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子茗 《家乡的习俗》 指导教师: 王仙梅

 作家文学网 2023-03-14 发布于山东

家乡的习俗

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六年级七班 于子茗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最快乐的收尾。兰州的正月十五人们不仅要吃元宵,还要跨火堆,非常有地方特色。

  说起元宵,一大早,张掖路的老字号甜食店门前便排起长长的大队,特别壮观。兰州人吃的元宵,可不是南方人包出来的汤圆。兰州人的元宵必需是滚制的,把核桃仁、花生仁、黑、白芝麻小火炒干,晾凉,碾碎,加入白糖、蜂蜜、猪油拌匀,捏成圆球浸水,放入糯米粉盆中来回不停地滚动,再沾水,再放进糯米粉盆中继续不停的滚动,重复几遍后就可以滚出又大又圆的元宵了。一堆又一堆码成金字塔形状的元宵不一会儿就被抢空了,没有噱头的广告,也不用刻意招揽生意,门前排的长队就是多少年传统习俗的传承,十五家宴,人人必吃元宵,取意合家团圆,日子甜甜蜜蜜,诸事圆满。

  吃完元宵,天渐渐黑了,人们将购置的所有炮竹全部拿出来,小孩子手中拿着点燃的香,屁颠屁颠的跟在大人身后跃跃欲试。刹那间,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礼花,五彩缤纷,金花四溅,照亮了天空。噼里啪啦的鞭炮“嗖—嗖—嗖—嗖”的窜天猴在空中炸响,孩子们捂着耳朵,笑着、叫着、跑着,和空中弥漫的硝烟味交织在一起,混成一团。

  放完炮也不浪费,大人们约定俗成的把满地的箱子、盒子扫成一堆点燃,火堆架的越来越高,火烧的越来越旺,火势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所有人的眼睛都充满了亮光和兴奋。小一些的孩子叫喊着,被爸爸妈妈抱着从火上跨过去。大一些的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后退几步,勇敢的助跑、跨越。也许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吧,孩子们一轮又一轮,一堆又一堆地跨着、跳着,乐此不疲。大人们的兴奋劲儿一点也不输孩子,纷纷迈开大长腿从火苗尖上“嗖”的一下划过。一把年纪的老人们虽然跨不动了,但也会象征性的抬起一条腿从火堆上掠过,燎去不祥和晦气,求得吉祥和安泰。

  从腊八的序曲,到十五的拉幕,春节的华章才算圆满落幕。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整装待发,朝着既定目标精神抖擞地再启新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