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橹柱岩这条驴线,已收藏多时。2023.3.11,20位驴伴终于成行。我们自驾来到三门小雄,其中一辆车停小雄作下山后送驾驶员用,其余的直接开到小雄镇蜍下村。
这里北边是港湾海涂,东南西三方向是绵延山林和村庄,山海辉映,风光无限好。出发没走几步,就见左侧半山中有一耸起的岩柱,既像“捣齿头”又像陀螺,那应该就是橹柱岩吧! 
我们从橹柱岩对面上山,没上几米,一道长长的的岩坡亘在前头,顶上还有一组岩石群。起步就见美景,“哇!”众驴立马兴奋起来。“好地方!打卡!打卡!" 

岩坡虽陡,但是表面粗糙呈颗粒状,岩石坚硬无比,脚可踏手可攀,比较好爬。

经过这块岩石边是土坡,这几米更陡,需手脚并用,借助柴树枝上爬。对于这群老驴来说,有了这些小攀爬才会觉得驴途有点驴趣。 
一上山,一见到美景,个个都像猕猴上山一样,欢天喜地。


登上第一道山顶,回头一望,众人大欢。一望无际的滩涂被割成一面面大小形状不一的亮晃晃的“镜子”。那就是海边养殖场吧!这种海边风光对于长年生活在只见高山不见海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奇景。大家欢呼着,赞叹着,更加兴奋了。




小山坡上有几株杜鹃花已经迫不及待地欣然绽放了,为这少树少柴的山顶增色不少。


众人驻足,好奇地谈论着。有人说,三门的小海鲜应该大都产自这里。虾、蛏子、青蟹.....一想到这些就口水直流。这哪是“镜子”,分明是一个个“聚宝盆”啊! 

再转身往前看,几道光秃秃的山脊展现在眼前。这就是牛背脊吧!山脊线异常漂亮,岩石裸露,蜿蜒绵亘。两侧山坡上长着灌木丛,有黄的,有绿的,原来这是一头“花斑牛”啊! 
冷不丁冒出一块岩石来,像个顽皮小孩的脑袋挡在了路的中间,跟我们逗乐呢! 
岩坡虽陡但不滑,可以一下子冲下去,再往上冲,好舒服啊!












环顾四周,众山大多海拔不高,裸露的山体岩壁,嶙峋的石峰危崖,开阔的海湾滩涂......此时此景,不由人想起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看西北,小岛似的奇山加上布满栋栋小洋房的村庒,秀美无比。


突然又冒出个“外星人”来,像个顽皮的小精灵在向你逗笑!






山脊上有很多石峰巉岩如龙角似猛兽,只要徒手能攀上去,总有勇者争先登顶,做一番“山高我为峰”气势。攀不上的也要附着岩体装逼一下,你拍我,我拍你,整个山脊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高岩挡路,无法攀爬,要从高岩右侧借助柴树滑下去,绕过岩石,又从另一侧爬上去。



又爬上一个山顶,海湾风光尽收眼底。我们沿着山脊上上下下继续赶路。






山坡上还有几块孤岩,有的像箱子,有的像馒头,还有的像微型金字塔。


沿着山脊,忽而钻芒草从,忽而钻灌木林,忽而爬岩坡,上上下下,驴不停蹄。






下这块岩石需要小心点,下面虽有棵粗灌木可以抓手,但是光秃秃的树干已经被“折磨”得站不住了,一抓到就直摇晃。







向右望,你会发现,那山脊石峰巉岩组成的轮廓剪影,分明就是一张仰卧斜躺中的人侧脸,眉目喉嘴清晰可辨。那厚实的鼻梁、微微张开露出舌头的嘴巴、宽宽的下颔,甚至还有微微凸起的喉结,真的是惟妙惟俏。山如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那就是传说中的石佛山吧!好神秘啊!我们下一个行进的目标就是他了。 





石门水库坝下的草坪还挺好看,挺好玩的。我们在坝下解决午餐,补足能量。

饭后走出水库坝,上坝头岩皮山。据说水库大坝左右分别是立虎和卧狮的两座山丘,分不清我们走的是哪座。








翻过小山头,下坡的岩皮比较陡,可惜照片拍不出效果来。

下小山,穿马路,沿着机耕路走一段,经过岩头山塘,上古道。

通往山顶的石砌古道掩于林中,一路向上,比较长。但是林中幽静,树木蔽日,走起来不觉热也不觉累。


垭口是个四岔路。右上是茶园,左上是海平庵,将通往石佛山顶。前行是王沙古道,下去便是王沙村。我们继续左上,坚决问鼎石佛山。 

海平庵前穿过,然后从右侧芒草丛中绕至屋后,沿着长满柴草的机耕路盘旋而上。

翻过山岭,终于看到了石佛山尖。从后面看不像石佛,像金鱼嘴。

来到石佛山山脊,山脊上长满髭岩。在此处等齐队伍,继续往石佛山顶挺进。






终于来到石佛的头部,原先远远看到的石佛五官,此时都化为原形,都是一座座高低大小不一嶙峋峻峭的岩峰。尤其是那额部,此时却状如一头雄狮,正远远地守望着石门水库。 
峰丛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很像骑马峰,貌似可以攀爬过去,但是因队伍中有恐高的队友,还是选择捉稳,从西北峰下撤到机耕路,再沿着弯弯曲曲的机耕路往下走。 




漫长曲折又荆棘铺路的机耕路,也是一个小考验,一会儿芒草割脸,一会儿荆条拦路,一会儿石头绊脚,一会儿泥坡下滑......。 

一路闻着黄黄的香辣椒的清香,不知不觉间就转到了山脚,完满完成了今天的驴程。 


































橹柱岩山脊线、石佛山穿越应该是老驴们新开发出来的路线,沿路山脊多数以岩石岩岗相连,路面有大面积宽厚得如水牛背般的岩皮,有奇形怪状的岩峰,有笔陡的又易攀爬的陡坡,有幽静的古道......。连绵起伏的群山,造型各异的岩石,广阔无边的滩涂.....构成了一幅奇妙壮观的山海画卷。这是一条风景与驴趣俱佳的徒步穿越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