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30年的冬天,楚灵王来到了州来,驻扎在一个叫的颍尾地方。他这次出行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打猎开心,另一方面是想给吴国点颜色看看。楚灵王派人带兵把徐国给包围了起来,算是给吴国施加压力,他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作为后援。 那一天,天降鹅毛大雪,楚灵王头戴皮帽,身穿秦国送来的羽毛披风,脚底下蹬着一双豹皮靴子,手持一条明晃晃的鞭子,满怀着无限的得意之情,到处溜达,跟在旁边伺候的是一个叫析父的人。 当天晚上,大夫子革去朝拜楚灵王,楚灵王摘下了皮帽子、脱去羽毛披风,放下手中的鞭子跟子革就聊了起来。 楚灵王问道,当年我楚国的先祖跟齐国、鲁国、晋国、卫国的国君一起侍奉周康王,那四个国君都得到了封赏宝器,唯独我楚国没有。你说要是我现在派人出使周天子,让他把九鼎作为赏赐给我,周天子会答应吗? 楚灵王这可就有点太狂了,当年他爷爷楚庄王面见周朝使者,也只是敢问问九鼎的样子,现在他直接就想跟周天子要九鼎,可你再听听子革是怎么回答的。 子革很响亮的回答,周天子会把九鼎给你的。 以前我们楚国偏僻贫困,您的先祖穿着破破烂烂,还不能天天吃饱饭,只能给周天子进贡一些桃木弓、荆木箭。那齐国是天子的舅舅,晋国、鲁国和卫国是周天子的同族,所以他们得到很好的封赏,楚国没有得到。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楚国强大了,那四个国家和周天子都怕大王您,要个九鼎,他怎么敢舍不得! 爽啊,楚灵王听到这个回应以后是精神一振,接着往下唠。 以前我们楚国人居住在许国那块地方,现在许国的老地方已经被郑国占领了,你说我要是跟郑国要许地,他们会不会还给我? 子革这次依旧回答爽快,会,肯定会的。 您想啊,周天子都不敢舍不得九鼎,他小小的郑国还能舍不得一块土地吗? 遇到了会聊天的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楚灵王兴奋起来了,他接着往下进行。以前啊,诸侯们都为晋国马首是瞻,不怎么搭理楚国,现在楚国强大了,陈国和蔡国都成了我国的城池,哪个城池都有上千辆战车,这些也有你的一部分功劳。你说,那些诸侯们会不会害怕我啊? 子革这小脸涨得通红,回答的更加响亮了,怕,肯定怕啊!就单单陈地、蔡地那几座大城,就够他们害怕的了,要是算上整个强大的楚国,他们还不得怕的要死啊。 楚灵王哈哈大笑,你真是个明白人啊!跟你聊天实在是太愉快了! 楚灵王意犹未尽,正想接着痛快,有人过来请示,说有一件事情,需要大王亲自去看一眼,确定一下,楚灵王就暂时的离开了,临走前还嘱咐子革不要走。 楚灵王刚走,伺候他的析父过来了,只见他面色凝重,对子革说了一句话。 您是楚国德高望重的人,可今天跟大王在一起,只会随声附和,这样子下去,国家还能好吗? 听析父这么讲,子革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回复析父,您误会了,其实我心里并不想这么做,我也想跟大王直言进谏的,就好比我早已磨好了刀,等大王再出来,我的刀肯定会砍下去了。 一会的功夫,楚灵王办完事回来了,又要找话题跟子革唠。正好楚国的一位史官从边上走过,楚灵王就随口说道,这可是一位好史官啊,此人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这四本书,据说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书籍,那个时候书籍不多,识字的人更少,能熟读这四本书,本身就是一种学识渊博的象征了,所以楚灵王才会如此形容他。 出乎楚灵王的意料,子革这次没有附和派马屁,而是端正身子回答。 这个人我了解。很多年前,周穆王想放纵自己的欲望,周游天下,有人做了一首诗叫《祈招》,来规劝周穆王,周穆王听从了建议,终于得以善终。我问此人关于《祈招》的事情,他连听都没听说过,周穆王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再远久的事情,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子革的这个回答,至少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我不再哄你陪你玩了,另一个是暗示楚灵王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培养自己的德性,否则会遭受灾祸的。楚灵王虽然不羁,可智力还是在线的,他向子革作了个揖,就扭头回屋里去了。 接下去的几天之内,楚灵王都有点吃不进饭,睡不好觉,可人性终于战胜了理智,他还是选择了继续自己的放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