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寇准《六悔铭》

 工业自动化设备 2023-03-14 发布于湖北

来自:前线客户端

读寇准《六悔铭》

倘论宋人寇准的人生,也算是成功的。他出身于名门望族,19岁考中进士,后来官拜宰相。但此人的人生观有局限,他曾写诗云:“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宋史·寇准传》记载:“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奢侈之风殃及子孙,恰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所云:“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寇准的人生结局颇为悲催:天禧年间受排挤,罢相封莱国公,后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卒于天圣元年,年六十三,贫穷得连返乡安葬的钱都没有。寇准弥留之际,写下了《六悔铭》,至今读来不乏教益。

“官行私曲,失时悔。”做官当心如秤,不为谁而任意轻重;心如水,不为谁而肆恣倚侧。一旦妄行“私曲”,诸如结党营私、蝇营狗苟、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置法令于不顾,其结局只能是随东窗事发而丢失官位,甚或生命。“行私曲”的官员身败名裂时,无一不捶胸跺脚,但悔之已晚。

“富不俭用,贫时悔。”寇准就是当年那个“富不俭用”的角儿。他曾仕途平顺、喜好歌舞,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经常约朋邀友豪饮,连豪宅里的厕所、马厩都要点上蜡烛。一旦“贫时”,纸醉金迷的日子没了,昔日的朋友也不见援手,如同《桃花扇》中的名句所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到那时,后悔也没有用。

“艺不少学,过时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勤学知识和技艺,一来有精力,二来接受能力强。有了知识和技艺,何愁不能立身?反之,年少时懒惰荒嬉,得过且过,虚度光阴,过了人生黄金时段,万两金银买不回。这真应了那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见事不学,用时悔。”书本知识要学,实践经验也要学,“见事不学”乃远离实践。俄国契诃夫说:人要有三个“头脑”,即父母给的、书本学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光凭小聪明和书本知识,缺失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用时”便会遇事茫然,束手无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勤学于“见事”,方能终生不悔。

“醉发狂言,醒时悔。”小酌或可怡情,豪饮则可能适得其反,不止是伤肝损脾,还会失态出丑,自损人格。醉后易引发思维“短路”,言语失控,说不该说的话,甚或会做出平时不可能做的事,醒悟时追悔莫及。

“安不将息,病时悔。”人安首要的是健康无恙。可惜的是,有些人在“安”时往往不注重“息”,诸如琐屑的操劳、名利的计较、精力的空耗、尘心的焦思,结果心力交瘁,代谢紊乱,导致疾病缠身。倘要不至“病时悔”,就要在平时工作学习、操劳忙碌的同时学会休息。

作者:沈栖,上海法制报高级编辑、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丁兆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