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一代家长急需更新的14个认知

 衆妙之門 2023-03-15 发布于陕西

时代剧变,经验的保质期不断被压缩,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家长,正成为新时代家长群的主力军。相比更早年代出生的父母专注学业成绩,新一代家长随着知识与眼界的扩大,对子女的教育有了更多的长远规划与成长期待:既要成绩优秀,又要素养全面,还要个性鲜明,更要有一辈子幸福的能力……

与此同时校园里的孩子所面对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生态;伴随的是全新的成长课题,家长们的认知经验,常常已跟不上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孩子的视野需求。

当曾经的标准不再能促进当下的成长,过去的经验已很难回答新的教育难题,新一代家长们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更新知识谱系,重塑思维认知,找到新的行动支架,更好地回应的青少年成长规律对家长角色提出的新挑战。这个家庭教育的时代课题,内含着当代家长必须更新的知识卡、思想题及挑战库——

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的规划还是自身的可能?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计划中的一件作品,用尽各种办法,力求塑造出某种特定的成功与幸福,就像木匠制造木器。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不能通过相同的模式去“定制人生”。

  •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必然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来的结果,却不是父母可以预期的,很可能我们种下了玫瑰苗,最后却长出了西红柿。而且,家长想让孩子获得的,都被自己的经验和视野局限着。社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成年人对于未来的认知。换言之,父母的“规划”有很大的不准确性。

因此,孩子的未来不应该是父母既定的、单向的路径,而是在他们自身无限的可能性中。父母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培养孩子,这种规划其实是非常残忍地把孩子塞到了一个罐子里,按照家长的要求来成长。而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文章图片1

父母要做的,是让柠檬更酸,让苹果更甜,而不是把柠檬变成苹果。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不断尝试他的可能性,并最终成为他自己。

孩子教育的重点,是“扬长”还是“补短”?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唯恐孩子出现短板而影响人生幸福。但实际上,人的一生发展,取决于他“最长的那一块板”,这就是长板理论。

从这个理论出发,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着眼于孩子的优势,扬长而不是补短。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先天具有某种优势智能。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智能拼图,看见他的天赋,显明他的长处,尽最大可能促进优势智能,让长板更长,这才是他未来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当下这个信息发达协作便捷的智能社会,一个人的短板,完全可以嫁接别人的长板来补足。

孩子的成长,应该归因“努力”还是归因“聪明”?

一个人的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综合的结果。智力因素源于先天,比较稳定;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毅力、恒心、坚强、兴趣、动机等等,大多是后天培养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教育的角度,我们应当更多地归因于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也就是非智力因素。

  • 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曾做过一场实验,让400个五年级的孩子完成一份较难的拼图。由于拼图难度太高,两个组最终都没能完成。然后她又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更容易的拼图,结果,被夸“聪明”的孩子因为没能完成第一轮的拼图而倍感受挫,表现比上一轮差了20%,而另一组被夸“努力”的同学表现则比第一轮提升了30%。

不同的归因,也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过多地归因于不可改变的智力因素,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失望、自卑等负面评价,从而陷入“固定型思维”,他们会拿“能力不足”或“运气不好”当借口,并趋于平庸。

文章图片2

所以,当孩子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多地归因于他聪明还是愚笨,而是帮助他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投入。相反,如果我们引导孩子归因于那些能够改变的非智力因素,这有利于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越挫越勇,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家庭中“关系”更重要还是“教育”更重要?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家庭教育中的大多数问题,都能在亲子关系中找到答案。

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关系会带给孩子更稳定积极的情绪和家庭氛围,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舒适、接纳的状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育。

亲子关系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当家长跟孩子保持正常关系,对孩子就有影响力;如果不能,影响力就丧失了。如果孩子和父母一直有良性的互动,有尊敬与信任,父母的意见就更容易被接受,教育也会事半功倍。那些一直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父母,哪怕到了青春期,也依然能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看法。

文章图片3

而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弱,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家长的角色是什么,不是什么?

对家长本身定位的错误认知,是家庭教育走向失败的根源。因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要从父母认清并做好自己的角色开始。

家长是陪伴者,不是投资人当家长抱着“投资者”的心态来投入金钱和时间,就会迫切地渴望回报,为孩子带来了持久的巨大压力,结果往往是“投资失败”。教育是一场长久的陪伴,家长应抛去急功近利的心态,致力于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够滋养生命的环境。

家长是支持者,不是总管当代社会的教育焦虑让许多父母把自己转化为育儿总管的角色,把孩子的“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孩子的发展进行事无巨细的总体规划。但包揽无法代替孩子自身的生命体验与成长,只会让孩子感到束缚与压抑,缺失必要能力的养成,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生命探索的坚定支持者,在他需要帮助时给予力量。

家长是引导者,不是牺牲品。不要过度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或者超出能力范围去成全孩子,结果往往是造成了不平等的家庭关系,无法营造正向安全的家庭情绪氛围,也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奉献,是做好自己,用自身的言行成长作为路标,引导孩子的前行。

如何看待“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许多家长都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于焦虑自己的孩子落后,或者在未来的竞争中被社会淘汰,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期待以此让孩子的人生一步快,步步快。

但实际上,给孩子报大量的课外补习班,大概率不会对孩子未来的成功产生很多的帮助。《扬子晚报》记者曾调查了某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辖市文理科状元的21名考生,发现89.66%的状元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这些的培养,不在补习班里,恰恰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

如果教育真是比赛,那至少也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的起跑线并不像百米跑那样精确,都是松松垮垮的站在一起,起跑的快慢对于最后的成绩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只要你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坚持得足够久,就一定能够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因此,只要我们拉长时间的尺度去看待孩子的教育就会发现,孩子成功与否取决于长久的努力,而不是起跑时领先的几步路,如果真得要论起跑线的话,那么父母的见识与格局,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认知,才是真正定义了孩子的起跑线。

文章图片4

而让家长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是自身的局限。家长在育儿方面的认知和知识储备不完善,导致了其内心不够笃定,当养育过程中遇到挑战,当面对各种贩卖焦虑的讯息,就很容易摒弃思考,被裹挟其中,所以培训班的作用其实是解放了家长的时间、缓解大人的焦虑。

比如很多家长都会有“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的心理,但实际上,大量补习班对孩子只起到了反作用。

研究表明,学习之间有间隔比不断连续学习的效果更好。而当下很多家长不懂学习原理,分数是最直观的成果。于是很多培训班就迎合家长的需求,只管“教会”,保证效果可见,不管孩子的兴趣和心理感受,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一种伤害。

放下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培养焦虑。在家庭教育中,和“时间”赛跑是我们焦虑的根源;但“时间”也是我们的解药——孩子们当下的绝大多数问题,事实上都可以通过时间来自动消化。与其报名多个课外补习班,不如培养一项兴趣特长。

如何看待“孩子没有'靠谱’的人生方向”?

首先,即使是在成年人看来很不“靠谱”的人生方向,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曾对全美12-22岁年轻人展开深度调查,发现80%的青少年缺乏人生目标感。因此,对于孩子萌生的人生方向,家长应该给予正视和肯定,这也是在肯定孩子本身的价值,增加他内心的安全感和信心。

其次,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靠谱的。我们判断孩子的人生目标靠不靠谱,标准应该是他是否认真、投入。比如,孩子要当明星,如果他是非常严肃地将其作为艺术和专业来追求,就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最后,孩子在找寻人生目标的路上要进行很多摸索,家长要给孩子去经历的机会,不断试错。

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专攻一项运动前,尝试过不同运动的运动员,会发展得更好。这些不靠谱的梦想最后都会成为支撑人生某个阶段的支点。通过这些经历,孩子会持续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清醒地认识自己。

如何看待“孩子小小年纪就没有上进心”?

“躺平派”不是天生的。每一个看起来“不思进取”的小孩,背后的经历都没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每一个被扣上“不上进”帽子的娃,内心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委屈。如果家庭环境过于消极与懒散,孩子自然觉得生活索然无趣,对什么都心不在焉,提不起劲。

比如,孩子平时习惯了“被安排”,不愿动脑。如果父母事事给孩子规定、计划好,从未曾倾听过孩子心底的声音,没关注过孩子的喜怒哀乐。慢慢地,不被看见的孩子,也就“看不见”自己。如同提线木偶般,失去了动力,也失去了想法。随之被贴上的,就是“不上进”的标签。

文章图片5

再如,孩子经历长期打压,会变得“习得性无助”。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花了30年时间对上千人进行跟踪研究,最后发现了一个深藏在父母养育方式中,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却被众人忽略的重大秘密:

大部分在学习和生活上问题重重的孩子,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一路伴随的挫折感连连,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悲观情绪。

塞利格曼把这种表现称作“习得性无助”——一种因为长期的负面经历,所形成的错误的评价方式。对自身和事件消极评判行为,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而这种“习得性无助”的解释风格形成,跟从小的养育方式有着巨大关系。

因此,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也是如此。不靠激励、说教、训斥,而靠燃起内心的小马达,让小种子自发破土而出,向阳生长。家长要多放手,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孩子“习得性乐观”。同时,父母的爱和信任,是“上进”这颗种子向阳而生的肥沃土壤,是孩子勇往直前的最大底气。

如何看待“孩子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当孩子达不到目标,不能按照预期发展,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代表孩子拥有了一种打破父母路径依赖的可能。

家长在为孩子设定目标和路径时,会下意识地延续曾经对自己有用的经验,这就是路径依赖。但要知道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只不过是我们走过或看到的那条窄路上,自己所认为最好的点。相比较广阔的世界和多变的未来,我们所期待的那个点,实在太过渺小了。

文章图片6

如果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有了更多的可能,父母无法再用自己走过的那一点点的窄路和仅知的些许经验去束缚他。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那么他所能达到的,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所以父母不需要焦虑,不要总是带着自己的期待,硬生生地推着孩子往前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生长发育有快有慢,但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节奏不同罢了。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父母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当孩子做错事,如何通过情绪平和的方式,将其变成成长的契机?

孩子做错事后,很多父母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做出严厉的指责批判。孩子犯错后,若无法从最亲近的人那里得到支持和理解,就不能直面错误,甚至做出极端的反应。很多孩子做错事不敢告诉父母,就是因为害怕被骂而选择自己承受甚至撒谎。

因此,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有“容错心”,用平静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错误。这样,孩子才能专注于问题本身,从错误中得到经验,获得成长。

1、觉察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预计自己马上就要发火了,试着离开几分钟,让自己喘口气。稍微平复一下之后,再与孩子继续沟通。

2、与孩子建立情感的连接

不要因为急于去解决某件事,却忽略了事件中的人,先和孩子建立情感方面的纽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再去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比如蹲下来,平视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3、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不要急着说,而是让孩子自己说,这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先入为主。

4、告知孩子犯错带来的后果,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如果孩子总是出错犯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他这个行为带来的结果是错误的,二是没有认识到这个结果的严重性。

5、询问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注意,不是大人该怎么做,而是孩子该怎么做。孩子做错事后,很多家长就只是要求他道歉,孩子可能学到的是:我做错事后,只要说了“对不起”,再被父母训斥一下,其他就没我的事了。父母一定要告诉他,必须为这件事的后果承担责任,必须要学会弥补错误,做出补救。

6、询问孩子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避免。学会如何规避,才是“有效犯错”。

总之,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听听孩子的话。

当孩子过度沉迷电子产品,如何引导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

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之所以会成瘾,是它用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激活人类大脑中的奖赏机制,让人不断分泌多巴胺,不断感受快乐,而青少年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多巴胺分泌旺盛,十几岁的孩子看手机,就像饥饿的原始人看到果实一样,容易沉迷其中获取更多满足感。

针对700名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手机成瘾和个人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对手机上瘾。因此想要避免孩子手机成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文章图片7

另外,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游戏中的“及时反馈”比真实世界要快得多,也更容易获得各种成就。家长要让孩子在电子游戏之外,收获“我很能干”的自我效能感,这点可以从生活中的能力积累做起:比如自己整理床、整理书桌等,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新的爱好,比如运动、阅读、户外活动等,并对孩子取得的成绩第一时间给出正向的反馈,当孩子们在真实世界里获得了更快的反馈和更充实的意义感,当他的内心已经“吃饱”了,也就不会再去虚拟世界寻求满足了。

当然,手机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亲子关系问题。彼此之间交流越流畅,越信任,手机的管制也就越松;交流越少,越是疑虑重重,手机的管制也就越严格。

而无论手机掌握在家长的手里还是孩子的手里,都应该记住,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家长不是在帮助孩子“戒掉”手机,只是在帮助孩子找到与手机“和平共处”的方式。当孩子成功地学会如何适度使用手机之前,家长要一直陪伴他,关注他,为他加油鼓劲。

文章图片8

每一个新的工具出现,我们都应该想办法让它为美好生活锦上添花,而不是让本就焦虑的生活火上浇油。家长不可能永远做一个被动的防守者。因为伴随着新工具的出现,新的社会生态也在逐步构造。比起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不如再多想想:如何让手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李希贵校长把孩子跨过互联网这道关卡分为了四个阶梯,他认为,从第一步的打游戏、听音乐到最后一步的创造,每一步都不可逾越,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前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使用搜索引擎时,哪些问题需要规避,或者共同探讨哪些音乐更适合孩子,缺少了家长的指导,孩子很难走到最后一步。在这里面,家长需要展现出更多的包容与耐心。

文章图片9

在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怎样培养内心强大而积极的孩子?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高达15%-20%;在抑郁患者群体中,有50%是在校学生。儿童心理问题的逐年增多,引发人们关注。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曾指出,家庭和养育,对孩子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内心强大而积极的孩子呢?

首先,应拒绝打压式的教育。有些父母认为,打压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实际上恰恰相反,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父母的打压会让其内化为自我认知,不自觉地产生“我不行”的想法,形成低自尊的人格,从而变得自卑、懦弱、格外在意他人评价。久而久之,这种“无助”会变成终身的“心理习惯”,扩散到新的情境中。

研究表明,宽容的教养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更加自尊自信,在成人后在受到压力和伤害时,内心的缓冲力更强大,内心更平和。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环境。

文章图片10

当然,家长也不能做“直升机”式的教育,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大包大揽,把孩子成长路上的困难,全部扼杀在萌芽状态,替孩子一一铲除。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独立面对挫折、解决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底气直面自己的失败。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总结经验,让孩子接受“成功”只是结果的一种,以此培养其直面失败的勇气。

最后,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和意义感,避免孩子患上空心病。当一个人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强烈的无意义感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父母需要明白成功并非只有一种样态,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性,放弃功利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标并付诸实践,不要让学习成绩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父母要让孩子在“精神富养”中长大。精神富养的“富”绝不是富裕的“富”,而是丰富的“富”,它指的是有丰富经历和眼界,有丰富的安全感,有丰富的创造力;他们不会被匮乏感控制,不会被空心病纠缠,不会被孤独感包围。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塑造坚定的“自我意识”,包括客观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有效的自我调控。

面对隔代教养的矛盾,如何打造“家庭教育共同体”?

家庭教育中的祖辈参与成为普遍现象。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的研究报告,从孩子出生到小学阶段,近八成(79.7%)的家庭存在祖辈参与儿童家庭教养的现象。

与此同时,由隔代教育产生的家庭矛盾,正成为当下中国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80、90这代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要求不断提高,祖父母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面对隔代教养的矛盾,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该要成为一种家庭中所有成员共同面对和接受的教育,即成为“家庭教育共同体”。

更新家庭教育的理念,要让父母和祖辈等家庭教育共同体的成员树立正确一致的儿童观。要认识到,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首要责任人,同时要充分尊重儿童拥有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等权利,让父辈和祖辈真正思考儿童发展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教养儿童。

完善隔代教养的模式。实践表明,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联合教养是最合理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兼具了两代人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因而,一方面,父母应该承担起抚养孩子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祖辈应该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优势等,增加孩子的人际交往圈,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厘清隔代教养的边界。首先在育儿决策方面,应该确认孙辈抚育责任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对年轻一代父母的育儿决策,祖辈应该给予尊重。毕竟承担直接育儿责任的,还是父母。其次,在育儿方法方面,祖辈应该和父辈畅通沟通渠道,以沟通取得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支持,采取真正吻合孙辈成长的科学的方法。

当孩子提出了一个“不好谈”的问题,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问出的问题涉及饥饿、死亡、战争、性、贫困等话题,很多家长会选择拒绝谈论或引开话题,认为这是在保护孩子的“纯真”。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认为你并不信任他,而且父母要知道的是,孩子提出问题后,无论如何都会找到答案,他将你作为值得信赖的第一选择,如果你拒绝,他就会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答案。

而研究表明,父母经常与他们的孩子交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对世界更加信任、社交焦虑更少、认知能力更强。因此,即使孩子很小,冷静地说话、准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释孩子有兴趣的话题也是有意义的。

在谈论相关问题时,不能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自说自话,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来表述。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规避一些不适宜的画面和措辞,避免营造出让孩子感到焦虑和恐惧的氛围。

同时,谈话的方式还应该契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比如面对低龄的孩子,尽量少使用过于抽象的词,可以联系一些卡通或书籍中的例子来解释;比如13岁以上的孩子正在经历荷尔蒙重组的过程,反应会比较剧烈,要注意安抚对方情绪。

此外,有些话题家长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表述,可以考虑通过一些适合的电影和漫画来进行教育。孩子的反馈也很重要,不要轻易地反驳,认真倾听,表达尊重,以合适的问题引起他的思考,并引导其远离一些低质的不良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