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结节筛查的前世今生(四)

 HDTV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1. 第一文内容是:LDCT作为筛查工具的成长历史;

  2. 上一文内容是:如何运用LDCT这把工具;

  3. 本文内容将是:肺癌筛查的获益和危害;

  4. 一文将是:肺癌筛查的乱象,如何避雷。

本文之前,先做一个修正,在《肺结节的前世今生(三)》中我说“韩启德院士发言:'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这个观点与我心中暗合。”

需要修正的是,我的观点是“健康人可以做肺癌筛查,但应该限定于健康人中的高危人群

这篇文章写好了好久,我总有些犹豫,因为这篇文章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把这篇传播出去。

图片

前面说了,NLST是2010年前做完的,2011年发表,之后,肺癌筛查在我国呈燎原之势,健康体检不是医保、没有什么限制,所以各个体检中心大量进行,全然不顾什么“高危人群才值得筛查”,大家可以发现每次单位体检,周围肺结节的人很多,这些人多次复查CT,这可不也是一门生意?我倒不相信是资本恣意妄为,很可能还是缺乏监管。有利益无监管,迟早会发生这样的事。

不过话再说回来,我国有几个人真正重视放射线辐射?做CT的时候,医生给你穿防护服了吗?这两年新冠流行,做胸部CT就更普遍了,我不是唱反调,而是没有任何声音质疑只要怀疑,就行胸部CT。这说明我们大家都不在乎辐射。

非高危患者能不能每年做一个LDCT?指南写不支持,因为这个问题到目前缺乏证据,指南只是告诉你正确的事情,那就是:高危患者值得做筛查,并且要清楚筛查的代价。非高危患者做不做在于您的价值观,如果您就是害怕肿瘤,接受更高的筛查代价,那当然可以,只是我觉得医保不应该给您买单。如果您容易焦虑,我还是建议您不要做。不管怎么样,没有知情、不加选择地给健康人做LDCT肯定不妥。

那么临床上,还有什么乱象?

1、张冠李戴,混淆检查的时机

如果您咳嗽、咳痰,到了医院。医生大笔一挥让您去做一个胸部CT。做完CT,胸部CT报告写着“肺部磨玻璃影”,有些人看见这几个字,很紧张,因为曾经在哪个网站看见过“磨玻璃”不是什么好事,或者似乎哪位同事的八大姑二大姨因为“磨玻璃”得了癌症。

这不是我瞎编的,在就诊的病人中,真有些人信“别人说”的话,看见“结节”、“磨玻璃影”心里瘆得慌,以为和肺癌要亲密接触了。

请您注意,健康体检时,您被当作健康人,理论上肺部是应该没有病灶的,生病的时候肺部本身就可以出现一些病灶,尤其是肺部感染,可以出现磨玻璃影,或者结节影。这时候,CT上的病灶有可能是新出现的,这和健康体检发现肺结节的意义完全不同。

 图片

2、  做的CT不符合要求

平时很少到医院的人,可能压根没想到胸部CT还分很多种,比如低剂量CT、普通CT、高分辨CT、增强CT、肺动脉造影等等。做CT的机器还是那台CT,但根据检查目的不同,放射科的技师会采用不同的设置。

低剂量CT空间分辨率差一些,但辐射量小,适合小结节筛查。何谓薄层CT?CT的全称是“计算机断层扫描”,也就是说把人体切成很多横断面,每个横断面上扫描一次(见下方示意图),每两层之间的距离叫层距,普通CT层距大约8-10mm,而薄层CT层距5mm以下,经过重建(类似电脑P图)可以做到层距2mm以下,甚至1mm以下。 

 

图片

 

图片

指南建议肺癌筛查应连续扫描“层距至少1.5mm,最好1mm以下”。 为什么小结节复查要用薄层CT?首先,CT是不是薄层会影响判断小结节的性质,用普通CT一个纯磨玻璃结节可能误判为实性结节。其次,因为层距大可能会漏掉一些小结节(见上图),另外,薄层意味着测量出来的结节更准确,更能够精确计算结节的生长速度。

现在全国范围内县级及以上医院普遍使用的是16排以上CT,大医院256排CT都较常见了,这样可以常规给患者扫描时采用薄层扫描,医生做诊断时观察图像也是薄层CT扫描出来的图像,但是否重建到更小的分辨率,这个很难说。

为什么会这样?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医疗能力达不到。比如,小结节筛查本应该在呼吸科就诊,有人在心脏科顺便开了胸部CT,心内医师并不知道这些细节,所以很可能开成了普通胸部CT,这样放射科不可能做薄层重建。

几年前,我还听过一个放射科技师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做薄层,我们要保护国有资产”,虽然高分辨CT对CT机器的损耗要大一些,但医院买CT机当然是为了更好服务病人,这个理由是不是脑回路太清奇?荒诞的借口背后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该医院高分辨CT收费和普通CT收费一致。

从我接触的信息看,有些医院目前还不开展LDCT,其实LDCT并不需要升级CT设备,只需要在软件上稍加设置就可以了。我至今也很难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医院不愿意常规做低剂量CT。

3、  报告不规范

我说的这个规范是按照美国指南的规范发报告,我国有没有这样的规范,我不是放射科医师,也懒得去查询,但从我接触的各地CT报告看,似乎没有规范。

诸位可以看看自己的CT报告,如果能把结节的部位描写为“某某序列某某层面某某肺叶”都是少数医院,稍好一点这样写“左下肺可见肺结节”。这就像寄信,把收件人地址写“北京市朝阳区”,非不愿意写清楚门牌号码,这叫邮递员如何是好。当然呼吸科医师不可能只有看着报告,才能发现结节,但患者有时候只带CT报告就诊,简单的报告给患者和呼吸科医师带来不便。

其次,缺乏量化数据。有些好一点的报告能告诉你结节直径多少mm,差一点的报告只告诉您左肺或右肺有个结节。至于结节直径的变化,只描述“变大、不变、变小”,没有“变大1mm”这样定量的数据。

放射科医师的工作,给呼吸科医师造成麻烦和困扰。如果采访放射科医师,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发报告?我相信他们会吐槽,每天要发的报告数量太多了,我没日没夜地工作,经常加班,哪有时间做这么细,发报告是流水化作业,我写慢了,别人还催我呢?毕竟每个数据都要测量,测量难道不要花时间吗?

在医疗行业,人力永远最不值钱,我对此也感同身受。另外,我腹黑一下:模糊就是永葆正确,“结节稍变大”,多正确多保险,而“结节变大1mm”,如果每个大夫测量的起止点不同,那是不是容易惹祸,给自己添乱?

 

4、“中间窗”的畸形癖好   

CT片和照相机的胶片一样,需要冲洗才能有图像。CT片为了分别看清楚肺部和纵膈等软组织,一般洗出来图像要设定两种不同的条件:纵膈窗和肺窗。也就是说同一个层面图像,故意冲洗得“黑”或“白”一点,下面是一个标准的肺窗和纵膈窗。左侧的是纵膈窗,肺部黑乎乎一片,看不清楚,而重点是看心脏、大血管、纵膈淋巴结。右侧的是肺窗,看起来白一些,肺外面的皮肤、脂肪、骨头等都是白色,无法分辨。

图片

我刚当医师的时候,放射科是用标准的肺窗和纵膈窗,但有时候也能碰到一种特殊的冲洗设置,姑且叫中间窗(见下),也就是把肺调黑一点,这样肺和纵膈都能看到,但都不是最佳观察条件,这样肺部病变和纵膈病变的位置关系表现得很直观。逐渐此风在全国蔓延,我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中间窗代替了肺窗的CT胶片,而LDCT最需要的恰好是肺窗。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上面2张胸部CT是同一个人,根本找不到结节。

《战国策》有一个故事: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男子。因此,灵王的臣子们,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制自己的体形,在长吸一口气后赶紧扎住腰带,扶着墙才能站起来。过了一年,朝廷里的人都是又黑又瘦,楚国还能有什么人才?“中间窗”的畸形癖好,正如“楚王爱细腰”的典故。

放射科阅读CT,不是看胶片,而是在电脑上,所以,放射科医生做诊断时观察的图像是薄层CT扫描,且可以自如地调整窗宽和窗位,肺窗、纵膈窗、中间窗都不再话下,任意切换。但冲洗胶片的时候因为薄层图像巨大,又会重建为厚层的图像,然后打印在胶片上。


了解这些情况,再加上:1、CT报告填写简单,缺乏详细数据;2、肺窗冲洗成中间窗。所以只剩下呼吸科大夫在哭泣。如果看自家医院的CT影响不大,因为门诊和病房的工作站上,也能调出患者的CT,也可以象放射科医师那样在电脑上看,自己调整窗宽窗位,自己选择重建薄层CT。如果看别的医院CT,只能硬着头皮看这些胶片,特别是基层医院的CT,往往硬件设备差,层距厚,很难找到小结节。

5、推波助澜,过度医疗

CT在70年代就存在,我国至少在80年代就引进了CT,在2000年已经很普遍了,可以说20年前CT上经常可以发现肺部的结节,但特别小的结节都被忽略,在CT报告上根本不出现。看过我前文的朋友应该知道,有些结节意义不大,比如微结节,即使是高危人群也不必在意,这些微结节是否有必要在报告中出现?或者报告了微结节的同时,能否明确地写上“”不需要复查”。

放射科也有自己的指南,放射科著名的Fleischner协会根据NLST,早在2003年就更新了指南。但目前放射科医师写报告往往比较模糊,“建议复查”。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放射科医师不知道患者的具体病史,难以做出更具体的建议。

不是所有的呼吸科医师对结节复查具备专业能力,这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即使大医院也不一定每个呼吸科大夫对于结节复查认知一样。总体上,我感觉医师让病人复查的频率会更频繁一些。

我曾经遭受过一个投诉,原因就是我不肯给他用医保做胸部CT。这个患者先到某主任门诊,答复是6个月后复查,6个月之后,他找到我。他不足35岁,微结节,无任何症状,这种复查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我给他讲清楚理由。他不依不饶,我就是要做,“我有医保为什么不要自费做?”。每想到被投诉的细节和处理结果,我就心寒,但不宜在此多说,因为这有些黑自己的行业。医患纠纷只有把细节掰碎了,从不同角度充分解读,才不至于会加重医患不信任。我认为我身边的同事绝大多数非常敬业、奉献,大多数病人也是善良的,医患矛盾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管理的问题。

另外,有些医师甚至用“消炎药”治疗结节,特别是磨玻璃结节,这些行为是指南反对的。指南指出:即使是良性的小结节,通常也不需要“消炎药”。

每个人对于社会环境影响总是小的,总体环境我们改善不了,总可以适应环境。对于要进行肺结节筛查的人我建议:

1、做不做筛查?

  1. 高危人群可以做;

  2. 非高危人群不用做。如果有免费体检几年可以做一次LDCT。年龄大,比如60岁以上可以2年左右(无证据,纯是感觉),年龄小,时间间隔再长一些

2、如何选择医疗机构?

  1. 发现小结节后,我建议CT尽可能在同一个医院进行,这样可以在电脑工作站上面仔细比对。

  2. 尽量找一个能提供CT电子版信息的机构,可以把CT数据转为DICOM格式,刻录为光盘,或者提供在手机上可以浏览CT电子图像的服务。

  3. 如果做不到上述的要求,各地肿瘤医院的CT报告可能比综合医院报告要详细得多。

3、其他准备:

  1. 如果无法得到CT的电子版,体检做CT发现肺结节,建议购买其胶片后再就诊,因为即使胶片上找不到结节,这也可以侧面证明结节很小,而结节大小非常关键,质量再差胶片终归还是有一些意义;

  2. 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发现结节,尽量戒烟。

  3. 做好功课,不要焦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