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思路及课堂实录

 蕾言小语 2023-03-14 发布于河北
教材解析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教学目标
1. 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已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思路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德育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的比较多,所以传统节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于是在备课的时候就把学生们的现有基础考虑到了。虽然他们了解了一些节日习俗,可是对于节日时间有些同学掌握不好,结合课后第二题,我打算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节日的梳理。

课堂实录
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传统节日,结合我们的生活说说你对“传统”的理解。
明泽:传统就是人们从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做这件事,并把它们传下来。
师:大家根据明泽的解释,可不可以理解“传统节日”?
生:传统节日就是从以前传到现在的节日。
师: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按照时间顺序写完他们所说的节日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元宵的“宵”的认读。
师:一般的传统节日都是农历的日期,但是也有个别的节日不是。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节日分别在哪一天。
生说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这些节日里又会做什么呢?有哪些习俗?
生说教师板书,相机指导生字认读。“贴、祭、舟、艾、乞巧、郎、饼、赏菊”
其中“祭”和“舟”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在说到七夕节的时候给学生们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师:如果让我们为他人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就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还可以用童谣来介绍,下面我们翻开书,一起读《传统节日》。

生读

师:我们发现板书中有童谣中没有的“中元节”,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吗?在那一天,又会做什么呢?

生:二月二,龙抬头。我们理发,吃面条

生:腊八节,我们腌腊八蒜、喝腊八粥

师: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节日吗?

生:傣族的泼水节

师:对,我们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学到过

生:回民有开斋节

师:嗯,你了解的真多。

师:我们再来读《传统节日》,注意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欢乐热闹的。

生读

指导“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的朗读

师:看着前面的导图,我们能不能试着背一背这篇课文。

生背

指导书写:强调“转”的读音及笔顺,强调“舟”的笔顺,强调“艾”字占格。

反思

       作为识字单元,识字方法和运用是重点,但对于传统节日的内涵挖掘的比较少,学生们只是知道了知识性的内容,却不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感觉对在培养文化自信方面有所欠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