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自我与目标的关系

 秦声何来 2023-03-14 发布于重庆

自我是内

目标是外

自我是虚

目标是实

内外表里

虚实相生

昨日劳动停更一天,今日继续交流。

01

前日在《觉知:什么是勤奋?》一文中,谈到勤奋的本质,谈到自我与勤奋的关系,即真自我真勤奋,假自我假勤奋,无自我则不勤奋。

勤奋是什么?

勤奋是指通过自身努力让自己获得身心自由。

然而,勤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勤奋的目的是成就自己,而要成就自己就不得不谈目标,就需要重新认识目标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只是“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自我的目标,什么是别人的目标?”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说得清楚。

02

什么是自我?

自我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概念。简而言之,自我就是自己认可的我。

从自我的组成而言,自我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灵,一个是人际关系,一个是社会角色。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这四个方面有客观准确地认识时,人就自信。反之,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偏差时,人就难免会变得自负或自卑。这事儿我在《觉知:自负与自卑的都精神残疾》中谈到。

而一个人要客观准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外界反馈。而外界反馈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别人的评价;二是自己做过的事。

别人的评价好理解,而“自己做过的事”却容易理解浅了。

“自己做过的事”不仅只是做事,其背后反映的是“自我”内在深层次的内涵。即“自我”是在自己认可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为自己负责,就涉及到目标与结果的问题。

因为没有目标的做事不是做事,而是娱乐。而娱乐是一种自我满足,既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用自我认知。

换句话说,人是因为对做事成果承担责任,才去矫正自我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自我认识。同时,一个人也会因为做事之后获得利益而变成更积极。这是人性。

而责任与利益永远都是自我天秤上的两个砝码,用来权衡目标与自己的关系。

也就是说,目标既是自我认识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的目的。

然而,究竟“什么是目标?”我们可能未必清楚。

03

“你有目标吗?你有工作学习生活的目标吗?你有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吗?你的目标是怎么来的?你每天的行动是在实现你的目标吗?…”

面对这一串师父在直播中的灵魂拷问,我竟然无从回答。

若你也和我一样,其实不必自责。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或者说他们所谓的目标并不是真目标。

先说什么是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就是混,混就是随波逐流。而自己没有目标又不承认,或者自己以为有目标其实这目标是外界压力或生活所迫,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假自我假勤奋。

而无论是混,还有假自我假勤奋,最终的后果是对现实状况失去掌控,从而让自己内心焦虑、纠结、恐惧、挫败…

当然,这事儿只有当事人自己心知肚明。

04

再说什么是真目标。

真目标是有自我之后与成就自我有关的目标。

然而,真目标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而想要拥有真正的目标是需要条件的。

条件之一: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世界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条件之二:是在自我使用上积累了大量的感知与经验。

前者是认识,后者是实践。只有基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个人才能说自己有目标。

而认识与实践不统一,那所谓的目标都不真目标。

换句话说,真正的目标叫理想,虚假的目标叫幻想,认识不准确的目标叫梦想。

其实,一个人在寻找目标和确认自己目标的过程是在回答三大哲学根本问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因此,一个人对“目标”的理解程度反映的是他对自己的认识程度。而发现目标与自我的关系则代表着一个人自我觉醒的程度。

05  

其实,目标是自我的具象化。

当我们从自我的四个组成部分来思考,即身体、心灵、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我们会发现所谓目标都与这四个方面相关。

而这个四个方面目标平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个人内在自我的稳定。

毕竟,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若这四个部分的具体目标平衡不好,那么,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必然会因为资源有限与目标失衡而分裂。

比如,你身体很疲惫了(身体),但你又担心失去工作而不得不加班(角色)。此时的你就会很闹心。

比如,你只顾身体满足,而不顾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然后,时间久了,别人就会说你自私,孤立你,而你也会被社会淘汰。

因此,真正的目标其实是追求这四个方面的平衡,而实现这四个方面目标的平衡则是实现自我的手段。

我想这是目标与自我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