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言:医治个体化叙事与生命主体性认同​

 我的书摘0898 2023-03-14 发布于海南

  

  内容提要:医治个体化叙事蕴涵医患对生命健康和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丰富感知。人们藉此建立身心与生命存在的连接,表达生命认知及在此基础上的主体性认同。这些经由疾病医治产生的主体性认同在个体社会化层面超越旧我、释放自我并寻获新生的契机,帮助人们扩展有关生命健康与生命存在意义的认知。经历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全球新兴社会理论重视行为主体的个体化和认同研究。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疗史和医疗文学叙事等对于个体生命认知和认同的持续研究与新兴个体化社会理论创新趋势相辅相成。本期“医学、人文与社会”专刊回应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与疾病医治、健康照护叠加的困境,聚焦医治个体化叙事及其所表达的生命主体性认同,呼吁人们共同应对生命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对医患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疾病医治的个体化叙事蕴涵医患对生命健康状况和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丰富感受、认识和认知。它们或发生于日常会话语境中,或者部分被书写记录下来;它们不限于病痛治疗承受以及医治互动与表达,而是以医治为中心延伸于环境、社会和个体自我互动的行为关系网络。医生所做的记录全面展现医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的曲折发展历程,独立建构医学专业化和医生职业群体身份认同确立的叙事和医者生命认知系列。患者经历医治的叙事书写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的生命主体在行为能力受限情况下对生活、生命与人生的感受与认知。人们藉此建立身心与生命存在的连接,表达生命认知及在此基础上的主体性认同。这些经由疾病医治产生的主体性认同在个体社会化层面超越旧我、释放自我并寻获新生的契机。对于社会而言,它们帮助人们扩展与丰富有关生命健康与生命存在意义的认知。经历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全球新兴社会理论重视行为主体的个体化和认同研究。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疗史和医疗文学叙事等对于个体生命认知和认同的持续研究与新兴个体化社会理论创新趋势相辅相成。本刊第2期组织“医学、人文与社会”专辑回应全球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疫情防治与疾病医治、健康照护叠加的困境,聚焦医治个体化叙事及其所表达的生命主体性认同,呼吁人们共同应对生命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对医患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01

  医治个体化叙事经由生命存在的感知与认同触及个体化社会理论及其更新。疾病医治的个体化经历与体验相比特定时段内医患面对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起止跨度更长,内容更为庞杂,不限于疾病医治,是医患因疾病救治相遇产生的个体化行为关系的展开过程。诸多有关生命体验的个体化感知与认识源于疾病引发,针对生命存在的种种问题而阐发,或者通过讲述、对话与问答发生于日常会话语境当中,或者通过记录书写表达把这些叙述、分析、解释与理解形成文字,清晰再现医治过程中所发生与遇到的各种人和事情,体现人们对于生命存在及其生命意义的寻找与认同。与其他有关个体化社会形成机制、原理探究的新兴社会理论相比较,医治的个体化经验与叙事是人们理解社会人生并藉此发现个体化社会生成的门径之一。

  02

  疾病医治与生命健康照护部分受限于医学、医术、医药的发展水平。在具体疾病施救个案上,即医患相遇的某个具体时刻,医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整体医学发展水平之类的笼统表述,而是取决于医患互动以及他们对于生命存在与意义的感知。正是这种生命主体性认同的扩展与确立才激发医生职业身份认同以及医学独立与专业化发展。医患对于生命主体性认同的表达帮助医患完成经由疾病救治所激发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认知并实现自我认同。因此,身体疾病及生命救治是医患在某个时刻和地点的相遇相交,是否得救主要取决于医患生命主体性认同的实现状况及其所遭遇的非医学要素的随机组合关系。医患主体性认同受到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体系这些非医化要素的影响。人的生命疾病医治集中在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集合体内,后者膨胀的结果是医患各自理想的生命主体性认同的再次迷失。在医学专业化和医生身份认同获得的叙事中,一些生命主体性认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独立存在过。得而复失的生命主体性认同难以做到让医患实现生命救治的面对面的看顾以及相对于病程而言的长期看护。面对面的看顾看似平常却难以做到,它实质成为生命医治的理想状态。因此,经由疾病医治的个体化叙事保留了人们对于生命存在的感受认知,表达了各自发展起来的生命主体性认同,这等于把有关疾病根治的全程的事业留给了作为当事人的某个医生或者患者个体。医学人类学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经由疾病诊治出现的时代症候,理解非医化要素对现实与历史时期的医学、医生或者患者的存在状况。医治个体化叙事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当中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在专业医学融入当今大型医疗政治经济集合体中客体化疾病、病人和医生的情况下,医学人文、医学社会人类学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让医生、病人以及病患家庭和社会能够找回各自对于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主体性认同,有机反思和介入性表达疾病医治和生命健康的认知。

  03

  医学社会文化研究全面观照医治过程,还原医患相遇的具体时刻及其在此之际所发生的事情,显现医患生命主体性认同存在状况,同时也将非医化要素的存在及其与医患行为的展开与互动纳入考察视野。国家政府和市场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大型医疗集合体当中,让医治事业变形或者退缩到角落。看病被工业化集中化医疗流水线体系裁切的一个个分割的环节,病人和医生只在某个时间段见面同时还只分段参与该时段的医疗诊治。大型医疗集合体的管理成为医疗事业的主导力量或者显要事务,留给医生和病人的是一个完全客体化和碎片化的环节。这种经过组合加工的医疗相遇过程极大地改变了病人和医生面对面的深入专业的诊疗医治,医疗行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利于医治的变形。

  医治或者医疗行为变形是医学专业化融入政治经济体系之中并结构化的结果,这些体系还在不断升级,如融入医疗工业化系统,借助数字化建立超级管理网络,精心设计诊治流程等。医疗集合体管理和运营突出成为社会支配性力量。疾病即使借助切片生化分析和专业影像分析,同时借助专业化、类型化、标准化治疗,只要错过病因之所在,接下来就是灾难性表现。在非医化要素主导的医治组合关系中,医患没有或者失去了发展生命主体性认同的机会。

  影响医治或者医疗行为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体系的组合体经常发生变化,它们并非从一开始就以医疗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即使在数年前或者在很多地方,大型医疗集合体还未出现,非医化要素的力量组合与支配也没有完成。因此,这些非医化要素的支配现象在各个社会当中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其他的存在状况俯拾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支配体系呈现为不同的状况。医治的常态和例外是可以转换的,并没有恒定的必然的生命医治的支配体系。

  04

  在学术研究上,与这些变化着的支配体系相对应的研究是医疗史和比较医疗社会文化研究。历史的和地区国别视角的比较研究,并不仅仅带来对医患以及非医化要素作为他者的客观与主体性认同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为当下的现实的医疗行为注入文化和社会内涵。生命医治与健康照护重点在于身心疾病的客观诊治。医生和病人都有对于疾病的亲身体验和认识。在诊治过程中医患对于疾病的身体感受和生命认知的充分表达有助于双方生命主体性认同的找回。这对医患而言是一种解脱。医患主体性认同的获得、复活和增强有助于疾病的根治与治愈,有助于弥补大型医疗集合体所造成的医患隔膜、医治分割和碎片化。在非医化要素凸显的医疗集合体中,对于个体身心疾病病因、病情和病理的分析以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医患持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和认知,及其表达与传播。这些内容既是知识也是文化,但它们在非医化要素影响下难以覆盖到更多的人,经常处于垄断、阻滞和不平等的状态。医治个体化叙事的表达与传播可消解现实非医化要素的不良影响。对于个体与社会而言,应鼓励、赞同并促进这些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与表达。

  疾病医治提供了医患作为当事人共同参与发现生命主体性认同的机会,人们有可能通过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客观状况并藉此思考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古代或者传统的对于生命存在的认识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血肉盈亏损伤恢复,血气气息运行畅通与否,灵魂与躯体之出离,在个体化医治叙事中仍然不失为重大素材,与历史时期相比,这些素材与现代医学或者现代生命的知识结合了。近代以来,医学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组织的知识已经网络化且较易获取。因此,在个体化医治叙事中医患调动的疾病、病痛以及医治的知识和文化是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叠加与重合。在个体化医治叙事中,这些被客体化或者被现代性区分导致非此即彼对立冲突的知识和文化将根据医治情况统合并和谐共处,供医患在生命主体性认同的发现和确立过程中得到充分阐发。在具体时刻的医治相遇相交过程中,患者对于生命的认识是根据自己身心经历、各处搜集的信息以及他们对于生命存在的认知来确定的。医生不仅根据自身医学认知水平和能力来确定病因、病情和病理,同样也包括医生对于生命存在的认知。医生态度、职业操守和对病人病情陈述的了解等贯穿医治过程,医生可能调动医学累积的知识与文化参与互动。医生是否能超越非医化要素遏制医患主体性认同充分表达与交流的现实困境,实施理想的治疗方案?在医患相遇相交的医治过程中,科学与常识并举才有良性的医疗行为。在生命观照的层面上重构医治行为不能等待非医化要素调整为有利于医患主体性认同表达的理想状态。个体化医治叙事及其所蕴涵的主体性认同将帮助人们随时随地成就观照个体生命的医治事业。在医治个体化叙事中,看病、手术、住院治疗和护理,是一部分医治内容;同时经历身体和心理的病痛的反应,经历亲情和社会关系的变动,经历失能康复和生命得失的认识,经历非医化要素的种种影响,这些经历“一言难尽”,却能在转化和创造的医学叙事中得到充分的表达与传播。

  05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疾病医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经由身体病痛引发的对于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感受、认识和认知。医治个体化叙事所蕴涵的生命主体性认同的发现与确立从生命存在层面揭示个体化社会形成机制。个体化叙事的表达与传播是主体的社会行为。个体对身体疾病病痛的感知和医治经历直接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相连接。病患对于身体机能、情志心理的认知与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相连接。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在个体的主体性认同上既是普通平常的主体生命经历也是终极意义上的生命体验。经历医治的个体对于生命完整与保全具有切身体会。疾病医治改变了自我的认知,它们是从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和真切地感知生命的角度引发的,这些经由疾病医治产生的主体性认同在个体社会化层面超越旧我的身心并经由病痛医治与治愈得以释放。旧我释放后将获得新的身心、新的生命,根据不同个体的生命主体性认同的实现情况,一些个体也终将寻获新生。对于社会而言,它们帮助人们扩展与丰富有关生命健康与生命存在意义的世俗与终极意义上的认知。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使个体医治困境凸显,崩溃的医疗集合体使暴露于隔离空间的医患个体生命显得异常脆弱和孤立。人类生命健康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刻也是个体生命医治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时刻。

  医治个体化叙事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得到了及时发表与广泛传播。如果没有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没有生命主体性认同的个体化体验,就无法理解医疗叙事所蕴涵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这是对其进行专业化研究的人文关怀。近代早期医案簿的整理研究有助于恢复医患相遇的具体场景,再现互动的医治行为。近代早期忧郁医治叙事显示人们一直是在情志范畴理解抑郁并开展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现代心理干预机制发挥作用并且在当下融合到医疗集合体中的趋势是否对抑郁的理解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凯博文教授对这个问题做了长期专门研究提出了明确且令人信服的回答,结论深具启发意义。从过去到现在,医患个体化叙事的表达与交流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应用中所在皆是。它们提醒我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医治个体化叙事及其无数生命的承载。

  2020年11月中下旬,我们着手组织本辑专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赵秀荣教授的帮助下,我们陆续与相关论文作者和出版方取得了联系。真诚感谢这些帮助授予中文版权的作者,分别是剑桥大学劳伦·卡塞尔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安德鲁·威尔教授和高岚德高级研究员。同时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吴飞教授,他为哈佛大学凯博文教授“照护”一书所写的情真意切的中文版序言如空谷足音,正是藉此约来的吴教授回顾凯博文先生医学人类学研究生涯的力作,本期专辑才具有灵魂。最后对参与本辑专题组稿的其他作者、译者和版权方表达由衷的感谢!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梁光严 张南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