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德版《西线无战事》:过去永远不会逝去,甚至从未远去

 编导名校私教课 2023-03-15 发布于山东

改编自德国作家埃里希·雷马克同名著作的《西线无战事》获得2023年第95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讲述德国热血青年鲍曼和同学投身一战战场,等待他们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

原著曾于1930年和1979年两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1930年的版本被誉为最经典的反战题材电影之一。前两版《西线无战事》均为好莱坞主导,执导1930年版的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是俄罗斯裔。直到今天,一战结束100多年后,才有了德国改编的版本。在技术水准和战争视角方面,新版《西线无战事》有明显提升,开篇一场大战让观众切身体会到死亡的迫近。英国《卫报》认为,《西线无战事》能在英国获得巨大荣誉,除了精湛的演技,还因为其与观众见面的时机,“唤醒了我们对于'不平静的东线’的关注。
原著简析

“迷惘的一代”主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几年后,对这次战争的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它首先出现在美国,随后扩展至他国,是一个既没有固定组织也没有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它主要繁荣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后,作家们的创作倾向都发生了变化,“迷惘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逐渐瓦解。“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两个典型特征是:一是普遍表达了反战、厌战的情绪;二是表现了青年的迷惘情绪。后者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用以区别于一般的反战文学而独有的一面,因而,它比第一点更为重要,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作家,如“爵士时代的歌手”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被纳入“迷惘的一代”的原因。厄内斯特·海明威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一直以来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实际上,德版电影《西线无战事》 的同名原著是一部比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具代表性的“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就简要解析这部电影原著,添加微信yingxiangbiandao ,朋友圈查阅4000字完整版解读文章。《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于1927年下半年至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八个普通德国士兵(其中四个是不到20岁的高中学生)在西线战壕里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感受与想法。小说人物的言行中透着浓浓的厌战情绪,甚至小说的字里行间都飘散着一股沉重的厌战气息。《西线无战事》对战后青年迷惘情绪的表现也很鲜明,雷马克在1929年与埃格布雷希特的谈话中曾申明小说的重点主题在于表现战争对青年士兵的这种影响。这些内容正是比我们熟知的《太阳照样升起》对迷惘情绪和厌战情绪表现更为丰富、深刻的地方。《西线无战事》无疑是一部“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