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常山 | 2023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 (浙江·常山站)

 骑行瞭望台 2023-03-15 发布于浙江

常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常山美食多以鲜辣为主

优越的地理环境

适宜的自然气候

使得常山人民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无限馈赠

鲜美菌菇、肥嫩河鱼……

在常山人民的智慧下

这些美味食材

凝结出了如今的常山味道

常山贡面」

常山贡面又称索面,是浙江常山传统的特色名吃,细腻爽滑,唇齿留香,属于贡品。两头黑指起早贪黑,道尽贡面制作的艰辛。


贡面都是纯手工加工,一大坨面团经过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0多道工序,逐步做成白如银、细如丝的贡面,手法令人眼花缭乱,让人觉得拉面师傅的手艺在他们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当金色的阳光透过薄云,丝丝缕缕地洒落下来时,农户们便扛出插满面筷子的面条架,然后依次用暗劲拉扯,数百双面筷子上手指般粗的面条顷刻形成精细均匀的丝面,数米长的“万千银丝”迎微风飘拂而不断,犹如一幅幅精致的工艺品。


常山醅糕」

常山醅糕是浙江常山传统的特色名点,属于传统节日食品。在常山几乎每逢大一点的节气,端午、七月半、春节等家家户户都会做醅糕,也称为“汽糕粿”或“醅粿”。醅糕口味软绵、老幼皆宜、配菜灵活、味道独特,是非常好的早点。

常山醅糕有甜、咸两种。咸味拌入笋干、肉未,上笼时撒以辣椒,加适量酱油等,味鲜美;甜味以糖为主,稍加食油,昧亦佳。常山醅糕在外地也有见到,但是口味和本地就是有所差距,据说是和当地的水、米等有关系。

常山本地又叫“bei”发第二声,大家都称之为“中国的披萨”。

球川豆腐」


球川豆腐用古井的水、山地的豆、祖传的方法手磨加工而成,世代相传的技艺磨练以及坚持采用传统工艺配方,使它与众不同: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


球川豆腐的口感细腻绵滑,百尝不厌。吃起来清淡中藏着鲜美,豆香味浓,清爽生津。且做法可荤可素,单以农家辣椒、蒜苗和简单调料烧制便十分入味,鲜、嫩、辣一味不少。还可以做成米豆腐、臭豆腐、炸豆腐等。

三衢进士面

三衢进士面,又称“旦旦面”,是常山农家历史久远的特色菜。其烹饪方法简单,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做进士面一学就会。取几只土鸡蛋、少量番薯淀粉,鸡蛋敲破后,将蛋白、蛋黄倒入放有适量番薯淀粉的盘中,用竹筷搅拌均匀,倒入热锅中烫两三分钟,形成薄薄的一大块淡黄色蛋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锅中烫的时间长,蛋皮就容易有焦味。接着,将蛋皮卷起来,用刀切成面条状待用。

蛋面做好,就要准备辣椒、姜片、黄酒、鸡精等调料,并烧沸水,将蛋面放入锅中煮几分钟,用竹筷挟到有调料的碗中,一碗进士面大功告成。


为何取名三衢进士面?传说与北宋淳化年间,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学士汪韶有关。

汪韶是从婺源迁居常山宋畈并入籍,也是宋畈汪氏始迁祖。宋畈位于三衢山脚下。汪韶在此定居后,节衣缩食,一心苦读考取功名。某日,家人用鸡蛋做了一碗面,面对这碗香喷喷、油辣辣的汤面,汪韶尝后胃口大开。之后,他经常吩咐家人烹饪这道面食。


北宋淳化五年,汪韶一举荣登进士榜,是常山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不久他入京任职。尽管国事繁忙,但他对家里三个儿子的教育督学甚严。不几年,他的三个儿子汪文、汪杰、汪兴陆续考中进士。父子一门“四进士”,一度成为北宋时期方圆百里的佳话,而他家常做的蛋蛋面,也被乡邻誉为“进士面”。据传,南宋诗人曾几在游三衢山时,在农家品尝到“三衢进士面”后,也大为赞赏。

常山将军鱼

军鱼

也叫

将军鱼


“将军鱼”体稍呈圆筒形,有两对须,鱼鳞比较大、非常硬,像将军的盔甲,是一种生长在淡水里的清水鱼,生存于水流较急、水色清澈的江河中,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常山何家乡长风一带,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是“将军鱼”主要生产河段。据《常山县志》载:“石门山巅有窍,每旦云出,东驰则雨,西行则晴,葱葱郁郁,其间大有佳处。”“石门佳气”更是常山古十景之一。


在常山,“将军鱼”是一道地域特色鲜明的菜肴,是渔家乐的招牌菜。这道菜品历史久远。相传公元1400多年前,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的何家人樊莹,为官清正廉明,深受人民爱戴。自幼在长风河边长大的樊莹,自然非常喜欢“将军鱼”,不但经常去河里捕鱼,自己还学会了鲜辣烹饪将军鱼技能,每逢家里来了客人,这道菜是唯一“逢客必上”的菜品。

据说,吃这种鱼,不需要刮鳞,因为鳞是这道菜最有营养的部分;鱼烧熟后端到桌上,鱼鳞还是整整齐齐的,叫“将军不解甲”。

本文图文资料来源:

常山文旅体资讯、常山县政府网、360百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