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故事:​鲍义兴早点烫了朱皇帝嘴

 生活料理坊 2023-03-15 发布于江苏


朱洪武初登古茶楼
鲍义兴生死两重天

 周宗保

运漕古镇紧挨运漕河而建,明朝初年,由于运漕人华高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运漕被朱元璋钦定为“十二圩盐引岸”(食盐专营批发的地方),从此,古镇商号鳞次栉比沿西大街、土地巷、上下大街建了起来。在这些商号中,西大街鲍义兴茶馆生意尤为红火,这一老字号茶楼历史悠久,到了第五代传人鲍义兴时生意达到鼎盛。


鲍义兴茶馆坐落在西大街的徐源巷东,两层木楼徽派建筑,典雅考究的隔栅门、雕龙画凤的古桌椅,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那茶馆中各类美味早点,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每天天一亮,喝早茶的人一个个鱼贯而入,顿时楼下熙熙攘攘,楼上更是人满为患,就连雅间,也得排队等候多时。

相传,明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来运漕视察,从大码头漕川古渡乘船上岸后,文武官员前呼后应,下大街两边的群众被呵斥靠边。朱元璋一行直接去了西大街小北门,在同泰祥和翟家杂货行等几家商铺了解食盐销售之后,又去了盐仓查看账册检查食盐的储存批发。


中午在西街五福和酒馆午膳,饱餐之后朱皇帝下午听取了州、县两级官员的情况汇报。朱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十分高兴,“运漕商贾云集,水运通衢,朕将盐引岸放在此地,当初还有些担心,今日看来华高家乡未辜负朕的一片心意。” 午时分视察结束,皇帝一队人马在盐仓专用码头准备登船启程。含山县令是个善于巴结个官员,看到皇帝心情如此之好,便上前躬腰道:“运漕始建于东晋,早茶早点远近闻名,今日天色不早,万岁不如暂歇一晚,明早品尝品尝,不知意下如何?”望着近处云集的帆船和远处天水相接的彩霞,朱元璋心旷神怡地说:“好,今晚朕就不走了!”


皇帝要喝早茶,这可把含山县令忙坏了,于是立马命令运漕久负盛名的鲍义兴茶馆连夜选料加工。由于事发突然,朱皇帝一行有30多人,鲍老板和厨师们手忙脚乱,整整一夜未合眼,几桌精致的御用早点才做好。这时东方已经露白,鲍老板这才有功夫打着哈欠,伸伸懒腰。


太阳刚露头,鲍义兴茶馆二楼的雅间,皇帝、知府、县令等人已经就坐,只见皇帝的面前,早就冲泡好了一杯上等的西湖龙井,他接开杯盖,吹了吹上面的浮叶,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只见桌上七八个蓝边碗碟中,粉嫩半透明的小笼包,白绿相间的煮干丝,金黄诱人的蛋锅贴,样样秀色可餐。由于皇帝不动筷,其他人看着这美味佳肴也只能直咽口水。这时皇帝不慌不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包放在口中,他顿时觉得满嘴流油,唇齿流香,味道鲜美,迫不及待的他,又夹起一块蛋锅贴,刚进嘴,鸡蛋面粉和肉的香味便弥漫开来,接着他又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用老母鸡煮成的干丝汤。好半天,他放下筷子,连声说:“好、好味道!”这时鲍老板在门外小声说:“皇上有何吩咐?”,“老板,你经营有方,早点名不虚传,还有什么美味?快快端上来!”。“好,马上就到,请万岁稍等,”鲍老板说完赶快下楼。

到厨房一看,鲍老板傻了眼,昨晚准备一夜的早点已经全部端上了桌,“这可怎么办?怎么办?皇上还在上面等着呢?”他急得直跺脚,一位刚来不久的扬州欧阳厨师急中生智说道:“鲍老板,昨天我刚做的两道试吃早点,不如拿来应应急。”掀开蒸笼,一股浓香扑面而来,此时,鲍老板已顾不上那么多了,“就是它,快端上去。”


皇帝正在和大家品着茶,只见鲍老板左右手各端着一碟早点,上楼而来,放在桌上说道:“这叫方糕,那是糯米团子,请万岁品尝”。说完便揣揣不安立退到门外守候。吹开热气,香味扑面而来,只见那方糕白面夹着红丝,十分可爱,糯米团子玉脂般剔透更是十分诱人,皇帝呷了一口茶,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团子放在嘴里,咬开一口,刚尝到味道,正待下咽,突然众人见到皇帝睁大眼睛,浓眉倒竖,手颤抖指着碟中的糯米团子,这时一旁的知府、县令等人不知何故,一个个吓得腿脚直哆嗦,一旁的鲍老板见状连忙倒来一杯冷开水让万岁喝下,一会儿,朱元璋先是摇头,又是连连点头,就是不能说话,于是被众人扶着走上了船。

 “大胆刁民,竟敢加害万岁,来人啦,给我绑了!”县令一声令下,容不得鲍老板申辩,五花大绑的他被押进了县衙的死牢。他一走,家里边乱了锅,哭的哭,喊的喊,吓得欧阳厨师连夜逃回了扬州。昏暗的灯光下,鲍老板在牢里卷缩一团,后悔当初答应县令做御用早点,以致招来杀身之祸,鲍家茶馆几代苦心经营,竟想不到毁在自己手中,想到此,鲍义兴不禁泪流满面。

原来,那天的糯米团子,外面是糯子做的,里面是用虾米、干丁、肉丁等和豆粉勾芡而成,因皇帝吃的太急刚蒸上来,里面温度太高,以致将朱皇帝嘴里烫起了泡,但那鲜美的味道,皇帝还是头一次品尝,所以,那天皇帝虽然说不出话,但还是做出了手指碟子,连续点头赞许的动作。

回到京城,御医用药几天皇帝的嘴便好了,第二天,朱元璋吩咐下去:“让鲍老板进宫,我要请他做我的御膳早点师”,知府一闻此言,吓得屁滚尿流,不知鲍老板是否还活着,便慌忙星夜兼程赶到含山县衙,见到关在死牢中鲍老板,他抹一抹头上的冷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下鲍老板便放了出来,并待以上宾,紧急着又被送往宫中。


金銮殿上,鲍老板跪下施礼,皇帝说:“朕请你做宫中御用早点师,你意下如何?”,鲍老板道:“小民虽年岁不大,但身体不好,家中还有生病的80岁老母和不满周岁的女儿要照应,万岁如想天天品尝美味早点,小民愿将手艺传至宫中”。朱元璋想大发雷霆,但转念一想:敬母,爱子,人之常情。“也罢,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你要等我后宫的厨子会做,你才能回家”,“是,万岁”。7日之后,鲍义兴带着万岁的100两赏银回到了运漕。

从那时起,鲍家茶馆依然门庭若市,不同的是茶馆门楼上多了块朱皇帝御笔提写的 “鲍义兴茶馆” 5个烫金大字的牌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