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理论》:人生有限,但别轻易设限

 zhp001007 2023-03-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提到霍金,你会想到什么?

是他超乎常人的智慧,还是他身残志坚的精神?

诚然,霍金的一生是不幸的,他76年的人生,有54年,都被禁锢在轮椅上。

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拥有自由的灵魂,他的眼界超越了时间,思想洞穿了宇宙。

9年前,人们把霍金的人生经历,拍成传记电影《万物理论》。

首映时,霍金在台下默默看着,泪水打湿了眼眶。

“我的人生,大抵如此。”

这是这位世界级物理大师,对电影的评价。

图片

5年前的3月14日,一生仰望星空的霍金,最终回归星空。

那之后,时间仿佛倒流回奇点,那个歪头靠在轮椅上、咧嘴而笑的身影,在人们记忆里定格成永恒。

轮椅太小,宇宙刚好。

今天,让我们重温《万物理论》,就当穿越时空,与这位科学巨擘再次相逢。

图片

时间倒流回上世纪60年代,彼时的霍金,还是剑桥意气风发的少年。

他热爱骑车、划船,有几个要好的死党,和热恋的女孩。

和很多信奉上帝的西方人不一样,霍金不信教。

他相信物理,相信科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被统一的方程所解释。

“一个宇宙学家的研究,是不能受超自然的创世主影响的。”

在霍金看来,只有跳出思维的局限,才能在固有认知之外,开拓新的世界。

导师欣赏霍金的才能,把他带到大名鼎鼎的剑桥实验室。

这里走出过卢瑟福、汤姆森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也见证过原子核分裂等重大发现。

导师对霍金说:

“做研究的好处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谁,在哪里,在什么时候,能搞出个重大发现来。”

凝望着前辈们最初站过的地方,科研探索的种子,在霍金心中悄然埋下。

图片

随着学习的深入,霍金对“时间奇点”的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论证自己的想法,他开始了海量计算。

实验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霍金,在黑板上笔走如飞,留下一个个优美的方程式。

然而,身体的异样,也在这时出现了。

演算时,霍金的手渐渐拿不住粉笔;上楼时,他的腿也像灌铅一般,抬不动步。

终于有一天,霍金在上学路上,重重摔倒在地。

诊断报告很快出来,霍金患上了渐冻症。

得这种病的人,肌肉会慢慢萎缩,直到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残忍的是,渐冻人的大脑,依然清醒。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不能行走,到无法呼吸,最后彻底沦为被肉身禁锢的奴隶。

医生说,霍金最多只有两年的时间了。

听闻噩耗,霍金如同五雷轰顶。

他才21岁,年纪风华正茂,学业如日中天。

从未想过一纸病历,就能让所有的期待、设想和荣耀,化为虚无。

霍金因此颓废了很久。

他窝在宿舍里,拒绝外出,拒绝交流,还和女友简提出了分手。

意外的是,简得知霍金患病,并没有放弃他。

她执意和霍金一起,对抗病魔。

霍金的父亲担心简只是一时冲动,对她说:

“你或许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与科学作对,我们都会被打败。”

简回答:“可我爱他,他也爱我,我们所有人,都要一起抗争。”

图片

初看电影时并不明白,简为何会坚定地选择霍金。

细细品味才发现,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不囿于世俗的看法,不困于传统的观念,执着地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自然也会更有力量,去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在简的鼓励下,霍金重拾信心,确定了自己的科研课题——时间。

而他也在简的照顾下,打破两年的魔咒,有了三个可爱的儿女。

疾病面前,勇气消融了恐惧,爱情淡化了悲伤。

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愿景,都在两个人的努力下,一步步变成现实。

正如霍金本人说的: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很多时候,有打破桎梏的勇气,方能在生命的原野上且歌且行,过上理想的生活。

图片

23岁时,霍金取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他的病情,也进一步恶化。

吃饭时,他双手痉挛,拿不稳刀叉,也无力咀嚼;

上楼时,他无法直立,只能用身体贴着楼梯,艰难腾挪。

即便如此,霍金依然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索。

他大胆提出了黑洞辐射的理论,并在研讨会上,公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很难想象,一个口齿不清、身体瘫痪的重度渐冻人,当着许多顶级科学家的面发言,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人质疑霍金胡言乱语,也有人嘲笑他姿态滑稽。

但也有人,赞扬霍金的发现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霍金的理论很快传播开来,他的照片被印上图书封面,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拜读。

随后,霍金又陆续提出了奇性定理、黑洞理论,超前的见解,让无数学者为之震撼。

图片

然而,1985年,霍金的身体再度遭受重创。

看音乐会的过程中,他突然口吐鲜血,晕厥在地。

医生诊断霍金患了重度肺炎,只有做气管切开手术,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听闻噩耗,简匆匆赶来。

医生给了她两个方案:

要么拔除气管,让霍金没有痛苦地离开;要么给霍金做手术,但保命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

简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医生警告简,手术风险极大,霍金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简坚定地说:他可以。

生命是太多概率组合成的选择题,幸运的是,霍金死里逃生,度过了危险期。

但作为代价,他也彻底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手术过后,霍金变成了多数人印象中的样子:

歪着头,斜着肩,靠在轮椅上,说话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图片

但,即使身体被囚禁,他的思想依然自由。

 《时间简史》、《时空本性》、《果壳中的宇宙》……

他在轮椅上,完成了一本本科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一次次刷新着人们对浩瀚星空的想象。

励志演说家莱斯·布朗曾说:“生命没有极限,除非你自己设置。”

一个人的潜能,是超乎想象的,你永远想不到,一句平凡甚至残缺的肉身之下,会有怎样惊人的爆发力。

所以,千万别因为身体上的不完美,而轻易自我放弃。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敢超越肉身,不禁锢灵魂,终有一天,你会在世界上留下不朽的痕迹。

图片

1988年,霍金的《时间简史》出版。

发布会上,有人问起霍金:

“您曾说自己有望在本世纪末,发现适用于万物的理论,您找到了吗?”

霍金俏皮地回答:“我现在预言我当时错了。”

即使身为著述颇丰的学者,霍金也不得不承认,科研本身,就是需要推倒重来的过程。

但趣味,也藏在这无尽的自我打破中。

霍金在世时,曾在剑桥大学开了一个派对,主题是“欢迎时间旅行者”。

但直到派对第二天,霍金才发放请柬,因为只有这样,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者”,才会知道自己是否受到了邀请。

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间旅行是可以实现的,未来的人只要乘坐超光速的飞船,就扭曲时空,回到现在。

只是让霍金失望的是,派对当天,他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

有人嘲笑霍金的痴,但反观现在,或许再没有学者,会举办这样脑洞大开的派对,进行这样独特的实验了。

做学问本就需要不断的内省和实践,只有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会不断求知。

图片

在接受《新科学家》采访时,霍金被问起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霍金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女人,她们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谜。”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霍金与简是天作地合的伴侣。

可两人的婚姻还是在维持25年后,宣告终结。

个中缘由,其实很难说清错对。

25年里,有相濡以沫的温暖,也有爱情耗尽的无奈。

年轻时信仰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历经沧海桑田,才知道人心比宇宙更难懂。

离婚多年后,霍金邀请简,一同接受英国女王的接见。

两个阔别已久的爱人,在晚霞余晖中重逢,场面不见伤感,只有温馨。

简问霍金:我们这一路一直都很棒,是吧?

霍金在电脑上敲出一行字:看看我们的成果。

眼前,3个少年人在皇宫里追逐嬉戏,那是他们长大的孩子。

两人四目相对,曾经的龃龉终是在这一刻,达成了和解。

图片

在电影里,霍金说:

“无论生活多糟糕,你总能做成一些事。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人生是个流变的进程,每个人都会在其中,失去些什么,或得到些什么。

或许年轻的信仰不能实现,但至少爱过,尽力过,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无论如何,相信希望,把握当下。

不辜负自己,不蹉跎岁月,你终将拥有丰盈的人生。

图片

霍金有一句经典名言:

“从我21岁起,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从被医生断言活不过2年,到成为皓首苍颜的学者,霍金的生命,足足延长了50多年。

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不断拓展自己的外延,带人们见识了宇宙恢弘,也惊叹于生命广阔。

抛开成就不谈,霍金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他的每一天都过得比常人艰难,但他每一天都在竭尽全力,过得精彩。

正如《斜杠青年》里说的:

“世界是多元的,你可以有一元的人生,也可以有二元的人生,甚至可以有五元的人生。”

身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每个人都难免受制于生命的边界,或许是疾病,或许是容貌,或许是家境,或许是财富。

但并不意味着,余生都要困顿于此。

身体的残缺,可以用思想填满;知识的闭塞,也可以通过学习丰盈。

当你敢于与现有的边界对抗,方能冲破重重突围,活出生命的质感。

穿越云遮雾障,愿我们都能不断向上,邂逅理想中的璀璨星河。

共勉!


点亮【在看】,这一生有限,你我都别轻易设限。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