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古村竟被称为“广东第一村”,还是慈禧拨款兴建的

 琰棱行摄记 2023-03-14 发布于广东

我曾说过,佛山是个很特别的地方,从古至今都是。

先秦时期,佛山市地域属南越。慢慢到唐宋年间,这块风水宝地发展出了卓越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明清时,更是成为了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
在南国范围内,佛山的陶瓷、纺织、铸造、医药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片充满了历史与古韵的土地上,藏着许多亟待人发掘的宝藏。
当然不是真的宝藏,而是珍贵的记忆,那些凝集在古建筑之上,通过历史的一砖一瓦传递出来的记忆。

比如我今天要带你们去的一个古村——大旗头村。

大旗头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境内,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

村名听起来怪怪的,还带点土气,但如果你们知道这村子据说是慈禧亲自颁旨建造,还被誉为“广东第一村”,是不是突然就感兴趣了?
这村子背后的故事,的确很有意思。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三水大旗头村有位奇人叫做郑金。

最初,郑金跟随农民军起事,后不知为何降清,并且改名郑绍忠。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清剿起义有功的郑绍忠不仅得到了清廷的黄马褂赏赐,还一跃成为广东水师提督。

慈禧太后听闻其回乡为母守孝,家舍残旧,遂拨款让他回家修建私宅。村子翻新、大宅建好,可惜郑绍忠却病倒在水师提督的位置上,不久病逝。

郑绍忠死后,葬于村西南向的老虎岗,由村里远眺,绍忠墓如大旗飘展,于是后人把村名改为大旗头,一直沿用至今。

若只是普通的一个古村,倒不值得我如此耗费心力,介绍它的来由。
大旗头村的特别在于,整个村子占地52000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约14000平方米,包括五座祠堂、家庙以及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顶镬耳屋。

很少在一个村子能看到如此集中的镬耳屋,因此大旗头村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俯瞰真的非常惊人。

村中民居、祠堂、家庙、府第、文塔、晒坪、广场、池塘等各种景观齐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完全自成体系。真不知那时的人们为什么就已经有了规划的思想,村子设计特别全面。

几百年的雨雪风霜,赋予了这座村庄独特的魅力。村中古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熠熠生辉。

2002年,大旗头村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与周庄、西递等12个古村落一起,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头村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且不论民间有多少自封的广东第一村,大旗头村可是真真正正官方认证的广东第一村哦,问你服不服?

走进大旗头村,你会觉得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村落的中心是郑氏宗祠,宗祠对面是水塘。围绕中央,村子分为积善里、长兴里等几个古老坊巷。众多的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井古树等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朴素、厚重的历史风貌。

细看周围建筑,均采用硬山顶镬耳屋封火山墙。

这种建筑的精髓就在于山墙,被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这可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镬”是古时候的一种大锅,镬耳屋,因此也被称为“锅耳屋”。

镬耳的山墙和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类似,可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遇到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和入侵。

但同时,镬耳屋也象征着官帽的两耳,有着“独占鳌头”的意思。对于当地人来说,只有身负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是家境殷实的一种象征。
毕竟是慈禧下旨修建的村子,自然富贵。

走进民居内部,可以看到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远看墙体高耸严整、肃穆划一。

“三间两廊”的结构,大门多旁开,中间为天井,两侧是行廊及厨房。正房有二间,中间厅堂由一扇木屏风分隔为厅堂和厨房。卧房上为阁楼,放置杂物,木屏风前有简易神龛,供祭祖先。厅堂以木趟笼与天井相连,天井的墙面作有“天官赐福”的砖雕。不得不说,古人在建筑形制上,确实讲究很多。

虽然房子格局类似,可是民居墙体的构造则大大不同。

大旗头村民居多用麻石墙脚,而墙脚的高低与屋主的贫富等级有着重要的关系。麻石墙脚越高且墙上刻有石雕的,代表这户主人在当时身份地位越高,这也说明了古代人非常注重阶级观念。

一间间古屋排列在一起,呈梳式布局,密集整齐,小巷纵横。

巷子两边的房屋基本都是对称的,木门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门洞,可以透过一层层的门洞看到别家的房子,仿佛一条幽深的时光隧道。

这个规划布局充分考虑了采光、隔热、排水、防御、交通以及人文等功能。

再看大旗头村,除了壮观之外,还多了一些科学之美,令人感慨。

村落的中心是郑氏宗祠,这不难理解。在重修过程中,郑绍忠有意突出了他这一支的地位和权势。

他还将自己的尚书第建在宗祠旁边,一方面为了凸显其地位的重要;另一方面也彰显郑绍忠的孝道,以示永伴祖先身边。

尚书第旁是拱北门。村中还有另一个与之相对的门,叫做定南门。

拱北门上的对联,读着令人心潮澎湃。

和其他村落一样,郑氏宗祠对面是池塘。

据说池塘代表洗笔墨池,不远处的一座三层六角的古塔,就是中国乡村中常见的文塔,被称作笔塔。再加上文塔旁形似墨砚的晒谷场,以及村前仿佛铺开的白纸般的晒谷场,就组成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这种说法,寄托了村民们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

不止象征意义,池塘还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集纳村中雨水。
村中的房屋坐西向东,地基也是微斜。屋檐雨水落在天井小巷,自渗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再由暗渠排到天井小巷,最后排进村前池塘。

大旗头古村在修建之初便使用暗渠泄流,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下水道。这太有前瞻思维了,很多城市到现在也没有处理好排水问题。

仔细看,能在小巷道找到形状酷似钱币的眼洞,这就是“金钱眼”排水口。

雨季,水可沿巷道滑下,进入眼洞,再通过暗渠汇入村前池塘。
有设计如此科学美观的排水系统,所以大旗头村修建百余年来,即便在暴雨时节,也从未发生过积水浸村事件。“金钱眼”还寓意着古人对金钱、财富的向往。

除了郑氏宗祠和尚书第,村中还有三座祠堂、家庙,分别是:裕礼郑公祠、振威将军家庙以及建威第。

郑绍忠曾任湖南提督,封建威将军,看这座建威将军雕像,是不是威风凛凛?

另外,郑大夫家庙、惠清钟公祠等也值得一逛。

钟姓也是村中一大姓,因为明初,是钟、郑开村祖迁入大旗头村定居创业。两姓之间独立,但在村落事务上协同一体,如抗御盗匪,解决两姓争端等。到了后来,是郑姓发展更好。

其实到了现在,大旗头村和很多其它古村一样,逼仄的小屋不再有人居住。穿梭在古村,时而看到倾颓的院墙,时而看到房屋内满地青砖,有些屋舍因为欠缺照料而日显荒凉。

但怎么说,走完古村就像是走完了一座佛山文化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古建之美,还能体会到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才是真正值得打卡的城市之光吧。

你觉得大旗头村配得上“广东第一村”这个头衔吗?在你心目中哪里才是真正的“广东第一村”呢?

  旅游攻略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从三水汽车站可乘坐613路或者661路到大旗头村站下即可进入村内。

自驾路线:广佛高速(谢边入口)→广三高速(三水出口)→沿南丰大道往大塘方向一直北行→右转入南盐公路(即361省道)→经南边后到达乐平镇→在乐平医院的路口左转后直行→大旗头村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