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书生宋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是一个心地善良聪明的孩子。 这一年宋尔文二十五岁,十分幸运地考上进士,全家人都很开心。特别是宋老爷,逢人便说:“我们家三代经商,终于出了一个读书人,光宗耀祖呀。” 为此,宋家大摆宴席三天三夜。 宋老爷在宋尔文小的时候就订了一门娃娃亲,亲家后来搬到了苏州,再后来就没了音讯,最近才打听到亲家去了成都,生意做得很大。 于是乎,宋老爷找了一些朋友,给宋尔文捐了一个成都的县令。 由于宋尔文第一次出远门,全家人都不放心,这个时候谢大富走上前,说:“爸爸,我和尔文一起去,毕竟我是他姐夫,再说我在成都还认识一些朋友。” 这个说话的谢大富是宋尔文的姐夫,谢大富本来也是一个富家公子,但他父亲经商失败,一夜之间变成穷人。 为了东山再起,就把谢大富送来做了上门女婿,宋老爷送了五千两的嫁妆。但是谢老爷运气不太好,不仅没有翻身,又欠下一屁股债,生活艰难。 谢大富在岳父家也是谨慎小心,从不大声说话,今天是第一次主动站出来,说了自己的想法。 宋老爷看看女婿,又看看夫人,说:“这个办法不错,大富做事认真,我很放心,这一路如果有大富跟着,一定没问题。” 由于路途遥远,全家人忙里忙外,准备了许多东西。 宋老爷担心谢大富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派了一个忠心的老仆人,宋尔文三个人三匹马,还有五辆大马车,装了衣服和金银。 出发之前,宋老爷叫来儿子,说:“你那个娃娃亲的媳妇,叫沈安巧,你到了成都先找你岳父,然后去上任。切记不要任何人,也不要告诉你姐夫。” 宋尔文点点头,开开心心地上路了。 虽然宋尔文平时也会游山玩水,但这么远的路途还是第一次。谢大富也是鞍前马后,细心照顾。 很快他们就来到安徽,短暂的休息了两天,又上路了。 宋尔文以前认为姐夫就是一个败家子,几天的相处,发现谢大富做事认真,虽然出生商人家庭,但是很有学问。 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一些好感,一路上嘘寒问暖,遮风挡雨,很受感动。不知不觉两个人就说了很多话,谢大富表示自己能娶到他姐姐,十分幸运,否则就要流落街头了。 宋尔文笑着说:“不会的,我认为我姐嫁给你是她的幸运,她的臭脾气,换成别人早就过不下去了。” 说着说着,宋尔文就把自己有一个娃娃亲的事情泄露了,说:“不知道沈家还在不在。” 谢大富说:“尔文,别担心,我们去了成都看一看就知道了。” 眨眼间过去了一个月,众人终于来到四川,马上就要到成都了。 宋尔文心情很是愉悦,说:“我听说这里有一座山,叫什么贡嘎山,山上有文殊普贤,我想去看看。” 贡嘎山很高很危险,老仆人说:“少爷,我们还是先去成都,把正事办了再说。” 宋尔文看看姐夫,希望他和老仆人说说。 谢大富很聪明,就说:“王老伯,我们都到了四川,也不缺着一天两天。您看要不这样,您看着马车和车夫,我陪尔文去那个什么贡嘎山看看,我们速去速回,不耽误时间。” 老仆人还想阻拦,怎奈宋尔文就是想去,也只好同意,他再三嘱咐谢大富,一定要注意安全,快点回来。 宋尔文和谢大富两人骑马上山,半山腰的地方道路艰难,二人不得不下马走路。 谢大富本不想爬山,但宋尔文一再坚持,也不得不伺候着。 宋尔文走在前面,谢大富跟在后面。 山上越来越冷,积雪很厚,谢大富说:“尔文,要不然我们先回去吧,山上这么冷,我们的衣服太少了。” 宋尔文:“姐夫,再坚持一下。”走着走着,山路越来越小,也越来也陡峭。 忽然天边飞来一只老鹰,宋尔文脚下一滑,就跌落万丈深渊。 谢大富拼命去抓,还是没有抓住宋尔文。谢大富心跳加速,很是慌张,出门的时候,可是自己保证安全护送,现在宋尔文没了,看着万丈深渊,凶多吉少。 谢大富坐在地上哭泣,哭了一会儿,又笑了。 谢大富在宋家忍辱负重,被他姐姐欺负,当初说好的帮助父亲东山再起,最后只给了五千两。 谢大富擦掉眼泪,匆匆下山,先是骗老仆人宋尔文崴了脚,把老仆人带到山上,一脚踢了下去,然后又把车夫辞退,重新雇了几个本地车夫,手里拿着宋尔文的户籍和上任文书,与其回家,还不如留在成都替他做官,谢大富换了新衣服,高高兴兴地直奔成都。 与此同时,宋尔文失足跌落深渊,还好命大,被一个老人救了回去。 老人也姓宋,把宋尔文就回家之后, 照顾了三天三夜才苏醒。 宋老头说:“公子醒了,你可真是命大,当时挂在树上,要不然就摔死了。” 宋尔文睁眼一看,自己躺在一个农家院,床板比较硬,被子也有些单薄。老人家里比较简陋,不过很干净。 宋尔文慢慢起身,说:“多谢老人家救命,这里是什么地方?” 宋老头把附近的情况说了一下,宋尔文感觉有些饿,只见一个戴着面纱的姑娘走进来,摆了一桌子食物。 接下来几天,这个姑娘都带着面纱,细心照顾宋尔文。每天都给他泡金银花茶,看着宋尔文喝完了才会离开。 宋尔文和姑娘说话,但姑娘从不回应,姑娘的眼睛特别美丽,宋尔文看着她的眼睛,心生爱意,忍不住去拉姑娘的手,但姑娘马上离开。 经过几天的修养,宋尔文身体恢复的很快,说:“老人家,我还要去上任,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宋老头点点头,说:“可是你的身体?” 宋尔文表示没有问题,最后在宋老头的护送下离开村子,在村口,宋老头把路线说了一遍,目送他离开。 宋尔文走了几步,发现宋老头还站在原地,说:“老人家,我还会回来的。” 其实宋尔文想的是自己回到成都,先找到姐夫,自己去官府把文书手续办了,然后再找到沈姑娘,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不能娶她了。 宋尔文骑着小毛驴,走走停停,过来十来天才来到成都。 成都十分繁华,不愧是天府之国。街上行人无数,十分拥挤,茫茫人海,也不知道姐夫现在哪里。 宋尔文掉下来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带,现在身上的五两银子还是宋老头给的。 走了这几天,身体疲倦,宋尔文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家便宜的客栈,躺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宋尔文去知府打听,但是知府却告诉他宋尔文已经上任去了,就在眉山县。 宋尔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明明掉落悬崖,怎么会去眉山上任呢。但是知府大人不听他解释,将他撵了出去。 宋尔文又赶到眉山,一探究竟,谁知道眉山县衙的大门都进不去,县令派人毒打了一顿。 这个时候,宋尔文感觉大事不妙,就藏了起来,暗中观察了好几天,发现现在的县令竟然就姐夫谢大富,想不到谢大富竟然冒名顶替。 思考良久,宋尔文认为还是先找到沈家,希望沈家帮助自己抓住谢大富。 等他找到沈家的时候,只见大红灯笼挂在门口, 上面还有大大的喜字,问了门口的仆人,原来沈家的二小姐今晚新婚大喜。 宋尔文问:“男的叫什么?” 仆人:“宋尔文宋公子呀,浙江大财主的公子呀。” 此时此刻,宋尔文才明白过来,姐夫是用自己的名字当了县令,然后还娶了自己的未婚妻。 一股怒火直冲上头,宋尔文当下就要冲进去,仆人大喝一声,“你干嘛?找事是吧,我们姑爷都安排好了,谁敢找事,直接抓走。” 宋尔文被人毒打一顿,然后关到小黑屋。 晚上,沈家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宋尔文躺在柴草上面哭泣,自己命苦,现在身无分文,前途没有了,妻子也没有了。 外面新人笑,这里宋尔文哭,哭了半天,宋尔文擦掉眼泪,趁外面乱哄哄的,悄悄逃了出去。 身上没有钱,他就一路乞讨,走了一年多,来到了湖北武汉。 宋尔文已经饿了好几天,这个村子也很荒凉,村口有许多墓碑,听人说这里发生了瘟疫,死了许多人。 宋尔文看到一块墓碑,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心中就是一惊。 最后终于找到一户人家,老头子看着宋尔文,说:“宋公子,是你吗?” 宋尔文仔细一看,竟然是当日救了自己的恩人,就问:“老人家,难道是你?” 宋尔文很是激动,痛哭流涕,把自己的遭遇哭诉了一遍。 休息了一会儿,没有看到姑娘,宋尔文问:“老人家,宋姑娘呢?” 宋老头叹了一口气,说:“死了,去年瘟疫死了。” 宋尔文伤心不已,又问:“我进村的时候,看到一块墓碑,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是怎么回事?” 宋老头说:“哎,那其实就是我女儿,她和你同名同姓,一开始我也没告诉你,她很喜欢你,又害羞,不敢让你看到她脸红的样子。” 宋尔文这才明白姑娘为何总是戴着面纱,自己也很喜欢姑娘,二人如此有缘,却又无缘。 休息了三日,宋老头又给了他三两银子,宋尔文拜谢老人,继续赶路。 过了几天,宋尔文在破庙休息,风餐露宿,无比艰辛,宋尔文呼呼大睡。 只见一个姑娘缓缓走来,还是带着面纱,宋尔文问:“宋姑娘,是你吗?” 女子点点头,说:“公子,是我,现在我死了,你不害怕吗?” 宋尔文:“不害怕,其实我很喜欢你,原本想着我当县令,然后去你家提亲的。” 女子说:“不说这些了,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就这样一路乞讨回家吗?” 宋尔文点点头,不这样又能如何。 女子说:“我马上就要去投胎了,今生无缘和你在一起,不过在投胎之前,我还想帮帮你。” “怎么帮?” “我认为你现在身体虚弱,是不可能走回家的。我建议你返回成都,我找城隍,帮你夺回你的县令位置,抓住你姐夫。” 宋尔文想了想,也只好如此。 女子又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说:“这些银子是村里大财主埋的,他已经死了,你先拿着用吧。” 第二天一早,宋尔文改变方向,朝着成都的方向出发。 另一边,在成都府,谢大富抱着沈安巧,当着县令,生活美滋滋。他还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用宋尔文的口吻说:“成都事务繁忙,我让姐夫暂时留下来帮帮我,等一切顺利之后再回去。” 有一晚,谢大富和沈安巧睡在床上,宋姑娘出现在沈安巧的梦里面。 宋姑娘说:“沈姑娘,快过来。” 沈安巧揉揉眼睛,看到一个带着面纱的女子站在窗边,问:“你是谁?” 宋姑娘:“你不用知道我是谁,现在我告诉你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身边躺的人,他不是真的宋尔文,是冒名顶替的。” 沈安巧:“什么,你什么意思,他就是我丈夫宋尔文,小时候我们就定亲了的。” 宋姑娘说:“你别激动,听我慢慢说,他叫谢大富,是宋尔文的姐夫。真正的宋尔文现在正露宿街头,风餐露宿。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你可以让你父母试探一下他,问问他一些只有宋家知道的秘密。” 沈安巧从梦中惊醒,看着身边的丈夫,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但她没有马上质问。 第二天,等谢大富去县衙,沈安巧才找到父母,说了昨晚的梦。 沈老爷想了想,说:“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有所怀疑,我记得宋尔文不爱吃肉的,现在这个宋尔文却最喜欢吃肉。” 夫人又说:“现在他是县令,我们家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我看还是不要打草惊蛇,小心他来个鱼死网破。”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谢大富还像往常一样大口吃肉。 这时,沈老爷说:“我记得你小时候很淘气,喜欢爬树,有一次还掉了下来。” 谢大富点点头,笑着说:“是,是,小时候太淘气了。” 沈老爷心中有了答案,因为宋尔文小的时候,宋家就根本没有种树,有三个池塘,宋尔文三次掉进池塘。 谢大富自然不知道这些,因为他去宋家的时候,后花园种了许多树。所以当沈老爷试探的时候,他也没有多想,脱口而出。 吃完饭,谢大富准备回屋。 沈老爷说:“爱婿,明天你就住到县衙,我和你岳母有出远门办点事。” 谢大富点点头,说:“哦,要不要我派点人跟着。” 沈老爷说:“不用了,你毕竟刚刚当了县令,不能假公济私,让人知道了不好。还有,安巧也和我们一起出去。” 谢大富有些吃惊,但也没有多想,毕竟妻子和岳父母在一起,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二天,沈老爷一家人来到雅安的亲戚家,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下,亲戚表示愿意帮忙。沈老爷把妻女留下,自己马不停蹄前往浙江。 另一边,宋尔文已经来到岳阳。 晚上还是住在破庙里面,梦中有遇到了宋姑娘,宋姑娘说:“明天我就要投胎了,还有一件事,你明天去码头,会遇到沈老爷,他已经知道了谢大富的事情,到时候你们一起会浙江,马上报官。” 宋尔文还想说什么,宋姑娘已经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宋尔文遇到了沈老爷,沈老爷一眼就认出来宋尔文,他和小时候一模一样。二人结伴回到浙江,宋老爷知道后愤怒不已。 沈老爷和宋尔文先吃了一顿饭,到后屋休息。宋老爷马上写信给巡抚,举报谢大富冒名顶替。 两个月后,终于尘埃落定。 谢大富冒名顶替,强娶他人妻子,谋害仆人,斩立决。 宋尔文返回成都,做了县令,娶了沈安巧。一年后,宋尔文去湖北办事,就去寻找宋老头,但宋老头已经死了,宋尔文在坟前烧了许多纸钱,泪流满面。 又过了一年,沈安巧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任满之后,沈安巧跟着宋尔文回到浙江,生活十分幸福。 (故事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