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松潘旅游应着力打好三张文化牌毕业论文写作资料

 雪域飓风 2023-03-13 发布于四川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化旅游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文/ 徐学书 摄影/ 何林隆

当今世界,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对带动地方发展的巨大综合作用,日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文化资源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形象,早已成为社会共识.随着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加,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要求.松潘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资源丰富且特色浓郁的地方,拥有雄奇壮美的山川和宜人的高原气候,目前正致力于打造辐射川甘青的川西北交通枢纽暨旅游集散中心.

然而,目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导致旅游吸引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松潘旅游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深入挖掘松潘的文化底蕴,不仅对松潘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川西北国际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水平、进一步扩大该区域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观松潘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具文化影响力和资源关联性的代表性文化资源,当推古长江江源、丝路茶道和军事重镇三大文化资源.着力打好这三张文化牌,对促进观光和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及商贸旅游等发展,带动松潘全域旅游发展乃至整个川西北的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好“江源文化”牌

首先,松潘是中国历史上先秦至20世纪30年代几千年间中华文化认同的长江江源所在地、大禹治水疏导长江的起始地.松潘的长江江源地被历代视为长江江神所在的江源圣地,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皆把祭祀长江江神作为国家祀典,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也为此留下诸多诗文.松潘古城勘称历史上真正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在古城核心地带的东广场上,历史上曾耸立的最重要的标志性纪念建筑即“江水灵源”石牌坊);正在发展为川西北旅游集散中心的川主寺镇在唐代为江源镇;而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景区的黄龙寺为明代纪念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黄龙真人而建,并在正殿后建有禹王庙.

中华文化历来将“昆仑”视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圣山,为天下万山之祖、江河之源.关于“昆仑”所在的文化认知,虽然从先秦到汉代随着人们地理认知空间的扩大而呈现由东向西逐渐“漂移”的趋势,但“河出昆仑之北,江出昆仑之南”的文化认同始终未变.这种文化认同来自于古人对大禹治水“导河积石(山)”“岷山导江”形成的“河出积石”“江出岷山”的古老文化认同(有考古发现表明黄河上游和古江源岷山正是黄河、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发祥地),因而作为江源所出的岷山一直被视为“昆仑”所在.不仅先秦古史神话传说多将承载天庭的“昆仑”圣山(也是西王母所居之地)指向岷山,而且岷山又称“成都山”,且有“成都山,其上载天”的记载,表明岷山与山分三成(层)而其山顶为天帝下都(天庭)的“昆仑”为同一座山,考古发现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商周时期古蜀青铜文明亦可为之提供支持佐证.即使在汉武帝以“河出昆仑”而指认当时所发现的黄河源头区为“昆仑山”后,被誉为西汉当世孔子的一代大儒扬雄仍称“岷山北属昆仑”,后世堪舆家也一直将岷山视为脉发昆仑的中华三大“龙脉”之第一大龙脉“南龙”之首,并称岷山为“东昆仑”.明末徐霞客提出金沙江源头应为长江真正源头后,引发“江源”之争大讨论,康熙皇帝在《江源考》中仍以岷江源头为“真昆仑”所在,并确定了清代以岷江为长江“正源”、以金沙江为地理“真源”的基调.

世界文明主要为江河文明,中华文明也是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为核心的文明,讲长江文明自然离不开江源文明.松潘境内岷江河谷地带已经发现多处反映五千多年前黄河上游与岷江上游文明交融的大中型古遗址,保存有汉唐至明清时期以松潘古城和黄龙寺等为代表的众多文化遗存及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加上岷江上游其他区域及岷山东麓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及古蜀文化和冉駹古国有关的众多文化遗存等等,可为“江源文明”和后世的文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同时,现实中被誉为“人间仙境”和“人间瑶池”的九寨、黄龙两大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及岷江源头区众多壮美的自然风景,皆围绕在岷山主峰雪宝顶的周边,与“江源岷山”的“昆仑”文化底蕴正好巧合,使江源文化可有效整合该区域绝美的自然风光并为其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游人作出符合旅游文化心理需求的理想解答.

因此,江源文化不仅可反映松潘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具有全国文化影响力,而且可为整合区域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搭建重要的文化平台,促进旅游发展.

打好“丝路茶道”牌

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两大宝贵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不畏艰难、开拓进取、互利互惠、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人文精神.松潘早在五六千年前即已成为西北和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区域的人们相互往来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汉晋南北朝至唐代几百年间长期为四川盆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干道必经之地,尤其在南北朝至唐初的三百多年间更是中国南方通往中亚丝绸之路唯一干道“岷山道”的重要节点.当年,主要在中国南方政权和中亚各国之间从事转口贸易的吐谷浑国,其纵横数千里开展丝马贸易皆由今松潘出入南方.

正是在此基础上,唐初吐蕃崛起后东向扩张,为获取唐朝丝绸等商品,向大唐提出的丝马互市地首先选取的就是位于松州西南十五里的甘松岭(今松潘城南火车站附近),后因大唐认为松潘为军事重地而改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互市,但成都丝绸等商品仍然沿岷山道经松州流通至西域和吐蕃.直至吐蕃占领松州40多年后,大唐论文范文编写的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记载成都通往西域的道路,在汶川县桃关条目下仍然称岷山道“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表明唐朝由成都经松州通往西域的岷山道丝路并未中断.从历史记载看,松潘堪称“丝路通衢”.

唐末, 骑将出身的蜀王王建,“于文、黎、维、茂等州多市番马”,开始利用蜀中盛产的茶叶与川西高原羌番部落开展论文范文茶马互市,成都邛崃一带首创了专门销往西番、党项的适宜长期储存的黑茶“火番饼”(宋代“番饼茶”、明清“马茶”前身).川西地区是唐宋时期我国茶叶主产区,黄河上游河曲草原是传统的战马主产区和黑茶消费区,川西地区销往该区域并转销吐蕃的茶叶大多需经松州中转.

得益于作为商贸枢纽的重要地位,松潘在明代早中期成为川茶销往黄河上游地区藏、蒙各部和西藏地区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至民国为四川西路茶销售的主要中转集散地,文献记载民国时期松潘的茶叶年销售量仍高达400万斤左右.明清至民国时期,松潘作为内陆与黄河上游及西藏地区藏、蒙各部展开大规模茶马互市的“茶马重镇”,也使其军事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文化旅游产业:黄大仙文化旅游节2015

商贸繁荣造就了松潘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格局和特色,也体现了民族和谐与开放精神.在松潘,藏族的先民大多源于历史上以商贸闻名于世的吐谷浑,回族的先民则主要为从西北南下进入该区域经商和戍守的人员,再加上世居松潘的汉族和松潘南部的羌族人,四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之间烙下了多元文化的深深烙印.松潘城内外北回南汉杂藏羌的基本格局,也与商贸的发展紧密联系.纵观历史,松潘的兴衰,可以说在相当大程度上与丝路茶道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松潘的复兴也将主要得益于因交通改善带来巨大旅游人流推动的商贸服务业繁兴.

因此,丝路茶道既可反映松潘深厚的商贸文化底蕴、揭示多元文化形成的根源、增强游人的文化感受,又可为整合松潘域内外与丝路茶道有关的文化资源搭建文化平台,为发展旅游相关经营服务业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文化支撑和创新源泉.由于丝绸之路历史已经较为久远,茶马古道的历史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并有松潘古城及众多道路关堡等遗迹作为支撑,且松潘的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为一脉相承的商贸文化,茶马重镇既是松潘古城的历史文化亮点,又是松潘古城最能与当代各种旅游活动及业态相衔接,并能兼顾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底蕴.因而,松潘在具体操作上宜突出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着力营造茶马重镇的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以茶马重镇的文化底蕴串联松潘作为历史上“丝路通衢”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民族文化底蕴,同时关联松潘的军事文化底蕴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存,为开展各种商业贸易、多元民俗风情、文化演艺、美食宴饮、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等旅游活动提供文化支撑.

打好“军事重镇”牌

松潘史称“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北望河湟,南通汶灌”“屏蔽天府,锁阴边陲”,对成都平原有高屋建瓴之势,为我国西部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成都平原军事屏障,既产生过许多名将,又留下了许多动人或悲壮的故事.

羌族关于古代英雄迟基格布的史诗和传说(即所谓“羌戈大战”史诗和传说),描述的即是汉武帝置汶山郡之前,十三岁的松潘部落首领迟基格布为报父仇率部南征的故事.唐初,吐蕃崛起后东扩,松州成为唐蕃军事对峙的重镇.唐广德二年(764年),吐蕃陷松州,松州从此成为吐蕃与唐朝对峙的军事重镇,留下了松赞干布先派使者经松州前往长安求婚(因使者途中被州官扣押而导致唐蕃松州之战)、后率大军“屯松州徼外”武力“求婚”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千古佳话,以及大唐才女薛涛流放松州、名相李德裕筹边建七层楼等民间传说.元朝忽必烈灭南宋王朝,则是从宁夏入甘肃翻越六盘山由松潘南下,然后兵分三路入云南,迂回行程数万里构成包抄南宋后方,以南北夹击态势攻打四川并最终致南宋灭亡.

明朝建立后,鉴于松州和潘州在川甘青交界区的重要军事地位,置松潘卫镇守.明代中期,乌斯藏和青海等地王公贵族及僧侣,每年经松潘入关赴内陆朝贡暨商贸(主要为购茶)的队伍日益庞大,松潘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由此导致明朝为保障松潘军事安全而将乌斯藏朝贡队伍改道经康定从雅安出入.清代鉴于明代松潘军事的重要性,于松潘设置总镇统领川西北及川甘青交界区军务,为黄河上游地区与西宁镇南北遥相呼应的两大军事重镇之一.正是由于松潘在明清时期日益重要的军事地位,才留下了今日雄伟建筑.

松潘在唐代和明清时期作为西部地区军事重镇的历史底蕴,既有大量文献记载和边塞诗文,又有保存至今的西部民族地区最雄伟的明清古城城垣作为见证.作为军事重镇,松潘在清代名将辈出.如清雍正时的銮仪卫銮仪使及驻藏大臣周瑛、松潘总兵张元佐,乾隆时的湖广提督刘应标,嘉庆时的甘肃提督蒲尚佐、广西提督马元、江南提督沈洪,皆为松潘籍名将.

松潘总镇在爱国史方面亦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诗篇.清乾隆时廓尔喀(今尼泊尔)军队入侵西藏,松潘总兵张芝元奉旨率松潘镇属千余名各族士兵赴西藏,屡屡斩杀、擒获敌将,与四川提督成德一起收复聂拉木全境后病故;松潘都司王保在收复西藏战斗中立下大功,镇属瓦寺土司千总刘正祥血染沙场,谱写下保卫西藏的英雄壮歌.论文范文战争爆发后,侵华英军大举进犯东南沿海,松潘镇总兵裕桓奉命率镇属千余名各族士兵赴宁波参加抗英战争,大金川土司千总阿木穰、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在率部攻打宁波威远城、守卫慈溪城的激战中壮烈殉国,谱写下宁波抗英的爱国诗篇,宁波父老于战后为朱贵父子、阿木穰、哈克里等阵亡将士所立的高节祠至今仍矗立在宁波市慈溪镇大宝山麓.

红军长征途中,论文范文先后在松潘召开两次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了松潘战役和夏洮战役两大战役计划.为夺取从岷江上游北上的军事重镇松潘,红军在松潘城下开展了惨烈的松潘战役激战.由于松潘战役失利,才有了后来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悲壮史诗.

雄伟的松潘古城、重要的军事地位、悲壮的历史故事,为松潘的军事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军事重镇的文化底蕴,为整合松潘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松潘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松潘文化旅游吸引力,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

由上可见, 松潘的江源文化、丝路茶道和军事重镇三大文化底蕴资源,既是松潘最重要的文化亮点,又可有效整合松潘众多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可与各种旅游业态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松潘的旅游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增强旅游的文化吸引力, 是不可多得和无可替代的重要文化资源.打好这三张文化牌,将有关文化底蕴以多种方式融入到文化景观建设、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营造、旅游活动开展、旅游文化传播、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品牌打造中,增加相关文化底蕴在旅游过程中的“存在感”,对促进松潘旅游乃至川西北旅游的发展和提升,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赵清)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旅游论文范文资料。

文化旅游产业引用文献:

[1] 优秀文化旅游产业论文选题 文化旅游产业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文化旅游产业专著类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产业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提纲模板 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框架怎样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