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十八铺--古代驿站文化略考(一)

 荆楚文史哲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李正阳题
在古代,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主要依靠驿站完成,我国邮驿历史长达三千多年。  

世界著名意大利旅行家和历史学家马可·波罗,1254年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对当时驿铺铺兵形象有一段描述:在各个邮站之间,每隔约五公里的地方,就有小村落……这里住着步行信差……他们身缠腰带,并系上数个小铃,以便当他们还很远,人们就知道驿卒将来了。

因为他们只从一个步行信差站跑到另一站,约五公里, 铃声报知, 使另一站的信差有所准备,人一到站,便接过他的邮包立即出发。这样一站站依次传下去,效率极为神速。只消两天两夜皇帝陛下便能收到很远地方的按平时速度要十天才接到的消息。

黄梅大河铺

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邮驿分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都设有驿舍,驿丁,驿马,驿船等。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那时,专门从事驿务的员工共有2万多人,其中驿夫一万七千人。

黄梅县自古南北通达,驿道有两条,一条为东西走向,由广济县的双城驿之双桥入境,经大河铺、金钟铺、县城驿、柘林铺、土桥铺、三渠铺、毕家铺,至安徽省宿松县的岩子铺。一条为南北走向,由县城驿(也叫黄梅驿),经榖塘铺,濯港铺,白湖渡铺,孔家垅铺,深沟铺,塘司穴铺,老夾铺,清江铺,至临江驿过江。

据多种文献显示,唐宋之前黄梅县有黄梅驿、停前驿、长安驿和临江驿。黄梅驿现在很少有文人提及,但宋代诗人王之道有《题黄梅驿舍壁间》诗证明唐时就有黄梅驿: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收。秋风鸣翠筱,疏雨湿红榴。古驿苔封砌,荒城柳映楼。高吟一瓯若,聊为故人留。据《乾隆黄梅县志》载:县驿,原设马七十匹,马夫三十五名,乾隆时裁为设马五十五匹,马夫二十七名,兽医一名。
停前驿,历史上原名清江驿,据史志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从襄阳南下建康,在途经清江驿时,其贵嫔在此处生下长子萧统。后萧衍册立萧统为太子。萧统自幼好学,尤爱文学和佛学,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史称《昭明文选》。

萧统英年早逝,谥号昭明。后来地方官府在萧统的出生地清江驿兴建一座昭明亭,把驿站也称之为太子驿。原设马八十匹,马夫四十名,乾隆裁设马七十匹,马夫三十五名,兽医一名。

长安驿因是水驿,弃用已久,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弘治十三年(1500)春,经长安驿去九江,留有《长安驿》七律一首,能证明黄梅长安驿确实存在:“暮雨萧萧云黯然,数家山下起炊烟。窗闻早雁秋多思,门对寒流夜不眠。远使正持三楚节,旧游曾扣九江船。驿程南去无穷路,来往风尘阅岁年。”

明万历进士邓云霄有《岁暮过长安驿有感》诗一首:“长安无梦到,此驿号长安。不遇迷津苦,谁知望阙难。日随心共远,岁与鬓同残。更尽湖南路,群山拥汉官。”
临江驿在唐以前就已设立,有唐代诗人宋之问(656-713)《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为证: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唐代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清江驿,清初设渡夫并修船物料等,渡夫按季支出银两,详赋役志。

明末清初黄梅设驿4个:即县城驿(也叫黄梅驿)、停前驿、孔垄驿和临江驿,是在周边地区设立驿站较多的县,由此可知黄梅地理位置之重要。黄梅县驿、停前驿和临江驿设置较早,孔垄驿系康熙十四年添置。
古代有五里一墩,十里一铺的说法。墩,是供路人平安歇脚之地。驿铺,是供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据《乾隆邮驿志》载,府县两级在黄梅境内共设十八铺:即急递铺(县前铺)、柘林铺、土桥铺、毕家铺、金钟铺、大河铺、殻塘铺、濯港铺、白湖渡铺、孔家垅铺、深沟铺、塘司穴铺、老夾铺、清江铺。以上额设十五铺永充铺司二十一名,铺兵六十名。

这些驿站延续了千百年,过往的官员、商贾及市井百姓在这里留下形形色色的故事。也给驿铺周边带去了繁荣,米铺、油铺、盐铺、饭铺、烟铺、豆腐铺、酒铺、肉铺、杂货铺、铁匠铺、篾匠铺、剃头铺、皮匠铺、中药铺等各种商业铺子也逐渐多了起来,形成一方繁荣的集市。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