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河南山城区打造 “五种模式”

 源源不断 2023-03-15 发布于宁夏

近年来,河南省山城区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为核心,着力构建帮扶产业创收、村企合作增收、红色旅游营收、闲置资源拢收、招商引资聚收等5种模式支撑的“一核多元”村集体经济体系,积极拓展增收途径。目前,全区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9个。

图片

帮扶产业创收,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将产业发展作为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2全年累计投入衔接资金3027.3万元,其中1946.9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总衔接资金的64.31 %。2023年第一批衔接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南种北养中休闲”产业布局提档升级。近年来,重点培育百菇小镇、奇异果蔬生态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奇异果蔬生态园每年为脱贫村西酒寺村集体创收6.8万元,百菇小镇带动全镇38个村年增加集体收入80余万元。

图片

村企合作增收,互利共赢同步发展

为破解部分村位置偏远,无资金、无资源、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的难题,采取村企联合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种植相应农作物,实行“企业收购+二次分红”的模式,提高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石林镇三家村与鹤壁淇花食用油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定向收购村内百余亩低芥酸菜籽油,合作推出“农农的年礼”高油酸花生油礼盒,联名打造了“三家村”专属花生油,为村集体创收4万余元。

图片

红色旅游营收,打造经济增长引擎

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邓大军石林会议旧址为中心,投资5000万元复建还原“释林古镇”,打造红色文化商贸区;投资1.5亿元建成红色石林党性教育实践中心、军事拓展训练营、将军院等全省一流的红色党性教育实践区;以国家湿地公园鹤鸣湖为中心,建设水乡民宿、活动中心、湿地景观等,形成红色生态度假区。三个片区互联互通,旅游、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使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资产。建立“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政府+金融+农户+基地+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股和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持续增收。

闲置资源拢收,引流致富增收活水

以市场为导向,以“三变”为突破口,开发村集体所有水面、林地以及荒山、荒沟等闲置资源,依法采取招标、发包、租赁及其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进农村闲置的资产得到有效流转,实现变废为宝,以“存量”换“增量”,独辟蹊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收。石林镇小寨沟村、后柳江村、东马村等17个村的集体土地、林地、“四荒”地、园地、水面等资源,通过集中开发或者公开招标等方式,明确村集体资产产权和农户权益,盘活村集体资产约200余万元,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至10万元。

招商引资聚收,撬动富民强村杠杆

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深加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准谋划,包装产业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招商对接,邀请目标企业实地考察,主动推介产业帮扶项目。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激励技术水平高、经营能力强的公司、合作社、经济能人参与产业帮扶。石林镇郑沟村引进高效种植业项目,主要种植美国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建立“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
(作者单位:河南省山城区乡村振兴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