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一个人不喜欢社交,变得沉默,说明了什么?

 kslztqs 2023-03-14 发布于山东
原创2023-01-20 11:50·何所欢出品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

“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年龄越大,你的表达欲望越低,分享欲越低;

年龄越大,你就越是无法控制自己,变得愈发沉默。

不喜欢社交,不喜欢喧嚣,不喜欢复杂;更愿意独处,喜欢沉默,喜欢以“旁观者”的姿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当一个人喜欢沉默,不愿意社交,意味着什么?

-01

对生活的麻木以及逃避

生活很难,每个人的生活都像唐僧取经,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

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精疲力竭,又一次次获取到能量。

每个人的艰难,都是为了最后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当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全都涌向你,那一刻你只感觉到崩溃、窒息。

一个人经历的痛苦太多,内心也就麻木;

一个人懒惰太多,也就失去了奋斗和上进的动力;

一个人爱得太多,也就不知道如何去爱。

这是一种逃避的,复杂的人格。

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

你的工作性质,需要你每天跟各种客户打交道,等待你的是数不尽的酒场,饭局,逢场作戏,虚伪和假装。

常见的事情是:

你喝醉了酒,吐了再喝,喝了接着吐。

回到家里,醉醺醺地躺在沙发上。

爱人看到你,露出嫌弃的表情;孩子看到你,露出无奈的表情。

可是你的付出,也是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事业。

在这条路上,你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继续下去,直到彻底麻木;

一个是醒悟,跳出,然后改变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是人在逃避与面对,懒惰与积极,麻木与坚强之间的转变。

-02

沉默,是人应对社交的一种方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社交隐形人”。

他们畏惧社交,常常在社交中感受到压力、尴尬、焦虑甚至是恐慌。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状态出现,他们就选择沉默。

在社交中,常常能见到这类人。

比如说:

聚会上,他们总是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闷头吃饭的人;

聊天时,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观察别人说什么;

在一些场合上,他们几乎不愿意表现自己,能不出头就不出头。

如果不是你跟他们相处时间久了,你甚至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这类人,就是“社交隐形人”。

虽然他们的确在你身边,但他们的存在感很低,如同隐形一般。

一个人很沉默,不喜欢社交,其实就是“社交隐形人”。

就像:

有些人不喜欢聊微信,也不喜欢回别人消息。

无论跟谁相处,他们都很少回消息。

即使回复消息,也是过去了很久才回应。

这类人,并不是讨厌你,也不是跟你有什么矛盾。

而是,他们面对社交的心态与情绪就是如此。

那是一种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心理。

他们对社交最直白的感受是:畏惧,紧张,焦虑。

他们应对的策略是:逃离,躲避,沉默。

-03

是一个人内心成熟,热爱独处的表现

记住这个逻辑:

内心成熟的人,往往热爱独处;而沉浸在独处中的人,未必内心成熟。

这是一个渐进的,递增的过程。

当你沉默的时间越久,成为“旁观者”的时间越久,你对生活、人生等各种关系,看的也就越透彻。

内心清明,即使别人戴着面具,你也能一眼看到他最本质的样子。

开始时,你只是扮演旁观者,去观察周围人的一切,观察你所处的生活。

观察越久,你心中越是明朗。

后来,你就变成了内心成熟的人。

无论你是哪种原因选择沉默,选择独处,都不要放弃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喜欢社交,喜欢独处;但你要具备社交的能力,能够在两者之间切换。

不喜欢喧闹,但你也得具备沉浸在喧闹中的能力。

即使你再不愿意融入某个圈子,你也必须要去面对。

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结。

我们可以改变内心的态度,但却无法完全将自己与外界隔开。

“和而不同”,才是最终的归宿。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