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人

 新用户3134eDv6 2023-03-14 发布于陕西

      这个世界其实特别需要读书人,但是大家都不怎么尊重读书人。

      旁的不说,“读书无用论”就是对读书人最直接的棒喝和驳斥。 其实吧,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你就读了那么点儿书,没啥用。 

      读书人跟不读书的人有什么不同呢?平常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说,能看出来一点儿,——读书人身上都有一种特别惹眼的痴呆:痴迷于书籍,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孤呆于人情世故,物质生活贫乏无味。很多人把范进和孔乙己作为读书人的形象,这真的有点可笑。    

      读书有什么意义?它能让你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比如,我们看到天空中有一片云,可能就是看到了一片云而已,“像棉花一样,像花朵儿一样……”而作家迟子建是这样说的:“因为有了云,天的日子过得就不寂寞。”看,这就是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正是花开三月,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抒情的时候。看看顾城是怎么说的:“像三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

      读书让你说出来的话,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什么原因呢?读书,经历,让他们有了不同。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一半年可能看不出来,三年就有了眉目,五年就比较明显,十年就明显拉开了档次。同样是五年时间,打五年麻将,你还是五年前那个老样子,甚至还不如当初那么显精神,可能会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一张口说话,就是麻将圈子里那些瓜兮兮没一点儿意思的是是非非。陪朋友吃五年饭局,你人还有个人的样子,但是一定圆了一圈儿;心宽体胖了,但是肚子里除了酒肉饭菜没装进多少正经东西。身体壮硕了,精神干瘪了。你读五年书,就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看待社会的眼光和思路不一样了,整个人的境界和格局不一样了。别人眼中的你,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有人说,真正有效的交朋友之道是不断地优秀自己。人都愿意跟优秀的人做朋友,有谁愿意跟个草包蛋儿做朋友呢?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你是什么层次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层次的人。文雅点儿说,就是“圈子不同,不能相容。”不属于你的层次圈子,你挤都挤不进去。

      那么,读书就是让自己不断优秀的途径之一。当然,这里的读书也包括社会和生活这本书。

      我曾经遇到个一个圈层的朋友,他们的交往很讲究,吃饭聚餐,酒必须是茅台和五粮液之类的。他们似乎觉得只有这样的交往,才能成为真挚的朋友。我倒是觉得,他们的做饭庸俗到了老家。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他们撑着肚皮搞这样的排场,要不是脑子叫门夹了就是让树棍棍儿戳了。

      有意思的是,他们半个眼瞧不上读书人,觉得他们抠抠索索,生活没有仪式感,缺乏情调。

      中国有句古话,“伸腿得看被子长短。”类似的说法是,“吃饭穿衣量家当。”那些癞蛤蟆支桌子——硬撑的事情,只有不读书的人才可能干得出来。他们的脑子里装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

      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哪怕大家都是好人。”好人跟好人,也还是有点区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活馆不同的人,是不可能搅和在一块儿的。就像石头跟石头,磕碰得大家都不舒服。

      有人说,读书就是修炼自己。与其这样说,我宁愿这么说,“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发现自己多么无知。”

      前些日子看书的时候,读到一句话:“人天生最大限度是无知,而不是愚蠢。愚蠢都是后天教育出来的。”人之所以会沦落到愚蠢,最大程度上就是太少读书。

      虽然说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只要自己开心。但是,毕竟多多少少还有个区别呢。文明与低俗,健康与不健康,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人类历史进步的进程中,书籍起了最关键的作用,读书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可是,读书是很被残忍,不公正对待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书人就像这倔强的文字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中站了起来。于是,人类从粗鄙走向了文雅,从愚昧走向了文明,从落后走向了先进。

      书籍文化是渡人到河流对岸去的船,,他们载着人类不断走向进步。读书人就是这摇橹的船夫。遗憾的是,人们在渡河上岸之后,就把船夫给忘了。

      读书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们可能没有多大出息,但至少不会太坏。

       正是因为社会需要更多的读书人,所以,现在正在号召全民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