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传》讲解第4期:裁撤陋规以身作则,兴办洋务不遗余力

 凤凰山居士 2023-03-15 发布于江西

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曾国藩传》,本书中文版约43.5万字,我会用5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4期。

上期我们讲到,曾国藩完成中年蜕变后,再次出山,将太平天国彻底铲除了。朝廷却担心他造反,于是曾国藩自剪羽翼,将湘军全部裁撤了,并安排弟弟离职。

而在攻打安庆的过程中,他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当上两江总督的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01

1860年,曾国藩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两江总督的任命。然而当时他正在与太平天国决战,所以初期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军事上,直到1864年消灭了太平天国后,民生和吏治所占的分量才越来越重。

晚清的官场非常腐败,主要有两点表现,一个是官员们爱搞迎来送往,另一个是灰色收入比较高。

这些陋规恶习,最终都由老百姓买单。而两江一带又经常受到太平军的袭扰,因此老百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

于是出发上任之前,他特地给湘军水师各部写信,不许大摆宴席,这也是他整顿吏治的第一份宣言书。可水师官兵们早就期盼他能当上总督,好为他庆贺,怎么可能听他的话呢?

等曾国藩到达地方后,各营都在岸边欢迎他,还放起了鞭炮。看到这一幕,他非常生气,再次写信告诫各部将领,官兵们这才相信他是认真的。以后无论曾国藩去哪里,下属都不再搞排场了。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他还遇到了如何收礼的问题。一点都不收,显得不近人情,这不符合他“和光同尘”的作风。于是他就象征性地收一点,表示一下意思。

比如1861年,湘军名将鲍超去安庆给曾国藩贺寿,带了十六大包礼物,他只拿了一顶绣花小帽,其余地都叫鲍超带回去。

为了树立官场新风,他除了不收高昂的礼物,还严格管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欺压地方官员、给自己的亲友安排工作等。

而曾国藩整顿吏治的核心举措,还在于挑战“灰色收入”的问题。

说到灰色收入,就不得不提清朝奇葩的财政制度。在督抚衙门里,有正式编制的只有总督和巡抚两个人,其他官员朝廷根本不发工资。

而总督和巡抚为了办公需要,还要请数名师爷,每人的年工资至少是一千两白银。与皇帝的通信费,每年也需要数千两白银。可总督与巡抚的年收入才310两,远远无法满足这些开销。

到了雍正年间,朝廷给总督们发了一笔补贴,也就是“养廉银”,但也不够用。于是督抚们就向下属索要,下属再向他们的下属要,就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曾国藩采取的做法则是以身作则,他将自己所在督府衙门的开销一压再压,府里就留了两个女仆。他的家人原以为可以享几天清福,也因为他的节省不得不下地劳动。他自己则是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用破烂瓦罐。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两江地区的吏治,也有效促进了两江地区战后的经济恢复。

但曾国藩也有“同流合污”的一面,尤其在一些潜规则上,他照做不误。比如在吃喝应酬上,他既会参与其中,也会主动请客,不过他却是尽量压低规模,多为下属考虑,减轻他们的负担。

还有人情来往上,他也与其他官员一样。就拿1868年他升任直隶总督来说,按例他需要进京面圣,仅仅就这一次,他就给京官们送出了一万四千两白银的“别敬”。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做海瑞式的清官,他要汇聚更多力量,完成更大的事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曾国藩高超的智慧和谋略。

02

同时,曾国藩的智慧也体现在对待洋人的问题上。

太平天国被灭掉后,朝廷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可曾国藩却没有放松下来,因为在他看来,中国还面临一个比太平天国更危险的对手,那就是洋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以失败告终,并割地赔款。当时他认为只要朝廷严加整顿军队,完全可以从英国手里扳回一局。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却将他打醒,他意识到,中西方不仅在武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行为方式上也有很大区别。

通常来说,历史上那些蛮族如果攻占了京城,一定会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然而洋人却没有这样做。

经过一番分析后他认为,洋人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打算,他们的意图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做贸易,另一个是希望清朝放下面子和他们平等交往。

此外,让曾国藩感到意外的还有两点。第一点是在他攻打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洋人还给予了武器和技术支持。第二点是清朝同意英国人管理中国海关后,英国人竟然将所有关税都上交了,分文不取。

种种迹象都让曾国藩对洋人刮目相看,由此他也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洋人不同于中国历史上没有文化根基的蛮夷,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信仰、文化根基和做事原则。

根据这个结论,他也改变了对待洋人的态度,同时开始研究起洋人和西方的文化和技术。1861年8月,他上奏建议购买洋人的船炮,然后加以研究,以便自己可以创造。

当湘军攻下安庆后,他立马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1863年,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艘火轮船下水了。随后不久他又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1868年,制造局的第一艘轮船正式下水。

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三个在当时看来非同寻常的外交理念。

第一个是平等对待外国人,也就是要把外国人当人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视蛮夷之人为下等人,根本不会正眼相看。

就拿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来说,条约中有一项内容是国家之间互派公使。咸丰接见这些公使的时候,对方不肯下跪,他非常生气,不惜撕毁条约,继续作战,结果换来更大的失败。

第二条理念是诚信外交。自古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许多人认为跟蛮夷之人是没法讲道理的,于是就不会真心相交。

早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和许多大臣都认为不用完全遵守,能拖就拖,最后咸丰上台了依然如此,最终成功惹怒了洋人,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三条是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也就是说,在与洋人谈判时,要更多地争取商业利益,保护国民生计,其他诸如面子和礼仪上的事情,完全可以让步。同时要维护好国家主权,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

1861年,清王朝决定向英国购买一支现代化的舰队,并要求由中国人来指挥它。等舰队到达港口后,却出现了600多名军官和海员。很明显,英国人是想由他们代替中国人指挥舰队。曾国藩当即表示反对,最终清朝损失了66万两白银,没有让中国的兵权受损。

03

而世人提起曾国藩,都说他平生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件是平定太平天国,另一件是兴办洋务。而在人才培养上,他同样极具智慧。

晚清政治环境压抑,人才非常匮乏。早在咸丰登基之初,曾国藩就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于是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培养着各种人才。

曾国藩的幕府很特殊,一般官员的幕僚人数不过数十人,他这里最鼎盛的时候竟然有一两百人,规模之大让人惊叹不已。

而他对幕僚就像老师对学生一样,还要考试、面谈。曾国藩之所以把幕僚办成学校,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他认为,科举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废品,就是半成品,无法为国家分忧。要想选拔合适的人才,就需要自己动手,然后加以训练和教导。

为此,他在培养人才上制定了三个策略。

第一:求才。在行军打仗途中,每到一地,他必然贴出告示,寻求可用的人才。若是对方能给出可行的建议或谋略,他就会给予重赏。

第二:观察。如果有前来军营投奔的人,他先是给予少量钱财安抚他们的心,然后亲自接见,认真面试,进一步了解对方。

除此之外,他还会安排对方去前线待一段时间,一方面是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湘军的面貌,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方式鉴别他们的能力。

通过以上这两步的观察后,曾国藩才会确定幕僚的工作。比如有胆气血性者让他带兵打仗,胆小谨慎者让其筹办粮饷,擅长文字者让其办理文案、学问渊博者让其校勘书籍等。

第三步:培养。曾国藩认为,天才是很少的,大多数人都需要经过磨砺锻造才能成功。

培养的方式就是前面说的考试与面谈。一般每个月考两次,由他出题,幕僚们作文,然后他再批阅试卷,而面谈则更多的是向幕僚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读书心得。

从幕府出去的人,几乎都做了大官,而他们对曾国藩的提携和培养也是感激不尽。可以说,曾国藩真正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而李鸿章同样是在幕府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最后与曾国藩共同完成了一番事业。

但李鸿章的优点与缺点几乎一样,优点是他智商高,才华出众。缺点则是他从小过得一帆风顺,待人接物中总会表现得很傲慢,以及早上喜欢睡懒觉。

于是曾国藩就等李鸿章起来了再吃饭,没多久他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同时曾国藩还经常把李鸿章带在身边,让他与天下第一流人物接触,以挫其傲气。

1861年10月,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去救援,同时还要他创立淮军。

为了帮助李鸿章将淮军建立起来,两人频繁书信往来,在信中曾国藩都不遗余力地教导李鸿章如何排兵布阵、练军打仗。

而李鸿章也不负曾国藩的期望,最终成长为一个敢当大任、独当一面的人。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成了两江总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期待下期的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