御史崔蠡弹之曰:

  臣闻赏罚不立,无以示天下;是非一贯,莫能建大中。窃见义成军节度使李听,昨者资其承藉,委以统戎,俾代宪诚,付之雄镇。总二万虎貔之旅,位极宠荣;兼两籓节制之权,心无报效。况陛下授以神算,假以天威,入魏之期,克日先定。而听拥旄观望,按甲迁延,荧惑人心,逗挠军政。遂使宪诚陷于屠戮,乱众肆其奸凶,失六郡于垂成,固危巢于已覆。委贝州而不守,烧劫无遗;望浅口而疾驱,狼狈就道。自图苟免,不吝苞羞,蔑弃朝章,有同儿戏。魏州之乱,职听之由,论其负恩,万死犹幸。伏以封常清河南失律,斩于关门;高霞寓唐邓破伤,投诸遐裔;浑镐节制易定,将战而兵力不支;袁滋逗留西川,欲进而凶渠尚在。或亲当矢石,或躬历艰危,势屈贼锋,竟申朝典,未曾贷法,必震皇威。今李听罪状夙闻,中外愤惋,比之常清等辈,万万过之。若陛下犹示含弘,不置极法,臣等恐宪章坠地,天下寒心。伏请付法。

  上不之罪,罢兵柄,为太子少师。

  听颇赂遗权幸以为援,居无何,复检校司徒,起为邠宁节度使。邠州衙,相传不利葺修,以至隳环,听曰:“帅臣凿凶门而出,岂有拘于巫祝而隳公署耶!”遂命葺之,卒无变异。大和六年,转武宁军节度使。时听有苍头为徐州将,不欲听至,听先使亲吏慰劳徐人,为苍头所杀。听不敢进,固以疾辞,用为太子太保。七年,出守凤翔,时人荣之。九年,改陈许节度,未至镇,复除太子太保分司。开成元年,出为河中尹、河中晋慈隰节度使。四年,以疾求代,除太子太保。是岁十月卒,时年六十一,赠司徒。

  听十领节旌,所不至者三镇。莅官苛细,好将迎遗赂,故急于聚敛,穷极侈欲。位至一品,竟终牖下,非西平之遗德,焉能及此乎!

  宪,晟第五子。晟十子,宪、愬最仁孝。及长,好儒术,以礼法修整,起家太原府参军、醴泉县尉。于頔镇襄阳,辟为从事。时吴少诚据淮西,独惮頔之威,当时咸以宪谋画致之。元和八年,田弘正以魏博奉朝旨,辟宪为从事,授卫州刺史,迁绛州,所至以理行称。入为宗正少卿,迁光禄卿。穆宗即位,以太和公主降回鹘,命金吾大将军胡证充送公主使,命宪副之。使还,献《入蕃道里记》,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太府卿。出为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大行二年,转岭南节度使。宪虽勋伐之家,然累历事任,皆以吏能擢用,所履官秩,政绩流闻。性本明恕,尤精律学,屡详决冤狱,活无罪者数百人。以能入官,官无败事,士君子多之。大和三年八月卒,时年五十六。

  凭累历诸卫大将军,恕太子洗马,并以廕授官,累迁至少卿监。惎累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沉湎酒色,恣为豪侈,积债至数千万。其子贷回鹘钱一万余贯不偿,为回鹘所诉,文宗怒,贬惎为定州司法参军。

  王佖,晟之甥。雄武善骑射,自晟河西、河北出师,佖无役不从。朱泚之乱,晟攻贼于光泰门,贼锋尚劲,佖与兵马使李演逾苑墙血战,败贼前锋,诸军方振,论功为神策将。吐蕃之寇泾原,佖伏卒击尚结赞,几获,由是深为吐蕃所畏。晟视佖恩宠与愿、愬不殊,给与过之。晟既为张延赏媒孽罢兵权,亦不用佖为将帅,入为左卫上将军。元和中,愿、愬酝兄弟在方镇,佖检校工部尚书、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灵盐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于河需,先贮材木,朔方节度使每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至是,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亻并忠于事君,长于应变,诚一代之贤将也。观恒山之役,立谈释二帅之憾;泾师之乱,号哭赴奉天之危,可不为忠义乎!对白华之进军,知平凉之必诈,沮星变之议,移渭桥之军,可不为应变乎!解带结孝忠之心,请婚释延赏之怨,嫉恶有楚琳之请,惩乱行希鉴之诛,可不为明于决断乎!而德宗皇帝听断不明,无人君之量,俾功臣困谗慝之口,奸人秉衡石之权,丁琼之言,诚堪太息。虽龊龊刻渭桥之石,区区赐烟阁之铭,亦何心哉!作善遗庆,诸子俱才,元和平贼之功,听、愬居其半。父子昆弟,皆以功名始终,道家所忌之谈,李氏以善胜矣。

  赞曰:桓桓太师,义勇天资。运钟祸乱,力拯颠危。愬事章武,诛蔡平齐。凌烟画图,父子为宜。


【二】旧唐书《李晟传》译文

  李晟的字叫良器,是陇右道临洮县人。祖父是李思恭,父亲是李钦,世代在陇右任偏将。李晟出生几年后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行孝恭谨,性格刚强,有才干,擅长骑马射箭。十八岁参军,身高六尺,勇猛果断没人比得上。当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攻打吐蕃军,敌军有位勇将凭借城墙抵抗,杀伤不少兵将,王忠嗣悬赏军队中善射的人射他。李晟拉弓一箭就把他射倒了。全军都大喊称赞,王忠嗣称赞他,并拍着他的背说:“这是能对抗万人的人。”凤翔节度使高升常听说他的名字,召去封为将领。他曾在高当川攻打叠州反叛的羌人,又在罕山攻打宕州连狂羌,都得胜了,多次提升后任左羽林大将军同正员。广德初年,凤翔节度使孙志直任命李晟统领游军,打败了党项羌高玉等,因功授特进官、光禄卿,后调任太常卿。

  大历初年,李抱玉任凤翔节度使,任命李晟为右军都将。大历四年(769),吐蕃包围灵州,李抱玉派李晟率五千人马进攻吐蕃,李晟推辞说:“靠兵力太少了,靠计谋又太多了。”于是请求率一千兵马急出大震关,到临洮,攻破定秦堡,烧毁堡内屯积物,俘虏堡中首领慕容谷钟而归,吐蕃因此解除了对灵州的包围撤退了。官拜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兼任右金吾,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总领游军。没多久,节度使马王与吐蕃在盐仓作战,战败,李晟率部下冲上去,将马王从乱军中救出,因功封合川郡王。马王忌妒李晟的名声,加上对他礼节不周,命李晟去京城朝拜,唐代宗将李晟留在禁军里,任右神策军都将。唐德宗即位,吐蕃进犯剑南道,当时节度使崔宁在京城朝拜,三川地区惊恐不安,于是下诏令李晟率神策兵救援,授官太子宾客。于是李晟到了蜀地,攻下飞越,收复了肃宁三城,渡过大渡河,杀头千余颗,吐蕃就退兵了,因此在成都停留了几个月才回京。

  建中二年(781),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率军包围了临氵名、邢州,有诏命李晟任神策军先锋都知兵马使,率军和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会合援救临氵名。不久加封兼任御史中丞。河东军、昭义军在临氵名南边进攻杨朝光,李晟和河东军骑兵将领李自良、李奉国在双冈进攻田悦,田悦败退,于是杀死了杨朝光。后又在临氵名会战,唐各军都败退了。李晟率军来到氵名水,乘河结冰过了河,突然攻击田悦军,唐军又振作起来,进攻田悦,大败其军。建中三年(782)正月,又和各路军一起在洹水打败了田悦军,于是进军攻打魏州,因功加封为检校左散骑常侍、食实封一百户。不久,兼任魏府左司马。当时朱滔、王武俊配合田悦,就派兵在赵州包围了康日知。李抱真分出两千兵驻守邢州,马燧因此很生气,想撤军。李晟对马燧说:“当初奉旨讨贼,三将一同进军。李抱真尚书因邢州与赵州相邻,分兵守城,也不是坏事,他的精兵强将都在这里,您突然率军离去,皇上托付的事怎么办?”马燧想通了,向李晟道了歉,又自己到李抱真军营,和他交好如同以前一样。

  王武俊攻打赵州,李晟就奏本请求去赵州解围,想然后率军去定州和张孝忠会合,谋攻范阳。唐德宗赞赏他,加封他为御史大夫,使禁军将军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氵此都隶属他。李晟从魏州率军北进,直指赵州,王武俊听说后,撤除包围离去。李晟在赵州停留了三天,和张孝忠军会合后,北征恒州,在清苑包围了朱滔部将郑景济,决堤灌水攻城。田悦、王武俊都派兵来救援,在白楼会战。叛军攻击张孝忠军,张孝忠略后退,李晟率步骑兵击溃了敌军,李晟的马接连被流箭射中。一个月后,城中更吃紧了,朱滔、王武俊很担心,就把魏博的军队全调来,又包围了李晟的军队。李晟向内围攻郑景济,在外与朱滔等作战,一天几仗,从正月直到五月。遇到李晟得了重病,几次不省人事,部将共同商议,就用马把他运回了定州,叛军不敢追击。

  李晟病稍好,又要进军,遇上京城发生事变,唐德宗逃到奉天,传令李晟勤王。李晟接到命令流下了眼泪,当天就想回师长安。张孝忠处在朱滔、王武俊之间,以李晟为依靠,不想让李晟离去,几次想要阻止李晟的军队。李晟对部将说:“皇上在外避难,臣下应一路不停地去勤王,哪怕累死。张孝忠想不要我去,我将用心爱的儿子做抵押,并送好马安慰他。”于是留下儿子李凭和张孝忠结为亲家。张孝忠军中有位被张孝忠信任的大将请求见李晟,李晟就解下玉带送给他,并说:“我想西去,希望用这做道别礼物。”并述说了救国难的心意,接受玉带的人果然感激李晟,就劝张孝忠不要阻止李晟。李晟这样才能率军通过了飞狐口,部队抵达代州,皇帝降诏加封李晟为检校工部尚书、神策行营节度使,食实封两百户。李晟军队纪律严明,经过处秋毫无犯。从河中经过蒲津进军渭北,在东渭桥扎营威逼朱氵此。当时刘德信率亲兵救襄城,在扈涧被打败,听说天子蒙难,率领残部先抵达渭南,和李晟会合。军队没有统一号令,李晟不能控制,就乘刘德信到李晟军营时,宣布罪状把他杀了,李晟率几名骑兵跑进刘德信的军营,安抚他的军队,没有人敢妄动。合并了刘德信的军队后,军威更盛了。

  当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也从河北来勤王,驻扎在咸阳,不想要李晟独当一面分自己的功劳,就奏本请求和李晟会合,皇帝降诏李晟军移到李怀光军处驻扎。李晟接令后率军到了陈涛斜,营垒还没筑好,叛军突然来了,李晟就出营列阵,并对李怀光说:“叛军坚守宫城,攻打他们不一定能取胜;现他们离开营地,敢来挑战,这大概是上天将叛贼赐给您了!”李怀光怕李晟立功,就说:“我军才到,马未喂食,兵将没吃饭,怎能作战?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决战。”李晟知道他的用意,就收兵回营了,当时是兴元元年(784)正月。后每次要会战,李晟必定穿着不同,穿锦绣皮衣、戴绣彩帽走在前面,并亲自指路。李怀光远远看见了讨厌这样,就对李晟说:“将领应稳重,怎能自设标志给敌人当靶子!”李晟说:“我长期在泾原,兵将较敬畏我,我就是想让他们先认出来叫他们害怕。”李怀光更不高兴了,暗地有叛意,拖延不进军。李晟派人劝李怀光说:“叛贼占据京城,皇帝逃出呆在外边,兵权指挥,都交给了您。您应指挥军队快速进兵,我愿率部下听从将令,做您的先锋,死而无悔。”李怀光对他更抵触了。李晟军驻扎在朔方军北面,每次李晟和李怀光一起进军到长安城下,李怀光军就掳掠牛马,老百姓痛恨他们,李晟军秋毫无犯。李怀光军不愿李晟军独有好名声,就将抢来的东西分给他们,李晟军不肯接受。

  过了一阵,李怀光想算计李晟的军队,没有找到机会。当时神策军按惯例比各军待遇高,李怀光奏本说:“叛贼尚未讨平,军队待遇,都应一样。现单单神策军待遇高,各军都有怨言,我无法制止,请皇上处理。”李怀光的用意是想让李晟自己同意削减自己军队的待遇,以打击分化他的部队,唐德宗担忧此事,想让各军待遇和神策军一样,国家财力又不够,没办法,就派翰林学士陆贽去李怀光军营中宣读谕旨,命李怀光和李晟商量出办法再奏报。陆贽、李晟都到李怀光军营商议,李怀光说:“兵将待遇不同,怎么打仗?”陆贽不说话,多次看着李晟。李晟说:“您是主将,一切命令,一人说了算。我只管一支军队,听从您的命令,以死报效。至于增减待遇,应由您决断。”李怀光无话可说,没办法为难李晟,又不想自己承担克扣神策军待遇的责任,就不提了。

  李怀光驻军咸阳,扎营八十多天,不肯进军,唐德宗担心,多次派出宫中使者,催问出兵日期。李怀光借口兵将劳累,不断请求休整,以等待时机,但偷偷与朱氵此往来,逐渐被人知道了。李晟怕被他吞并,就秘密奏本请求移驻东渭桥以分散叛军兵力。皇帝开始不同意。李晟因李怀光反叛迹象已经明显,应有应急准备,通往蜀地、汉中的道路,不能堵塞,请求派部将赵光铣任洋州刺史、唐良臣任利州刺史、李晟女婿张任剑州刺史,各率兵五百防患于未然。皇帝开始答应了,但没实施。不久,吐蕃请求派兵帮助讨平朱氵此,皇帝想亲率唐军,驾临咸阳,以催促各军进击。李怀光得知后大惊,怀疑皇帝要夺他的兵权,就加速谋反。当时坊节度李建徽、神策军将领阳惠元和李晟,都和李怀光一起扎营,李晟因形势紧急,碰到有宫中使者从军中路过,李晟就宣布说:“奉旨移驻渭桥。”于是列阵而去,到了渭桥。没过几天,李怀光果然劫持李建徽、阳惠元并吞并了他们的军队,李建徽逃了出来,阳惠元被李怀光杀害了。

  这天,皇帝逃向梁州。当时事变发生突然,跟随皇帝的大臣只有十分之二三,骆谷路险难行,供给没有保障,随从官员缺粮,皇帝叹气说:“早听李晟的话,蜀地可轻松抵达。”李晟大将张少弘从皇帝驻地传口头命令任命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使部队安心。李晟哭着跪拜接受任命,并说:“长安是皇帝祖庙所在地,是天下的根本,如果都跟皇上去了,谁收复京城呢?”于是疏浚护城河,修理兵器甲胄,为收复京城做准备。李晟因孤军与强敌对垒,怕两支敌军合力进攻,就用好话重礼,假装和李怀光拉关系,表面崇敬,暗地戒备。当时粮草不多,他就命令检校户部郎中张代理京兆少尹,选拔官吏在渭北郊县收赋税。不到十天,粮草都备足了,李晟就集合军队,对他们说:“国家多次蒙难,叛乱接连发生,眼下皇上避难西去,关中无人主持。我世代受国家恩典,在危难时献身,是臣子的本份,何况在这种时候,如不能杀死贼首,以建功名,不是英雄。渭桥横跨大江,隔断叛贼,我愿和你们合力报效皇上,选择有利时机进军,复兴唐朝,建立少有的大功,你们愿意听从我吗?”全军都振奋流泪,说道:“听您吩咐。”李晟也哽咽流泪。

  这时,朱氵此占据长安,李怀光阴谋吞并李晟,河北有三处叛贼,李纳盘踞河南,李希烈割据汴州、郑州。李晟内无财宝,外无供给,率孤军抗强敌,斗志不减,全靠忠义感动人心,所以英雄豪杰都归附他。戴休颜率领奉天军队,韩游腢统率宁军队,骆元光率领华州军队把守潼关,尚可孤率神策军驻守七盘,都听李晟指挥,李晟军威很盛。李怀光因戴休颜、韩游腢服从李晟,更害怕了。李晟又送信给李怀光,以祸福相劝,要他打败朱氵此接回皇帝,将功抵过。李怀光最终不肯改变,军队逃散的渐渐多了,军粮也快光了。掳掠不到粮食,又怕遭到李晟的袭击。这年三月,李怀光从三原、富平东行开往奉先,所到处放火抢劫,又从冯翊进占河中。李怀光部将孟涉、段威勇,本是神策军将领,对李怀光反叛不满,到富平后,在军营中列阵,高喊着向外离去,李怀光不能制止。孟涉、段威勇率几千人归附李晟,李晟列阵接受孟涉等人的降军,于是奏本封孟涉为检校工部尚书,段威勇兼任御史大夫。

  唐德宗向山南进发,已进入骆谷,对浑王咸说:“渭桥在叛军腹地,兵力悬殊,李晟能成功吗?”浑王咸答道:“李晟忠诚坚毅,遇事有主见,依我看来,一定能打败叛军。”皇帝心里才安稳了。这月里,浑王咸的步兵将领上官望从小路带诏令加封李晟为检校右仆射、兼任河中府尹、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增食实封三百户,又兼任京畿、渭北、坊丹延节度招讨使。李晟接诏流下了眼泪。当时皇帝想转移到西川去,李晟奏本说:“请坐镇梁州汉中,维持天下百姓的信心,摆出收复京城的态势。如偏居一角放弃全局,建都蜀地,就会使民心失望,武将谋臣无法施展了。”这年四月,有诏加封李晟为京畿、渭北、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当时京兆府司录李敬仲从长安逃来,谏议大夫郑云逵从奉天到来,李晟任命京兆少尹张任副使,郑云逵任行军司马,李敬仲任节度判官,让他们一同决定军事谋略。又请求安排过去李怀光的部将唐良臣驻守潼关,封为河中节度使,戴休颜驻守奉天,请求封为坊节度使,皇帝都采纳了。渭桥过去有十多万斛粮食,度支郎中以前供应李怀光军快用完了,李晟又奏本说:“京畿道虽遭兵祸,还能收赋税,如叛贼一时不能消灭,长期用兵,人民不能耕耘,又没积蓄,这不是防患取胜的办法。”皇帝采纳了这意见。李晟就在京畿道所有村邑征收赋税,官吏百姓都乐意交纳,这样防御就更稳固,从此军队不缺粮食了。

  神策军的家人多陷在朱氵此控制地区,李晟家里也有一百人在敌占区,侍从有谈到家的,李晟就流泪说:“皇上蒙难,我们还敢顾家吗?”朱氵此又派李晟手下小官王无忌的女婿到李晟军中,并对李晟说:“你家没事,城中有信来。”李晟说:“你敢为叛贼做奸细!”立刻下令杀了他。当时补给未到,盛夏兵将有的还穿着厚衣,李晟也和他们同样辛劳艰苦,常用忠义激励军心,故始终无人叛离。有几个将领和官员从叛贼中逃出,说朱氵此军队分裂可以消灭的情况,军心更加振奋。此前叛军将领姚令言和叛贼中丞崔宣都派探子刺探唐军情况,被巡逻骑兵抓获,押送给李晟,李晟解开捆绑他们的绳索,供饭吃后打发他们走,对他

们说:“你们告诉崔宣,好好给叛贼防守,其他人也应努力坚守,不要不忠于叛贼!”

  五月三日,李晟率军抵达通化门,显示兵力后返回,叛军不敢出击。次日召集将领,商量军队进攻方向,众将说:“先攻外城,占有街市,然后北攻宫殿。”李晟说:“如先攻街市,街巷狭窄,中有居民,叛军如埋伏巷战,居民哭乱,这不是好办法。叛军的精兵强将,都在宫苑,如从宫苑攻击他们的心脏,他们将只顾逃跑,这样宫殿能保全,街市无破坏,这是上策。”众将都说:“好主意。”于是送信给浑王咸、骆元光、尚可孤,约期进兵长安城下。

  这月二十五日夜里,李晟从东渭桥进兵到光泰门外的米仓村,威逼长安。李晟登高指挥,命挖壕沟设栅栏防备敌军进攻。不久大批叛军涌来,叛军猛将张庭芝、李希倩逼近营垒挑战,李晟对众将说:“我担心叛贼不出来,现送死前来,是上天助我!”于是指挥吴诜、康英俊、史万顷、孟涉等出兵攻击敌军。当时华州军营在北面,军队少,叛军合力进攻他们,李晟派李演、孟华率精兵援救他们。大营击鼓呐喊,李演奋力拼杀,大败叛军,乘胜攻进光泰门;叛军再来接战,又被打败,叛军死尸遍地,残兵逃进白华,夜里还听见痛哭声。

  第二天,李晟想再出兵,众将请求等待西边军队到来,可以左右夹攻。李晟说:“叛军已被打败,应乘胜消灭,如等他们做好准备,难道对我军有利吗!如等待西边的军队,怕失掉战机。”二十八日,李晟召集众将骆元光、尚可孤,兵马使吴诜、王亻必,都虞候邢君牙、李演、史万顷,神策将孟涉、康英俊,华州将领郭审金、权文成,商州将领彭元俊等,发令宣誓完毕,在光泰门外列阵。派王亻必、李演带骑兵,史万顷领步兵。直冲神颭村宫苑墙。李晟此前夜里已派人拆开苑墙两百多步宽,到这时叛军已设木栅拦死了,叛军依靠木栅抵抗。李晟训斥军官说:“怎能让叛军这样,我要先杀了你们!”史万顷害怕了,抢先攀登,拆除栅栏冲了进去,王亻必率骑兵跟进,叛军立刻溃逃,抓获了叛军将领段诚谏,大部队分路同时攻入,击鼓呐喊声像打雷一样。姚令言、张庭芝、李希倩还拼命抵抗唐军,李晟命决胜军使唐良臣,兵马使赵光铣、杨万荣、孟日华等步骑兵一起进攻,叛军列阵后屡次战败。接战十多次,李晟乘胜紧追,直到白华。突然有千余敌骑从唐军背后杀出,李晟率帐下百余骑兵冲去,侍卫喊道:“相爷来了!”叛军听说吓得跑散了,唐军追击,杀敌无数。朱氵此、姚令言、张庭芝还有万余军队,相继逃跑,李晟派田子奇追击他们,他们的余党纷纷投降。

  这天,李晟的部队进入了长安,他指挥军队驻扎在含元殿前面,自己驻右金吾仗,又对驻扎各军发令说:“我其实无武德,上赖皇帝英明,下靠将士忠心,侥幸打败了叛贼,夺回了皇宫,这都是各军将士的功劳。京城的百姓,长期受叛贼欺压,如稍有惊扰,就背离了讨伐叛贼拯救人民的宗旨。我和诸位都有家庭,分别几年了,现已胜利,见面不会很远了,五天内不能擅自与家里人联系,违令者斩首。”又派京兆尹李齐运、代理长安令陈元众、代理万年令韦上亻及安抚居民,因此百姓安居,秋毫无犯。尚可孤士兵有擅自掳获敌人马匹的,李晟大将高明曜抢叛贼的乐妓一名,司马亻由抢叛贼的马两匹,李晟马上将他们斩首,没有人敢不满。官吏民众都感动喜悦,赞叹落泪,住在偏街的居民,有的隔天才知道光复了。二十九日,李晟命孟涉驻军白华,尚可孤驻军望仙门,骆元光驻军章敬寺,自己驻军安国寺。这天,他将叛军将领李希倩等八人斩首,在街上示众。

  六月四日,李晟打败叛军的报告送到了梁州,皇帝看后感动落泪,百官没有不哭的,都贺喜高呼万岁,并上奏说:“李晟听从皇帝命令,歼灭了叛贼。古代建立功勋、收复京城的,不断有人;但不惊动皇帝宗庙,不扰集市,京城人民不遭战乱安居如旧,从夏、商、周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事。”皇帝说:“上天降生李晟,是为了国家人民,不光为我。”群臣跪拜祝贺后退下。这天,李晟将叛贼宰相李忠臣、张光晟、蒋镇、乔琳、洪经纶、崔宣等斩首,又表彰谨守臣子节操不向叛贼屈服的程镇之、刘、蒋氵允、赵晔、薛岌等人。

  李晟当初驻兵东渭桥时,火星出现在岁星附近,很久才移开,有幕僚将佐劝道:“现火星已经移开,天象对国家有利,可赶快进军。”李晟说:“皇上蒙难出京,臣下只应尽忠,天象莫测,我怎知天象规律呢?”到这时,他对部下说:“以前诸位劝我进兵,不是胆敢拒谏,军队可以指挥,但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曾听说五个行星运行周期增减不定,我怕火星又出现在岁星附近,那么我军会不战自败。”部下赞叹佩服,都说:“这不是我们能想到的。”

  不久封李晟为司徒,兼任中书令,封爵食实封一千户。

  李晟清理各处为百官做准备,命大将吴诜率兵三千到宝鸡警戒,又请求到凤翔迎接,皇帝不同意。七月十三日,唐德宗从兴元回京,浑王咸、韩游腢、戴休颜率他们的军队迎接。当时原来随驾的禁军和山南、陇州、凤翔的军队,步骑兵共十几万,军旗连绵几十里,全城官民,夹道欢呼。李晟穿军服在三桥拜见,皇帝停下慰劳他。李晟跪拜行礼,先祝贺消灭了叛贼,收复了皇帝宗庙和宫殿,喜极泪下,接着跪着说:“我身为武官,不能早日打败叛贼,致使皇上两次避难。兵临城下,过几个月才打败叛贼,这都是我无能软弱不称职的过错,请求判处死罪。”说完跪伏路边。皇帝被他感动得落泪,命给事中齐映传令,令侍从在马前扶起李晟。这月,皇帝上朝并大赦,封李晟的父亲李钦为太子少保,母亲王氏为代国夫人,赏给永崇里宅院和泾阳的良田、延平门的园林和女乐师八人。住进宅院的那天,京兆府为他陈设摆酒,派出教坊乐队,奏乐迎接开路,宰相大将也去送他,京城认为荣耀。皇帝怀念李晟的功勋,做了纪功碑,让皇太子写碑文,刻好树在东渭桥,使事迹流传千古,又命皇太子抄写碑词送给李晟。

  李晟因泾州靠近边境,多次杀害主帅、发生兵变,就上书请求追查不服从命令的人,同时屯田储粮,抵御吐蕃,皇帝都批准了。下诏任命李晟兼任凤翔尹、凤翔和陇右节度使,并仍任陇右和泾原节度,兼管内储军和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先前,皇帝在奉天时,凤翔发生兵变,杀了他们的节度使张镒,拥立偏将李楚琳。这时李楚琳在朝中,李晟请求押李楚琳同去凤翔,要杀了他,皇帝因为刚收复京城,要让担心的人安心,不批准。八月,李晟到了凤翔,追查杀张镒的罪责,将王斌等十多人斩首。早先,朱氵此叛乱时,泾州军也杀了他们的节度使冯河清,拥立另一将领田希鉴,当时皇帝避难,顾不上征讨,就任命他为泾州节度使。到这时,李晟奏本说:“最近关中战乱,都起于泾州,而且它的地域靠近吐蕃,容易反叛。田希鉴凶狠,手下将领骄横不忠,如不惩处改任,最终是今后的祸患。”皇帝答应了他。李晟到了凤翔,假托巡边,到了泾州,田希鉴迎接拜见,就在帐中把他抓住杀了,又处死杀害冯河清的石奇等三十多人,并详细记录此事汇报。皇帝说:“泾州是叛逆的源头和巢穴,除李晟没人能肃清!”李晟回到凤翔,上表举荐右龙武将军李观任泾原节度使,吐蕃很怕他。李晟常说:“河州、陇州地区的丢失,并非是吐蕃用军队夺取的,都因我们将领贪婪残暴,部族不安,人民不能安心耕种,陆续东迁,自己丢弃了那里。而且那里不产丝,人们害怕兵役,东归的念头,就无法遏止!”于是用全部私财赏赐归降的人,以招抚当地部族。归降的吐蕃人浪息曩,被李晟奏本封王,每次吐蕃使者来,李晟一定请浪息曩一同会见,让他穿着锦袍、系着金腰带来表示宠爱。吐蕃人都互相传告,羡慕浪息曩。

  吐蕃宰相尚结赞会设奸计,尤其讨厌李晟,和其他人商量说:“唐朝著名的将领是李晟和马燧、浑王咸。不除掉这三人,必定是我们的祸害。”于是采用反间计,派使者通过马燧求和,和议达成,就请求结盟,又借结盟之机劫持浑王咸,用这让马燧丢脸。贞元二年(786)九月,吐蕃采用尚结赞的计策,就调大批部队进入陇州,抵达凤翔,并不掳掠,还说:“请我们来,怎么不用酒肉犒劳?”慢慢才退兵,用这来离间李晟。这一次,李晟先派衙将王亻必选精兵三千人,埋伏在氵开阳,告诫他说:“吐蕃兵经过城下时,不要攻前后军,前后军虽被打败,但中军无损,如果他们再合力进攻你,你必然被他们打败。你等他们前军过后,看见举五方旗、穿武豹衣的,就是他们的中军,出其不意,可以立大功。”王亻必按李晟的部署,果然和尚结赞遭遇。他出城袭击,吐蕃兵都败逃了,他的兵将不认识尚结赞,因此尚结赞侥幸逃脱了。十月份,李晟出兵袭击吐蕃摧沙堡,攻克了此地,杀死了守堡将领扈屈律悉蒙等人,从此尚结赞多次派使者求和。十二月份,李晟到京城朝拜,上奏说:“吐蕃不讲信用,不能答应。”宰相韩氵晃也赞同李晟的意见,请求调军队粮食给李晟,派兵进攻吐蕃。皇帝正不想用兵,怀疑将领贪功惹事。碰上韩氵晃去世了,张延赏当权,和李晟有矛盾,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晟的坏话,并说不能让他长期带兵。张延赏想任命刘玄佐、李抱真,负责西北边境,让他们立功来压倒李晟,唐德宗听了张延赏的话,罢免了李晟的军职。贞元三年(787)三月,封李晟为太尉、中书令,只是上朝请安。这年闰五月,浑王咸和尚结赞在平凉盟誓,吐蕃果然来劫盟,浑王咸单骑逃脱,同行的将领官员都被抓去了。六月份,又罢免了河东节度使马燧的军职任命为司徒,全中了尚结赞的计。

  李晟免军职后,上朝之外,很少与人来往。通王府长史丁琼,也遭张延赏排挤,心里怨恨,就请求见面谈话,说道:“您功劳这么大,还被免去了军职,古来功大的人,没能活命的。国家如有变乱,我愿跟随您,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为什么不早做准备?”李晟发怒说:“你哪里听来这不吉利的话!”马上把丁琼抓起来报告了这事。贞元四年(788)三月,下诏给李晟建立五代家祠,追封李晟高祖父李芝为陇州刺史,曾祖父李嵩为泽州刺史,祖父李思恭为幽州大都督。祠建成后,命官府供应祭品、用具、陈设,掌礼仪的官员做司仪举行祭礼。

  贞元五年(789)九月,李晟和侍中马燧在延英殿被召见,皇帝嘉奖他们的功劳,降诏说:“过去我的祖先,在天下动荡的时候,清除隋末的寇盗,登上帝位,保护人民;也有善战的将领,忠心的大臣,辅佐筹划,参与帮助,施行仁政,打败敌寇,威武不屈,平定动乱,秉承上天的仁德,施行于海内。到天下平定、年号确立、帝业稳固、大臣就位;于是画好功臣的容貌,排列在凌烟阁上,宣扬他们的功绩,录下他们的仪表,一来当时不忘,二来传给后人,君臣情谊,非常深厚。贞元五年(789)秋天九月,我到西宫去,远望高阁雄伟,近看功臣遗容,庄严肃穆、和气恭敬,想到辅佐的功勋,更感创业的艰辛。看往昔想今天,时代相近。况且功勋人才各代都有,只要才能优异,生逢其时,使皇帝尊荣人民安宁,贤臣哪朝没有?中宗皇帝时,有桓彦范等立辅佐大功;肃宗皇帝时,郭子仪平定叛乱;现在李晟等保卫我。都勤勉尽力,为国平叛,与开国名臣比,哪里差多少?不录功绩,不算表彰贤臣。何况纪功颂德,是圣祖开创的,我怎敢荒怠!有关部门应排列年代先后,画好他们各人的像排在原有名臣的后边,再命皇太子书写我这命令,刻在墙上。颂扬大功,做臣民的榜样,使后人能瞻仰容颜,知道大功臣的不朽业绩。”又令皇太子抄录这命令赐给李晟,李晟把它刻在碑上树在大门左边。

  当初,李晟在凤翔时,对幕僚说:“魏征能直说强谏,使太宗皇帝超过尧、舜,是真正的忠臣,我敬仰他。”行军司马李叔度说:“这是文臣谏官的事,不适合您做。”李晟严肃地说:“司马说错了。经传说:'国家政治清明,实话直说。’现在是清明时期,我侥幸被任命为将相,心里认为不对,瞒着不说,怎能算得上敢谏不瞒、知无不言的人呢!说得对错供皇上判定。”李叔度惭愧地退了出去。因此李晟任宰相时,每当皇帝问事,他一定说出所有的意见而不阿谀奉迎,尽大臣的职责。他生性不多说话,不曾对亲近者泄露过政情。他了解部下情况,每次治军,都说某人有功劳,某人办事能干,即使是当差的小功劳,他也一定记下姓名。他尤其讨厌部下结党倾轧,喜欢善良痛恨邪恶,是他的本性。对曾有恩情的人,厚予报答。当初,谭元澄任岚州刺史时曾对李晟有恩情,后因罪贬到岳州,到李晟显贵了,奏本重审昭雪,皇上下诏追赠谭元澄为宁州刺史。谭元澄有三个儿子,李晟抚养照顾殷勤周到,使他们在从政学问上都有成就,当时人都推崇他。他治家以严闻名,众儿子侄儿不是早晚不能拜见他,谈话不涉及公事,他待王氏外甥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有年正月,嫁到崔家的女儿回家探亲,还没上台阶,李晟拦住她说:“你有家庭,婆婆健在,媳妇应在家办酒做菜、

接待客人。”就不见她而打发她回家,懂礼节重家教到了这样的地步。他贞元九年(793)八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皇帝为这悲痛流泪,停止上朝五天,命群臣到他家里去哀悼,令京兆尹李充监督保护办丧事,官府供应丧葬用具,丧礼加厚。到入殓时,皇帝亲笔写信慰问,送到灵柩前,上写:

  “皇帝派第五守进对已故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官太傅的灵位说:上天降福我国,降生您这人才,这是阴阳造化、山岳显灵。您力平叛乱,保护了皇朝;消灭了叛军、收复了京城。忠心使人民和神仙感动,为国家建立功勋,救时局平叛乱,靠您这大功臣,位至三公,使中外和谐,为皇帝谋划,辅佐扶助。常尽力劝谏,拾遗补阙,情意深厚,君臣无间。正希望共享国家盛世,让您永做国家栋梁。您生病后,十多天来,我每天都希望能够痊愈,好再次相见,佐我皇位,争取太平。哪知医药无效,突然去世,夺去了我的贤臣和辅佐,天不留情,多么可惜!啊!大楼正建,却丢失了栋梁;大江未渡,却失去了船桨。君臣情谊,追念更增悲伤,看了您临终的奏章,倍添感慨。您一家后代,我一定始终保护。何况李愿和弟弟们,受您教导得好;我知恩图报,怎能忘了您的功勋?即使您不说,我也牢记在心。以前您活着时,没能感受到我的深情,现在与我长辞,将能知道我的厚谊。没什么能表达我的怀念,说这话时泪流满面,因此亲笔写这几行字,主要表达我的怀念,为了早点派人送来,词句没有润色,忠魂有灵,将能体察我的心意。”

  又颁文追赠为太师,赐谥号叫忠武。李晟死后,朝廷在盐州筑城,修复了盐池,皇帝赏赐宰相新盐,难过地想到了李晟,就命把盐送到他的灵前。又常派宫中使者到李晟家问候照顾他的儿女们,教导告诫无微不至。听说李愿等有一点功绩,皇帝就喜笑颜开,自始至终受到宠爱,没有人比得上李晟。

  元和四年(809),唐宪宗下诏说:“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安宁,扬名千古,建不朽功业的人,我一定用特别的宠遇、亲切的眷念报答他,国存荣存,载入典册。已故为国平叛的功臣、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西平郡王、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追赠太师的李晟,是不常有的英雄,天生忠诚,有扭转乾坤的韬略、用兵的才干,用自己的忠贞,使军队齐心,在国家遭难之时,立平叛之功。叛贼歼灭,宫殿收复,怀念这功绩,虽已经褒奖过。要使国家永远太平,应永记贤臣的功绩,想增加对昔日功臣的褒奖,将他家和皇室后代并列,成为皇室亲族,来表达一片心意。他的家族应编入皇室名册,李晟灵位应放进德宗皇帝祠庙享受祭祀。”

  李晟的十五个儿子:李侗、李亻由、李偕,无官早逝;以下李愿、李聪、李兑、李訹、李凭、李恕、李宪、李訫、李懿、李听、李、李之中,李聪、李兑,任小官去世;而李愿、李訫、李听最出名。


【三】新唐书《李晟传》

(选自二十五史《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九,作者宋,欧阳修,)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晟幼孤,奉母孝。身长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从击吐蕃。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忠嗣怒,募射者,晟挟一矢殪之,三军欢奋。忠嗣抚其背曰:“万人敌也。”凤翔节度使高升召署列将,击叠州叛羌于高当川,又击连狂羌于罕山,破之。累迁左羽林大将军。广德初,击党项有功,授特进,试太常卿。   

大历初,李抱玉署晟右军将。吐蕃寇灵州,抱玉授以兵五千击之,辞曰:“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多。”乃请千人。由大震关趋临洮,屠定秦堡,执其帅慕容谷钟,虏乃解灵州去。迁开府仪同三司,以右金吾卫大将军为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马璘与吐蕃战盐仓,败绩;晟率游兵拔璘以归,封合川郡王。璘内忌晟威略,归之朝,为右神策都将。德宗始立,吐蕃寇剑南,方崔宁未还,蜀土大震,诏晟将神策兵救之。逾漏天,拔飞越等三城,绝大渡,斩虏千级,虏遁去。   

建中二年,魏博田悦反,晟为神策先锋,与河东马燧、昭义李抱真合兵攻之。斩杨朝光,晟乘冰度洺水,破悦;又战洹水,悦大败,遂进攻魏。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硃滔、王武俊围康日知于赵州也,抱真分兵二千戍邢,燧怒,欲班师。晟曰:“奉诏东讨者,吾三帅也。邢、赵比壤,今贼以兵加赵,是邢有昼夜忧,李公分众守之,不为过,公奈何遽引去!”燧悟,释然,即造抱真垒,与交欢。晟建言:“以兵趋定州,与张孝忠合,以图范阳,则武俊等当舍赵。”帝壮之,授御史大夫,又俾神策三将军莫仁擢等隶之。晟自魏引而北,武俊果解去。晟留赵三日,与孝忠连兵,北略恒州。围硃滔将郑景济于清苑,决水灌之。悦、武俊引兵战白楼,孝忠兵笮,晟引步骑击破之,清苑益急。滔、武俊大惧,悉起兵来救,围晟军。晟内攻景济而外抗滔等,自正月至五月不解。会晟疾甚,不能兴,军中共计引还定州,而贼犹不敢逼。   

疾间,将复进,会帝出奉天,有诏召晟即日治严。而孝忠以军介二盗间,倚晟为重,数止晟无西。晟语众曰:“天子播越,人臣当百舍一息。义武欲止吾,吾当以子为质。”乃以凭约昏,并遗良马。孝忠有亲将谒晟,晟解玉带遗之,使喻孝忠。乃得逾飞孤,次代州,诏迎拜神策行营节度使。进临渭北,壁东渭桥,所过樵苏无犯。时刘德信自扈涧败归,亦次渭南,军嚣无制。德信入谒晟,晟责所以败,斩之,以数骑入壁劳其军,无敢动。晟已并兵,则军益振。   

于是朔方李怀光方军咸阳,不欲晟当一面,请与晟合。有诏徙屯,乃引趋陈涛斜,与怀光联垒。晟每与贼战,必锦裘绣帽自表,指顾阵前。怀光望见,恶之,戒曰:“将务持重,岂宜自表襮,为贼饵哉!”晟曰:“昔在泾原,士颇相畏伏,欲令见之,夺其心尔。”怀光不悦,迁延有异志。晟使间说怀光曰:“贼据京邑,天子暴露于外,公宜速进兵。虽晟不肖,愿为公先驱,死且不悔。”怀光不纳。每兵至都城下,而怀光军多卤掠,晟军整戢。怀光使分所获遗之,又辞不敢受。怀光谋沮挠其军,即奏言:“神策兵给赐比方镇独厚,今桀逆未平,军不可以异。且众以为言,臣无以解。惟陛下裁处。”怀光欲晟自削其军,则士怨易挠。帝议诸军与神策等,力且不赡,遣翰林学士陆贽临诏怀光,令与晟计所宜者。怀光曰:“禀赐不均,军何以战!”贽数顾晟,晟曰:“公,元帅,军政得专之。晟将一军,唯所命,其增损费调,敢不听?”怀光默然计塞,顾刻削禀赐事出己,乃止。   

怀光屯咸阳凡八旬,帝数促战,以伺贼隙为言,卒不出兵,阴通硃泚,反迹浸露。晟惧为所并,上言:“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赵光铣、唐良臣、张彧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未报。会吐蕃欲佐诛泚,帝议幸咸阳督战,怀光大骇,疑帝夺其军,图反益急。晟与李建徽、阳惠元皆联屯,适有使者到晟军,晟乃令曰:“有诏徙屯。”即结阵趋东渭桥。后数日,怀光并建徽、惠元兵,惠元死之。   

是日,帝进狩梁州,骆谷道隘,储供不豫,从官乏食,帝叹曰:“早用晟言,三蜀之利,可坐有也。”顾浑瑊曰:“渭桥在贼腹中,兵孤绝,晟能办胜邪?”瑊曰:“晟秉义挺忠,崒然不可夺。臣策之,必破贼。”帝乃安。自行在遣晟将张少弘口诏进晟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晟受命,拜且泣曰:“京师天下本,若皆执羁靮,谁将复之!”乃缮甲兵,治陴隍,以图收复。

是时,晟提孤军横当寇锋,恐二盗合以轧之,则卑词厚币,伪致诚于怀光者。时敖廥单覂,乃使张彧假京兆少尹,多署吏,调畿内赋,不淹旬,刍米告具。乃陈兵下令曰:“国家多难,乘舆播迁,见危死节,自吾之分。公等此时不诛元凶,取富贵,非豪英也。渭桥断贼首尾,吾欲与公戮力一心,建不世之功,可乎?”士皆雪泣曰:“惟公命。”于是骆元光以华州之众守潼关,尚可孤以神策兵保七盘,皆受晟节度; 戴休颜举奉天,韩游瑰悉邠宁军从晟。怀光始惧。晟乃移书显让之,使破贼自赎。怀光不听,然其下益携落,畏为晟袭,乃奔河中。其将孟涉、段威勇以兵数千自拔归,晟皆表以要官。帝遣使者间道诏晟兼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帝欲益西幸,晟请驻梁、汉以系天下望。又进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时京兆司录参军李敬仲自贼中来,乃署节度府判官,以谏议大夫郑云逵为行军司马,擢张彧自副。   

神策军及晟家皆为贼质,左右有言者,晟涕数行下,曰:“陛下安在,而欲恤家乎?”泚使晟吏王无忌婿款壁门曰:“公等家无恙。”晟怒曰:“尔乃与贼为间乎?”叱斩之。时输缣不属,盛夏,士有衣裘者,晟能与下同其苦,以忠谊感发士心,终无携怨。逻士得姚令言、崔宣谍者,晟命释缚,饭饮之,遣还,敕曰:“为我谢令言等,善为贼守,勿不忠于泚。”  

乃引兵叩都门,贼不敢出,振旅而还。明日,会诸将图所向,众对先拔外城,然后清宫。晟曰:“外城有里闬之隘,若设伏格战,居人嚣溃,非计也。贼重兵精甲聚苑中,今直击之,是披其心腹,将图走不暇。”诸将曰:“善。”乃自东渭桥移壁光泰门,以薄都城,连沟栅。而贼将张庭芝、李希倩求战,晟顾曰:“贼不出,是吾忧也。今乃冒死来,天诱之矣。”勒吴诜等纵兵鏖击。贼攻华师急,晟以精骑驰救,中军噪而从,大破之,乘胜入光泰门;再战,败却,僵尸相藉,余众走白华,贼大哭,终夜不息。翌日,将复战。或请待西师,晟曰:“贼既败,当乘机扑殄。苟俟西军,是容其为计,岂吾利邪?”乃悉军军光泰门,使王佖、李演将骑,史万顷将步,抵苑北。晟先夜隤苑垣为道二百步,比兵至,贼已伐木塞以拒战。晟叱诸将曰:“安得纵贼?今先斩公矣!”万顷惧,先登,拔栅以入,佖督骑继之。贼崩溃,执其将段诚谏,大兵分道进,雷噪震地。令言、庭芝、希倩等殊死斗,晟令唐良臣等步骑奔突,贼阵成辄北,十余遇皆不胜,蹙入白华。贼伏千骑出官军背,晟以麾下百骑自驰之,左右呼曰:“相公来!”贼惊溃,禽馘略尽。泚率残卒万人西走,田子奇追之,余党悉降。   

晟引军屯含元外廷,舍右金吾次,令军中曰:“五日内不得辄通家问,违者斩。”遣京兆尹李齐运部长安、万年令,分慰居人,秋毫无所扰。别将高明曜取贼妓一,司马伷取贼马二,即斩以徇。坊人之远者,宿昔乃知王师之入也。明日,孟涉屯白华,尚可孤屯望仙门,骆元光屯章敬寺,晟屯安国寺。斩贼用事者及臣贼宦竖于市,表著节不屈者,择文武摄台省官,以俟乘舆。条胁污于贼者,请以不死。   

露布至梁,帝感泣,群臣上寿,且言:“晟荡夷凶憝,而市不易廛,宗庙不震,长安之人不识旗鼓,虽三代用师,不能加之。” 帝曰: “天生晟,为社稷万人,岂独朕哉!”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千户。晟遣大将吴诜以兵三千到宝鸡清道,自请迎扈,不许。帝至自梁,晟以戎服见三桥,帝驻马劳之。晟再拜顿首,乃臣不任职之咎,敢请死。”伏道左,帝为掩涕,命给事中齐映起之,使就位。有诏赐第永崇里,泾阳上田、延平门之林园、女乐一列。晟入第,京兆供帐,教坊鼓吹迎导,诏将相送之。帝纪其功,自文于碑,敕皇太子书,立于东渭桥,以示后世云。又令太子录副以赐。

始,晟屯渭桥也,荧惑守岁,久乃退,府中皆贺曰:“荧惑退,国家之利,速用兵者昌。”晟曰:“天子暴露,人臣当力死勤难,安知天道邪?”至是,乃曰:“前士大夫劝晟出兵,非敢拒也。且人可用而不可使之知也。夫惟五纬盈缩不常,晟惧复守岁,则我军不战自屈矣!”皆曰:“非所及也。”

泾州倚边,数戕其帅,晟请治不龚命者,因以训耕积粟实塞下,羁制西戎。帝乃拜晟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实封千五百户。晟请与李楚琳俱行,亦将治杀张镒罪,帝方务安反侧,不许。晟至凤翔,乱将王斌等十余人以次伏诛。时宦者尹元贞持节到同、华,擅入河中谕慰李怀光。晟劾元贞矫使,欲洗宥元恶,请治罪。又言:“赦怀光有五不可:河中抵京师三百里,同州制其冲,兵多则示未信,少则力不足,忽惊东偏,何以待之?一也。今赦怀光,则必以晋、绛、慈、隰还之,浑瑊、康日知又且迁徙,二也。兵力未穷,忽宥反逆,四夷闻之,谓陛下兵屈而自罢耳;今回纥拒北,吐蕃梗西,希烈僭淮、蔡,若弃强示弱,以招窥觊,三也。怀光既赦,则朔方将士悉复叙勋行赏,追还缣廪;今府库空殚,物不酬满,是激其叛,四也。既解河中,诸道还屯,当有赐赉,赏典不举,怨言必起,五也。今河中米斗五百,刍稿且罄,人饿死墙壁间,其大将杀戮几尽,围之旬时,力穷且溃,愿无养腹心疾为后忧。臣请选精兵五千,约十日粮,可以破贼。”帝方以贼委马燧、浑瑊,故不许。   

晟至泾而田希鉴迎谒,执之,并其党石奇等悉伏诛。表右龙武将军李观为泾原节度使。晟常曰:“河、陇之陷,非吐蕃能取之,皆将臣沓贪,暴其种落,不得耕稼,日益东徙,自弃之尔。且土无缯絮,人苦役扰,思唐之心,岂有既乎?”因悉家赀怀辑降附,得大酋浪息曩,表以王号。每虏使至,必召息曩于坐,衣大锦袍、金带,夸异之,虏皆指目歆艳。吐蕃君臣大惧,相与议。尚结赞者善计,乃曰:“唐名将特李晟与马燧、浑瑊尔,不去之,必为吾患。”即遣使委辞,因燧请和,且求盟,因盟谋执瑊以卖燧,于是结赞大兴兵逾陇、岐,无所掠,阳怒曰:“召吾来,乃不牛酒犒军。”徐引去。以是间晟。晟选兵三千,使王佖伏汧阳旁,击其中军,几获结赞。晟又遣野诗良辅等攻摧沙堡,拔之。结赞屡乞和,会晟朝京师,奏言:“戎狄无信,不可许。”宰相韩滉与晟合,因请调军食以给西师。然天子内厌兵,疑将臣生事。亦会滉卒而张延赏当国,故与晟有隙,后虽诏讲解,而阴不与也,密言晟不可久持兵,更荐刘玄佐、李抱真经略西北,俾立功以间晟。帝惑其言。   

贞元三年,帝坐宣政殿引见晟,备册礼,进拜太尉、中书令,罢其兵。诏晟乘辂谒太庙,视事尚书省,赐良马、锦彩千计。是岁,瑊与吐蕃盟平凉,虏劫之,瑊挺身免,诏罢燧河东,皆如结赞计云。通王府长史丁琼者,尝为延赏挤抑,内怨望,乃见晟曰:“以公功,乃夺兵柄,夫惟位高者难全,盍早图之?”晟曰:“君安得不祥之言?”执以闻。   

明年,诏为晟立五庙,追贲高祖芝以下祔其主,给牲器床幄,礼官相事。它日,与马燧见延英,帝嘉其勋,下诏曰:“昔我烈祖,乘乾坤荡涤,扫隋季荒茀,体元御极,作人父母。则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左右经纶,参翊缔构,昭文德,恢武功,威不若,康不乂,用端命于上帝,付畀四方。王业既成,太阶既平,乃图厥容,列于凌烟阁,懋昭绩效,表式仪形,以弗忘朝夕,永垂乎来裔。君臣之义,厚莫重焉。岁在己巳秋九月,我行西宫,瞻望崇构,见老臣遗像,颙然肃然,和敬在色。想云龙之协期,感致业之艰难,睹往思今,取类非远。且功与时并,才与世生,苟蕴其才,遇其时,尊主庇人,何代蔑有?在中宗时,有如桓彦范等,著辅戴之绩;在玄宗时,有如刘幽求等,申弼翼之勋;在肃宗时,有如郭子仪,扫除氛祲。今顾晟等,保宁朕躬,咸宣力肆勤,光复宗祏,订之前烈,夫岂多谢。阙而未录,孰旌厥贤?况念功纪德,文祖所为也,在予其曷敢怠?有司宜叙先后,各图其象于旧臣之次。”命皇太子书其文以赐晟,晟刻石于门。   


【四】新旧唐书《李晟传》比事质疑

原载:台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2011年 8 月

第 33 卷 第 4 期

《新唐书·李晟传》比事质疑

尤炜祥 王晓文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新唐书》的撰修是因为宋人不满意《旧唐书》的编撰,认为“记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但《新唐书》在撰修过程中对《旧唐书》的记载能简则简, 能省则省,造成许多事件、人物传记等事 实不清。从唐中兴名将李晟的出身、官职等记载为例,对照《旧唐书》等古籍的记载, 可以清楚地印证上述观点。

关键词:《新唐书》;比事;质疑

中图分类号: K237.1          文献标识码: A

李晟是唐德宗时期的中兴名将,当时曾发生 多起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叛乱, 关键时刻, 每每是李 晟挽狂澜于既倒,特别是朱 此叛军一度占领了京 城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又是李晟率兵回师讨 平,收复长安。因此,唐德宗对李晟感激涕零, 嘉 其勋力:“在中宗,则桓彦范等著其辅戴之绩; 在玄 宗,则刘幽求等申翼奉之勋;在肃宗,则郭子仪扫 殄氛浸;今则李晟等保宁朕躬。”[1]3673 把李晟比作 了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但《新唐书·李晟传》 (以下简称《新传》)的记载却存在诸多疑义, 现将 《旧唐书·李晟传》 (以下简称《旧传》)等书与之相 较,提出质疑。

一、关于李晟的出身

《新传》记载:“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4863“裨将”是军中的副 将。从记载看,李晟的祖辈都是凭武力做官, 而且 职位并不高,最高的也不过是个裨将。同时,还不 是什么有名目的裨将,无非是军中一般将领的副 手。显然,《新传》的侧重点在祖辈的官位不高。《旧 传》的记载有所不同: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 祖思恭, 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1]3661“代”当为避 太宗讳。《旧唐书》 (以下简称《旧书》)避唐讳,《新 唐书》 (以下简称《新书》)则不避。《旧传》的记载除 了详于《新传》点出了李晟祖辈的名字外, 主要侧重于两点:一是李晟的祖辈世代都居住在陇右。二 是都在军中服过役, “为裨将”。其实就是李晟也做 过裨将,“(韩幌)初判度支,李晟以裨将白军事,幌待 之加礼,使其子拜之,厚遗器币鞍马。后晟终立大 功。”]4473 这里当然是称颂韩幌能礼贤下士,但也 说明“裨将”的职位并不高。但对于李晟祖辈的官的祖辈“位不过裨将”,就不确了。按《新表》的排列 顺序,“嵩”、“思恭”、“钦”当分别为李晟的曾祖父、 祖父、父亲。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应该说官职 不小了,虽说刺史只是一地的行政长官, 并不带兵 打仗,但李晟的父亲李钦曾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正 三品,是皇家禁军的头目,也是要统军打仗的, 故 决不是 将”能比拟的。那么,为什么《新传》与《新表》会产生这样的 矛盾呢?宋吴缜《新唐书纠缪》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也许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新书》)纪、志、 表则欧阳公主之, 传则宋公主之。所主既异,而不 务通知其事,故纪有失而传不知,传有误而纪不 见。”]4 又云: 始也,不考其虚实有无, 不校其彼 此同异。修纪、志者,专以褒贬笔削自任; 修传者则 独以文辞华采为先,不相通知,各从所好,其终也,遂合为一书而上之。”]6 其实,不光欧、宋“所主既异”,而且欧、宋修书还不同时, “(欧阳)修之修《唐书》乃在嘉佑之前至和年间事, 距(宋)祁稿成时相去已十余年”。]460难怪清陆增祥在《八室金石补正》里提出了怀疑认为:“《表》之所书必为赠官, 《李晟碑》作嵩,赠洮州刺史。思恭,赠幽州大都督。钦,陇西节度经略副使,赠太子太保。《表》称嵩、思恭赠官与碑不合。当以碑为确。”]223 陆增祥可能并没有看到吴缜的《新唐书纠缪》,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怀疑。陆增祥的怀疑是把结论前置,然后根据结论来推断“《表》称嵩、思恭赠官与碑不合。当以碑为确”。但陆并没有交代结论所据, 这样,所推断的一切就失之武断了。陆增祥所指的《李晟碑》,应该就是《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以下也简称《李晟碑》),其中有关李晟的出身是这样记载的:“曾祖嵩,皇珉州刺史,赠洮州刺史;祖思恭,皇洮州刺史,赠幽州大都督; 考钦,皇左金吾卫大将军、陇右节度经略副史, 赠太子太保。代有名迹,雄于西土。”]3231《李晟碑》现存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一中内,碑文由唐代宰相裴度所撰, 翰林学士柳公权所书。从碑文上看, 李晟的曾祖父李嵩确有赠官,但赠官洮州刺史, 终官珉州刺史;祖父思恭赠官幽州大都督, 终官洮州刺史; 父亲钦赠官太子太保,终官左金吾卫大将军、陇右节度经略副史。终官与《新表》记载正合。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把李嵩为岷州刺史定在“高宗、武后间”;]455 把李思恭为洮州刺史定在“开元中”。]389 另外,从李晟孙子李琮的墓志铭中也能证明《新表》之确实:“府君讳琮,字温中,先曰陇西人也。门承台鼎,代袭勋崇 … … 曾祖钦,皇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大将军、赠太子太保。雄名伟望,迥冠古今。祖晟,皇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2146 李晟父亲李钦的终官、赠官分得清清楚楚, 决不是“裨将”可以替代的。《旧传》也有佐证:“(贞元) 四年三月,诏为(李)晟立五庙, 以晟高祖芝赠陇州刺史, 曾祖嵩赠泽州刺史, 祖思恭赠幽州大都督。”[1]3673《唐会要》卷四十五《功臣》同。《李晟碑》“泽州”作“洮州”。“泽 ”与“洮 ”古发声同,疑“泽州”当是“洮州”音近误。另外,洮州在甘肃西南, 是李晟的家乡,而泽州在山西东南部,无论是从古代重衣锦还乡来说, 还是从地理位置来说,都应该是洮州,而不是泽州。《旧唐书》、、《唐会要》清楚地记载了李晟祖辈的赠官是什 么,陆增祥的判断无据, 不足为凭。同时《李晟碑》 的 有名迹,雄于西土”也表明,《新传》记载李晟 的祖辈“位不过裨将”是有疑义的。要称得上几代 都 有名迹,雄于西土”,非得几代都是当地的豪 门望族才行。唐代的最大外患, 来自西北方向的吐 蕃。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攻占了陇右,关 中暴露,京城危迫。贞元三年 87),唐德宗一次向 群臣询问与吐蕃结盟一事时, “李晟继前曰: 臣'生 长边城,备知蕃人,动先诈伪。今日之事,诚如柳浑 所忧。’”(《唐会要》卷五十一《识量上》)可见,李晟 家乡地处边境。陇右,即今宁夏南部的陇山以西迄 于甘肃敦煌一带, 很有可能李晟的祖辈就是陇右的豪强,因此,被李唐朝封为当地的刺史, 这种情 况在唐代是不少见的。这样,才有《新表》李晟祖辈 均为当地刺史的记载。同时,裴度差不多是李晟同 时代人,而且是山西闻喜人, 与李晟的家乡比较接 近,对这位当时大名鼎鼎中兴名将李晟的情况应该是十分了解的,故他撰写的《李晟碑》应该是可信的。

二、累迁左羽林大将军是否成立

对于李晟的发迹,《新传》 是这样记载的, “凤 翔节度使高 召(李晟)署列将。击叠州叛羌于高 当川,又击连狂羌于罕山, 破之。累迁左羽林大将 军。广德初,击党项有功,授特进,试太常卿。”]4863 高为凤翔节度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 61),]2 “列将”,众将也。“左羽林大将军”,正三品。广德为 唐代宗年号, 共二年, 广德初即广德元年 63) 。也 就是说李晟在上元二年至广德元年前一年多的时 间里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列将升迁为左羽林大将 军、正三品官了, 这种越阶式的升迁在唐代是不存 在的。《新传》接着的记载也表明“累迁左羽林大将 军”的不存在,即 “大历初,李抱玉署(李)晟右军 将”。]4863 大历也是唐代宗年号,共十四年, 大历初 可以认为是大历一、二年 66—767) 。唐代无“右 军”之专设,只有统领几支军队时有 “左军”、“右 军”之分,此“右军”即属此。但唐代将领有步将、骑 将、都将、将军和大将军之分, 此“右军将”,指代不 明,《旧传》作“右军都将”,[1]3661《册府元龟》卷三百 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同,故疑“右军将”当 是“右军都将”之误,“右军”下夺一“都”字。“都”是 唐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千人为一都。《新·宦官传 下·田令孜》:“别募神策新军, 以千人为都, 凡四十五都分左右十军统之。”]5587《旧·僖宗本纪》:“时自 蜀中护驾,(田)令孜招募新军五十四都,都千人,左 右神策各二十七都,分为五军,令孜总领其权。”[1]721      “都将”也只是千人之将, 职位并不高。如果说广德 元年 63)之前李晟就已经是左羽林大将军、正三 品的话,那么经过了三四年,中间又打了不少胜 仗,他的官衔反而越来越低了, 从“左羽林大将军” 降为了“都将”,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在《李晟 碑》中也没有李晟任左羽林大将军的记载, 毕竟是 正三品大官,如果李晟真的担任过, 《李晟碑》应不 会漏载。

对照《旧传》的记载:“凤翔节度使高雅闻其 名,召补列将。尝击叠州叛羌于高当川,又击宕州 连狂羌于罕山,皆破之,累迁左羽林大将军同正。广 德初,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署晟总游兵, 击破党项羌 高玉等, 以功授特进, 试光禄卿,转试太常卿。”[1]3661 与《新传》“累迁左羽林大将军”不同,这里是“累迁 左羽林大将军同正”,《册府元龟》 卷三百五十九 《将帅部·立功第十二》同。

唐代左右羽林军各置大将军一人,编制之外 设置的大将军即为外官, 给半俸,一般不判事,加 同正名号者,给全俸,唯不给职田。这是唐朝安排 勋臣、冗官的一种制度。“左羽林大将军同正”是编 外大将军,是个虚职,并不担任实际的职事, 只是 表明李晟功勋卓著。直至广德初 63),李晟“以功 授特进,试光禄卿,转试太常卿”,也都是文散官, 虚职。虽然特进,正二品, 但不过是高级散官而已, 李晟当时实际上的职务并不高。故李晟“累迁左羽 林大将军”,而应从《旧传》作“累迁左羽林大将军 同正”。

三、 金吾卫大将军”当是金吾卫将军”之误

《新传》:“吐蕃寇灵州,(李)抱玉授以兵五千 击之,辞曰:'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多。’乃请千人。 由大震关趋临洮,屠定秦堡,执其帅慕容谷钟, 虏 乃解灵州去。迁开府仪同三司, 以右金吾卫大将军 为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4863《旧传》:“四年,吐 蕃围灵州,抱玉遣晟将兵五千以击吐蕃,晟辞曰 “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太多。”乃请将兵千人疾出大 震关,至临洮,屠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 钟而还,吐蕃因解灵州之围而去。拜开府仪同三 司。无几,兼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并总游兵。无何,节度使马磷与吐蕃战于 盐仓,兵败,晟率所部横击之, 拔磷出乱兵之中, 以 功封合川郡王。磷忌晟威名,又遇之不以礼, 令朝 京师,代宗留居宿卫, 为右神策都将。”[1]3661《新传》 的“右金吾卫大将军”,《旧传》作“左金吾卫大将 军”,《册府元龟》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 二》的记载大致同《旧传》,但无“左金吾卫大将军” 一职,径直就是“拜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 都知兵马使,累封合川郡王, 为右神策都将”。应该 说《册府元龟》无“左金吾卫大将军”一职,并不是 遗漏。考《李晟碑》:“累迁至光禄太常卿, 阶爵在第 一品,泾原、四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四面都游 奕使,悬识虏态,周知地形,应变不穷,有夺有待, 骥骤庭而莫展, 云出岫而斯飞。代宗征之,以左金 吾卫将军为神策军兵马使。”]3231 这里 “泾原、四 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与“左金吾卫将军”并不 是同时授予的,而是有先后的, 故在《册府元龟》记 载中没有出现“左金吾卫大将军”一职很正常,因 为本来就不是一起授予的。《李晟碑》 中李晟担任 的是 金吾卫将军”,不是“左金吾卫大将军”,前者是从三品,后者是正三品。《李晟碑》立于唐文宗 大和三年 29),距李晟死于贞元九年 93)才三十余年,很接近,故当以《李晟碑》为确。同时结合《旧传》、《册府元龟》,李晟被授予“左金吾卫将军” 应该在 宗留居宿卫,为右神策都将”之后,因为 “右神策都将”是右神策军中的一都之将, 上面还 有右神策大将军, 正三品, 右神策将军, 从三品 。 “右神策都将”充其量是正四品。李晟不可能担任 从三品官之后, 再回过头来担任正四品官, 除非是 “兼授”、“加授”或“仍充”。另外,李晟是“以左金吾 卫将军为神策军兵马使”,是实际上的神策军统帅 了。唐肃宗即位初, 卫伯玉即以神策军兵马使率兵 赴难;唐代宗时, 鱼朝恩以观军容使统帅神策军也 加“知神策军马使”衔。故李晟不可能在“以左金 吾卫将军为神策军兵马使”之后,再为“右神策都 将”。

然而,《李晟碑》 并没有同 《新传》、《旧传》和 《册府元龟》出现李晟为“右神策都将”的记载?为 什么,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是这样解释的, “(《李晟碑》)其文简略之至,晟纯忠大功,多所遗 落,如破朱 此,收京城,功之尤大者,亦甚略”,]627 又云:“知(裴)度之所以不详者, 避重出也。所载历 官,碑与史不同者凡七条。”]627 原来,在立《李晟 碑》之前,唐德宗曾亲自制纪功碑以赐,立于东渭桥,“上思晟勋力,制纪功碑,俾皇太子书之,刊石 立于东渭桥。”[1] 3671 因此,裴度撰《李晟碑》时,为避 重复唐德宗的纪功碑,只取李晟“功之尤大者”而 记之,其余略去了。“右神策都将”对最后官拜太尉 兼中书令、封西平郡王的李晟来说,是不足道了, 《李晟碑》中不记载也就很好理解了。

四、是王西平郡,还是封西平郡王

《新传》:“帝乃拜晟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 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 实封千五百户。”[2] 4869 《旧传》作:“诏以晟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使,仍 充陇右、泾原节度使,兼管内诸君及四镇、北庭兵 马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1] 3671《李晟碑》同《旧 传》,作“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察等使及四 镇、北庭、泾原等州副帅,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实 封至一千五百户。”[6] 3231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云:“盖新书务多改 旧书以为功。”[4] 466 但能不能把《旧传》“封西平郡 王”,改为“王西平郡”呢?不能。郡王为爵位名。唐 制“皇兄弟、皇子, 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 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 以恩进 者封郡王。”[2] 1188 由此可见,郡王是仅次于亲王一 等的爵号。后来亦有大功臣、节度使等封郡王的, 但跟“郡”作为地方行政区域没有太大关系。何况唐 高祖武德元年就已经“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1] 6

西平,作为郡设置是在隋代,唐初已改名鄯州,在 今青海省乐都县。虽然在天宝年间曾一度又改为 西平郡, 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复为鄯州。李晟 封西平郡王在唐德宗兴元元年(784) ,“(兴元元年 八月) 以晟兼凤翔、陇右节度等使,及四镇、北庭、 泾原行营副元帅,进爵西平王。”[10] 1586 其时西平郡 早已改为鄯州, 已无西平郡一说。《新传》又如何使 李晟“徙王西平郡”?说“徙”,是因为李晟曾封“合 川郡王”,“封西平郡王”是改封而已,“兴元元年八 月,合川郡王李晟改封西平郡王。”(《唐会要》卷四 十六《封建》) 故《新传》把《旧传》“封西平郡王”,改 写为“王西平郡”是率尔为之,无论从封号,还是从 实际上已不存在西平郡来说,都属妄改了。

参考文献:

[1]刘煦.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

[3]吴缜.新唐书纠缪[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

[4]王鹤盛.十七史商榷[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8.                    

[5]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M] .北京:中华书局, 1998.           

[6]董浩.全唐文[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7]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8]周绍良, 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9]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0]司马光.资治通鉴[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On Comparison of Li Sheng Biography

in Old Tang Annals and New Tang Annals

You Weixiang ,Wang Xiaowen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New Tang Annals was compiled because Song people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Old Tang Annals on events records. However, the events were simplified in New Tang Annals, which cause many events and characters were not clear. Take Li Sheng as an example, New Tang Annals has such prob- lem.

Key words: New Tang Annals; event; doubt

收稿日期: 2011 - 06 - 12

作者简介: 尤炜祥 (1953 - ),男,江苏无锡人, 副编审。王晓文 (1968 - ),浙江萧山人, 馆员。


【五】唐立《忠 武 先 庙 碑 记 》

(2012-09-02 23:22:37)转载▼

标签: 尚书 太常博士 西平郡王 李晟 文化 分类: 陇西徙京兆西平堂李氏

《忠 武 先 庙 碑 记》

正议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张 彧 撰

朝议大夫守国子司业淮阳县开国男    韩彦弼 书

中散大夫行尚书刑部侍郎武骑尉    李 彞 篆额

彧尝闻之:四时旋干,日月以之照临,五行秀发,人伦以之降格,故有父子焉,有昭穆焉。裂土而封,则九州不紊;本支以序,则百代相因。至于存亡永怀,霜露增感,式展尊严之礼,爰修荐享之庙,左昭右穆,品秩之异殊,閟宫大宫,鲁郑之更作,皆古制也。

唐元臣太尉兼中书令李公名晟,字良器。秉寅亮之直道,建恢复之奇功,乃能光荣其亲,上及累世,箕裘不坠,燕翼相承。邈在圣明之朝,咸当庙食之。贵其积善以储祉,宏教以轨物,实惟我先太保府君之有焉。且禹塞峥嵘,金方之气劲,轩丘污漫,玉关之武备,惟我府君神授勇骨,代称飞将,挺拔而雄材屹耸,庶几戬谷而雅望俱存。仗武挥剑,共瞻韬略,犹仰高山徒增想象。夫源深者,水洁而流长;液厚者,胤钟而庆远。宁有先其事而晦迹,后其身以显名?遗风传不绝之勋,幽壤被无穷之赐,以为非大贤垂裕,则不产异代之英猷;非元勋立诚,则不扬先君之令范。起予者子,毋乃是乎?

公之远祖,出自颛顼,至皋陶为理官,赐姓理。殷末有理徵,以抗直获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李而免,后改李氏。周有伯阳为柱下史。秦有信为将军。汉有广为前将军。广十六代孙是凉武昭王暠,暠生歆,歆生重耳,苦沮渠蒙逊,奔江南仕宋,为汝南守;归魏,为弘农守。生抚,以大名之后镇武川,因为武川守而终于位焉。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先太保府君,洪延世胄,茂实良家。开元初,蕃夷叛乱,授任佐河西节度使郭知运,及陇右节度使王君琼等,委计讨叛,举无败策。亟蒙甄奏,寻至大官。每承燕喜,参画军要,饬战争则图全百姓;布号令则惠洽三军。行高于时,为众所恃。诗曰:“人之多辟,无自立辟。”其府君之谓乎?已矣哉!情甘数奇,位不充量,将欲实其腹,虚其心,落印绶于尧年,傲烟霞于舜日。琴樽是伴,山月为邻,嗒焉自处,聊为卒岁。

初,府君之佐戎也,尝独立,客有摄衣而进曰:“将军鹰扬豹变,骧首振麟,他年之贵,位极人臣,必在其子,况兼其身。命历之数,则三百六十甲子矣。”言讫遂退,不知所从。未几而夫人娠焉。及期我太尉公诞而应焉。公渥洼之驹,青田之鹤①。奇毛五彩,逸足千里。涵育稍长,顒然老成。十三读尚书,美周公、太公之保父王室;十七学兵法,爱孙子、吴子之芟夷叛臣。

天宝际,戎马生郊,龙蛇起陆。苟顺者窃危疑之柄,首逆者徼反覆之机。四方霆斗,六合云扰。火木之焚玉石,天人之斩鲸鲵。流血汪洋,喷八紘之溪谷;缰尸堆积,压九赋之原田。毒逋之怨即深,先君之仇益重。公壮心蓄愤,固敌是求。然以识达变通,气吞妖孽。聚米而山川在握,挥戈而铁石居心。以干戈为己任,以社稷为死所。南征北伐,仅二十年而攻必取,战必克。其于封赏爵邑,已至上卿。建中中,巨猾僭忒,连衡跋扈。掠夺我禁苑,窟穴我仙都,国无完人,天未悔祸。大驾已迁于巴汉,元凶复炽于咸秦。公以羸师五千,骞骑八百,脱河间九地之险,救阙下重围之急,一鼓作气,再鼓作力,錟刃划铲,缭垣崒崩,破豺狼之群,放貔虎之队。自丑至卯,风驱席卷。蹙缩赑屓,信军威之骇人;骑步腾蹇,觉胜势之如竹。王师不犯于秋毫,寇贼莫逃于天网。衣冠翕习,睹西汉之旧仪;文物昭张,荷维周之新命。士庶欢欣,趋驰拜迎。上乃整金舆,步玉辇,万骑夹熊罴之仗,六龙还翡翠之宫。端拱临朝,下诏罪已。而谓宰臣曰:朕朽索重驭,颓纲再纽;去危处泰,垂拱仰成。昔在幼冲,梦帝赉予良弼,斯晟协赞,雅符异人。乃者,渭阳孤军,凶盗日逼。岳立独制,逆流海停。更张我坤维,复正我乾象。虽见危效命,臣子之酬覆帱;而铭勋考绩,圣主之荣诸侯。况功济生灵,必垂祀典,事关存没,永被宠彰。汝所奋庸,克开我厥后;予将锡类,克报汝厥先。遂诏有司,涓吉日,勖尔构,咨尔模,出御府之金帛,役王宫之梓匠。版干高矗,柯叶敷森。约之阁阁,斗之橐橐,捄之仍仍,筑之登登。畚锸动而雄声隐雷,星焰交而猛气烈火。祀堂屹峙,斋院宏敞,蔼蔼焉,崇崇焉,修梁栋而虹舒,涂瓦黝而鸳覆。粤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二月丁亥,先庙成,尚书工部侍郎兼太常博士葳荐,修我公祔祭之仪,撰我公器备之用。即以公之大王父皇左翊府中郎将,讳芝,赠陇州刺史,为庙之昭也;妣张氏,赠清河郡夫人配焉。曾王父皇同陇右节度副使、左武卫大将军,讳嵩,赠泽州刺史,为祖之穆也;妣刘氏,赠彭城郡夫人配焉。大父皇洮州刺史、冀门军使,讳思恭,赠幽州大都督,为孙之昭也;妣高氏,赠齐国夫人配焉。烈考皇左金吾卫大将军,讳钦,赠太子太保,为亲之穆也;妣王氏,赠代国夫人配焉。以公先夫人张氏,赠萧国夫人,附祖姑而配焉。公肇自大王父阐之,曾王父演之,大父修之,烈考府君而太尉公周之。一门荷宠于圣朝,四代追荣于幽穸。翌日荤膳既馈,牢膻既腥,礼容在堂,圭组在庭,有翼有严,以妥以侑,洁我彝尊,丰我笾豆,奠牲牢于庑下,陈簠簋于座隅。公精神永慕,想像空对,靡尽饬终之敬,适增罔极之思,惨凄改容,歔欷流涕,若见祖考,如闻话言,神魂仿佛兮,皆故乡之游;袷禘馨香兮,即歆庙之献。其来也,恍惚乘风雨而可知;其去也,寂寥混杳冥而莫测。君子谓公之献享具美存焉,是以天生五材,阙则不理;武有七德,公其兼之。顾先帝寄公以命世之材,而留居宿卫;今圣主藉公为经邦之武,而授乃兵机。始则拔公于翘楚之间,终则任公于台鼎之上,此大圣所以阴骘先兆,缉熙后图,知公于康济之分,深矣!公亦临难而奋,竭忠而谋,肆拨乱之勇,敷禁暴之令,恤灾救患,保泰定功,适将以答先帝之威灵,掳我皇之厄运。虽汉高启圣,树周勃以安刘;齐后知人,存绍宗而灭景,殆不如也②。则知忠者行之干,孝者德之舆。事父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君忠,故孝可移于国。夫为臣也,勋业盖于宇宙;为子也,荣耀及于祖宗。匪忠矣,曷能翊戴于我君?匪孝乎,罔克崇褒于前训?至若从权应变,开物告诫,使天下之材以时而聚,天下之力以时而并。淬一举之利,溃四夷之情,然后斩獝狂,扫搀枪,胥悦以化,胥匡以生,致仁君于寿域,驱敝俗于和平,此太尉公之余事也!

公之有子凡十五人:长曰侗、次曰由(单人旁)、次曰偕,苗而不秀,禄未及之;次曰愿,诏命承嫡,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次曰聪,光禄寺主簿;次曰揔,太子中允,赠兵部侍郎;次曰愻,左神武将军;次曰恕,太子洗马;次曰慿,右威武大将军;次曰宪,太原府参军;次曰愬,卫尉少卿;次曰懿,京兆府尹、渭南县尉;次曰聼,太常寺协律郎;次曰惎,秘书省校书郎;次曰慇,赞善大夫。并琳琅擢颖,华萼腾芳。继文武之多材,迈忠孝之全德。在原而鹡鸰合咏,遵渚而鸿雁连飞。书云:“惟孝友于兄弟”,其斯之谓乎?亭亭先庙,凛凛睿公,不有篆额,孰扬清风?彧幸忝姻亲,得陪戎政,出入备尝于险阻,始终尽瘁于星霜,勤劳之端,夙著其实。眇觌丕烈,载怀激昂,叨承式于外舅,敢吐辞于衷肠,辄操直笔,以刻丰碑。其词曰:

大易胚胎 大河骏奔 英灵秀发 孕育无垠 间生府君

应庆实繁 文物孔硕 抑扬橐鞬 雄图可亲 至道攸尊

不见操斧 空悲击辕 业光前训 德裕后昆 忠孝所传

我公铺敦 皇天社稷 系时明昏 春秋几何 天地屡翻

魁凶巨猾 豕噬枭蹲 窟我宫禁 跨我掖垣 銮舆再迁

朝市再援 人皆逃难 公恐愁冤 五校既辟 六帅既屯

激忿怀主 义气如云 雨洗天兵 风霾虏尘 梗概力拔

纵横气吞 芟夷暴虐 冀戴乾坤 上帝反正 中兴建元

特命我公 宏宣渥恩 创乃祖庙 葺其斋轩 攒栋连连

崇墉言言 檐腾飞翚 瓦斗寒鸳 由祖及祢 自叶流根

凤诏追荣 褒亡宠存 岁延昭穆 月荐苹蘩 馈容所馨

礼容斯温 丰我笾豆 洁我彝尊 湮祀克享 显著宁论

燕居维室 纶庇维藩 绿树新阴 苍苔古痕 下视泉扉

平看幽门 敬成篆刻 贻厥祖孙

聿曲庄一所,原用钱八千五百贯文,买官舍三十九间,杂树一千一百十一株,地七顷,九十六亩,租子约二百六十一石七斗。右件庄仰承嫡子孙收契相传为主,取其租课,克荐亨修庙等用,不得辄将贷卖。如违,处分即同十恶。仍任诸子孙具,事于府县呈复以论罚。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冬十日,建此碑地陕西省奉元路咸宁县平地中。神道碑在高陵县五里头外,有纪功碑地在桥镇功德寺西平之墓,彼处人唤李宰相之墓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0c3e8010181rw.html


【六】相关文物:陕西省高陵县李晟墓碑碑文





陕西高陵县李晟碑碑亭

碑旁的简介里写道:

李晟(公元727年—793年)。字良器,甘肃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世居陇右。为裨将, 晟生数岁而孤。事母孝谨,英才雄烈。 善骑射。十八从军, 勇敢绝伦。 为战, 有万人敌之誉。 长期守卫西陵, 战绩卓著。后朝京师。封右神策都将。 德宗继位, 封神策先锋都兵知马使, 间平田悦,朱滔,王武愎诸叛乱, 以功加检校左散骑常侍。

建中四年, 公元783年,泾原节度使朱泚,兵变扰京都, 德宗出逃奔奉天 (今陕西乾县), 唐王朝岌岌可危,诏李晟勤王,加“检校工部尚书”, “神策行营节度使”。 时晟平叛于定州,清苑(今河北保定城), 遂搬师南下, 屯兵东渭桥(今陕西高陵县境内) ,以逼朱泚。 是时,已起兵勤王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中途复反,逼德宗再迁梁州。晟感时变仓猝,以忠义感部下曰:“国家多难,乱逆继兴,予代受国恩,见危死节。臣子之分,况当此此时,不能诛凶渠,以取富贵,非人豪也……吾与公等戳力勤王,择利而进,兴复大业,遂不世之功,能从我乎?” 三军无不泣下曰: “唯公所使”。晟亦唏嘘流涕,遂于回元元年(公元784年),挥臂收复长安。德宗感曰: “天生李晟,社稷万人,为朕也”。七月迎德宗还朝,唐室遂稳,李晟以功封司徒兼中书令。又诏以兼凤翔尹陇右节度使,兼管内诸军及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在唐成为与郭子仪,李光弼并行的一代名将。

卒于贞元九年八月(公元793年),李晟薨,享年六十七岁,德宗震悼出涕,废朝五日,比大敛,手书致莫于柩前:“天祚我邦,是生才杰,禀阴阳之粹气,实山岳之降灵,弘济患难。保佑王室,扫荡氛祲,廓清上京,忠诚感于人神。功业施于社稷,匡室定乱,实赖元勋”。随册封太师,谥号忠武,葬于高陵奉正原。

……

这块高一丈四尺的唐代神道碑虽然有些字迹斑剥,却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挺拔不群之概,被后来的金石学者称为“三绝碑”。

何谓“三绝”?

即中唐名将李晟的“功绝”,宰相裴文的“文绝”,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书绝”,加之雕工精湛,仅此一块石碑,就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李晟碑简介

上图注:李晟神道碑铭文

下图注: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李晟碑铭文局部

《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特进爵司空兼门下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晋国公臣裴度奉敕撰。朝散大夫守尚书库部郎中,翰林侍书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柳公权奉敕书并篆额。

唯天锡成命于我唐,保兹国祚,生此人杰,则西平王李公其是乎?不然何覆暴如风振槁叶,戴君若鳌冠灵山,横流之中,一匡而定!

公讳晟,字良器。其先陇西人,后徙京兆。曾祖嵩、皇珉州刺史。祖思恭,皇洮州剌史,赠幽州大都督。考钦,皇金吾卫大将军,陇右节度经略副史,赠太子太保。代有名迹,雄于西土。

公幼好学,学不为人,及读吕、张、孙、吴之书,慨然有经邦济世之志。未弱冠游秦、凉间,无侯宿将见者,成器异之。乾元初尝客武都,值酋豪以缺守构乱,杀略平人。公与所从十数骑驰而射之,殪其为魁者,余党遂遁,寇所掳获,积如邱山,公一无所取,椎牛酾酒,享士而去。邦人成服,具状以闻,特拜左清道,率饰以金紫。将朝京师,自献方略。属裔夷纷扰,有士急贤,河、陇将帅,相继表用。历二府右职,所至常以才谋,为其委重。累迁至光禄太常卿,阶爵在第一品,泾原四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悬识虏态,周知地形,应变不穷,有夺有待,骥骤庭而莫展,云出岫而斯飞。代宗征以左金吾卫将军,为神策兵马使。属羌蛮犯蜀,朝廷济师,命公督禁旅,绝栈道而往救焉。公衔枚过险,出贼不意,连下坚壁,遂诛首恶。还,授检校太子宾客,且复旧职。

建中二年,田悦以魏叛,德宗极意致讨,悉起徂征,以公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加御史中丞,与河东、河南等道诸军合击。公济河而行,能以众正。及破洹水阵,解临洛围,轹魏属城、抵燕通邑,其摧锋衄锐,皆先群帅而实力焉。遥拜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劂功夫成,闻贼洮肆逆,皇居失守,西向痛哭,载驰载驱,行及代北,授检校工部尚书,充神策行营节度。公提孤军,募散卒,拊循训励,以达行在。值怀光中叛,大驾再迁,加检校右仆射,余如故,寻转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京兆尹神策军、京畿鹿呦节度观察使,管内及商、华等州副元帅。公固守渭城,决平秦垒。调食制用,先发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勇夫义士感而使之,蔑不济矣!

时自雍而东,延于汝洛,震于河、汴,所在征镇,乱掠相从。公介巨盗之间,使声援断绝,立成师之法,致号令严肃;搜捕十旬,指挥一举。乘墉壑而通轨道,磔枭獍以清官禁。俾九市三条,无辍肆之惊,无秋毫之犯。羽书速告,銮辂爰归。廓氛稷为祥光,掳忧愤为喜气。《诗》曰:“允以君子,展也大成'。斯之谓欤!考古视今,论功称忠者多矣。若至危而安,至难而易,卓荦跨迈,如公莫俦。拜司徒兼中书令。俄以凶孽未宁,边防扰警,岐下任重,乃以本官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察使,及四镇、北庭、泾原等州副无帅,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实封至一千五百户。

公名慑戎王,政和藩部,始至而生植,少安而训齐,逮四载,赋舆十倍其初。会课入辅,拜太尉中书如故。人或谓公:“勋望已高,宠渥已极,宜从容颐养,稍稍逊避。”公日:“不然。人臣外则尽力,内则尽心。若止偷荣,孰为且哲”?故每承帷幄之间,则言睇无隐,理夺不回。大指以东夏可平,西陲可复。或已行而事终不显,或未用而身遽不遗,以贞元九年八月四日薨于位。春秋六十七。德宗抚几哭于别次。自都邑达关畿,无士庶,无老幼、皆发哀相吊。则曩时安人兵之德,可谓浃于元元之骨髓矣!

册赠太师、赙贝冒加等,以其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高陵县奉政原,郑国夫人杜氏袱焉。自捐寝至安宅,皆上所办护。中贵反覆,万情所奉,如不及焉。鸣呼!以公之靖难扶倾,不言所利,虽存殁极位,始终殊礼,而天意若日,其福享未至,故迤延于后:

曰愿,故检校司空,河中节度等使,赠司徒,五列雄镇,三为上公;

曰聪,故光禄寺主簿;

曰总,故太子中允,赠兵部郎中;

曰慈,左神武大将军,赠洪州都督;

曰恕,故光禄卿,赠右散骑常侍;

曰凭,故右威卫大将军;

曰宪,检校左散骑常侍,岭南观察等使,进因贵胄,达以善政;

曰愬,故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克广前修,仍执丑虏;

曰懿,故渭南尉;

曰听,检校司徒,义成军节度使,统戎按俗,是以似之;

曰慕,右羽林将军;

曰殷,岚州剌史,并地势吏用,兼而有焉。

粤太和元年秋七月,听拜疏上言:以公之微烈火则御制碑文于渭川矣;以公之风度则诏命图形于云台矣!惟大其丘山,郁彼松桢,望有祈山之象,拜无岘首之碑,将刊贞石,式表幽隧。乃命臣度称代言诗。

其词曰:

建中季年,大盗忽焉。皇舆避狄,狩于梁川。顾谓太师、汝才汝略;将威致讨、必殄寇虐。太师泣奉,捐躯誓众。度其成城,可以利用。赫矣铺敦,传于墙垣。手搏足 ,如冲如援。一鼓而破,一摩而奔。扫清官闱、扫荡妖跨。我师莅止,我令行矣。都人不知、已事方喜。飞章告庆,饬驾言旋。鸿烈耀古,欢声动天。车服之锡,河山之势;九命而俯,一心若厉,俾候于岐,阜安边陲。藩政既成,衮职攸宜。岳降帝赍,矢言诡词;我后嘉献,我躬何为?道直气和,劳谦终吉。福履所绥,未至万一。上天不惠,厚穸遄归。垂裕流光,用延思晖。翼子肥家,将坛台席。继立奇功,代传休绩。听于伯仲,永怀高踪。请于朝廷,表是邱封。帝曰孝哉,胡可不从?宣我祖之丕业,尔父之嘉庸。乃诏作铭,以观亿龄。

【注释】此碑原不立在这里。自唐迄今,由于渭水北移4公里,为防止碑没入渭水,迁碑至高陵县文化馆。为了加强保护,现移至此。反转看碑阴,为二十五世孙李赞祭李晟文:

维弘治十六年岁次癸亥九月甲子朔越二十一日甲申

二十五世孙、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敢昭告于唐太师西平忠武王神道前而言:

惟王气夺风霆、忠贯日月。取朱 如反掌,挽唐家于不灭。功勋赫赫,媲美乎汾阳,节义堂堂,愧死乎希烈。是宜位极群僚,王封大国;衍庆泽于无穷,垂馨香于竹帛。赞,世系云仍、家藏谱谍,盖自王子宪,观察江西,宪子游,宜春爵烈,宋迁吉水,益蕃枝叶。今分派于芜湖,幸仰承乎先业。与弟联科,历官藩臬,喜兹巡历之邦,得过封茔之侧,览颓丘兮荒凉,触穹碑兮昭揭。乃属县宰,县毛鬣,奠一觞以通诚,冀九原兮有格。呜呼!木沿枝而索本,水溯流而求源。王实我祖,奚容泯焉?惟据实兮陈词、岂崇韬兮似颠!

赞诗云:

锦裘绣帽战忘劳、

溉贼平来若刈蒿。

统御才长齐李郭,

指挥若定亦肖曹。

陇山家在朝廷重、

渭水碑存日月高。

南国孙枝传谱谍,

荒坟应扫奠溪毛。

曹琏诗云:

新春揽辔过高陵,

西望川原尽坦平。

龙跃宫颓迷故址,

鹿呜台废只荒城。

河通泾渭犹清浊,

郡隶秦雍几变更。

最是西平千古墓,

澹烟芳草不胜情!

高陵县知县朱璜 县丞 陆宗 典史 李秀 儒学教谕 闵洪 训导 杨凑 罗统 生员 肖昂等同舆行礼刻石


【七】荆门西平堂愬裔李氏系列家谱图


编者参与编写的全国《中华李氏通谱~晟公卷》


宋代苏轼为《西平李氏家谱》题词


《荆门西平堂愬裔李氏家谱》源自江西南昌~湖北迁祖《天门李氏宗谱》谱系



天门西平李氏迁祖墓园




【千秋典范 百代家风 尊道贵德 永恒苍穹】


【中华西平李氏先祖源流图】













【荆门西平堂愬裔李氏百世直线简表 】

黄帝>昌意帝> 颛顼> 大业>女莘>

1(皋陶) ——2伯翳(伯益)3恩成——4仁道——5知周——6义集——7忠卿——8勇元——9孝生——10友儒——11睦顒——12任长——13谦洁——14让泉——15中正为——16和丰——17纯粹——18懿宗——19恭怀——20俭实——21庄严——22?敬修——23齐心——24肃炳——25平民——26康强——27理征(字德灵)——28利贞——29昌——30彤德——31庆——32承——33硕宗——34显35爽——36诚彰(环鼎)——37正直(爵)——38修省(寅龙)——39治安——40六蓼——41离(辉)——42乾(字元果)——43耳(字聃,老子或曰老莱子)——44宗(字尊祖)——45同(赵大将军)——46(兑,为赵相)——47跻(赵阳安君)——48恪——49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50兴族——51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52崇(为李姓一1陇西房的始祖)——53瑶(字内德)——54信(字有成,秦大将军、陇西侯——55超(一名伉,字仁高,汉大将军、渔阳太守) ——56仲翔(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没,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因家焉)——57伯考(陇西、河东二郡太守)——58?71尚(成纪令,因居成纪)——59广(前汉将军)——60敢(字幼卿) ——61禹(字子道)——62丞——63宏——64业——65翚(字逸仙)——66善——67尤——68先(字敬宗) ——69长宗(字伯礼) ——70君况(字叔平另字子期)——71本(字上明) ——72次(字仲居) ——73轨(字子逸)——74隆(字彦绪) ——75艾(字世绩)——76雍——77柔—— 78弇——79昶 ——80暠——81歆——82重耳——83抚——84文度(五世孙)——85权——86??——87元慎——88芝——89嵩(岷州刺史,陇西迁京兆,唐都长安)——90思恭——91钦——92晟(西平忠武王)——93愬(封凉国公)——94裕或浩……(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入长安,逃抵江西宜春、吉水盘谷,后裔迁至南昌板溪里)……112宙(字邦化,晟公二十世孙, 明初由江西南昌板溪里迁湖北省天门县渔薪镇)——113嶒(字遥九)——114槽——115公倣——116廷遇……122孔灿(晟公三十世孙)——123孟理——124道均——125继杰——126允全(字)——127延恒(独子,字如兰)——128鸿年(1954年迁至湖北省荆门市)——129德林(现名林林,1960年生,晟公三十七世孙)——130兴伟——131裕攀(男,2012年生)裕谊(女,与裕攀为龙凤胎兄妹)

注:此表依据《唐书》、唐《先庙碑记》等多种史料与各版《西平李氏族谱》记载,虽难免错漏,但相对统一。可作今后深入探索求真的依据或参考。


李氏得姓始祖: 春秋时代李耳~老子(或曰老莱子)像。荆门市博物馆藏


台湾收藏《西平李氏族谱》晟公像


西平郡王晟公之子李愬《雪夜袭蔡州图》







荆门迁祖鸿年公四代家族像(2014年春节于荆蒙山老莱子山庄公园)


129世孙、湖北省“老莱子传说”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德林(林林)相关著作、证书与视频。




李林林著【吾祖吾土.李氏三传】丛书《双面圣李耳春秋传》、《飞将军李广英烈传》、《大唐柱李晟家族伟》(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出版。)



131世孙裕攀(男,2012年生)、裕谊(女,与裕攀为龙凤胎)兄妹十周岁纪念照(2022年)




【八】编者寻根陇西~临洮晟公祖墓图


李林林捐资万元所立了陇西李氏龙宫晟公祠



参加晟公祠竣工典礼图






公元2017年与江西南昌西平愬裔宗亲在唐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公讳钦之墓前留影。

【临洮铭】

祭拜唐金吾卫大将军钦公墓,远看临洮山峦广阔,沟壑壁立。感慨万千,心口铭之:

千年之后,千山万水。

来到陇西,来到临洮。

祭念晟公,祭念钦公。

堂上先祖,堂堂传世。

功在当时,功在千秋。

吾辈族人,吾后子孙。

勿忘历史,勿忘根脉。

千年之后,千山万水。

仰望星空,仰视陇山。

情感大地,情融血脉。

世界昌盛,世代和谐。

不贪富贵,不以贫耻。

忠孝义勇,忠守心魂。

以归道德,以善人生。

【乡愁】

临洮暮色忆乡愁,

千年盛衰大道悠。

子孙万叶祭拜归,

何必功国尽封侯。

2022120209:37子木补句于荆门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师智道人 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