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又称上七,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初七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在人日这一天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在这一天不允许教训孩子,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 "盒子菜" , 并在庭院摊煎饼 “熏天”。还要吃用七种菜做成的羹,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就是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很多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古代人日有戴 “人胜花” 的习俗,人胜花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花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或相互馈赠。有些地方人日还叫 “人齐日”,这天会上土地庙送灯,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旧时 “人日” 这天还有许多祀神活动,如在山东临沂,要以推磨推碾子的形式送天神、地神;而单县这天送火神的活动十分隆重,一般是全村人集于谷场上,并搭好火神棚,棚中有手持火鹁鸽的红脸火神像。据说正月初七这天,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阴晦则兆灾患。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南北朝时期,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人日节也是仕女游玩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年三十留下的 “辞年鱼” 在初七这天要吃掉了,过了初七很多人就开始外出,这个年基本就算过去了,所以这一天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犹如大年三十一样家人会聚在一起来 “送年”。其实春节假日到昨天已经结束,今天很多单位都开始上班了,可以说新的一年从今天开始奋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