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山堰:淮河史上第一座拦河坝,属当时最牛,筑一年就累死10万人

 hpski 2023-03-15 发布于安徽

原题:《水利史上举世无双工程——浮山堰 | 贡发芹》

浮山堰属于古代著名军事对峙设施,位于安徽省明光市、五河县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的淮河中下游小三峡(凤台硖山峡、怀远荆山峡和明光浮山峡)浮山峡上,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在淮河上修筑的拦河大坝,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史称“萧粱堰”。

浮山,一名临淮山,又名浮玉山,主峰紫阳山海拔111米,位于明光市西北部的柳巷镇境内,居千里长淮下游南岸。距明光市城区55公里、五河县城20公里,江苏泗洪县城40公里。《太平寰宇记》载:“临淮山,俯临长淮。山下有水穴,淮水泛滥,其穴即高;水减,其穴还低。有似山浮,亦号浮山。”该山外形如同一块碧玉漂浮在淮水之边,美丽妖娆,因而得名浮玉。山下是淮河上古渡要津,系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奇特,曾吸引白居易、李绅、苏轼、秦观等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观赏,吟诗赞美,其中北宋文坛巨匠苏轼曾在《濠州七绝·浮山洞》一诗中写道:“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同时附有注解:“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此诗在当地长期传诵不衰。

在浮山对面淮河北岸的泗洪县四河乡境内,有一座潼河山,山的西侧,有一条高高的土岭,名曰"铁索岭",岭长218米,顶宽60米,顶端最高处为23.3米。当地称土岭为峰山,海拔82米,它犹如一条巨龙潜入淮河深处,与对面浮山人工修筑的土石堆积物遥相呼应,俨然像两尊雄踞的巨兽,在默默地对视。据《合志》记载:潼河山“西铁索岭,乃梁武帝筑浮山堰遗址”。

浮山堰工程兴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近1500年。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个南北分裂、群雄争霸的混战年代。到了梁初,南北争夺地点已经转移到淮河流域,以淮水、大别山、秦岭为界,主要争夺据点为汉中、襄樊、义阳三关(义阳即今河南信阳,三关即黄岘关、平靖关、武阳关)和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临淮关)。南朝宋末失掉淮北,宋失去制衡北魏的大将,北魏乘势进攻南阳,战线由淮北转向淮南。

齐梁争夺天下时,公元501年3月,萧衍发兵攻打南齐殇帝东昏侯萧宝卷,取建康,杀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齐和帝;萧衍进入建康后,便将萧宝融于502年接入建康。同年,萧宝融封萧衍为梁王,不久萧衍以萧宝融名义杀害湘东王萧宝晊兄弟,后来又杀掉齐明帝其他的儿子,同时逼迫萧宝融禅位,南齐到此灭亡。萧衍即位后建立梁朝,封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建立宫室供其居住;后不久萧宝融也被萧衍逼迫自杀。萧衍雄踞南方。

因当时南方陷于混乱,北魏乘机向南扩张。齐永元三年(公元500年),齐将裴叔业以寿阳(即今安徽省寿县)降魏,魏在淮南有了重要战略据点,严重地威胁着南朝对淮南的控制。

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魏中山王元英等挥军三路攻梁,攻陷大别山要塞义阳三关。此后,南北争夺,集中于淮南东线。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梁武帝萧衍任命其弟临川王萧宏为都督,率诸将北伐。当时梁军“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见《梁书卷二十二·临川王萧宏传》)。

起初,梁军所到之处,淮南各城相继收复。当梁军进至洛口(洛河入淮处)时,北魏派中山王元英、大将邢峦统军还击,梁军所克城市,得而复失,梁军诸将正准备进一步进攻寿阳,反对临敌畏缩。主帅萧宏听到魏军南下,却抛弃士卒以数骑逃走,部队失去统领,结果100万之师若鸟兽散。魏军乘胜追击,不仅虏获梁军全部军资,而且乘胜包围了淮南重镇钟离。钟离守将昌义之以就有3千兵卒对付敌军10万之众,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抵抗,终于在援军配合下,大败魏军,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方的一次重大胜利,就此稳定了淮南形势。

寿阳是淮南与荆州、襄阳间的咽喉之地,为北魏所占据,并为扬州郡治所在地,有重兵驻守,城四周护城墙足有3丈多高,墙外护城河也有3丈多宽、1丈多深,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梁军围城屡攻不克,每次攻城死伤无数。梁武帝萧衍为此整日愁眉不展。但寿阳城位于淮河与淝水的交汇处,地势低洼,常被水淹。

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淮河大水,寿阳城为水所淹,漂没庐舍。根据寿阳城地势低洼、易被水淹的特点,魏降人、原魏镇西将军邢峦部下统军王足向梁主萧衍献策,建议在荆山峡或浮山峡处筑堰,拦壅淮水,以倒灌寿阳,并且还可淹掉魏控制下的淮北大片土地,形成军事隔离区,梁武帝萧衍非常赞赏这一以水代兵的战术。

梁武帝委派水官陈承伯、材官祖恒两位将军安排实施。当时荆山(今安徽怀远县城西南角)处在两军最前沿,而且淮北地势较低,水位壅不高,不便筑堰,只好选在浮山筑堰。但两人实地勘察后,仍旧 觉得筑堰方案不可行:“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他们认为强硬筑堰是劳民伤财之举,且合拢无期,于是力劝萧衍放弃筑坝计划。梁武帝萧衍一听勃然大怒:“滴水可成墒,锹土可成山,自古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堰之说,岂有筑不成坝的道理,分明是二位存有异心。”

萧衍为表筑坝决心,杜绝他人再提反对意见,即令左右卫兵将祖、陈二位将军捆缚斩首示众。因萧衍求胜心切,不纳忠言,强令集众开工。命太子右卫康绚任总指挥,权督淮上诸军事,看护作堰。此次筑堰,为南朝梁廷特别巨工,南起浮山,北抵巉石(潼河山),两岸同时进行,依岸培土,合脊中流。筑堰役夫需20万众,兵士不足,取派民夫,每20户令出5丁,并力合作。自天监十三年(514年)仲冬开工,至天监十四年(515年)孟夏,草草告成,不料一宵风雨,水势猛涨,澎湃奔腾,竟将辛苦筑成的堤堰,冲散几尽。

浮山堰选址在峡口处,堰底河床为沙土,水流湍急,困难难以想象,有朝臣提出“淮岸聚沙,地质未固,恐难成功”之议,梁武帝萧衍不以为然,仍然不肯终止。这时有人主观认为,堰江合龙又被冲垮,是水中蛟龙作祟,而龙怕铁器。萧衍遂下令广搜铁器,大至铁锅,小至铁锹,共征数千万斤铁件沉入水中后,堰仍难合。于是再遍伐树木制成木柜,中填巨石泥土,下沉固坝。当时淮百里之内,木无巨细,石无大小,皆被取尽。军民日夜肩挑背负,皮溃肉烂。盛夏瘟疫流行,死者相枕,隆冬严寒相逼,士卒民夫死者十七八。《梁书卷十八·康绚传》中云:“夏日疾疫气,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当时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淮、泗尽冻,朔风凛冽,劳工们手足俱僵。天公也故意肆虐,雨雪连宵,仅梁天监十四年一年中,因筑浮山堰累死、饿死、病死、冻死者10余万众。筑堰兵民异常劳役之苦,由此可见。

历时3载,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完工,筑成坝高20丈(约合48米),深19丈5尺,上阔45丈,下阔140丈,长约的浮山堰。堰旁曾开有两条溢洪道。上游形成巨大水库。堤上植杞柳,间建军垒。浮山堰筑成后,淹没了浮山以上淮河沿岸的大片土地,200公里以外的寿阳被水围困,壅水泛及堰上游民庐田禾难民哭声震天,尸骨遍野,人民因此遭受的灾难可想而知。《梁书卷十八·康绚传》记载:“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稍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陇,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上。”

当时的浮山堰,堰顶在水面上仅5尺(约1.7米),边坡也较陡,危险性极大。时任浮山堰工程总指挥的康绚也意识到这一隐患,并在堰顶上、下游又筑了子堰。有人劝康绚开挖排水沟,“则游波宽缓,堰不得坏”。他先在堰北端开沟,因离堰太近,觉得不安全,又北移三公里向东开挖了一条排水沟。因仍觉不足,则向魏人诈言:“梁人所惧开渊,不畏野。”魏将杨大眼、萧宝寅正患水涨,遂凿山深5丈,向北开挖一条“引注淮泽”的沟渠。但两条沟渠仍难济事,回水上涨,淹地数百里,今泗洪、五河、泗县、灵壁、固镇、凤阳、蚌埠、怀远、凤台、淮南、寿县、颍上、霍丘等县的大部和局部均沦为汪洋泽国,积水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魏军向北撤退,寿阳城被淹。当萧衍听报寿阳已被水淹没时,十分高兴。但实际上仅淹了一座空城,魏军早已撤出,并无多大损失。早在梁军筑坝时,魏军守将李崇就思考对策,逐步将城内居民疏散于山岗,还在硖石山上建造了浮桥,便于人们交通往来。同时在八公山上筑建昌城,以防梁兵袭击。

浮山堰筑成后,康绚被调回,护堰职责交由徐州刺史张豹子担当。张豹子原来就对筑堰不满,派他镇守浮山堰,他人到力未尽,消极怠工,加上淮河汛期,水位暴涨,疏于防护,梁天监十五年(516年)九月,浮山堰被冲垮,酿成巨祸。

据《资治通鉴卷一四八·梁纪四》中记载:“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万余口,皆漂入海。”淹没农田万顷,灾害由浮山堰上游波及到浮山堰下游。筑堰对梁来说,没有夺回寿阳,而且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军队几乎被拖垮,国力空虚,民怨沸腾,明显得不偿失。一堰之筑,劳师动众,死了10余万军民,用去50万两银两,这些情况无人敢上报萧衍。浮山堰名义上土石大坝,实际上是用劳动人民骨肉筑成!

虽有以水代兵工程,但梁军并未占据优势。一方面对付魏军的骚扰,一方面要设法防洪,两者兼顾起来非常困难。当时要保护浮山堰安全,必须把淮河上游的水分流出去。于是梁军就利用魏军怕淹的心理,向魏军宣传说梁军不怕打仗就怕有人把水泄掉,诱使魏军中计,凿山泄水,与梁军自己开挖的排水沟,形成了浮山堰水库两条溢洪道。

其中一条在泗洪县峰山乡塔河村前,据说解放初期尚可看到遗迹。这两条溢洪道也是我国水库建设史上最早记载。但梁军无法准确判断淮河上中游丰水季节来水量,这两条溢洪道客观上分流溢洪能力有限,浮山堰依然难逃厄运。

长久以来,萧梁“堰淮”之举,一直为后人诟病。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淮水》中就对此事有过批评:“(浮)山北对巉石山。梁氏天监中,立堰于二山之间,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自然水溃矣。”北宋文学家秦观曾作《浮山堰赋》:“粤萧梁之服命兮,抗北魏以争衡,信降虏之诡计兮,阻汤汤而倒征。哀死者之数万兮,孤魂逝其焉游?运徒力顿漂无根,潮波复故弥亿年。背自然以开凿兮,固神禹之所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萧衍的“堰淮”,不是为了解民于倒悬,而仅是为与北魏“争衡”。萧衍也正是为了这一个人罪恶目的,才乐意采信降虏王足“堰淮”之诡计的

浮山堰的典型之处在于它以进攻敌人开始,却以害己告终。因其造成的影响巨大,所以史料记载最为详细,也就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浮山堰并非一无是处,有许多地方值得肯定。浮山堰工程的规模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据估算,其副坝高30,主坝高40米,形成的水域面积估计有6700多平方公里,总蓄水量有100多亿立方米,浮山堰主副坝填方达200多万立方米。这几项指标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

坝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水平和技术含量的最直接表现。国外的土石坝至12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浮山堰工程为后来水利设施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淮河深槽里,木笼装石打基础,上面筑土坝,沉铁护脚,类似后代抛石截流。从两岸进占,在中间合龙,技术相当复杂,这些技术在中外历史上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也为后代河工所常用。

浮山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的建成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惊人的力量和气概。浮山堰,这座“以水代兵”的军事工程,它记录着南北朝军事史上的残酷与悲壮。但是,以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而言,在淮河里筑这样的拦河大坝,其工程之巨,难度之大,不能不承认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空前创举,在古代水利史上也是罕见的。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然认识深度的局限,浮山堰只存在了4个月就被冲垮,但它在世界水利史上和中国科技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具有长远的借鉴意义。

沧海桑田,近1500年过去了,至今在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的淮河岸边,仍然残留着300多米的古堰遗址,千余年的风雨剥蚀、水流冲击,千余年的人类耕作,目前,堰顶最宽处仍有近40米,现存堰高4米,堰顶最高处的高程在18-18.5米之间。千年古堰,已成为泗洪境内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成为四河乡淮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人观之,感叹不已。

民国二年(1913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在淮河中游五河、浮山、蚌埠、怀远等处布设了水文站。浮山站于1913年4月19日开始观测流量,是淮河流域最早测流的水文站,后改为水位站,观测至今未断。

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淮河治理工作,1953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号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治理淮河高潮。经过新中国半个多世纪大力治理,淮水已基本安澜,而今浮山屹立如故,淮河奔流未息,浮山堰遗址至今尚存。2004年12月,明光市人民政府公布浮山堰为一级文物保护遗址。浮山堰留给人们许多议论的话题。

2011年8月12日初稿于办公室 

2011年10月16日二稿

作者简介

贡发芹(1965年10月—),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诗集《咿呀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1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