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康雍乾盛世《红楼梦》——贾雨村东山再起,林黛玉别父进京

 江南二小姐 2023-03-14 发布于四川

文本快读(熟悉的朋友可跳过):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 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职后家居,今打听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 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 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

      只因他贾雨村做过林黛玉的老师,我就不免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这贾老师原是一个家道衰落的落魄读书人,因得贵人甄士隐相助进京取第。虽诗书满腹,但“性本贪酷“,当官若不为了捞钱,谁还愿意寒窗数十年啊!然而官场菜鸟的贾雨村”吃相难看”,“恃才侮上”犯了职场大忌,不仅没和同僚玩在一起,还没把上司当回事,所以很快被上司参倒做掉。令人称奇道绝的是被革职后,“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交接公务,整理资产,将家小送至原籍安置妥善之后,自却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贾雨村急功近利、趋炎附势、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余,仍有一种古代文人举重若轻、寄情山水、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的小强精神。不经意间,人性的多面性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中国几千年读书人人格的分裂和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来,中国文人只有在和体制做痛苦的切割、疏离或背叛时才肯可能保持风骨。比如陶渊明、竹林七贤、杜甫、苏东坡、唐伯虎……最近文化网红意公子成了政协委员,引起很多人对她所讲的中国文化或文化名人过度使用了审美滤镜的探讨。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文人,既能在官场如鱼得水,又能保持自由不羁的文人风骨。

      其实,贾老师就在我们身边,贾老师就是我们的影子。话说这贾老师一路游山玩水,每日不忘沽酒三杯,以助野趣,光阴荏苒仍游兴不减,但却囊中羞涩盘缠将尽。一日来到繁华之都的金陵,贾老师削尖脑袋地钻营,费尽心思应聘做了当地特等显贵人家甄府的西宾,对公子哥甄宝玉进行启蒙教育。这甄宝玉和贾宝玉如同《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历来就真假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虚实实,交相辉映。红楼是曹公博采众长的创作结晶。话说贾老师虽满腹经纶,遇上甄宝玉这样的奇葩学生却一点劲也使不上,常闹得甄家人仰马翻,因此不久就辞了馆。

      贾老师继续优哉游哉,貌似闲云野鹤,实则伺机待发。又过一年,来到淮扬地面,恰逢新点盐政林如海上任,于是又凑巧做了黛玉的老师。如果说初入官场作为职场菜鸟的那一年,是他人生中最富有人情味的时候,那么革职后撒手这两年的游历,则成为了他这一生最任性惬意的时光一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物一方面开拓了他的胸襟视野,涤荡了他的肺腑灵魂,另一方面也让他痛定思痛,深挖前车之鉴,抱定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之时刀枪不入,笑傲官场。此时的他今非昔比,这场劫后自助游让他超脱的一面更超脱多,功利的一面更加功利。他的人格在更加分裂中变得更加统一。厚积薄发,俯视天下熙熙攘攘,只待重出江湖,一展八面玲珑。而天真无邪的甄宝玉、林黛玉这样的学生,却也让他心旷神怡。

      他骨子里也有一种比一般读书人高出一筹的洞察悟性,因此他能对冷子兴侃侃而谈,说出“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若大恶者,则应劫而生…”的宏论。也就是说,天地生人,除了叱诧风云的英雄和颠倒乾坤的奸雄之外,多数人都是没什么差别的绿油油的韭菜。

      贾雨村对甄宝玉、林黛玉这样的尤物,他是赏识的。在拿甄宝玉实在没辙之后,再为林黛玉授课时,他的态度相当认真,近乎虔诚。他一边惊叹于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学生的领悟能力,一边不惜使出平生所学的本事,似乎只有这样才有招架之功。一开始,他也教点什么女德女则的,但黛玉显然兴致不高;接着他又试着教了些四书五经,黛玉还是显得不够活泼,时而侧身掩帕轻咳;久而久之,他和她达成了一些默契,开始专教诗词,黛玉一下精神焕发。他试着揣度黛玉喜欢哪类诗词,就刻意投其所好。

      有一天,他又教了一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只见黛玉双手掩卷于胸,口中轻轻吟哦着“留得——残荷——听——雨——声——”,贾老师见状一怔,于是停下问她觉得这诗怎样。黛玉脱口而出:“先生,不瞒您说,您教了我这么多李义山的诗,其实我都不喜欢,也可以说最不喜欢。但唯独喜欢这句。其实,我觉得吟诗作诗都应该是一种美好的自我享受。”贾老师当场绝倒叹服:原来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此情可待成追忆“、”昨夜星辰昨夜风“、”何当共剪西窗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算不上美,要么过于写实,要么略显雕琢,仔细一想,还真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意蕴天成,妙不可言,隽永悠远,玩味无穷。他突然觉得自己枉读了几十年的诗!

      自此之后,他对教学更加上心。当他抑扬顿挫地给黛玉吟诵王摩诘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时,他甚至一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心无旁骛,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放逐山水,独坐幽篁的诗人。因为黛玉父亲一再向他强调说,这孩子天生体质怯弱,读点书只是为了陶情冶性,先生不必太当真,课程设计尽量轻松有趣,孩子开朗健康就好。所以贾老师每天教学只求见好就收。遇到黛玉身体不适时,师生也就各自撩开功课不管。

     然而和尚一语成谶,一切命中注定。师从贾老师一年,黛玉母亲贾敏一病仙逝,撒手扬州。黛玉六岁丧母,何其可怜楚楚!林如海忍悲葬妻,黛玉守丧尽哀。大悲之后,如海本欲令黛玉在家守制读书,无奈都中岳母史老太君不忍丧女之痛,早已派男女船只来接黛玉,说是聊解思女之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嫡妻新丧,几房妾室虽不曾留得一儿半女,却各有所想,加上央企盐政产业链上那些破事,也着实让人心烦,因此如海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也只有含泪打点黛玉登船,并千叮咛万嘱咐,老林家就剩你这点血骨,我儿切记天冷穿秋裤,不要挂念为父。

      天缘凑巧。恰逢都中奏准起复旧员。如海念在贾雨村和黛玉师生一场份上,在贾老师开口之前就挥下荐书一封,转向都中去央烦黛玉之二舅举荐则个。看来,出身四代承袭列侯之家,到他这代靠科举取士好不容易保住林家根基的前朝探花林如海,如今又从兰台寺的京官被钦点到地方担任敏感岗位扬淮盐政的他,早已深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自从当年在京中与贾政诗词唱和交往甚密,和贾敏结为夫妻后,林如海在仕途步步高升之时,也身不由己卷入官场漩涡。此番皇帝钦点他去做扬淮盐政,又何尝不是“用彼之矛攻彼之盾”?这扬淮一带,正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好甄家交错盘桓多年的老窝呀。盐政是朝廷经济命脉之一,皇帝佬儿现在啥都不缺就缺钱,林如海这一上任,注定被至于风口浪尖。贾敏也是因为替丈夫昼夜悬心,又挂念着娘家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所以忧虑过度而仙逝了。当初贾敏与如海的结合,就是武官出身的贾家与书香世家的林家的政治联姻。林如海知道自己前途凶险,所以当贾母派人来接黛玉,在与黛玉分别时,如海那番话,才是那般字字泣血,他知道女儿此去,不是啥寻常的探亲之旅,分明就是父女生离死别!

      此回无论是一百二十回高鄂续本版回目“贾雨村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还是脂本八十回的回目“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抛父”和收养”都一样触目惊心!不就是小黛玉去外婆家个串门走个人户吗,林如海还“发红发紫”高居万众瞩目的“肥缺岗位”,他才四十出头,还好好的活着啊!他的女儿却已经注定被岳母家收养了!

      人在官场,被如海狂赞大有祖父遗风的贾政也不过是“假正”啊,轻松就给雨村谋了个职务。让人惊心动魄的是雨村的职务仍然是“金陵应天府尹”原职!小说仅仅这一节文字,不仅把贾雨村、林如海、贾政“三个读书人”的形象不露声色地刻画得入木三分,更将封建官场那一张看不见的网昭然若揭。人或许原本真的没有好坏之分,都是环境使然啊!如果土壤有问题,任凭你是什么胚子,最终也只能长成适应土壤的样子。而在那一张看不见的网背后,康熙在下一盘大棋呀!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永固,他们要收网了。康熙和雍正都曾给予曹家下达限期填补亏空的旨意,林如海压力山大啊!贾雨村官复原职也不过是康熙和负责追讨亏空的四阿哥胤真的一枚棋子。

      黛玉进贾府,这应该是贾母和如海达成的一种默契吧!所以贾母宠黛玉,一直力挺宝黛木石前盟,那是她对女儿的弥补,对如海的承诺啊!

      贾老师依附学生黛玉的大船一起出发,踏上东山再起之旅。而六岁的小女孩黛玉却不知道自己自此踏上了“命定”的的还泪之旅……这片土地上的无辜孩子们就这样活在成人世界的圈套里,代代循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