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淄博烧烤丨一方烟火好“淄”味

 一堂国学 2023-03-15 发布于山东

淄博烧烤

Zibo Barbecue 

一方烟火好“淄”味

山东烧烤,谁来代表?

烤炉、小饼、蘸料,“灵魂三件套”加上滋滋入味的串串烧烤,这个春天,“淄博烧烤”成为山东人的春游标配。

“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游客专门乘高铁到淄博吃烧烤”, “大学生组团BBQ小饼卷肉”的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榜,#淄博烧烤 抖音话题突破10亿次。

网上汹涌的流量和坐着动车蜂拥而至的大学生,淄博靠着烧烤就这么火了。

一、烧烤历史

人类有了火,就有了“烧烤”,从茹毛饮血到烧烤做饭,不仅扩大了人类的食物的可选范围,更促进了人类智力和体质发育,延长了生命周期,可以说,烧烤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淄博烧烤”的历史传承很久,至晚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周朝齐国,而近年在临淄赵家徐尧遗址发现的,距今约13000年的烧烤食物遗存,已被列入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名单。一堆烟火,一张石板,就能让腥膻的兽肉,变成香气四溢,油花迸发的烤肉,古人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而实在。

汉朝的画像石上已有“烧烤”模式,如潍坊诸城出土的《庖厨图》,说烧烤在汉代是贵族们的主流饮食方式之一,淄博烧烤的源自博山烤肉,而从大炉子变成小炉子,是临淄烧烤的升级。

二、菜系之首

淄博的饮食文化与其鲁中的区位特点有关,四面陆地,不靠近海,寿光的蔬菜,潍坊的萝卜,章丘的大葱,聊城的牛羊可以便利的输送,不像隔壁的潍坊近海,海鲜丰富,淄博的美食以肉类为主。

淄博是周代齐国故都,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占有一席之地,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淄博历史上人才辈出,明星闪耀,协助“武王伐纣”,奠定800年周朝基业的姜太公姜子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恒公,一代名相管仲、晏婴,兵家战神孙膑等,还有房玄龄,蒲松龄等等。

春秋首霸齐桓公姜小白是个美食家,齐国的易牙是蜚声天下的大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被称为厨师界的祖师爷。

王充《论衡·谴告》说:“ 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咸,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失也。”

是说易牙通过水、咸(盐)、火的调和使用,做出酸咸合宜,美味适口的齐国菜。

“天下第一相”管仲主张“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他通过鼓励发展餐饮娱乐业来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到达增加国民收入的政策,这与20世纪英国的凯恩斯经济学不谋而合,使得鲁菜在2700年前就占据了高精尖的发展起点。

管仲还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上菜顺序和饮食礼仪问题,这些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山东饮食已具有鲜明的仪式感,这种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在齐国的影响下,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齐鲁菜成为我国“四大菜系”之首,简称“鲁菜”。

三、人间烟火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一顿不够就来两顿。”

淄博烧烤之所以能火出圈,与其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满满的仪式感和配料、火候、滋味的调和有很大关系。

深受儒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文化影响的临淄人,改进了博山烤肉的技艺,丰富了配菜、卷饼和蘸料,是一种半自助式的吃法,小饼卷肉配香葱,撒上芝麻盐,蘸上甜面酱、豆瓣酱、辣酱或蒜蓉酱,既有山东煎饼卷大葱的豪情,又有潍坊朝天锅的欢畅,更有北京烤鸭的精致,你说,谁能不爱吃?

临淄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说齐鲁菜烹调水平之高:

“无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

一位专程从潍坊坐动车来体验“淄博烤肉”的大学生评价,“其他地方都是直接烤熟了上来,这里要自己烤,参与感十足,用小饼卷小葱和烤串,再粘上酱料,这种吃法太奇特了,而且量大实惠,人均五十元钱就能吃得饱饱的,满足感极强,不虚此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历史的文化积淀与疫后的出行热情叠加在一起,融合成了一座城市的生命张力,也给周边和其他城市的文旅与美食营销带来深刻的反思。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