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步峰陈凤桐拜访西河名家,到保定进一步打捞孙来奎当年的文化遗迹

 戏剧传媒 2023-03-14 发布于河北
孙来奎先生是上世纪5、60年代红遍全国的西河名家,1971年病逝于故里冀县田村。他1960年从河北曲艺队到河北省曲艺学校担任教师,由常年巡回演出,到安心学校教书育人,致力于培养曲艺新人。他长女孙桂云、长子孙广州和外甥张世卿到该校学习西河大鼓和山东快书。

2023年3月12日,冀州农民陈步峰与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孙来奎的外孙陈凤桐,受孙桂云老师的委托,专程去保定和雄县拜访西河名家胡常棣、赵连芳和快板书演员刘三万。到孙来奎大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打捞孙来奎先生的文化遗迹。

曲艺名家胡常棣(艺名胡连泊)先生,是一位集创作,演奏,音乐设计和教育编导于一身的多元化著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获得过曲艺最高荣誉牡丹奖,曾多次应邀到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西河大鼓的知识与传承。是当年河北省曲艺学校的在校生和该校兴衰的见证者,与孙桂云刘三万是同期学员。年近八旬的胡长棣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对当年的那些人和事记忆犹新。
胡老师回忆:河北省曲艺学校的前身是河北曲艺队(西河名家王艳芬1958年牵头组织牵头组织河北曲艺队,于1960年任河北省曲艺学校副校长,1961年任河北省文化学院曲艺教研室主任,后兼任河北省曲艺队队长)1960年创建河北曲艺学校(老师发工资、学生发助学金)。在老师队伍中,孙来奎最富有传奇色彩、名气最大、着装朴素、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在给学生讲书的时候,常常引得学员笑得前仰后合(学生们对他很崇拜仰慕)。大约是60年年底,孙来奎为了照顾家庭生活,携孩子回到冀县田村说书。当时,孙桂云张世卿学习很刻苦,孙广州很聪明很活泼。全国曲艺标兵孙来奎不仅善于创作讴歌时代的佳作,而且聪慧过人、经常即兴“现挂”。曾经作为曲艺界的代表去福建前线慰问,他亲自向金门开了两炮,成为当时的美谈。

一同与孙来奎回冀县巡回演出的还有刘三万(后改为说快板书)等3人。在胡长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赶到雄县拜访87岁的刘三万老师家中去拜望他。尽管刘老师多年患病、思维能与与表达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提到当年跟随孙来奎老师演出的事情,显得十分激动,当看到师妹孙桂云发来的视频问候,激动得热泪盈眶。在胡长棣老师的引导下,竟然能说唱几段当年的拿手节目。

现挂大王西河名家赵连方。是一位一直活跃在舞台的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虽然77岁高龄,但睿智洒脱幽默风趣博闻强记,从老家赶到刘三万老师家中后,不仅声情并茂的表演了自己的绝活“现挂西河”,而且还表演了《西厢记》《韩湘子拜寿》等西河长篇片段,尽显老艺术家的深厚功底和风采,使我们一饱眼福受益匪浅。
原来打算一块前往的年已八旬的孙桂元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如愿前往,但委托儿子陈凤桐带去了视频问候,并与大家相约,天气暖和后,择机相聚,畅叙阔别63年的思念之情。

陈凤桐受母亲孙桂云委托,带来一份珍贵的礼物,向胡长棣老师赠送了胡长棣的师傅李成林李全林林创作的长篇古典评书《太原府》(蜡纸刻板印刷、类似手抄本)。该书由省曲艺团团长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主编李国春送给孙桂云的。现在是“物归原主”,孙桂云托儿子陈凤桐转赠给李成林的徒弟胡长棣。

(服务文化创始人陈步峰向老艺术家胡长棣、刘三万、赵连方赠送刊有组织策划系列文化强省系列研讨会实况的杂志《西河神韵服务文化》《年画文化乡村振兴》《杂技英豪民艺重生》。分享了当年叱咤风云的白洋淀淀上神兵雁翎队总指挥、开国第一大案审判长宋志毅的传奇经历)

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曾经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策划了50余场文化强省系列研讨会报告会,其中涉猎非遗的有京东大鼓、协和大褂、快板书、年画、元曲、铁板浮雕等。适时举办“孙来奎西河大鼓表演艺术研讨会”,是其多年的心愿,也曾在多篇文章和多个场合分享孙来奎的人文轶事,尤其是最近发表的《西河翘楚傲群英来奎荣获国标兵——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孙来奎以其独特贡献斩获“十个第一”》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陈步峰向为弘扬曲艺艺术作出重大贡献的老艺术家胡长棣、刘三万、赵连方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向他们赠送了服务文化书刊和书法。

(河北省漫画协会会长冯火先生为孙来奎创作的肖像漫画)

(陈步峰 陈凤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